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調檔案
A. 個人檔案如何調回
1、檔案轉入
(1) 檔案由原單位統一管理或由原單位統一委託其他人才交流機構管理的,提供與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到市人才交流中心開具調檔函,到原檔案保管機構調檔;
(2) 檔案由個人委託在其他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的,提供檔案個人託管協議到市人才交流中心開具調檔函。其中有單位錄用備案記錄的,還需提供原單位的解除勞動關系證明;
(3) 檔案已由個人或原用人單位委託本中心管理的,若檔案由個人委託本中心管理轉為現用人單位委託本中心管理,則需提供個人《人事代理合同書》,其中有單位錄用備案記錄的,還需提供原單位的勞動合同及解除勞動合同證明。若檔案由原用人單位委託本中心管理轉為個人委託或現用人單位委託本中心管理,則需提供原用人單位勞動合同及解除合同證明。人事檔案由本中心內部直接調轉。
(4) 普通高校畢業後,其人事檔案和戶口已退回生源地,且在當地沒有正式就業的畢業生,憑當地人才交流機構出具的未就業證明或者檔案個人託管協議到市人才交流中心開具調檔函。其中檔案已退回市人才中心管理的泰州市區生源未就業畢業生,不再需要市人才中心開具調檔函。
(5) 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畢業後檔案和戶口仍然保留在學校的;往屆普通高校緩派畢業生以及辦理就業調整手續的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的人事檔案由市人才中心開具《接收函》調檔。
2、檔案轉出
人事檔案轉出,其中有黨組織關系掛靠的,必須把黨組織關系同時轉出。轉出人事檔案需提供下列材料:
(1) 人事檔案由用人單位託管的,需提供單位勞動合同和解除合同證明;人事檔案由個人託管的,需提供個人《人事代理合同書》,其中有單位錄用備案記錄的,還需提供原單位勞動合同及解除合同證明。
(2) 根據檔案轉出去向不同,還需提供以下其他材料:轉往本市其他工作單位就業的,若用人單位有人事檔案管理許可權,則需提供單位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和調檔函,若用人單位沒有人事檔案管理許可權,則需提供其他政府所屬人才交流機構出具的調檔函;跨地區轉移人事檔案的,需提供轉入地市(縣)級以上政府所屬人才交流機構的調檔函或政府人事行政部門開具的調令。
(3) 其他認為需要的材料。
人事檔案是記錄一個人的主要經歷、政治面貌、品德作風等個人情況的文件材料,起著憑證、依據和參考的作用,在個人轉正定級、職稱申報、辦理養老保險以及開具考研等相關證明時,都需要使用檔案。
人事檔案是中國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項重要特色,它是個人身份、學歷、資歷等方面的證據,與個人工資待遇、社會勞動保障、組織關系緊密掛鉤,具有法律效用,是記載人生軌跡的重要依據。高校學生檔案則是國家人事檔案的組成部分,是大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學習及各種社會實踐的真實歷史記錄,是大學生就業及其今後各單位選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據。事業單位,人事檔案相當重要。
提供保管檔案的服務的機構各地人才市場、各區、縣人才市場及街道辦等。按照我國檔案法、幹部檔案工作條例、流動人員檔案管理暫行規定等法規,畢業生的人事檔案屬於國家法定、強制執行、歸口管理的公共信息,個人不得截留和銷毀。
檔案丟失需進行補檔,也就是說,持有者需回到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及原工作單位,補齊相關證明材料,因為檔案未歸檔會影響到入黨、升學等,影響自己評定職稱、考研政審、勞動保險及日後的離退休手續辦理,也會影響到自己出國留學。如果有考公務員的意向,檔案必須保管好。
B. 怎麼調檔案
你在從原單位離職的時候,單位應該給你辦理離職手續,其中包括檔案的轉移。 如果你原單位是機關或事業單位,那麼你現在就找原單位把你的檔案先移交給當地人事局就成了。 如果如果你的原單位是企業,可能麻煩了,因為企業的人事檔案對口的不是人事局,而勞動局。你的離職後檔案只能移交到勞動局,而要想讓人事局調檔,必須是你被錄用公務員了。
C. 大學畢業怎麼調檔案
一、畢業生調檔手續
1、普通畢業生調檔:
必須憑報到證辦理調檔手續方可調檔。
憑報到證調檔:報到證左上角地址即為發檔地址;
(1)、考取國家公務員調檔:憑錄用文件復印件辦理報到證,然後再調檔;
(2)、「大學生村官」、「招教」、「選調生」等情況調檔:憑調檔函或憑就業協議書辦理報到證,然後調檔。
2、考取研究生調檔:
憑調檔函調檔:調檔函(必須原件)顯示單位(加蓋公章)即為發檔地址。
(1)往屆生:憑正式調檔函(必須在調檔函下方空白處寫明本科期間學號、專業、聯系方式和寄往城市詳細地址)和空白就業協議書(一式三份)調檔,如已簽約的還需用人單位出具同意報考的書面證明或解聘函。
(2)應屆生:
應屆畢業生考研調檔分以下兩種情況:
一次性調檔:即高中檔案和大學檔案一次性發往研究生錄取院校。
分兩次調檔:即先調高中檔案後調大學檔案。
第一次調檔憑正式調檔函調檔,第二次調檔的,憑錄取通知書復印件調檔(必須在調檔函或錄取通知書復印件下方空白處寫明本科期間學號、專業、聯系方式和寄往城市詳細地址)。
D. 如何調學籍檔案
學籍檔案一般保存在學校學生處,畢業後在學生所在單位或人才交流中心。一般調取學籍檔案需要到教育局職業進行調檔申請,通過拿著調檔函到學生所在單位或人才交流中心調檔。
個人檔案屬於國家機密文件,檔案的轉遞是有規定程序的,大學畢業生在離開學校之前最好弄清楚個人檔案在什麼時間被轉到哪個地方去了。在現階段,主管學生分配的單位沒有統一,有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教育局、專門的分配辦等,比較亂。而且檔案在以後工作中的轉進轉出也有規定的程序,不是想轉或需要轉就可以轉的,比較麻煩,最好畢業時安排到位。
大學畢業生的檔案通常有三個去向:
1、畢業後就找到了接受戶口的單位,檔案和戶口都轉到工作的單位
這是通常認為最正規的檔案流向,但據統計,這種情況大約只佔到畢業生檔案的10%左右的比例。
2、畢業後沒有找到接受戶口的單位,戶口和檔案留在學校
兩年後戶口打回原在地,檔案或留在學校,或轉到省檔案局。在這里需要強調一點,由於國家相關政策,規定畢業生畢業後暫時找不到就業單位的,其檔案可免費由學校保存兩年,許多大學生以為,既然學校免費保存,就無須再到人才交流機構託管了,這是一種省錢的檔案存放方式,其實不是的。
這種誤解是沒有搞清「學籍檔案」與「人事檔案」的區別。在學校保存的只是你的「學籍檔案」,不是真正發揮作用「人事檔案」,如轉正定級、職稱評定等相關事宜都是由學籍檔案轉換成人事檔案後才能進行的。學校保存的學籍檔案只是「存放」,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無法繳納社會保險,將來也無法計算成為工齡,從而影響養老金的數額計算,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得不償失。
3、把檔案和戶口放在人才市場交流中心
首先必須確定在畢業時是否已簽過三方協議,這是學生、學校和工作單位共同簽的一個協議書,簽了的話,報到證備注欄就不是空白,此時檔案會在這個單位所在地的人才市場,沒簽的話,報到證備注欄為空,默認打回原籍,本科生打到省級人才市場,專科打到市級人才市場,師范類畢業生打到教育主管部門,一般在教育局。可由畢業生自己聯系人才市場,把檔案轉過去保管。
如果大學生在畢業時,沒有安排好檔案的事情,幾年過去,個人檔案不知去向,在查找時,可根據上面的檔案去向,查找相關管理部門下屬檔案室的電話,告訴接待人員畢業學校和畢業年份通常可查詢。另外,與參加工作前最後一個學校的相關部門,原戶籍所在地的人事部門;第一家用人單位等,這些地方通常與個人檔案的去向有關系,在這些地方問問。
E. 怎麼調檔案
一般情況下是到你要請先確認重慶市人才市場接受,得到肯定答復後,到相應的檔案保管的地方比如你的話就是江西xx市檔案局去申請調檔,然後上交相應的材料,得到相應的表格,再到重慶市人才市場上交相應的材料,大概1個月左右就會成功調檔,記得確認。你可以到校友邦論壇去看看,或許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F. 如何調取個人檔案
一、人事檔案調取不接受個人調取,應由現用人單位或檔案保管單位發公函到檔案存放地調取。人事檔案是中國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項重要特色,它是個人身份、學歷、資歷等方面的證據,與個人工資待遇、社會勞動保障、組織關系緊密掛鉤,具有法律效用,是記載人生軌跡的重要依據。
二、高校學生檔案則是國家人事檔案的組成部分,是大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學習及各種社會實踐的真實歷史記錄,是大學生就業及其今後各單位選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據。事業單位,人事檔案相當重要。
三、提供保管檔案的服務的機構各地人才市場、各區、縣人才市場及街道辦等。
個人檔案有六大功能:
其一、保留個人原有幹部身份;
其二、辦理工作調動時需要個人檔案;
其三、參加公務人員招聘考試,需檔案確定身份;
其四、辦理個人退休手續時,要查看檔案記錄;
其五、專業職稱晉升的參考依據;
其六、出國政審和公證時,需要查閱個人檔案。
畢業生中有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是對檔案不了解,也不關心,甚至已經畢業幾年,但檔案還放在學校,還有的將檔案放在家裡,更甚者檔案早已丟失。其實不然,在國家公務員的選拔,國有企事業單位的招聘,成熟的民企在招聘時都要審查相關人員的檔案。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人事檔案
G. 怎麼調人事檔案
人事檔案是記錄一個人的主要經歷、政治面貌、品德作風等個人情況的文件材料,起著憑證、依據和參考的作用,在個人轉正定級、職稱申報、辦理養老保險以及開具考研等相關證明時,都需要使用檔案。在工作中必須堅持「檔隨人走」,在員工調走後的一周以內,必須將其人事檔案轉往新的管理部門。單位、部門或個人需要由人事檔案部門出具證明材料時,需履行以下手續:首先,由有關單位(部門)開具介紹信,說明要求出具證明材料的理由,並加蓋公章;其次,人事 檔案部門按照有關規定,結合利用者的要求,提供證明材料;最後,證明材料由人事檔案部門有關領導審閱,加蓋公章,然後登記、發出。
H. 檔案調動流程應該怎麼辦理
一、市內(人才市場)檔案調動:
1、《市內職工流動就業登記表》流入單位蓋章,流出單位蓋章,流出單位主管部門蓋章,流入單位主管部門蓋章。
2、憑《市內職工流動就業登記表》到流出單位主管部門開《**市企業大中專畢業生定級審批表》。
3、憑《市內職工流動就業登記表》、《**市企業大中專畢業生定級審批表》到流入單位主管部門存放檔案。
二、跨市(人才市場)檔案調動:
1、下載《幹部(工人)流動呈報表》到流入單位主管部門蓋章。
2、拿《幹部(工人)流動呈報表》到行政服務大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開《調檔函》。
3、憑《調檔函》調出檔案,
4、拿檔案去行政服務大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核查,在《幹部(工人)流動呈報表》調入單位主管部門意見蓋(**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調配專用章)。
5、拿檔案和《幹部(工人)流動呈報表》去單位,在《幹部(工人)流動呈報表》調入單位主管部門意見蓋並存放檔案。
(8)如何調檔案擴展閱讀:
全面性:
人事檔案收存員工的履歷、自傳、鑒定(考評)、政治歷史、入黨入團、獎勵、處分、任免、工資等方面的有關文件材料,因此,它能記錄員工個人成長、思想發展的歷史,能展現員工家庭情況、專業情況、個人自然情況等各個方面的內容,總之,人事檔案是員工個人信息的儲存庫,它概括地反映員工個人全貌。
現實性:
由於員工仍在工作,其人事檔案則成為人事(勞動)部門正確使用人才、合理解決工資等問題的一個重要依據。直接為現實工作服務是人事檔案區別於其他檔案的重要標志。
真實性:
這是人事檔案現實性的基礎和前提。人事檔案必須做到整體內容完整齊全,個體材料客觀真實,才能為用人部門提供優質服務。
動態性:
人事檔案立卷後,其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當事人人生道路的延伸將不斷形成一些反映新信息的文件材料。因此,人事檔案必須注意做好新材料的收集補充,力求縮短檔案與員工實際情況的「時間差」,這就要求人事檔案必須打孔裝訂,以便隨時補充新材料。
流動性:
人事檔案的管理與員工的人事管理相統一,才便於發揮人事檔案的作用,如果人、檔脫節,保管人事檔案而不知當事人已調往何處,即「有檔無人」,這樣的無頭檔案,保管得再好也無意義。因此,在工作中必須堅持「檔隨人走」,在員工調走後的一周以內,必須將其人事檔案轉往新的管理部門。
I. 如何調檔案
換了工作快一年了,最近在折騰調檔案的事。 原單位辦好退工單後,檔案一般都會回到戶籍所在地的街道。 辦理調檔的單位是各區的職業介紹所,如果所在單位與戶口所在地不在一個區,那麼到哪個區去調檔案呢?如果走機要函的形式,由戶口所在區的職業介紹所寄給所在單位,那麼一定要去戶口所在地的職業介紹所。 如果去了單位所在地的職業介紹所,只能是職業介紹所之間的互調,到了單位所在地職介所後,還需要由單位人事部門去拿取。也就是說,不能再走機要形式,也不能由個人去取,只能由人事部門再跑一趟。 辦理的部門是檔案室,檔案室只有周一到周五上班,中午休息(上午9:00-11:30,下午1:30-4:30)。職介所其他部門周六也上班。 管理檔案是否需要費用?檔案室的答復是街道管理檔案時,是作為無業人員代管,不需要支付費用。當然,還沒去調檔,所以有待證實。 需要的材料:1. 錄用名冊(人事局辦錄用時開具的黃單)2. 調檔函(人事部門開具的「催調幹部人事檔案通知單」)(注意:如果要走「機要函」,需要填寫單位郵編和地址,單位名稱和單位地址一定要與機要上登記的名稱和地址吻合!
J. 換工作後如何調檔案
檔案轉出:已就業人員需攜帶資料:《辭職文件》等相關證明、《人事代理合同》、接收地人事部門同意接收的《轉檔函》。
未就業人員需攜帶資料:《報到證》、《解除就業協議證明》、接收地人事部門同意接收的《轉檔函》,檔案轉入需攜帶資料 《戶籍證明》、《畢業證書》原件及復印件。
退檔:
院校調閱考生檔案數量一般控制在120%以內,由學校具體確定調檔比例,考生錄取與否及所錄專業由學校決定,並負責對未錄取考生的解釋及其他遺留問題的處理。高校不會無緣無故地退掉高分考生而錄取低分考生。一般高分考生被退檔。
有三種情況:
一是考生的分數雖然高於學校的錄取分數線,但未達到所報專業的錄取專業分數線且又不服從調劑;
二是雖然總分較高但相關科目較差;
三是身體條件不符合所報專業的要求。如果考生被不合理地退檔,應及時與有關高校聯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調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