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海瓜子是什麼

海瓜子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5-16 04:18:58

什麼是海瓜子

海瓜子是一種在濱海灘塗生長的小水產品,因狀如南瓜子而得名。

海瓜子是慈溪市著名海水特產,多產於潮汐頻繁的泥灘中。

海瓜子因其形狀大小似瓜子而得名,學名梅蛤,也稱「虹彩明櫻蛤」、「扁蛤」。

海瓜子貝殼呈長卵形,長僅2厘米,殼極薄而易碎,表麵灰白略帶肉紅色,常潛於泥塗中約5至6厘米處。肉肥,盛產於梅季。古人有《詠海瓜子》的詩寫道:冰盤推出碎玻璃,半雜青蔥半帶泥。莫笑老婆牙齒輪,梅花片片磕瓠犀。

海瓜子捕獲時,多含泥沙,須在淡鹽水中浸養半日,待海瓜子泥沙吐盡,洗凈備用。待瀝盡水分,在鍋中加少量食油,猛火熱炒,放少許蔥末、薑片、鹽或醬油,炒至海瓜子薄殼彈開即可裝盆食用。肉細嫩,味極鮮,是佐酒佳餚。

炒海瓜子:

【原料】

海瓜子300克,青辣椒,味精,油,蔥花。花椒油,香油各適量。

【製作過程】

1.海瓜子洗凈; 2.鍋內放油,燒熱放入蔥花、海瓜子,海瓜子八成熟時,放入青辣椒翻炒,開口即熟,放入味精,花椒油和香油出鍋即可。

~~~~~~~~~~~~~~

蔥油海瓜子

肉質鮮嫩、清爽可口。

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17.8 g 脂肪3.8 g 糖1.6 g 鈣354mg 膽固醇140mg 熱量112kcal

原料:大凈海瓜子400 g

調料(味): 食油、紅椒絲、美極鮮醬油、紹酒、味精、姜絲、薑末、蒜末、蔥絲、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 1. 將炒鍋置旺火中放清水燒開,投入海瓜子燙一下,炒鍋放底油,下薑末、蒜末略煸炒,倒入海瓜子顛翻一下,即放入紹酒、美極鮮醬油、味精、胡椒粉,再顛翻一下迅速出鍋裝盆。

2. 將蔥絲、姜絲、紅椒絲放在海瓜子上面,淋入八成熱油即成。

⑵ 海瓜子是屬於什麼海鮮呢

廈門靠海,能吃到的海鮮特別多,而且價格並不太貴,我個人比較喜歡吃的是海瓜子,基本一年到頭都能買到,最肥美的則是現在這段時間,肉質肥美又鮮甜,現在就該多吃“它”,5分鍾就能炒一盤,美味停不下來,過足嘴癮。海瓜子還有一個名字叫薄殼,是在沿海地區,潮汕沿海地區的人就很喜歡吃,還配上當地的金不換菜,最佳搭配。



做法其實相對是比較簡單的,只需兩步就能出鍋,口味賣相都很突出,如果你平時就喜歡吃這類鮮味,那麼它就絕對適合你,不要錯過哦!

⑶ 威海人口中的海瓜子學名叫什麼

海瓜子是一種在濱海灘塗生長的小水產品,因狀如南瓜子而得名。
海瓜子因其形狀大小似瓜子而得名,學名梅蛤,也稱「虹彩明櫻蛤」、「扁蛤」。
海瓜子貝殼呈長卵形,長僅2厘米,殼極薄而易碎,表麵灰白略帶肉紅色,常潛於泥塗中約5至6厘米處。肉肥,盛產於梅季。古人有《詠海瓜子》的詩寫道:冰盤推出碎玻璃,半雜青蔥半帶泥。莫笑老婆牙齒輪,梅花片片磕瓠犀。
海瓜子捕獲時,多含泥沙,須在淡鹽水中浸養半日,待海瓜子泥沙吐盡,洗凈備用。待瀝盡水分,在鍋中加少量食油,猛火熱炒,放少許蔥末、薑片、鹽或醬油,炒至海瓜子薄殼彈開即可裝盆食用。肉細嫩,味極鮮,是佐酒佳餚。

⑷ 海瓜子是什麼東西

海瓜子是一種海鮮,貝殼類的。
類似於蜆子,和蜆子都是一個味兒的。仙類的食品大概都是這樣的。

⑸ 海瓜子和淡菜的區別是什麼

海瓜子比較小,外殼顏色是淺綠色的.

淡菜有分大,小兩種,外殼是黑色的,內含B族維生素,鐵,鋅,鈣等等的營養,有益腎固精的功效.也可製成淡菜乾.

⑹ 海瓜子學名叫什麼

海瓜子的學名叫做尋氏肌蛤。

海瓜子貝殼呈長卵形,長僅2厘米,殼極薄而易碎,表麵灰白略帶肉紅色,常潛於泥塗中約5至6厘米處。肉肥,盛產於梅季。古人有詩雲:冰盤推出碎玻璃,半雜青蔥半帶泥。莫笑老婆牙齒輪,梅花片片磕瓠犀。說的就是海瓜子。

海瓜子是慈溪市的著名海水特產,多產於潮汐頻繁的泥灘中,在10月左右繁殖。它的貝殼非常薄,表面有一層粘液,粘液中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人體內所需的微量元素。主要分布在我國南北沿海的灘塗上,尤其在福建的東南部至廣東省汕尾市之間的海域內最多,捕捉最佳時間為每年的3月和8月。

海瓜子的分布范圍:

分布於太平洋東西兩岸。廣泛分布於中國南北沿海的灘塗上。北自遼寧,南至北部灣。東至福建東南部、西至廣東省汕尾市陸豐縣之間的海域內,超過這個海域幾乎看不到薄殼的身影。

在廣東,主產於潮州市饒平縣的海山、汫洲、黃岡大澳、所城大港;汕頭市澄海區的鹽灶、樟林;汕頭市達濠區的廣澳;南澳縣的後江等地。有野生和人工放養2種。

⑺ 海瓜子是什麼有什麼用處哪裡有的賣

是一種小型貝殼類海鮮,可以食用,非常鮮美,菜場及大型超市有售

⑻ 海瓜子是什麼

海瓜子

一般指尋氏肌蛤

尋氏肌蛤(學名:Musculus senhousei):亦稱海瓜子或薄殼,是貝類海產品,是一種淺色的小蛤蜊,貝殼小,略呈三角形,殼長17-24mm,殼高約為9-12mm,殼高略大於殼寬6-8mm。殼薄而透明。殼頂位於近前端背側,至最前端的距離約為餃合部的1/4。腹緣直,中部微向內凹,兩殼極膨脹,殼表面為黃褐色或綠褐色,自殼頂至後緣有棕色或紫褐色放射紋及波狀花紋。殼內麵灰白色,具珍珠光澤。

生活於鹽度較高的外灣或島嶼的灘塗中,群聚生活,每年8-9月產卵繁殖。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是沿海人野生食用貝類之一。分布於太平洋東西兩岸。廣泛分布於中國南北沿海的灘塗上。

  • 中文學名

  • 尋氏肌蛤

  • 拉丁學名

  • Musculus senhousei

  • 別稱

  • 凸殼肌蛤、海瓜子、薄殼、烏鯰、海蛔、梅蛤、扁蛤

⑼ 海瓜子是什麼怎麼

1.新鮮海瓜子500g,洗凈備用;姜、蒜頭適量,姜切片、蒜頭敲碎,蔥1根切塊切絲,青、紅小尖椒各1個,切成條;口急汁、陳醋、生抽醬油、料酒及相關調味品(以上原料分量可根據個人喜好調整)。 2.油燒熱後,放進薑片,煎黃後把姜渣掏掉;放入辣椒條,緊接著依次倒入口急汁、陳醋、生抽醬油和海瓜子,並迅速翻炒。 3.不停翻炒海瓜子,見殼微開時倒入適量料酒(有食用調味品習慣者可加點味精、雞精或鮮海調味品),放入蒜頭,繼續翻炒至殼全部張開時放入蔥絲並迅速起鍋。 4.幾個注意細節:A、烹煮過程不可加水,否則美味大打折扣(依靠海產品自身的水分和口急汁、醋、醬油、料酒的水分足矣);B、烹煮過程不可加鹽,否則鮮度大打折扣(依靠海產品自身的鹽分和口急汁、醋、醬油、料酒的鹽分調鹹淡);C、在熱油中先放入姜和辣椒,再放入調味汁和海產品不僅有利於去腥,而且可使食用時有微辣口感,吃起來更適口開胃;(有的把姜切絲連同辣椒條在海產品翻炒時才放入,這樣味道不夠好,且在食用時老要挑掉姜絲很麻煩)D、翻炒過程一定要掌握火候,爐火一定要旺,時間要掌握好,這是確保海鮮鮮味的前提。

⑽ 海瓜子是什麼哪產多大個

就是尋氏肌蛤,分布於太平洋東西兩岸。廣泛分布於中國南北沿海的灘塗上。貝殼小,略呈三角形,殼長17-24mm,殼高約為9-12mm,殼高略大於殼寬6-8mm。

尋氏肌蛤(學名:Musculus senhousei):亦稱海瓜子或薄殼,是貝類海產品,是一種淺色的小蛤蜊。殼薄而透明。殼頂位於近前端背側,至最前端的距離約為餃合部的1/4。腹緣直,中部微向內凹,兩殼極膨脹,殼表面為黃褐色或綠褐色,自殼頂至後緣有棕色或紫褐色放射紋及波狀花紋。殼內麵灰白色,具珍珠光澤。

尋氏肌蛤生活於鹽度較高的外灣或島嶼的灘塗中,群聚生活,每年8-9月產卵繁殖。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是沿海人野生食用貝類之一。

(10)海瓜子是什麼擴展閱讀:

尋氏肌蛤繁殖方式

每年霜降節氣前後,薄殼首次產卵,稱降栽;小寒節氣後2度產卵,稱寒栽。這兩批卵皆在冷風凍流中產下,任其野生野長,先天不足,長勢不佳,春暖後陸續采起作為對蝦和鴨的飼料,進入夏天才擇優上市。立春節氣後產第3批卵,稱春栽,最優良,放養後於端午節前從淺灘采起,勻放入水深、流暢、海生物多的海域,大暑節氣後便可陸續采起,農歷七八月最肥大。

熱點內容
化學課程論 發布:2025-09-11 04:13:35 瀏覽:883
新疆特崗化學 發布:2025-09-11 04:05:34 瀏覽:421
高一數學測試題 發布:2025-09-11 01:15:41 瀏覽:828
師生失身情 發布:2025-09-10 23:13:58 瀏覽:215
班主任教育部 發布:2025-09-10 23:08:18 瀏覽:165
118全年歷史 發布:2025-09-10 21:15:03 瀏覽:512
30米快速跑教學反思 發布:2025-09-10 21:14:19 瀏覽:974
幼兒師德演講稿一等獎 發布:2025-09-10 16:35:17 瀏覽:890
積家地理學家大師 發布:2025-09-10 15:50:53 瀏覽:825
調教學校 發布:2025-09-10 12:47:42 瀏覽: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