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危害
㈠ 網路有什麼危害
電腦上網對人體的五大危害(注意!)
一是對身體健康的直接影響 :電腦顯示器伴有輻射與電磁波 ,長期使用會傷害人們的眼睛 ,誘發一些眼病 ,如
青光眼等;長期擊鍵會對手指和上肢不利 ;操作電腦時 ,體形和全身難得有變化 ,高速、單一、重復的操作 ,
持久的強迫體位 ,容易導致肌肉骨骼系統的疾患。計算機操作時所累及的主要部位有腰、頸、肩、肘、腕部
等。
二是電腦微波對身體的危害 :電腦的低能量的 X射線和低頻電磁輻射 ,容易引起人們中樞神經失調。英國一項
辦公室電磁波研究證實 ,電腦屏幕發出的低頻輻射與磁場 ,會導致 719種病症 ,包括眼睛癢、頸背痛、短暫失
去記憶、暴躁及抑鬱等。對女性還易造成生殖機能及胚胎發育異常 ,出現痛經、經期延長等症狀 ,少數婦女還
發生早產或流產 ,孕婦每周使用20小時以上電腦 ,其流產發生率增加80%以上 ,同時 ,還能導致胎兒畸形。
三是增加精神和心理壓力 :操作電腦過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 ,眼、手指快速頻繁運動 ,使生理、心理過度重
負 ,從而產生睡眠多夢、神經衰弱、頭部酸脹、機體免疫力下降 ,甚至會誘發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這種人易
喪失自信 ,內心時常緊張、煩躁、焦慮不安 ,最終導
致身心疲憊。
四是導致網路綜合征 :長時間無節制地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互聯網上持續聊天、瀏覽 ,會導致各種行為異
常、心理障礙、人格障礙、交感神經功能部分失調 ,嚴重者發展成為網路綜合征 ,該病症的典型表現為 :情緒
低落、興趣喪失、睡眠障礙、生物鍾紊亂、食慾下降和體重減輕、精力不足、精神運動性遲緩和激動、自我評
價降低、思維遲緩、不願意參加社會活動、很少關心他人、飲酒和濫用葯物等。
五是電腦散發的氣體危害呼吸系統 :電腦、激光列印機等設備會釋放有害人體健康的臭氧 ,不僅有毒 ,而且可
造成某些人呼吸困難 ,對於那些哮喘病和過敏症患者來說 ,情況就更為嚴重了。另外 ,較長時間呆在臭氧氣體
濃度較高的地方 ,還會導致肺部發生病變。
怎樣預防電腦對人體的危害
電腦在給人類帶來高科技享受的同時,給操作者帶來的危害也逐漸為
人們所重視。長期從事電腦操作的人應有自我保健意識。在日常工作中預
防電腦病,應注意以下幾點:
◆ 合適的工作環境。室內光照要適中,不可過亮或過暗,且避免光線直
接照射屏幕,以免產生干擾光線。屏幕不要太亮,顏色以綠色為宜。有空
調的房間則應定期進行室內空氣消毒,以控制污染。同時,要常開門、窗
或用換氣機更換室內空氣。
◆ 正確的坐姿。選擇可調節高度的坐椅,
背部有完全的支撐,膝蓋約彎曲90度,坐
姿舒適。電腦屏幕的中心位置應與操作者
胸部在同一水平線上,眼睛與屏幕的距離
應在40厘米~50厘米,身體不要與桌子靠
得太近,肘部保持自然彎曲。操作過程中
應常閉上眼睛稍息片刻,以調節眼睛疲勞。
◆ 敲擊鍵盤不要過分用力,肌肉盡量放鬆。有手腕部位疾病或腱鞘炎的
人,應經常活動腕部和手指關節,手腕盡量不要支撐 在桌面邊緣,以免
腕部受壓。有肩周炎者應常活動肩關節,避免長時間不活動,肌肉、肌腱
發生粘連。
◆ 提高工作效率,盡量縮短在屏幕前停留的時間。尤其不要沉湎於節奏
快、色彩艷的電子游戲中。國外已有明確的規定,電腦操作者連續工作1小
時,允許休息10~15分鍾。休息時應站起來活動手、腳,亦可到室外放鬆
一下或做廣播操。
◆ 應經常洗臉和洗手。電腦屏幕表面有大量靜電荷,易集聚灰塵,操作
者的臉及手等裸露的地方,容易沾染這些污染物。若不注意經常清洗 ,臉
上可能會出現斑疹,嚴重時可致皮膚色素沉著。
◆ 電腦操作者應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卜、豆芽、紅棗、動物
肝臟、瘦肉等,以補充體內維生素A的不足。還可多飲綠茶,因為綠茶中含
有多種酚類物質,能對抗電腦產生的一些有害物質。
電腦操作者的合理膳食
人們使用電腦越來越廣泛,電腦雖然給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方便,但是使用電腦的室內環境正負離子失去平衡,對人體的健康有一定副作用,會引起自律神經失調、憂鬱症,另外,電腦熒光屏不斷變幻和上下翻滾的各種字元會刺激眼睛,電腦操作者常會感到眼睛疲勞、肩酸背痛。如在缺水、營養不足、缺乏維生素的狀況下工作,身體對輻射的抵抗能力下降,就容易患病。
此外,電腦操作者在工作1-2個小時後,應活動一下全身,做眼保健操,只要注意膳食結構和勞逸結合,就能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防止有關疾病發生
㈡ 玩游戲有什麼危害
1、影響學習:電腦游戲富有挑戰性、刺激性,賭博性、迷惑性,有時甚至有許多不健康的黃色內容,這種誘惑力對辨別能力較差、自製力不強的青少年來說,勝過課堂學習,甚至勝過學校開展的有益集體活動。因此,迷戀游戲的同學往往無心聽課,有的同學甚至為玩游戲而逃學曠課,這樣勢必會導致學習任務不能完成、學習成績直線下降。
4、傷害視力:經常近距離地面對電子屏幕,對眼睛極為有害,很多同學因此而出現視力的急劇下降。
㈢ 抽煙的危害有哪些
經常抽煙的危害
1.第一,長期抽煙的人,免疫系統會下降,給疾病入侵的可能,從而導致心臟病,血管硬化。這是正常人的肺。
2.第二,從各方面研究表明,長期吸煙會使血液變黏,血壓變高。會導致心肌梗塞,血液循環流動過慢,達不到營養的補給,會形成某一些地方的病變。產生疾病,到那時為時已晚。後悔莫及。
3.第三,現在研究表明,患肺癌,支氣管炎,十有八九是長期吸煙者,如果患上這種疾病,輕則傾家盪產,重則奪命。一旦患上,痛苦不堪增加家庭的負擔,連累家人,連累妻子兒女。吸煙者,每吸一根煙壽命就會減少。長期吸煙活不到退休的年齡。男人吸煙越久,患上疾病的風險率就越高,一旦病發就追悔莫及。
4.第四,吸煙上癮者,吸煙煙量與日俱增,煙錢不斷增加,如果是平民百姓,無疑是增加家庭壓力罷了。費用很高,說得難聽點吸煙就是燒錢,一旦中標就更燒錢了。不但危害家人,朋友。吸二手煙危害更大。
5.第五,吸煙危害,污染環境指數,誰在旁邊誰受罪,吸煙有著口臭之類的疾病,牙齒變黃有口氣,有時隔一段時間不抽煙難受,不舒服,難受,沒精神,頭暈。這就是尼古丁的效果,說明尼古丁在你的身體里留下了種子。有時心煩的時候手不自覺的從兜里拿煙。見到朋友也不自覺深受拿煙,這些都不需要大腦提醒,已經成為習慣了。
6.第六,煙中,有1300種致癌物質,其中有三十六種是致命的,比如尼古丁,焦油,苯等之類類似致癌物質,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
7.第七,長期吸煙。煙草中有抑制性激素分泌抑制精子的形成,降低備孕概率。
㈣ 有什麼危害
上網有什麼危害
一、互聯網對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構成潛在威脅。
互聯網是一張無邊無際的"網",內容雖豐富卻龐雜,良莠不齊,青少年在互聯網上頻繁接觸西方國家的宣傳論調、文化思想等,這使得他們頭腦中沉澱的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和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形成沖突,使青少年的價值觀產生傾斜,甚至盲從西方。
長此以往,對於我國青少年的人生觀和意識形態必將起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對於國家的政治安定顯然是一種潛在的巨大威脅。
二、互聯網使許多青少年沉溺於網路虛擬世界,脫離現實,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廢學業。
與現實的社會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網上面對的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它不僅滿足了青少年盡早盡快佔有各種信息的需要,也給人際交往留下了廣闊的想像空間,而且不必承擔現實生活中的壓力和責任。
虛擬世界的這些特點,使得不少青少年寧可整日沉溺於虛幻的環境中而不願面對現實生活。而無限制地泡在網上將對日常學習、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嚴重的甚至會荒廢學業。
三、互聯網中的不良信息和網路犯罪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構成危害和威脅。
當前,網路對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兩點,一是某些人實施諸如詐騙或性侵害之類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黃色垃圾對青少年的危害。據有關專家調查,網際網路上非學術性信息中,有47%與色情有關, 網路使色情內容更容易傳播。
據不完全統計,60%的青少年雖然是在無意中接觸到網上黃色信息的,但自製力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於好奇或沖動而進一步尋找類似信息,從而深陷其中。調查還顯示,在接觸過網路上色情內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為或動機。
(4)有什麼危害擴展閱讀:
相關對策:
1、要盡快建立健全有關法律機制,出台有關法規,採取有效措施,最大可能地防止利用網路進行犯罪或傳播不健康信息的行為和現象。
2、加大力度,逐步實現現有青少年組織和權益保護機構的網路化。
3、佔領網路陣地,建立一批有質量、有層次、有特色,能夠吸引青少年的網站和網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4、加強互聯網對青少年影響的研究工作,正確制定應對措施。
5、大力培養適應網路時代要求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
6、加大宣傳力度,使青少年認識到互聯網的負面影響,從而有效地減少和避免互聯網對青少年傷害,使其最大程度地發揮積極作用。
7、在網上經常舉辦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成材的活動,吸引青少年的積極參與,達到潛移默化的引導教育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 青少年上網,利大?弊大?
㈤ 環境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1、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大氣中污染物的濃度很高時,會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狀惡化,甚至在幾天內奪去幾千人的生命。其實,即使大氣中污染物濃度不高,但人體成年累月呼吸這種污染了的空氣,也會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及肺癌等疾病。
2、環境污染與癌症
環境污染是導致癌症發生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依靠全社會的力量,採取綜合措施、有效地治理環境污染,是癌症綜合預防措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3、對植物危害
大氣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對植物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當污染物濃度很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急性危害,使植物葉表面產生傷斑,或者直接使葉枯萎脫落;
當污染物濃度不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慢性危害,使植物葉片褪綠,或者表面上看不見什麼危害症狀,但植物的生理機能已受到了影響,造成植物產量下降,品質變壞。
按造成環境污染的性質來源:
陸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問題,每天千萬噸的垃圾中,很多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膠、玻璃等人類的第一號敵人。
海洋污染:主要是從油船與油井漏出來的原油,農田用的殺蟲劑和化肥,工廠排出的污水,礦場流出的酸性溶液;它們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結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鳥類和人類也可能因吃了這些生物而中毒。
空氣污染::是指空氣中污染物的濃度達到或超過了有害程度,導致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的正常生存和發展,對人和生物造成危害。這是最為直接與嚴重的了,主要來自工廠、汽車、發電廠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觸了這些污濁空氣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視覺器官的疾病。
水污染: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
㈥ 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有什麼危害
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有三個方面: (1)急性危害:污染物在短期內濃度很高,或者幾種污染物聯合進入人體可以對人體造成急性危害, (2)慢性危害:慢性危害主要指小劑量的污染物持續的作用於人體產生的危害。如大氣污染對呼吸道慢性炎症發病率的影響等。 (3)遠期危害: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危害,一般是經過一段較長的潛伏期後才表現出來,如環境因素的致癌作用等。環境中致癌因素主要有物理、化學和生物學因素。物理因素,如放射線體外照射或吸入放射性物質引起的白血病、肺癌等,生物學因放,如熱帶性惡性淋巴瘤,已經證明是由吸血昆曳傳播的一種病毒引素的。化學因素,根據動物實驗證明,有致癌性的化學物質達1100餘種。另外,污染物對遺傳有很大影響。一切生物本身都具有遺傳變異的特性,環境污染對人體遺傳的危害,主要表現
2.有害化學葯品對生物的危害
農葯是一類常見的有害化學葯品。人們在利用農葯殺滅病菌和害蟲時,也會造成環境污染,對包括人類在內的多種生物造成危害。
許多農葯是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被生物體吸收以後,會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致使這類有害物質在生物體內的含量遠遠超過在外界環境中的含量,這種現象稱為生物富集作用。生物富集作用隨著食物鏈的延長而加強。例如,幾十年前DDT作為一種高效農葯,曾經廣泛用於防治害蟲。美國某地曾經使用DDT防治湖內的孑孓,使湖水中殘存有DDT,而浮游動物體內DDT的含量則達到湖水的一萬多倍。小魚吃浮游動物,大魚又吃小魚,致使DDT在這些大魚體內的含量竟高達湖水的八百多萬倍。
3.重金屬對生物的危害 有些重金屬如Mn、Cu、Zn等是生物體生命活動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重金屬如Hg、Pb等對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毒害作用。生態環境中的Hg、Pb等重金屬,同樣可以通過生物富集作用在生物體內大量濃縮,從而產生嚴重的危害
4.Hg對水蚤生命活動的影響
通過演示實驗可以看出,Hg對水蚤有毒害作用。科學家們發現,自然界中的Hg在水體中經過微生物的作用,能夠轉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汞。在被甲基汞污染了的海水中,藻類植物改變了顏色,海魚也大量死亡。科學家們還發現,質量濃度僅為4mg/L的PbCl2溶液,就能明顯地抑制菠菜和番茄正常地進行光合作用。可見,Hg、Pb等重金屬對於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動是十分有害的。
5.富營養化對生物的危害 富營養化是指因水體中N、P等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含量過多而使水質惡化的現象。水體中含有適量的N、P等礦質元素,這是藻類植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但是,如果這些礦質元素大量地進入水體,就會使藻類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這些生物死亡以後,先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使水體中溶解氧的含量明顯減少。接著,生物遺體又會被厭氧微生物分解,產生出硫化氫、甲烷等有毒物質,致使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發生富營養化的湖泊、海灣等流動緩慢的水體,因浮游生物種類的不同而呈現出藍、紅、褐等顏色。富營養化發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叫做「水華」,發生在海水中叫做「赤潮」。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和農田排出的水中含有很多N、P等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這些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大量地排到池塘和湖泊中,會使池塘和湖泊出現富營養化現象。池塘和湖泊的富營養化不僅影響水產養殖業,而且會使水中含有亞硝酸鹽等致癌物質,嚴重地影響人畜的安全飲水。
二.環境與人體健康
隨著環境污染的日益嚴重,許多人終日呼吸著污染的空氣,飲用著污染的水,吃著從污染的土壤中生長出來的農產品,耳邊響著雜訊……環境污染嚴重地威脅著人體健康
1.大氣污染與人體健康
大氣污染主要是指大氣的化學性污染。大氣中化學性污染物的種類很多,對人體危害嚴重的多達幾十種。我國的大氣污染屬於煤炭型污染,主要的污染物是煙塵和二氧化硫,此外,還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這些污染物主要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內,不經過肝臟的解毒作用,直接由血液運輸到全身。所以,大氣的化學性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很大。這種危害可以分為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和致癌作用三種。
慢性中毒 大氣中化學性污染物的濃度一般比較低,對人體主要產生慢性毒害作用。科學研究表明,城市大氣的化學性污染是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支氣管哮喘等疾病的重要誘因。急性中毒 在工廠大量排放有害氣體並且無風、多霧時,大氣中的化學污染物不易散開,就會使人急性中毒。例如,1961年,日本四日市的三家石油化工企業,因為不斷地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等化學性污染物,再加上無風的天氣,致使當地居民哮喘病大發生。後來,當地的這種大氣污染得到了治理,哮喘病的發病率也隨著降低了。
致癌作用 大氣中化學性污染物中具有致癌作用的有多環芳烴類和含Pb的化合物等,其中3,4-苯並芘引起肺癌的作用最強烈。燃燒的煤炭、行駛的汽車和香煙的煙霧中都含有很多的3,4-苯並芘。大氣中的化學性污染物,還可以降落到水體和土壤中以及農作物上,被農作物吸收和富集後,進而危害人體健康。
大氣污染還包括大氣的生物性污染和大氣的放射性污染。大氣的生物性污染物主要有病原菌、黴菌孢子和花粉。病原菌能使人患肺結核等傳染病,黴菌孢子和花粉能使一些人產生過敏反應。大氣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來自原子能工業的放射性廢棄物和醫用X射線源等,這些污染物容易使人患皮膚癌和白血病等。
2.水污染與人體健康
河流、湖泊等水體被污染後,對人體健康會造成嚴重的危害,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飲用污染的水和食用污水中的生物,能使人中毒,甚至死亡。例如,1956年,日本熊本縣的水俁灣地區出現了一些病因不明的患者。患者有痙攣、麻痹、運動失調、語言和聽力發生障礙等症狀,最後因無法治療而痛苦地死去,人們稱這種怪病為水俁病。科學家們後來研究清楚了這種病是由當地含Hg的工業廢水造成的。Hg轉化成甲基汞後,富集在魚、蝦和貝類的體內,人們如果長期食用這些魚、蝦和貝類,甲基汞就會引起以腦細胞損傷為主的慢性甲基汞中毒。孕婦體內的甲基汞,甚至能使患兒發育不良、智能低下和四肢變形。第二,被人畜糞便和生活垃圾污染了的水體,能夠引起病毒性肝炎、細菌性痢疾等傳染病,以及血吸蟲病等寄生蟲疾病。第三,一些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學物質,如砷(As)、鉻(Cr)、苯胺等污染水體後,可以在水體中的懸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體內蓄積。長期飲用這樣的污水,容易誘發癌症。
3.固體廢棄物污染與人體健康 固體廢棄物是指人類在生產和生活中丟棄的固體物質,如采礦業的廢石,工業的廢渣,廢棄的塑料製品,以及生活垃圾。應當認識到,固體廢棄物只是在某一過程或某一方面沒有使用價值,實際上往往可以作為另一生產過程的原料被利用,因此,固體廢棄物又叫「放在錯誤地點的原料」。但是,這些「放在錯誤地點的原料」,往往含有多種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物質,如果不及時加以利用,長期堆放,越積越多,就會污染生態環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4.雜訊污染與人體健康
雜訊對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第一,損傷聽力。長期在強雜訊中工作,聽力就會下降,甚至造成雜訊性耳聾。第二,干擾睡眠。當人的睡眠受到雜訊的干擾時,就不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第三,誘發多種疾病。雜訊會使人處在緊張狀態,致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甚至誘發胃腸潰瘍和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等疾病。第四,影響心理健康。雜訊會使人心情煩躁,不能集中精力學習和工作,並且容易引發工傷和交通事故。因此,我們應當採取多種措施,防治環境污染,使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都生活在美好的生態環
三.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環境污染與「三致作用」
環境污染往往具有使人或哺乳動物致癌、致突變和致畸的作用,統稱「三致作用」。「三致作用」的危害,一般需要經過比較長的時間才顯露出來,有些危害甚至影響到後代。
1.致癌作用
致癌作用是指導致人或哺乳動物患癌症的作用。早在1775年,英國醫生波特就發現清掃煙囪的工人易患陰囊癌,他認為患陰囊癌與經常接觸煤煙灰有關。1915年,日本科學家通過實驗證實,煤焦油可以誘發皮膚癌。污染物中能夠誘發人或哺乳動物患癌症的物質叫做致癌物。致癌物可以分為化學性致癌物(如亞硝酸鹽、石棉和生產蚊香用的雙氯甲醚)、物理性致癌物(如鐳的核聚變物)和生物性致癌物(如黃麴黴毒素)三類。
2.致突變作用 致突變作用是指導致人或哺乳動物發生基因突變、染色體結構變異或染色體數目變異的作用。人或哺乳動物的生殖細胞如果發生突變,可以影響妊娠過程,導致不孕或胚胎早期死亡等。人或哺乳動物的體細胞如果發生突變,可以導致癌症的發生。常見的致突變物有亞硝胺類、甲醛、苯和敵敵畏等。
3.致畸作用 致畸作用是指作用於妊娠母體,干擾胚胎的正常發育,導致新生兒或幼小哺乳動物先天性畸形的作用。20世紀60年代初,西歐和日本出現了一些畸形新生兒。科學家們經過研究發現,原來孕婦在懷孕後的30天~50天內,服用了一種叫做「反應停」的鎮靜葯,這種葯具有致畸作用。目前已經確認的致畸物有甲基汞和某些病毒等。
綜上所述,環境污染的危害是巨大的,涉及面廣,危害程度大,侵襲性強,且難以治理.我們必須做好每一步環境污染防止的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止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真正地把環境保護與治理同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相協調.
㈦ 食品危害有哪些
食品危害:
1、食品中危害大多數並非食品的正常成分,而是通過一定的途徑進人食品,因此又稱為食品污染;食品衛生學的任務之一就是研究環境中的有害物質污染食品的途徑,以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保障食品的安全,保護消費者的健康。
2、食品的生物性危害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和其他蟲害,他們通過各種途徑污染食品,並由於食品存在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成分,所以可以在食品中生存甚至增殖。食品的生物污染中最常見的是細菌性污染,它不僅可以造成食品的腐敗變質,引起食品的食用價值和營養價值的降低。
3、生物危害主要指生物(尤其是微生物)本身及其代謝過程、代謝產物(如毒素)、寄生蟲及其蟲卵和昆蟲對食品原料、加工過程和產品的污染。生物性危害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以及真菌。
(7)有什麼危害擴展閱讀:
食品的化學性污染是化學物質對食品的污染,這些污染物包括環境污染物、無意添加和有意添加的污染物以及在食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環境污染物主要來源於工業「三廢」和生活污染,廢氣通過沉降作用可以直接降落在食品上,也可以降落在水體與土壤中,並通過作物根系吸收進入食品或由水產養殖進入食品。
生物污染包括寄生蟲危害。在寄生關系中,寄生蟲的中間宿主具有重大的食品安全意義。畜禽、水產是許多寄生蟲的中間宿主,消費者食用了含有寄生蟲的畜禽和水產品後,就可能感染寄生蟲。
㈧ 說說生活中有哪些危害
環境污染是指由於對生態系統有害的物質進入環境後對生態系統造成的干擾和損害的現象,簡稱污染。具體來說就是,有害物質或有害因子進入環境並在環境中發生擴散、遷移、轉化,並跟生態體統的諸要素發生作用,使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發生變化,對人類以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例如,因化石燃料的燃燒,使大氣中的顆粒物和SO2濃度的增高,危及人和其他生物的身體健康,同時還會腐蝕材料,給人類社會造成損失;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水體質量惡化,危及水生生物 的生存,使水體失去原有的生態功能和使用價值。 環境污
㈨ 毒品有什麼危害
毒品有如下危害:
(1)身體依賴性,由於反復用葯所造成的一種強烈的依賴性。
毒品作用於人體,使人體體能產生適應性改變,形成在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狀態。一旦停掉葯物,生理功能就會發生紊亂,出現一系列嚴重反應,稱為戒斷反應,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葯者為了避免戒斷反應,就必須定時用葯,並且不斷加大劑量,使吸毒者終日離不開毒品。
(2)精神依賴性
毒品進入人體後作用於人的神經系統,使吸毒者出現一種渴求用葯的強烈慾望,驅使吸毒者不顧一切地尋求和使用毒品。一旦出現精神依賴後,即使經過脫毒治療,在急性期戒斷反應基本控制後,要完全康復原有生理機能往往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更嚴重的是,對毒品的依賴性難以消除。這是許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復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醫、葯學界尚待解決的課題。
(3)毒品危害人體的機理
中國流行最廣、危害最嚴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屬於阿片燈葯物。在正常人的腦內和體內一些器官,存在著內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體。在正常情況下,內源性阿片肽作用於阿片受體,調節著人的情緒和行為。
毒品已成現今困擾社會生活最大的禍患,多少人因這個僅次於軍火而高於石油的世界第二大宗買賣失去了學習的機會、工作的能力,出賣了自己的良心,背棄了家人與朋友,甚至失去了活在世上的意義,更為嚴重的是有人就因這小小的葯丸獻上了年輕且無價的生命!請人們仔細地想想,你覺得這樣值嗎?有很多因吸毒或販賣毒品的人們,就用他們一個又一個的曲折而慘痛的經歷告訴我們,毒品的危害是多麼的巨大啊。
「毒品」,兩個再簡單不過的字眼,可出現的頻率卻非常之高,在報紙上、宣傳欄里、書本中……但是它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不僅可以對吸毒者個人造成無法形容的傷害,而且還帶給吸毒者家庭乃至社會非常巨大的傷痛與影響呢。
其實毒品並非是「毒性葯品」的簡稱。它是指出於非醫療目的而反復連續使用能夠產生依賴性(即成癮性)的葯品。從自然屬性來講,這類物質在嚴格管理條件下合理使用具有臨床治療價值,也就是說,在正常使用下,它並非毒品,而是葯品。
不過,從社會屬性來講,如果為非正常需要而強迫性覓求,從而這類物質失去了葯品的本性,這時的葯品就成為了毒品。因此毒品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當然也有些物質成癮性大,早已淘汰出葯品范圍,只視為毒品,例如海洛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