如何催芽
Ⅰ 種子如何催芽
浸種催芽有縮短種子萌發時間和促進出苗整齊、迅速的作用,浸種也常與種子消毒結合起來進行。常用的浸種方法:在清潔的小盆或大碗內,裝入50~55℃溫水,水量為種子體積的5倍。將種子浸入溫水中並不斷攪拌,待水溫下降至30℃時停止攪拌,再浸泡8~12小時,使種子吸足水分,然後出水,瀝干水分,用紗布包好,外面再包上浸濕的麻袋片或毛巾,置盆缽內進行催芽。這種方法稱為溫湯浸種,對辣椒瘡痂病、菌核病有殺菌作用。第二種方法可以將種子用清水浸5~6小時,再放入1%硫酸銅溶液中浸泡5分鍾或用福爾馬林(40%甲醛)150倍液浸種15分鍾,然後撈出,用清水洗凈催芽。這種方法可防止辣椒炭疽病和瘡痂病。第三種方法是將種子在清水中浸4小時,撈出後再放入10%磷酸三鈉溶液中浸20~30分鍾,也可用2%氫氧化鈉溶液浸種15分鍾,清水洗凈後催芽,這樣做可使種子上病毒的活性鈍化。
辣椒催芽溫度為30℃。催芽過程中要常翻動種子包,每天用溫水淋洗,使其受溫均勻,經4~5天後出芽達60%~70%時即可播種。催芽溫度的控制可使用恆溫箱,也可將種子包放置火爐旁或加溫溫室的火道上,但要注意勿將種子烤乾,保持溫度及濕度均勻。芽出齊後,如有特殊原因,需延遲播種期時,可將溫度降低至5~10℃之間,保持種子周圍一定的冷涼環境。
Ⅱ 想要葫蘆快速發芽,該如何進行催芽呢
葫蘆用剪刀,或其他工具弄開裂取出種子。動作力度不宜過大,不然可能會損壞裡面的種子。葫蘆種在20-25℃的環境中,最容易發芽。3天左右就會發芽,發芽後生長到0.5厘米後,就能種植了。先用溫水浸泡葫蘆種一晚上,然後將葫蘆種種植在育苗床內,保持育苗床的濕潤,等到葫蘆種苗長出3、4片葉時,選擇在早晚移栽,澆透水即可。葫蘆種植育苗在3至4月份,溫度達到25度以上,選飽滿種子,40度溫水浸泡2小時,埋入育苗箱中,也可以地膜覆蓋,3至5天出苗,。
Ⅲ 黃瓜種子如何催芽
選用飽滿的種子,用30℃水浸泡4小時後催芽。也可用100倍福爾馬林溶液浸泡種子10-20分鍾,洗凈後清水浸種3-4小時,然後於25-30℃條件下催芽,1天可出芽。
或將種子投入70-80℃熱水中,來回傾倒,當水溫降至30℃時,搓洗掉種皮上的黏液,再於30℃溫水中浸泡10-12小時,撈出瀝凈水分,在25-30℃下催芽,1-2天可出芽。
(3)如何催芽擴展閱讀:
黃瓜喜溫暖,不耐寒冷。生育適溫為10-32℃。一般白天25-32℃,夜間15-18℃生長最好;最適宜地溫為20-25℃,最低為15℃左右。最適宜的晝夜溫差10-15℃。黃瓜高溫35℃光合作用不良,45℃出現高溫障礙,低溫-2-0℃凍死,如果低溫煉苗可承受3℃的低溫。
黃瓜產量高,需水量大。適宜土壤濕度為60-90%,幼苗期水分不宜過多,土壤濕度60-70%,結果期必須供給充足的水分,土壤濕度80-90%。黃瓜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為60-90%,空氣相對濕度過大很容易發病,造成減產。
Ⅳ 種生薑時如何進行催芽
培育壯芽,是生薑獲得高產的重要技術的。因為只有健壯的幼芽才可以長出健壯的幼苗,這樣才能為生薑的旺盛生長提供好的基礎,必須對種姜進行處理,以培育壯芽。那麼,如何對種姜進行催芽呢?
生薑催芽的方法很多,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來選擇合適的方法。催好芽,適時播種,做好田間管理,保證生薑種植高產優質。
Ⅳ 芹菜如何催芽
芹菜如何催芽
在播種前8~10天將種子曬1天後,在清冷水中浸泡24小時,同時每隔8小時左右換1次水。然後揉搓種子,再用清水沖洗,去除雜質,一直到水清為止。
將上述種子用紗布包好,擠去部分水分,放入冰箱中,溫度保持5℃左右。每天早晚用清水沖洗種子各1次,兩天以後,再將種子攤晾在有光的環境中。每天仍然用涼水沖洗2次,每次沖洗後,可用電扇對准種子吹5~10分鍾,吹去種子上過多的水分,以免造成氧氣不足影響發芽。一般經過5~6天即可發芽。
還有一種催芽技巧,就是把已經按第一種方法浸泡過的種子包上紗布擠干、包好。然後吊在深井內,離水面40~50厘米處,每天取出後用清水沖洗兩次,沖洗完要把種子表面的水分用電扇吹乾,然後包好吊掛在井中。這樣經過6~8天的處理,即可發芽播種。
芹菜催芽方法
清水浸種催芽
將種子在清水中浸泡24小時,使種子充分吸水,然後將種子揉搓並淘洗數遍到水清為止,將種子攤在草席上於陰涼處略晾一下,散失種子表面過多的水分,晾後的種子放瓦盆里,蓋上濕布,放在陰涼通風處催芽,催芽的適宜溫度為15~20℃,在催芽期間,每天將種子翻動1次,使溫度、濕度均勻,每2天用清水將種子淘洗2次,以防發霉。淘洗後要稍晾一晾,然後繼續催芽。約7天左右,80%以上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閔水浸種催芽
將種子裝入布袋,用閔水浸濕後吊入水井,距離水面約30厘米,使其在低溫潮濕的環境中吸水膨脹。24小時後取回放軒在15~20℃條件下催芽,溫度不可過高,以防催芽參關東齊或造成胚根纖細。每天用清水沖洗2~3次,2~3天手有80%胚根露出即可播種。
低溫處理催芽
將浸泡後的種子,在0~1℃的低溫下冷藏3天,然後放在15~20℃條件下催芽,可以縮短發芽時間,提高發芽的整齊度。用100ppm的赤黴素或1%硫脲浸泡種子,可以代替低溫處理,獲得同樣的效果。
激素催芽
有些品種的種子採收後有1?2個月的休眠期,如利用當年採收的新種子催芽,往往出芽困難,出芽時間長且不整齊。因此,可用5毫克/升赤霉酸,每支20毫升加水4千克,浸種12小時,撈出後待播;或用1000毫克/千克硫脲溶液浸種10?12小時;也可把種子冷藏處理30天;也有的釆用800?1600毫克/升高濃度赤霉酸處理種子,可縮短發芽時間,提高發芽率。
Ⅵ 西紅柿種子催芽方法五種方法是
西紅柿種子催芽方法有瓦盆催芽、沙子催芽和保溫催芽。
1、瓦盆催芽
消毒後的種子,清洗干凈,瀝干後,用浸濕的紗布包好,之後放在瓦盆里,瓦盆底下可以墊上一些乾草,防止潮濕,然後用濕紗布覆蓋嚴實,不要太少紗布,最好要3到4層紗布。之後把瓦盆放到溫暖地方,就可以催芽,大概幾天之後會出芽。
種子催芽注意事項:
1、勤換水:
浸泡種子催芽的時候需要注意勤換水。一般浸泡種子,通常都是採用常溫的清水浸泡,並保持每天早晚換水一次,保持水質的清潔度和活性。
2、及時移栽:
在使用紙巾催芽的時候,紙巾只需要保持濕潤即可。千萬不能讓紙巾處於濕答答的積水狀態,以免種子發生腐爛的情況。並且當種子在發芽後一定要及時進行移植,否則根系會長在紙巾上。
3、種子消毒:
不管是採用層積催芽還是低溫催芽時候,都需要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消毒後才能夠與濕潤的沙子混合在一起,如果不消毒,容易發生病菌侵害,導致催芽失敗。
4、溫度適宜:
在用清水泡種子的時候要保證白天溫度在25~30℃之間,夜間不低於15℃,只有保持適宜的溫度,才能夠達到催芽的目的。尤其是長期休眠的種子,溫度對催芽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Ⅶ 怎樣進行種子催芽處理
從平貝母植株採下來的種子,種胚尚未成熟,尚需在適宜的溫度、濕度和有效的時間內來完成其形態後熟和生理後熟。如果因土地准備不充分或天氣不好播不上種,就必須進行人工催芽,否則第二年春季不能出苗。
(1)種子消毒
平貝母種子表面常帶有各種病原菌,致使平貝母種子催芽中引起爛種或幼苗感染病害。因此,有必要對平貝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一般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浸種5~10分鍾,撈出後晾至種皮表面無水時,即可進行催芽處理。
(2)催芽方法
6~7月份根據採收種子的數量多少選擇處理用具,數量少時用木箱處理,數量多時就地面用磚壘槽處理。箱大小以便於移動為宜,一般長60~80厘米,寬40~50厘米,高40厘米。處理前將種子用冷水浸泡24小時,使種子充分吸水,撈出後稍晾一下,將細沙與種子按3∶1體積比混拌均勻,然後裝入箱內,裝箱前先將篩過的濕細沙裝入箱底5厘米,隨裝箱隨將箱壁充填3厘米細沙,以免種子乾燥。裝箱後在上面覆蓋5厘米厚細沙或鋸末,以保持箱內適宜的溫度和水分。放置室外,應架設一個不透光、不透雨而通風的蔭棚,防止高溫和雨水直接落入。用磚疊槽以便於通風為宜,裝槽時先在槽底鋪一層篩過的細沙,然後將混拌好的種子裝入槽內,為保持種胚發育一致,槽壁處放3~5厘米細沙,保持槽內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槽內裝滿至4/5時,將種子層用木板刮平,再覆蓋5厘米厚細沙。
(3)催芽期間的管理
調水
裝箱前在種子與沙子混拌時要澆以適量的水,種子與干沙混拌後裝箱再澆水。難以掌握適宜度。裝箱以後要經常檢查,發現水分不足可澆水調節。一般在倒種前一天澆水,澆水量以水滲到種子層1/3處為度,次日倒種可使種層水分均勻適量。如果用純沙催芽,更要注意調水。如種層含水量過大,沙子沉重積壓,又不能及時倒種,則種層通氣不良,容易發霉壞種;而種層含水量低,乾燥會導致種子催芽效果不佳。一般種層含水量為15%為宜,即用手握緊不滴水為度。如發現種層含水量大時,應立即倒種,並進行晾曬到適宜濕度時再重新裝箱。
溫度
催芽期間箱內適宜溫度在7~15℃,20℃時種胚生長緩慢,超過20℃時,種胚即停止生長,而且還容易導致種子腐爛。所以,在種子催芽期間一定要掌握溫度變化情況。
倒種
催芽期間要定期倒種,以使箱內上下、內外層溫度和水分一致,通氣良好,以利種胚發育。白色線形胚形成前,每5~7天倒種一次,線形胚形成後7~10天倒種一次,倒種次數少,胚率不齊且易爛種。方法是將種子從箱內取出,放在塑料布上,用手或鍬充分翻倒,挑出霉爛粒。發現霉爛較多或有霉味應立即更換細沙。
催芽處理的種子可根據處理種子時間和種胚發育狀況確定適宜播種期:如6月中、下旬處理種子,經60~80天即可完成形態後熟,對完成形態後熟的種子應及時播種到田間,以免因管理不當而導致種子發霉腐爛。最遲必須在8月底或9月上旬播種到田間。否則,長出胚根後再播種易碰斷胚根,失去胚根的種子播種後不再出苗。若在8月下旬或9月上旬處理種子,當年來不及播種,需第二年春播時要進行冬季貯藏。
貯藏方法
在土壤封凍前選擇背陰高燥場地挖一坑窖,將種子箱放入窖內,箱底墊起10厘米,箱上端高出地面15厘米,上面覆蓋塑料薄膜,覆土30厘米厚踏實,並用樹葉或鋸末覆蓋20厘米即可。貯藏時箱內水分不宜過大,一般在13%~15%為宜。第二年春季當播種田表層土壤化解到20厘米以上時再撤掉種子箱上面的樹葉或鋸末。不要提早撤出,以免發芽而不能及時播種。
Ⅷ 常用的種子催芽方法有哪些
催芽是通過人為措施,使處於休眠狀態的種子,特別是長期休眠的種子,在一定的條件及理化方法刺激的作用下,打破種子休眠狀態,促進種子迅速發芽,發芽整齊的過程。
種子通過催芽不僅可以解除休眠,而且可使幼芽適時出土,發芽迅速而整齊,縮短出苗期,提高場圃發芽率。同時還可增強苗木的抗性,提高苗木的產量及質量。播種前催芽處理,是育苗工作的主要措施。生產上常用的催芽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水浸催芽:
水浸催芽的目的是軟化種皮,使種子吸水膨脹,有利於酶的活動,促進貯藏物質的水解,以供種子發芽需要。同時,浸種、洗種還能將種子內抑制劑溶解浸出,有利於打破種子休眠。
浸種的水溫和時間根據種粒大小,種皮厚薄和化學成分的不同而不同。一般種粒大、種皮厚、浸種水溫可高些。如合歡、皂角等水溫可達80~90℃,而種子小、種皮薄的楊、柳、榆、泡桐等則多用冷水浸種。水溫高時,持續時間不宜過長,種子與水的容積比例以1:3為宜,邊倒水邊攪拌,使其自然冷卻。浸種超過12小時,要進行換水,保證水中有足夠的氧氣,有利於種子萌發。種子吸水量的多少,主要取決於種子特性和浸種時間,一般含脂肪多的種子比含蛋白質多的種子吸水多;含蛋白質多的種子比含澱粉多的種子吸水量多,一般種子吸水量達到種子本身乾重的25%~75%就能開始發芽。吸水多妨礙種子呼吸反而對種子發芽不利。
通過浸種而充分吸水膨脹後的種子,稍加晾乾後即可播種(即僅浸種未催芽),或混以3倍濕沙,或放入容器中上用濕布或苔蘚覆蓋,放在溫暖處催芽。上法應注意溫度及通氣狀況的調節,當種子裂嘴露白佔30%時即可播種。
生產中對強迫休眠的種子催芽時,可將凈種後的種子讓其充分吸水浸種,然後堆積在溫暖處,加蓋塑料薄膜,提溫保濕,當有1/3種子露白時播種,既發芽整齊、迅速,又簡單實用。
(二)層積催芽:
此法生產上使用廣泛,效果好,尤其對生理休眠的種子,更需採用層積催芽,缺點是催芽時間較長。
層積催芽是把種子放在濕潤、低溫而通氣的環境中,逐漸解除種子休眠,在播種後使種子發芽迅速整齊。
層積催芽使種子在一定溫度及濕潤條件下進行。首先,使種皮軟化、增加透性,有利於胚的發育。同時使抑制劑如脫落酸、酚化物等逐漸分解,而生長激素如赤黴素、細胞分裂素等逐漸增加,以促進種子萌動。將抑制劑占優勢轉為生長激素占優勢,這是打破休眠的關鍵變化過程。催芽過程還促進了種胚的生長發育及新陳代謝活動,使酶的活性加強,復雜的不溶性有機物如蛋白質、脂肪、澱粉等轉化為較簡單的可溶性氨基酸、甘油及葡萄糖等供胚生長的需要,例如銀杏種胚在層積中明顯增大,並提早完成其生理後熟過程。因此,層積催芽是一種既簡單又安全的催芽方法。
層積催芽示意圖
(三)化學葯劑催芽:
對種皮具蠟質、油質的種子如烏桕、漆樹、花椒等可用1%的鹼溶液或洗衣粉溶液或草木灰溶液浸泡去掉蠟質、油質後再進行催芽。對一些種皮不具油脂、蠟質的種子,如馬尾松、刺槐等,用1%的蘇打水浸種也具有軟化種皮,促進種胚新陳代謝的作用。對種皮特別堅硬的種子,如皂莢,可用60%以上的濃硫酸浸種半小時,然後用清水沖洗,可大大縮短浸種時間。
此外,還可用植物激素如赤黴素發酵液(稀釋5倍)處理,浸種24小時,對臭椿、白蠟、刺槐等種子,不僅可提高出苗率,而且能顯著提高幼苗生長勢。利用植物激素浸種時,一定要掌握適宜的溶液濃度和浸種時間,濃度過低,效果不明顯,濃度過高對種子發芽有抑製作用。
為了供給種子在發芽中所需要的營養元素,用硫酸銨、尿素、過磷酸鈣、氯化鉀等化肥及用微量元素如鈣、鎂、硫、鐵、鋅、銅、錳、硼、鋁等鹽類,以適當濃度的溶液,可單一或綜合浸種,不僅可提高場圃發芽率,而且可加速苗木的生長和干物質的積累,提高苗木對不良環境的抵抗能力。但是微量元素濃度不能高,以免種子受害。一般硫酸銅可用0.05%、硼酸用0.02%,硫酸鋅用0.2%,浸種24小時後取出,稍干後再浸水24小時,然後混沙催芽。
(四)物理方法催芽:
用聲、光、電等物理因素處理種子,如用超聲波、放射性物質、激光照射、微波處理、低頻電流和高頻電磁波處理等。對促進種子萌發都有顯著效果。如對杜梨種子用超聲波頻率830千赫茲,強度為18瓦/厘米,時間為1~3分鍾,可提高發芽率4~5倍。
Ⅸ 種子怎樣催芽
科學的催芽不僅節省種子用量、提高成苗率,還能減少播種到出苗時間,進而減少加溫育苗成本和病害的發生,一舉三得。芡實種子萌芽始溫在15~20℃,可用缸盆盛清水浸種,要浸沒種子,以日曬來提高水溫。也可以加蓋農膜,並用熱水調換保持水溫,每天洗種換水1次。一般經過8~10天,種子露白即可播種。為防止播種時碰傷胚芽或胚芽被泥漿包裹而影響出苗,目前多採取日曬數日,在種子少量露白時即行播種。在種子催芽的方法上研究人員還進行了一些改進,因為芡實種子剛露白時比較嬌嫩,立即放入播種池中,溫差太大,往往成活率低。改進的方法是將露白的種子放在用農膜鋪墊的淺水池中,薄薄地放一層,鋪放均勻,讓其再生長一段時間,待芽尖變綠變強壯,然後再播種,這樣操作成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