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武漢市是哪個省

武漢市是哪個省

發布時間: 2022-05-11 10:34:15

Ⅰ 武漢屬於哪個市哪個省哪個區

武漢屬於哪個市哪個省哪個區

武漢市是湖北省的省會城市,不屬於其他市和縣/區

武漢市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水交匯處,地理位置為北緯29°58′-31°22′,東經113°41′-115°05′。武漢市東西最大橫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55千米,最東端位於新洲區徐古街將軍山村,最西端位於蔡甸區侏儒街國光村,最南端位於江夏區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於黃陂區蔡店街道李沖村。

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城中交匯,形成武漢三鎮(武昌、漢口、漢陽)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水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四分之一。

作為中國經濟地理中心,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武漢是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中部崛起戰略支點、聯勤保障部隊機關駐地、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是全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中國光谷致力打造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中心。

Ⅱ 武漢市是那個省

武漢市是湖北省省會,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華中地區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水在市區內交匯,將市區一分為三,形成漢口、漢陽和武昌三鎮。全市現轄13個城區,3個國家級開發區,面積8467平方公里,人口831萬人。

武漢作為楚文化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早在新石器時代(一萬多年以前),這里就有先民生息繁衍。據考證,位於武漢市北郊的盤龍城遺址,是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國宮城。明清時代,漢口成為全國聞名的商埠,是當時四大名鎮之一。近代武漢,作為民主革命的發祥地,譜寫了光輝的歷史篇章。

武漢風景秀麗,名勝眾多。名聞天下的黃鶴樓,位居「江南三大名樓」之首。「江城明珠」東湖,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佛都古剎」歸元禪寺,內藏惟妙惟肖五百羅漢。此外,還有古琴台、晴川閣、楚天台等古跡名勝,令人流連忘返。

綜合經濟實力

改革開放以來,武漢市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特別是1992年被確定為沿江對外開放城市後,經濟規模和綜合實力不斷增強。1992-1998年經濟年均增長率達16%,高出全國、全省平均水平,連續多年位居"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的第六位。

區位和資源

武漢地理坐標為北緯30°33"、東經114°19"。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常年雨量充沛,平均無霜期約250天以上,年平均氣溫16.3℃。武漢地形屬殘丘性沖擊平原,大部分在海拔50米以下。

武漢位於中國經濟地理中心,交通四通八達,歷來有「九省通衢」之稱,東去上海、西抵重慶、南下廣州、北上京城,距離均在1000公里左右。

武漢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武漢農業生產條件優越,水利資源豐富,被稱為「百湖之市」。武漢有各類礦藏33種,礦點154處,潛在經濟價值8400多億元,尤其是冶金輔料和建築材料豐富,並擁有全國最大的熔劑石灰岩、白雲岩和石英砂岩基地,膨潤土儲量居全國第一位。

武漢的最顯著的資源優勢,可以概括為「二厚」。即「得水獨厚」,武漢臨江傍水,湖泊星羅棋布,水資源相當豐富,總量大大超過了現有工農業生產和城鎮居民用水總量;「得中獨厚」,武漢是我國經濟地理的心臟,在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推動下,我國新的經濟發展將形成東-中-西「H」型格局,武漢將成為重要的戰略大支點。這種經濟發展的強輻射效應必然帶動武漢城市超常規發展。

產業結構及市場潛力

在新世紀里,武漢將著力推進產業和功能的深度開發,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經濟系統。推進產業深度開發,重點是大力發展通信及電子信息、生物工程及新醫葯、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激光、軟體等產業,改造和提升鋼鐵、汽車、機械等產業,逐步把武漢建成全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利用外資

改革開放以來,武漢牢牢抓住「開口」和「開放」的歷史性機遇,充分利用國家各項優惠政策條件,適時制定「開放先導」方針,始終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開放促發展」的策略,積極利用外資,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經濟外向度進一步提高。

1980年我市批准設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向國際資本市場邁出重要的第一步,特別是1992年國家批准我市為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以來,我市利用外資不僅規模不斷擴大,而且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領域不斷拓寬。武漢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可觀的投資回報,吸引了包括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大批國際知名跨國公司的投資。外商投資武漢的信心不斷增強。

教育與科技

武漢是華中地區的科技文化教育中心,科技教育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3位,僅次於北京和上海。

基礎設施與城市功能

1、能源供應

武漢煤炭、電力、石油、液化氣等能源供應充足,價格合理,完全能滿足工農業生產及人民生活所需。

全市擁有液化氣貯存能力6000餘噸;液化氣輸送管道14.4公里;煤氣中壓干管900多公里;與荷蘭SHV公司合資建有年卸能力10萬噸的液化氣專用碼頭。民生石油公司已建成年周轉能力60萬噸的專用碼頭。

目前,武漢正積極實施「川氣東送」工程,到2003年每年將有30億立方米天然氣從四川進入武漢。

2、交通

武漢是全國鐵路主樞紐之一。京廣、京九、武大、漢丹四條鐵路干線在武漢交匯。營業里程1077.7公里,每天到發旅客列車40多對,貨物列車80多對。

國道106、107、316、318及建設中的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武漢交匯。市境內里程235.13公里,在冊通車里程2974.2公里,長途客運班線1007條,日發班次3439個,客貨運輸輻射全國20多個省市區。

市區內共有公交線路228條,線路總長度4016公里,公共汽、電車4461台。出租汽車12260台,中巴客運車361台。萬人擁有公交車輛12.9台,在全國大城市中居領先水平。

武漢港是我國內河最大的港口之一。武漢擁有碼頭泊位615個,年吞吐能力4400萬砘。擁有各類船舶2080艘,總載重量150萬噸、載客量6萬客位,貨輪可直達俄羅斯、日本、韓國、東南亞及港澳地區。貨運量居長江內河港口第3位,客運量居首位。

武漢是我國重要航空指揮中心和航空港之一。航線可抵達全國56個大中城市,並開通了至香港、澳門及日本福網、韓國清州四條國際航線,至韓國漢城和俄羅斯的國際航線亦在籌劃之中,預計2000年內開通。武漢航空客運量居全國第9位。

3、郵政

武漢郵政局是全國七大一級中心局和八大航空郵運中心之一,是中國南方七省(鄂、湘、粵、桂、川、滇、黔)的通信與郵政的傳輸、集散中心,並與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郵及380個城市、130多個國家(地區)開辦了特快專遞業務(EMS)。

4、電信

武漢是全國主要的通信樞紐,京廣漢同軸電纜與滬寧漢渝光纜通信干線在漢交匯。武漢擁有光纖、數字微波、中同軸載波和長途、市話程式控制交換、公用分組交換及數字網路為代表的現代通信手段。目前,全市已形成功能齊全的現代通信網路,可與國內900多個城市和國際150多個國家(地區)直接通話。

1999年市內電話裝機容量305.69萬門,市話用戶129萬戶。移動通信和國際互聯網發展迅猛,年末全市行動電話用戶達50.79萬戶,網路用戶也達5.4萬戶。市區電話普及率為每百人45.48部,其中行動電話每百人擁有11.21部。市郊實現了村村通電話。

5、供水

全市有供水企業15個(其中公用自來水廠12個),日總供水量429.9噸,供水能力僅次於上海、廣州居全國第三位。

6、醫療衛生

1999年末全市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167個,其中醫院220個。有醫療衛生技術人員5.64萬人,醫院病床2.77萬張。平均每萬人擁有醫生33.2人,擁有醫院病床44.5張。

7、「三廢」治理

全年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78.86%,城市地面水水質達標率繼續保持100%;工業廢氣處理能力114.22萬標立方米/小時;固體廢棄物處理能力255萬噸/年。

8、旅遊景點:武漢市旅遊部門整合全省的旅遊資源,開發了「一絕、兩特、三精」(一絕品即武當山,兩特品即楚文化、清江民俗風情,三精品即長江三峽、神農架、三國文化)特色旅遊項目,讓旅遊者在山、水、民風之間體驗楚文化的獨特風韻。

武漢的小吃

武漢的小吃可是一絕,凡到過武漢的人必須美美的吃上一頓後方才算真正來過武漢。

到過武漢的人一定吃過武漢的小吃,煲仔飯、大集綠豆包子、二七路的牛肉麵粉、歸元寺附近的石頭餅、紅燒蹄、烤麵包、糧道街的漢堡包、南京包子、武漢昌橋頭的長江鮮魚、青椒拌皮蛋、武大門口的白吉饃夾臘汁肉、鮮湯、鴨子鍋仔、「水貨」味碟、涼拌脆皮魚、牛肉鍋貼餃、五香芝麻蔥油餅、蔥香軟餅、「水貨」湯包、豆皮、鮮肉雞汁煎包、煲仔、牛骨頭、家族火鍋、沖浪魚、臭豆腐和藕丸子、雞汁煎包、熏肉大餅、三鮮面、熱乾麵、燒梅和蒸餃、花江狗肉、糯米包油條、饅頭回鍋肉、牛肉粉……

Ⅲ 武漢在哪個省 是哪個省的省會

武漢,簡稱漢,是中國湖北省的省會,常住人口858萬人,登記在冊的外來人口為112萬(2007年8月),武漢市位於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兩岸,長江與漢水的交匯處。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屬華中地區的最大都市,中國大陸七大中心城市之一。
郵政編碼:430000
區號:027。
車牌號:鄂A
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漢水橫貫市區,將武漢一分為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在清代末期、國民政府時期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武漢經濟繁榮,一度是中國內陸規模最大的城市,位居亞洲前列,故武漢曾有「東方芝加哥」的美譽。
武漢也是中華民國的誕生地。

Ⅳ 武漢是什麼

武漢市屬於湖北省,武漢是湖北省的省會城市。

Ⅳ 武漢市屬於中國哪個省

武漢市屬於中國湖北省。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中央軍委聯勤保障部隊駐地。

全市下轄13個市轄區,總面積8494.41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1108.1萬人,地區生產總值1.48萬億元。

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橫貫市境中央,將武漢中心城區一分為三,形成武漢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水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四分之一,構成濱江濱湖的水域生態環境。

武漢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5)武漢市是哪個省擴展閱讀

湖北省地勢大致為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間低平,略呈向南敞開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總面積中,山地佔56%,丘陵佔24%,平原湖區佔20%, 屬長江水系。湖北省地處亞熱帶,全省除高山地區屬高山氣候外,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截至2018年底,湖北省下轄12個省轄市、1個自治州、39個市轄區、24個縣級市(其中3個省直管市)、37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

截至2017年末,湖北省常住人口5902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6522.95億元,第一產業3759.69億元,第二產業16259.86億元,第三產業16503.4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實現62061元。

Ⅵ 武漢屬於哪裡的是一個省、還是一個市

武漢是屬於湖北省,湖南省的省會,是市。

拓展資料:

武漢簡介: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和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也是中央軍委武漢聯勤保障基地駐所。全市下轄13個市轄區,總面積8494.41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1091.4萬人。

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橫貫市境中央,將武漢中心城區一分為三,形成武漢三鎮(武昌、漢口、漢陽)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水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構成了武漢濱江濱湖的水域生態環境。武漢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擁有55條國際和地區航線,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四大洲的城市。

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境內盤龍城遺址有3500年歷史。春秋戰國以來,武漢地區一直是中國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清末洋務運動促進了武漢工業興起和經濟發展,使其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武漢是中國民主革命的發祥地,武昌起義作為辛亥革命的開端,具有重要歷史意義。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發布的《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將武漢列為超大城市;同年12月,國家發改委明確要求武漢加快建成以全國經濟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四大功能為支撐的國家中心城市。

2019年10月,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將在武漢舉行

Ⅶ 武漢是哪個省

武漢是湖北省的,湖北武漢這樣子的,願一切都好,平安

Ⅷ 武漢屬於哪個省

武漢,簡稱「漢」,湖北省省會,副省級市,因武昌、漢口、漢陽三地合稱而得名,是中國華中地區的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辛亥革命中的首義武昌起義便發生在這里。
武漢位於中國腹地中心、長江與漢江交匯處、江漢平原東部,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也是國務院批準的中部地區中心城市[1]。以城市常住人口、GDP總量、建成區面積等指標,武漢均為中國中部第一、全國前十的特大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橫貫市區,將武漢一分為三,形成武昌、漢口、漢陽跨江鼎立的格局。武漢也是世界各大城市中人均擁有淡水量最多的城市。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
武漢是中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中國高等教育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作為僅次於北京、上海的中國第三大科教中心城市,武漢高等院校眾多,在校大學生118.33萬人,是全世界在校大學生人數最多的城市[2]。
2014年仲量聯行發布的全球城市活力榜,全球前十名城市中,上海和武漢分列第四和第五位。[3]在2013年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發布的中國城市(包括港澳台地區)競爭力排行榜中,武漢排名全國十三,中部第一,2013年被評為中國新一線城市。

Ⅸ 請問武漢是哪個省的

截至2019年,武漢隸屬於湖北省。

截至2019年,湖北省全省有12個省轄市,1個自治州,39個市轄區,24個縣級市(其中3個省直管市),37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

省轄市依次是武漢市、黃石市、襄陽市、荊州市、宜昌市、十堰市、孝感市、荊門市、鄂州市、黃岡市、咸寧市、隨州市,自治州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武漢,簡稱「漢」,俗稱「江城」,位於中國中部、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江交匯處,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也是湖北省省會。

地理位置為北緯29°58′~31°22′,東經113°41′~115°05′。在平面直角坐標上,武漢市東西最大橫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55千米,形如一隻自西向東翩翩起舞的彩蝶。

武漢的最東邊在新洲區徐古街將軍山村,最西邊在蔡甸區侏儒街國光村,最南邊在江夏區湖泗街均堡村,最北邊在黃陂區蔡店街李沖村。

(9)武漢市是哪個省擴展閱讀:

武漢歷史悠久,早在距今8000年~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中期,先民們就在這水網之域繁衍生息,用石制器具拓現遠古文明。

黃陂區盤龍湖畔的盤龍城,築於商代,距今約有3500年的歷史。東漢末年,江北先後稱曲陽縣、沌陽縣、漢津縣、漢陽縣(606年),江南先後稱汝南縣、江夏縣(589年)。

自漢以降經南北朝至元、明,武漢成為水陸交通樞紐,商賈輻輳。明代中期成化年間,由漢陽龜山之南入江的漢江主道改由山北入江,由此而形成漢口新鎮,奠定了武漢三鎮的地理基礎。

明末清初,漢口以商業大鎮卓立華中,與北京、蘇州、佛州並稱「天下四聚」,又與朱仙鎮、景德鎮、佛山鎮同稱天下「四大名鎮」,成為「楚中第一繁盛處」。

清康熙四年(1665年),清政府在漢陽門外白鱔廟下設「常關」,徵收國內商貨通過稅。清咸豐七年(1857年),湖廣總督官文又分設宗關(今漢口上茶庵)、漢關(今漢口下茶庵)等10個征稅關卡。

1858年《天津條約》簽訂後,漢口被辟為對外通商口岸。1861年3月,漢口正式對外開埠。漢口對外開放後,湖廣總督官文上奏清政府於1862年1月1日設立江漢關,並於次年正式徵收關稅。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分漢水以北地置夏口廳,治所即今漢口。至此,漢口與漢陽城區、武昌城區統稱「三鎮」。

1889年,張之洞出任湖廣總督後,在漢施行洋務「新政」,興辦工廠和學校,編練新軍,民族工業乘勢得到發展,為武漢近代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使武漢成為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

1911年10月10日,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在武漢爆發,建立了湖北軍政府,推翻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1926年12月,國民政府遷都武漢。1927年1月,漢口、武昌合並為武漢市,劃為京兆區。

1949年5月16日,武漢解放,武漢市正式建置。三鎮合並建制為中央直轄市。1954年6月改為湖北省轄的省會城市,1984年5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為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計劃單列市。

1986年12月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2年7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城市。

2007年12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文批准設立武漢城市圈(位於湖北東部,以武漢市為龍頭,由武漢市和周邊黃石市、鄂州市、黃岡市、孝感市、咸寧市、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等9個城市組成,

土地面積5.78萬平方千米,人口3123萬人,圈域生產總值占湖北生產總值總量的61%,集中了湖北工農業、交通建設、文化教育的精華部分)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

2010年1月,國務院《關於同意支持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批復》,使東湖高新區成為繼中關村後中國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也是中部地區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2010年11月國務院批准,同意武漢吳家山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3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商務部同意武漢吳家山經濟開發區更名為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至此,武漢市正式形成了三大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分立三鎮鼎足開發的局面。

2015年,武漢市被國家定位為「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同年7月,武漢城市圈獲批成為首個科技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

2016年,經國務院批復同意,國家發改委發布《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明確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同年,《武漢市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正式獲得國務院批復。6月,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重點布局三大城市群,將武漢列為超大城市,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

2017年武漢蟬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榮譽稱號,再次奪得「長安杯」,榮膺首批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中國旅遊休閑示範城市,成功入選世界設計之都,再次獲得C40城市(致力於應對氣候變化、城市碳低排放的國際城市聯合組織)的「城市的未來獎」。

Ⅹ 武漢是屬於哪個省

武漢是湖北省的省會所在地。

武漢,簡稱「漢」,中國湖北省省會 。地處江漢平原東部。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水橫貫市境中央,將武漢城區一分為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詩人李白曾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 全市現轄13個城區,3個國家級開發區,面積8467平方公里,境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上百座大小山巒,166個湖泊座落其間,水域面積,佔全市面積四分之一,構成了極具特色的濱江濱湖水域生態環境。

熱點內容
一年級下冊數學視頻 發布:2025-09-12 02:34:51 瀏覽:717
女教師監禁mdyd 發布:2025-09-12 00:28:58 瀏覽:995
生物的技術閱讀 發布:2025-09-11 21:59:25 瀏覽:472
內派教師 發布:2025-09-11 19:02:33 瀏覽:884
柚木老師 發布:2025-09-11 18:36:33 瀏覽:488
愛因斯坦教育 發布:2025-09-11 15:40:39 瀏覽:582
李建老師 發布:2025-09-11 14:09:05 瀏覽:237
學生和老師的關系 發布:2025-09-11 09:35:01 瀏覽:124
師德師風政治學習心得 發布:2025-09-11 09:06:43 瀏覽:485
階梯數學4 發布:2025-09-11 07:08:42 瀏覽: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