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巴馬科是哪個國家的

巴馬科是哪個國家的

發布時間: 2022-05-13 03:48:37

① 非洲有哪些國家組成各首都是哪裡

非洲有53個國家和6個地區,分別是:

1、北非:埃及(開羅)利比亞(的黎波里)蘇丹(喀土穆)突尼西亞(突尼西亞市)阿爾及利亞(阿爾及爾)摩洛哥(拉巴特)亞速爾群島(葡)馬德拉群島(葡)

2、東非:衣索比亞(亞的斯亞貝巴)厄立里亞(阿斯馬拉)索馬里(摩加迪沙)吉布地(吉布地市)尼亞(內羅畢)坦尚尼亞(多多馬)烏干達(坎帕拉)盧安達(基加利)蒲隆地(布瓊布拉)塞席爾(維多利亞)

3、中非:查德(恩賈梅納)中非(班吉)喀麥隆(雅溫得)赤道幾內亞(馬拉博)加彭(利伯維爾)剛果共和國(布拉柴維爾)剛果民主共和國(金沙薩)聖多美及普林西比

4、西非:茅利塔尼亞(努瓦克肖特)西撒哈拉(阿尤恩)塞內加爾(達喀爾)甘比亞(班珠爾)馬里(巴馬科)布吉納法索(瓦加杜古)幾內亞(科納克里)幾內亞比索(比紹)維德角(普拉亞)獅子山(弗里敦)賴比瑞亞(蒙羅維亞)象牙海岸(亞穆蘇克羅)迦納(阿克拉)多哥(洛美)貝南(波多諾伏)尼日(尼亞美)加那利群島(西)

5、南非:尚比亞(盧薩卡)安哥拉(羅安達)辛巴威(哈拉雷)馬拉維(利隆圭)莫三比克(馬普托)波札那(哈博羅內)納米比亞(溫得和克)南非(茨瓦內、開普敦、布隆方丹)史瓦濟蘭(姆巴巴內)賴索托(馬塞盧)馬達加斯加(塔那那利佛)葛摩(莫羅尼)模里西斯(路易港)留尼旺(法)聖赫勒拿(英)

(1)巴馬科是哪個國家的擴展閱讀:

非洲(拉丁文:Africa),全稱阿非利加洲,是世界古人類和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公元前4000年便有最早的文字記載。非洲北部的埃及是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

氣候條件:熱帶沙漠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雨林氣候。

② 巴馬科是哪國首都

巴馬科是馬里的首都

巴馬科是西非國家馬里首都、第一大城市。位於國境西南部,跨尼日河兩岸。人口約64萬。城市北倚庫魯巴山,南部巴馬科有巴馬科大橋連接對岸,地勢平坦,海拔320~340米。氣候炎熱,年平均氣溫28℃ ,絕對最高氣溫達43.7℃;年均降水量 1000 毫米,6~9月為雨季 。為熱帶草原氣候。

③ 馬里的首都是哪裡

首都,巴馬科。該國的政治、經濟、教育、交通和通信中心,也是該國最大的城市。市區位於馬里的西南部,跨尼日河兩岸,北倚庫魯巴山,南部可通過巴馬科大橋連接對岸。市區地勢平坦,海拔320~340米,西北側為丘陵地區,海拔在450米左右。

④ 非洲所有國家的首都是什麼

一、首都列表(國家/首都):

1、

3、金沙薩

金沙薩(Kinshasa)是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河港,也是中部非洲的最大城市。它位於國境西南部、剛果河下游東岸。

金沙薩1966年前稱利奧波德維爾,歷史上曾為比屬剛果的首府。1960年獨立,比屬剛果獨立,定都金沙薩。金沙薩是個擁有千萬人口的現代化非洲都城,是全國政治、經濟、交通和文化中心。

4、吉布地市

吉布地市,吉布地首都, (Djibouti) 是全國最大的城市,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並且是東非最大的海港之一。

吉布地市位於非洲東北部的亞丁灣西岸,面對紅海南大門的曼德海峽,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沖,扼紅海入印度洋的咽喉;

凡是北上穿過蘇伊士運河開往歐洲或由紅海南下印度洋繞道好望角的船隻,都要在吉布地港上水加油,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被西方稱為「石油通道上的哨兵」。

5、阿克拉

阿克拉是迦納首都和最大港市。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國境東南部,瀕幾內亞灣。非洲最靠近0°經線和0°緯線的大城市。人口234萬(2017年)。

是迦納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重要的可可豆、金剛石市場。公路四通八達。建有本國唯一國際航空港科托卡國際機場。

因拍岸浪障礙,貨物裝卸主要利用東27公里處的外港特馬。著名的旅遊中心。有迦納大學、科學院、博物館、植物園等。

迦納70%的工業都集中在阿克拉市周圍。阿克拉是非洲最現代化及最富庶的城市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非洲

⑤ 巴馬科是哪個國家的

馬里首都、第一大城市。位於國境西南部,跨尼日河兩岸。人口約64萬。城市北倚庫魯巴山,南部有巴馬科大橋連接對岸,地勢平坦,海拔320~340米。氣候炎熱,年平均氣溫28℃ ,絕對最高氣溫達43.7℃;年均降水量 1000 毫米,6~9月為雨季 。1908 年為法屬蘇丹首府 。1923年鐵路通達喀爾港後迅速發展。全國主要交通、工商業和文化中心。尼日河流域農畜產品在此集散。工業主要有食品、機械、傢具、紡織、卷煙、火柴等。金、銀等手工藝品著稱西非。鐵路及2條國際公路通大西洋口岸 。有國際機場 。有師范、藝術等4所高等院校和熱帶眼病研究所等數所科研機構。

⑥ 馬里是什麼國家

馬利共和國,簡稱馬里,是西非的一個內陸國家,向北與阿爾及利亞、向東與尼日、向南與布吉納法索和象牙海岸、向西南與幾內亞、向西與茅利塔尼亞和塞內加爾接壤,是西非面積第二大的國家。

它的北部邊界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大多數人集中在南部,塞內加爾河源於這里。馬里國家面積的2%是農用地,同時80%的勞動力在農業工作。

1904年並入法屬西非洲,1958年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自治共和國,定名蘇丹共和國。1959年與塞內加爾結成馬里聯邦。1960年9月22日獨立為共和國。1979年成立第二共和國,1992年成立第三共和國。

(6)巴馬科是哪個國家的擴展閱讀:

馬里全境主要由塞內加爾河上游盆地、尼日河中游和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組成。沙漠主要在北部,面積30多萬平方公里。境內地勢平坦,多為海拔300米的平原和台地,中部為大平原,西部和西南部海拔約為500~800米之間。

馬里為熱帶氣候,由北向南分為熱帶沙漠、熱帶草原和熱帶雨林3種氣候區域。全年分為熱季(3月至5月)、雨季(6月至10月)和涼季(11月至次年2月)。

熱季酷熱乾燥,最高氣溫可達50℃;雨季多陣發性狂風暴雨,全年雨量基本集中於雨季;涼季最低氣溫也不低於14℃。全國平均降雨量為50~1300mm,由北向南漸進遞增。

⑦ 非洲馬利共和國

馬利共和國是非洲西部的內陸國家。北部為撒哈拉沙漠地區,全國總面積約124萬平方公里,人口700多萬。首都巴馬科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全國共有23個部族,其中班巴拉族為最大的部族,佔全國人口的34.5%。其他較大的部族還有頗耳族、塞努福族、薩拉考列族和馬林凱族等。
馬里是一個西非古國,歷史上曾經是迦納帝國、馬里帝國和桑海帝國的中心地區。19世紀50年代遭受法國殖民軍入侵,1895年淪為法國殖民地,國名為法屬蘇丹。經過長期的英勇不屈的斗爭,馬里人民終於在1960年9月22日贏得了獨立。
獨立以後,馬里政府和人民為維護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發展民族經濟和文化,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並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馬里是個以農牧業為主的國家,90%以上的人口從事農牧漁業生產,曾有「西非糧倉」之稱。主要農產品有小米、高梁、玉米、稻穀等糧食作物和棉花、甘蔗、花生等經濟作物。正常年景,全國可產糧120萬噸以上,棉花10多萬噸。棉花是馬里大宗出口商品之一。畜牧業是馬里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年景,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37%。活牲畜和畜產品是國家第二大出口商品。由於乾旱和沙漠化等原因,農業發展受到影響,致使糧食不能自給,國家每年得花大量外匯進口糧食。畜牧業也遭受嚴重損失,牲畜存欄數大為下降。1985年與1982年相比,牛存欄數減少380萬頭,羊減少290萬只。馬里的災民達200萬人左右,缺糧33萬噸。
面對嚴重的困難,馬里政府和人民並不氣餒。政府以202億非洲法郎的外匯進口了23萬噸糧食,並呼籲國際社會提供糧食援助;同時還允許商人在國家適當控制價格的條件下,進口糧食,保證人民的正常生活。廣大災民在政府幫助下也積極進行生產自救。為了同旱災和沙漠化作斗爭,馬里政府制定了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協調一致的戰略行動計劃,大力修建水壩,建造和整修水庫,改進灌溉系統;同時動員人民群眾、民主組織和技術服務部門大力植樹,反對燒荒。馬里政府還制定了以「實現糧食自給」為目標的農業發展戰略。經過努力,加上去年喜逢十年多來少有的充沛雨量,1985—1986年度糧食產量達140萬噸,是10年來最好的收成。近年來,棉花也獲得豐收,出口創匯近275億非洲法郎,佔全國總出口額的44%。
在國際事務中,馬里政府奉行中立、不結盟的政策,堅持反帝、反殖,強調非洲團結和反對外來勢力干涉非洲事務,主張南北對話,支持南南合作。
中國和馬里兩國相距萬里,但兩國人民在長期的共同斗爭中一貫相互同情、相互支持,建立了誠摯的友誼。中、馬兩國自1960年10月25日建交以來,兩國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領域里的友好合作關系不斷發展。這次馬里總統穆薩·特拉奧雷上將對中國的正式訪問,必將進一步促進這一友好關系向前發展。

⑧ 巴馬科是哪

以下兩個文章給你參考

馬里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巴馬科,位於國境南部尼日河上游西北岸,地處熱帶草原區,寬闊的尼日河從城市南側靜靜地流過,北面是青翠的山巒,市區終年綠樹成蔭,風景秀麗。
巴馬科這個名稱,在馬里班巴拉語里,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巴馬」意為「鱷魚」,「科」作河流講,合起來即「鱷魚河」。據說,500多年前班巴拉族人遷徙到這里時,發現尼日河裡的鱷魚成群,時常傷害人、獸。一位名叫迪亞拉·穆薩的勇敢獵手,殺死了那些凶惡的鱷魚,使人們在河岸一帶定居下來,形成一個村落,並給這個村落命名為「巴馬科」。另一種解釋是,從前有一個獵人名叫班巴,「科」是「子孫」之意,巴馬科則解釋為獵人班巴的後代。
關於巴馬科城形成的歷史,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相傳500多年前,巴馬科一帶森林密布,獅狼出沒,人煙稀少。
居住在馬里西部臨近茅利塔尼亞邊境的尼奧諾城的一個青年獵手,因與兄弟不和,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來到今天巴馬科這個地方,覺得是一塊漁耕狩獵的好地方,便定居下來。這位青年獵手待人熱情,慷慨大方,經常接濟貧困之人,於是很多人慕名遷來,同他為鄰居住在一起,形成村鎮,成為巴馬科第一代居民。
巴馬科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這里曾經是非洲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黑人王國——馬里帝國(公元13世紀至15世紀)的中心,在法國殖民主義者侵佔之前,是當時橫貫撒哈拉沙漠貿易的貨物集散地之一。1883年,被法國殖民主義者佔領後,便由一個商鎮逐漸成為法國殖民統治中心的所謂法屬蘇丹的首府,也是法國殖民者在非洲的一個立足點。1904年,同塞內加爾的鐵路修通後,巴馬科的城市建設獲得了迅速發展。
今天的巴馬科,城市人口70餘萬,是一座風景如畫的城市。市區呈狹長形,掩映在高大的非洲「火焰樹」和芒果樹叢中。尼日河河水清澈,在陽火照耀下碧波粼粼,河上的輕舟來往如梭。一座800米長的巴馬科大橋,將市區南北兩部分連成一體。大橋北側是以剛果民族英雄盧蒙巴命名的廣場和通往市中心的大道。橋南是城市新建區。市內以自由廣場為中心,街道縱橫交錯,街道兩側高大的芒果樹鬱郁蔥蔥,猶如搭上了綠色篷帳。市中心的商業區,有現代化商場、超級市場,也有傳統的非洲市場。大街上,男人們穿著又長又大的阿拉伯式長袍,以白色和藍色為主,而且盡管氣候炎熱,他們仍戴著呢絨帽子。婦女們喜歡穿花花綠綠的印有人物或田園風光圖案的非洲式連衣裙,袒露雙肩,腳上穿著紅色或綠色拖鞋,也有的上身穿西服,下身穿裙子,腳登高跟鞋。馬里婦女喜愛頭上包著花頭巾,戴著金黃色耳環,其直徑足有二三厘米,也有戴鼻環的,不過直徑比耳環小得多,那些有身份的婦女,大都要戴金項鏈和手鐲。
巴馬科的房屋多是平頂長窗,用紅顏色的磚砌成,帶有濃厚的阿拉伯建築色彩,又反映出強烈的西非地區的特色,小巧美觀。一幢幢白色的別墅和高層歐式建築掩映在綠樹鮮花叢中。市內最高的建築是塔尖高聳的巴馬科大清真寺和17層的友誼賓館。巴馬科市區,幾乎家家都愛栽種紫藤花作為籬牆花,在強烈的陽光下,這種花的顏色分外鮮明耀眼。據說,這種花最早引自於中國,因此馬里人把它叫做「中國的驕傲」。城區西北,丘陵中有一座庫巴羅小山,高約480米,曾是法國總督府所在地,現在總統府和國家機關設在這里。

巴馬科位於馬里西南部,尼日河從中穿流而過。人口110萬,面積263平方公里。巴馬科為中央直轄區,市內劃為6個市級行政區、共60個小區。巴馬科市中心包括商業區、河區和巴馬科老城區。圍繞市中心有依波得若姆區(Hippodrome)、尼亞雷拉區(Niaréla)、基扎姆布古區(Quizambougou)和巴達拉布古區(Badalabougou)。
巴馬科是馬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巴馬科-塞努機場為國際航空港,有國際航線與歐洲和周邊國家相連。巴馬科還有公路直達象牙海岸和幾內亞,有鐵路通往塞內加爾的首都達喀爾。此外,巴馬科還有連接全國各地的航線和公路。
工業方面,巴馬科有糧食和食品加工業、皮革加工業、制葯和煙草加工、小型機械和車輛修配等。銀行、酒店近幾年在巴馬科有所發展。
巴馬科有綜合性巴馬科大學,還有一些工程、師范、藝術等專科學校。文化設施有文化宮、伊斯蘭文化中心、國家圖書館、博物館等。
體育場、電影院、公園等娛樂休閑場所,在巴馬科的大街小巷也不乏蹤影。
巴馬科的歷史由來其說不一。有一種說法是:在象牙海岸東北部有個叫做「空」的地方,有一個獵人叫邦巴.薩諾戈,他在獵獲一頭大象的地方建了一座城池,用他的姓和故鄉的地名取名叫做「邦巴.空」,後來就慢慢變成了巴馬科。另一種說法是,巴馬科是尼亞雷人建立的,當時是一片鱷魚聚集的沼澤地,因此鱷魚後來成了巴馬科市的象徵。
巴馬科的殖民史應追朔到1883年的2月1日。當時有一支法國軍隊,在波格尼斯的帶領下進入了叫巴馬科的村子,那時的巴馬科才600個村民。後來村子逐漸變大,道路和房屋越來越多。到1904年,從巴馬科到卡伊的鐵路第一次開通。1920年巴馬科成為法屬蘇丹的首府,1960年馬里獨立後成為馬里的首都。馬里獨立後的首任總統莫迪博.凱塔,1955年時曾任巴馬科第一任市長。
1947年,法國總統為巴馬科老橋,即現在的烈士橋奠基。在巴馬科城市的發展建設中,應該提到法國總督福蓋爾斯.泰拉松( TERRASSON DE FOUGERES,1924-1931)和盧沃(LUVEAU,1946-1959)。

⑨ 巴馬科的介紹

巴馬科(Bamako),馬利共和國(République Mali)首都,該國的政治、經濟、教育、交通和通信中心,也是該國最大的城市。市區位於馬里的西南部,跨尼日河兩岸,北倚庫魯巴山,南部可通過巴馬科大橋連接對岸。市區地勢平坦,海拔320~340米,西北側為丘陵地區,海拔在450米左右。巴馬科屬於典型的熱帶草原氣候(Climat tropical de savane),全年氣候炎熱,平均氣溫28℃ ,絕對最高氣溫可達43.7℃,年均降水量1000毫米,6~9月為雨季,冬季降水量則幾乎為零。巴馬科的城市歷史起源於十八世紀末,最初為一個小鎮,二十世紀初法國殖民者在此大興土木,並先後成為了上塞內加爾-尼日(Haut-Sénégal et Niger)和法屬蘇丹(Soudan Français)的行政中心。馬里於1960年9月22日獨立,巴馬科成為了該國首都並再無改變。1993年2月11日,根據馬里國家行政區劃方案,巴馬科作為首都而單獨成立一個大區(Région)。巴馬科是西非重要的商貿中心和交通樞紐,巴黎—巴馬科有常年固定航線。同時,巴馬科也是非洲城市化發展速度最快的城市,其增長率世界排名第六1。

⑩ 世界上各個國家的首都是哪些

亞洲:
一、東亞:
中國首都或首府:北京
蒙古首都或首府:烏蘭巴托
朝鮮首都或首府:平壤
韓國首都或首府:首爾
日本首都或首府:東京
俄羅斯(遠東)
二、東南亞:
越南首都或首府:河內
寮國首都或首府:萬象
柬埔寨首都或首府:金邊
緬甸首都或首府:仰光
泰國首都或首府:曼谷
馬來西亞首都或首府:吉隆坡
新加坡首都或首府:新加坡
汶萊達魯薩蘭國首都或首府:斯里巴加灣市
菲律賓首都或首府:馬尼拉
印度尼西亞首都或首府:雅加達
東帝汶首都或首府:帝力
三、中南亞:
哈薩克首都或首府:阿斯塔納
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或首府:比什凱克
烏茲別克首都或首府:塔什干
塔吉克首都或首府:杜尚別
土庫曼首都或首府:阿什哈巴德
阿富汗首都或首府:喀布爾
巴基斯坦首都或首府:伊斯蘭堡
不丹首都或首府:延布
印度首都或首府:新德里
孟加拉國首都或首府:達卡
斯里蘭卡首都或首府:科倫坡
馬爾地夫首都或首府:馬累
四、西亞: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首都或首府:德黑蘭
伊拉克首都或首府:巴格達
科威特首都或首府:科威特城
沙烏地阿拉伯首都或首府:利雅得
巴林首都或首府:麥納麥
卡達首都或首府:多哈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或首府:阿布扎比
阿曼首都或首府:馬斯喀特
葉門首都或首府:薩那
約旦首都或首府:安曼
巴勒斯坦被佔領土首都或首府:拉馬拉
以色列首都或首府:特拉維夫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首都或首府:大馬士革
黎巴嫩首都或首府:貝魯特
土耳其首都或首府:安卡拉
塞普勒斯首都或首府:尼科西亞
亞塞拜然首都或首府:巴庫
喬治亞首都或首府:第比利斯
亞美尼亞首都或首府:埃里溫
歐洲:
一、北歐:
冰島首都或首府:雷克雅未克
斯瓦爾巴德群島首都或首府:朗伊爾城
法羅群島首都或首府:托爾斯港
丹麥首都或首府:哥本哈根
挪威首都或首府:奧斯陸
瑞典首都或首府:斯德哥爾摩
芬蘭首都或首府:赫爾辛基
奧蘭群島首都或首府:瑪麗港
愛沙尼亞首都或首府:塔林
拉脫維亞首都或首府:里加
立陶宛首都或首府:維爾紐斯
二、西歐:
愛爾蘭首都或首府:都柏林
英國首都或首府:倫敦
英格蘭首都或首府:倫敦
威爾士首都或首府:加的夫
蘇格蘭首都或首府:愛丁堡
北愛爾蘭首都或首府:貝爾法斯特
根西首都或首府:聖彼得港
澤西首都或首府:聖赫利爾
馬恩島首都或首府:道格拉斯
法國首都或首府:巴黎
荷蘭首都或首府:阿姆斯特丹
比利時首都或首府:布魯塞爾
盧森堡首都或首府:盧森堡
德國首都或首府:柏林
奧地利首都或首府:維也納
瑞士首都或首府:伯爾尼
列支敦斯登首都或首府:瓦杜茲
三、南歐:
葡萄牙首都或首府:里斯本
西班牙首都或首府:馬德里
直布羅陀
安道爾首都或首府:安道爾
摩納哥首都或首府:摩納哥
義大利首都或首府:羅馬
梵蒂岡首都或首府:梵蒂岡城
馬爾他首都或首府:瓦萊塔
聖馬利諾首都或首府:聖馬利諾
希臘首都或首府:雅典
四、東歐和東南歐:
俄羅斯首都或首府:莫斯科
白俄羅斯首都或首府:明斯克
烏克蘭首都或首府:基輔
波蘭首都或首府:華沙
捷克共和國首都或首府:布拉格
斯洛伐克首都或首府:布拉迪斯拉發
匈牙利首都或首府:布達佩斯
斯洛維尼亞首都或首府:盧布爾雅那
克羅埃西亞首都或首府:薩格勒布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薩拉熱窩
波黑聯邦首都或首府:薩拉熱窩
塞族共和國首都或首府:巴尼亞盧卡
塞爾維亞和黑山首都或首府:貝爾格萊德
塞爾維亞首都或首府:貝爾格萊德
伏伊伏丁那首都或首府:諾維薩德
科索沃首都或首府:普里什蒂納
黑山首都或首府:波德戈里察
馬其頓首都或首府:斯科普里
阿爾巴尼亞首都或首府:地拉那
摩爾多瓦首都或首府:基希訥烏
羅馬尼亞首都或首府:布加勒斯特
保加利亞首都或首府:索非亞
非洲:
一、北非:
埃及首都或首府:開羅
蘇丹首都或首府:喀土穆
利比亞首都或首府:的黎波里
突尼西亞首都或首府:突尼西亞
阿爾及利亞首都或首府:阿爾及爾
摩洛哥首都或首府:拉巴特
西撒哈拉
二、西非:
茅利塔尼亞首都或首府:努瓦克肖特
塞內加爾首都或首府:達喀爾
甘比亞首都或首府:班珠爾
馬里首都或首府:巴馬科
布吉納法索首都或首府:瓦加杜古
維德角首都或首府:普拉亞
幾內亞比索首都或首府:比紹
幾內亞首都或首府:科納克里
獅子山首都或首府:弗里敦
賴比瑞亞首都或首府:蒙羅維亞
象牙海岸首都或首府:亞穆蘇克羅
迦納首都或首府:阿克拉
多哥首都或首府:洛美
貝南首都或首府:波多諾伏
尼日首都或首府:尼亞美
奈及利亞首都或首府:阿布賈
聖赫勒拿首都或首府:詹姆士敦
三、中非:
喀麥隆首都或首府:雅溫得
赤道幾內亞首都或首府:馬拉博
查德首都或首府:恩賈梅納
中非共和國首都或首府:班吉
加彭首都或首府:利伯維爾
剛果(布)首都或首府:布拉柴維爾
剛果(金)首都或首府:金沙薩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首都或首府:聖多美
安哥拉首都或首府:羅安達
四、東非:
厄利垂亞首都或首府:阿斯馬拉
衣索比亞首都或首府:亞的斯亞貝巴
吉布地首都或首府:吉布地
索馬里首都或首府:摩加迪沙
肯亞首都或首府:內羅畢
烏干達首都或首府:坎帕拉
坦尚尼亞首都或首府:達累斯薩拉姆
盧安達首都或首府:基加利
蒲隆地首都或首府:布瓊布拉
馬拉維首都或首府:利隆圭
莫三比克首都或首府:馬普托
馬達加斯加首都或首府:塔那那利佛
塞席爾首都或首府:維多利亞
葛摩首都或首府:莫羅尼
馬約特首都或首府:馬穆楚
模里西斯首都或首府:路易斯港
留尼汪首都或首府:聖丹尼斯
五、南非:
尚比亞首都或首府:盧薩卡
辛巴威首都或首府:哈拉雷
波札那首都或首府:哈博羅內
納米比亞首都或首府:溫得和克
南非首都或首府:比勒陀利亞
賴索托首都或首府:馬塞盧
史瓦濟蘭首都或首府:姆巴巴納
大洋洲:
一、澳大利亞、紐西蘭和美拉尼西亞:
澳大利亞首都或首府:堪培拉
紐西蘭首都或首府:惠靈頓
巴布亞紐幾內亞首都或首府:莫爾茲比港
索羅門群島首都或首府:霍尼亞拉
斐濟群島首都或首府:蘇瓦
萬那杜首都或首府:維拉港
新喀里多尼亞首都或首府:努美阿
二、密克羅尼西亞:
北馬里亞納群島首都或首府:塞班
關島首都或首府:阿加尼亞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首都或首府:科洛尼亞
帛琉首都或首府:科羅爾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首都或首府:馬朱羅
吉里巴斯首都或首府:拜里基
諾魯
三、波利尼西亞:
吐瓦魯首都或首府:富納富提
瓦利斯和富圖那首都或首府:馬塔烏圖
托克勞
薩摩亞首都或首府:阿皮亞
美屬薩摩亞首都或首府:帕果帕果
美屬太平洋小島
湯加首都或首府:努庫阿洛法
紐埃首都或首府:阿洛菲
庫克群島首都或首府:阿瓦魯阿
法屬波利尼西亞首都或首府:帕皮提
皮特凱恩島首都或首府:亞當斯敦
美洲
一、北美地區:
格陵蘭首都或首府:努克
聖皮埃爾和密克隆首都或首府:聖皮埃爾
百慕大首都或首府:哈密爾頓
加拿大(Canada)首都或首府:渥太華(Ottawa)
美國首都或首府:華盛頓
二、中美地區:
墨西哥首都或首府:墨西哥城
瓜地馬拉首都或首府:瓜地馬拉
貝里斯首都或首府:貝爾莫潘
薩爾瓦多首都或首府:聖薩爾瓦多
宏都拉斯首都或首府:特古西加爾巴
尼加拉瓜首都或首府:馬那瓜
哥斯大黎加首都或首府:聖何塞
巴拿馬首都或首府:巴拿馬城
三、加勒比群島:
巴哈馬首都或首府:拿騷
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首都或首府:科伯恩城
古巴首都或首府:哈瓦那
東加勒比地區
牙買加首都或首府:金斯敦
開曼群島首都或首府:喬治敦
海地首都或首府:太子港
多明尼加首都或首府:聖地亞哥
波多黎各首都或首府:聖胡安
美屬維爾京群島首都或首府:夏洛特阿馬利亞
英屬維爾京群島首都或首府:羅德城
安圭拉首都或首府:瓦利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首都或首府:巴斯特爾
安地卡及巴布達首都或首府:聖約翰
蒙特塞拉特首都或首府:普利茅斯
瓜德羅普首都或首府:巴斯特爾
多米尼克國首都或首府:羅索
馬提尼克首都或首府:法蘭西堡
聖露西亞首都或首府:卡斯特里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首都或首府:金斯敦
格瑞那達首都或首府:聖喬治
巴貝多首都或首府:布里奇頓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首都或首府:西班牙港
荷屬安第列斯首都或首府:威廉斯塔德
阿魯巴首都或首府:奧萊涅斯塔德
四、南美:
哥倫比亞首都或首府:聖菲波哥大
厄瓜多首都或首府:基多
委內瑞拉首都或首府:加拉加斯
蓋亞那首都或首府:喬治敦
蘇利南首都或首府:帕拉馬里博
法屬蓋亞那首都或首府:卡宴
秘魯首都或首府:利馬
利維亞首都或首府:蘇克雷
巴拉圭 首都或首府:亞松森
巴西首都或首府:巴西利亞
烏拉圭首都或首府:蒙得維的亞
阿根廷首都或首府:布宜諾斯艾利斯
智利首都或首府:聖地亞哥
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首都或首府:阿根廷港(斯坦利港)

熱點內容
內派教師 發布:2025-09-11 19:02:33 瀏覽:884
柚木老師 發布:2025-09-11 18:36:33 瀏覽:488
愛因斯坦教育 發布:2025-09-11 15:40:39 瀏覽:582
李建老師 發布:2025-09-11 14:09:05 瀏覽:237
學生和老師的關系 發布:2025-09-11 09:35:01 瀏覽:124
師德師風政治學習心得 發布:2025-09-11 09:06:43 瀏覽:485
階梯數學4 發布:2025-09-11 07:08:42 瀏覽:884
氧分子的化學符號 發布:2025-09-11 07:06:35 瀏覽:28
化學課程論 發布:2025-09-11 04:13:35 瀏覽:883
新疆特崗化學 發布:2025-09-11 04:05:34 瀏覽: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