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空曠的地面和高樓之間哪裡風更大

空曠的地面和高樓之間哪裡風更大

發布時間: 2022-05-12 15:53:52

㈠ 一般情況下,空曠的地方頂層樓密集的地方風大是不是正確的

是正確的,因為面積廣而且樓層高,四面八方都是空的,一旦有變化,風速就是最大的。

㈡ 一樓的空曠是防颱風的嗎

不是防颱風。
高樓之間的狹窄地帶,風力比起空曠的地面強得多,這種現象是地理中的「狹管效應」。當氣流由開闊地帶進入狹小的空間時,由於空氣不能大量堆積,於是就加速流過,所以會使風速增大。

㈢ 空曠的地面和高樓之間哪裡的風更大

高樓之間的風更大。

㈣ 高中地理中,山坡比平地為什麼風力更大一些

不僅是山上比平地風大,高處的風都要比低處大。住樓房的人都有這樣的體驗:樓的高層比低層風要大得多。這是為什麼呢?
風就是空氣在流動。空氣流動的時候,如果受到物體阻擋,它要克服阻力,消耗能量,流動的速度就會減小。地面是很粗糙的,有起伏不平的土地,有樹木、莊稼,有高高低低各式各樣的建築物,空氣貼近地面流動的時候,受到這些障礙物的阻擋,要消耗很多能量,風速就會減小。高處的風受不到什麼攔隔,暢行無阻,所以風速比低處要大。
我國北方一些農村裡,夏天最熱的時候,好多人晚上都爬到平頂的房屋頂上去乘涼,有時夜裡就睡在房頂上,陣陣涼風掠過,人們可以舒舒服服睡上一個好覺。
空曠的原野比城市裡風大,草木稀疏的荒漠地區比林木茂盛的地區風大,也是同樣的道理。為了降低風速,防止大風帶來的危害,人們營造了各種防護林,有防風固沙林,農田防護林網……在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地區,還營造了工程浩大的「三北防護林」。這些綠色工程都很好地發揮了效益,減少了風沙的危害。

㈤ 為什麼刮風時兩高樓間的風特別大(流體力學問題)

這是由於風過兩高樓間時,連續流動的空氣過流面積減小,部分壓能轉化為動能,速度增大,這時由質量守恆和伯努利能量守恆與轉化規律所共同決定的。

㈥ 為什麼高空中風會更大

風的大小是以氣流的速度計算的,氣流的速度的主要決定因素為不同地區的氣壓差決定,打個比方說:類似水流,同等情況下,水壓力越大,流速越快。
那麼至於為什麼高空中風會更大,那是因為高空中空曠,氣流流動所受到的阻力會小很多,比如北方防風護林就是建設樹林帶,減緩風速,因此受到地面建築、樹林等各種障礙,風速會低。
在海面上就有不同了 海面空曠,海綿風速不比海面高空風速低,甚至更大,因為離海面越近,氣壓強越大,同平面氣壓差就存在越大,因而風速會更大。

㈦ 為什麼高樓層風更大

地面附近300~500米以內的風速,隨高度增加而增加,具體的增加規律,一般取決於地面粗糙度和溫度垂直變化情況。這也是流體速度分布的一般規律。

簡單類比一下,一條水渠里的水流,從水渠表面到水渠底部,流速並不是均勻分布的。往水渠里扔個樹葉什麼的,也能有直觀感覺。渠道和河道里的水流各點的流速不相同,靠近河(渠)底、河邊處的流速較小,河中心近水面處的流速最大。

大氣層也類似這樣的水渠,地面就是水渠的底部,隨著高度的增加,流速也會加快。

具體來說,以地面粗糙度類別C類為例,也就是一般的城市市區,風壓高度變化系數為 ,且此風壓系數不小於0.65。比如高度20米,z=20,代入可得風壓系數為0.74。又比如20多層樓,高度大概60米,z=60,代入可得風壓系數為1.20。

也就是說,其它因素都相同的前提下,20多層的風壓系數1.20是地面附近風壓系數0.65的1.8倍。


(7)空曠的地面和高樓之間哪裡風更大擴展閱讀:

高層住宅還有很多優點。例如,視野較好,一覽眾山小。休閑之際,站在窗前或陽台上遠眺,城市美景盡收眼底,清風吹來,確實令人心曠神怡﹔採光好,室內光線充足,7層以上樓層的日照時間相對更長﹔通風效果好,空氣流通速度快,房間內較易形成穿堂風﹔夏天蚊子相對較少﹔安靜、舒適、灰塵少。

高層建築曾經令人討厭。它可能會讓人們孤立於社會環境外,引發不健康的習慣,甚至會增加犯罪率,但近年來這種情況有巨大變化。因為,現在的高層建築跟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不同,當年這種樓房的品質不高、設計也不太合理,如今高層住宅越來越舒適,很多還都是位於黃金地段的高樓大廈。

研究者認為,和住在低層的人比較起來,住在高層住宅的人更可能徒步上下樓梯,因而鍛煉身體的機會多一些,由此遠離了心臟疾病。

據有關專家研究:「爬樓梯一級可延長生命4秒。」爬樓梯是一種不花錢而有效的健身運動,以一般速度登樓,每10分鍾要消耗220大卡熱量,比散步效果好4倍﹔居住在低層住宅的人可能受到空氣污染和交通噪音的影響更多,對健康和壽命不利。高層還彌補了低層住宅容易潮濕、視野狹窄的缺陷。

㈧ 為什麼兩棟大樓中間的風會很大

這個叫「街道峽谷效應」,當一棟大樓矗立起來,不可避免地改變了原來吹經此處的風的正常走向,也即改變了當地的風環境,這種變化有時可能產生不良後果。 例如,在繁華的商業中心街道兩旁,高低錯落的建築群構成了一道人工的「街道峽谷」,風匯合在街道里,由於「峽谷效應」,風速加大,出現局部強風,加上建築物的阻滯,形成渦旋和強烈變化的升降氣流等復雜的空氣流動現象。在大風天氣,「街道峽谷效應」加強了風的作用,強大的亂流、渦旋再加上變化莫測的升降氣流形成了街道風暴,殃及行人。
因此在樓與樓之間的距離,是有明確的規定的。曾因為有樓間距過小,風大造成行人受傷的案例。

更多關於健康話題的圖文 歡迎加入愛信福健康。

㈨ 高樓下為什麼風很大

在高樓林立的大都市中,我們漫步街頭或高層建築附近時,常會遇到奇怪的風,隨著樓群的布局不同,風忽強忽弱,忽上忽下,令人難以捉摸。人們步行或騎自行車穿過高樓之間時,常會受到一股強烈陣風的襲擊,猝然間被吹得東倒西歪。這種變幻莫測的怪風叫作「高樓風」。隨著城市建築越來越多地向高層化發展,這種現象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根據樓群的布局不同,高樓風大體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分流風 風迎著建築物沿牆面流動,遇到拐角處就分流離去。分流離去的風速高於周圍的風速。

下沖風 氣流遇到建築物時,會在建築物高度的60%~70%處分為上下,左右的風。其中左右方向的風由於受建築物表面低壓區的吸引,變成從上往下沖的勁風。

逆風 沖向建築物的風沿著牆面下降,一旦落到地面便向上方反向流動,特別是在高層建築前有低層建築的情況下,更易助長這種逆流現象,使之變成快速流動的強氣流。

峽谷風 在高層建築彼此鄰接的場合,風流過建築物之間的縫隙時,分流風和下沖風共同作用,形成快速流動的強風。

開口部風 在建築物下層的開口部分,上側風與下側風糾纏在一起,使這個部分成為風口,來自各個方面的風在此匯集,快速流過。

穿堂風 在市區,風沿著馬路或胡同穿掃而過。林立的建築物越是排得整整齊齊,穿堂風越容易形成。

㈩ 高處的風為什麼比低處的要大

我們站在高樓或高塔上,總會感覺到風比地面大,可見風 速是隨高度而增大的。拿北京地區來說,當10米高度上的風 速為每秒1.1米的時候,在50米的高度上為每秒3.6米,在 100米的高度上為每秒4. 4米,在150米的高度上為每秒4.9米。   如果高度再增大,風也要繼續加強,一直到某一個高 度上為止,這個高度是隨當時的天氣條件來決定的。高處的風一般總是比低處的風颳得大些,但高處風速和 低處風速相差多少是隨天氣狀況而不同的。在太陽照射很強的晴天里,空氣對流也強,這時高處和低處的風速相差得比較 小,也就是高處雖然風速很大,低處風速也不很小。   在太陽照 射較弱的陰天里,空氣對流不強,這時高處和低處的風速相差得比較大,也就是低處雖然風速很小,甚至於沒有風,但高處 卻有較大的風。
為什麼高處的風比低處的風大呢?
因為空氣運動要受到 摩擦力的影響,在地面上的空氣所受的摩擦作用最大,尤其是在起伏不平的山地,空氣最容易形成渦旋運動。   隨著高度增 加,摩擦作用減少,風速也就增大了。就是同一地區,近地面的 空氣溫度也不一樣,有的高些,有的低些。這樣,在同一高度的水平面上,溫度就不均勻,引起氣壓的不均勻(稱氣壓梯度), 從而減慢風速,所以高處風會大些。

熱點內容
生物的技術閱讀 發布:2025-09-11 21:59:25 瀏覽:472
內派教師 發布:2025-09-11 19:02:33 瀏覽:884
柚木老師 發布:2025-09-11 18:36:33 瀏覽:488
愛因斯坦教育 發布:2025-09-11 15:40:39 瀏覽:582
李建老師 發布:2025-09-11 14:09:05 瀏覽:237
學生和老師的關系 發布:2025-09-11 09:35:01 瀏覽:124
師德師風政治學習心得 發布:2025-09-11 09:06:43 瀏覽:485
階梯數學4 發布:2025-09-11 07:08:42 瀏覽:884
氧分子的化學符號 發布:2025-09-11 07:06:35 瀏覽:28
化學課程論 發布:2025-09-11 04:13:35 瀏覽: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