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魚怎麼養
1. 斑馬魚的飼養環境是什麼
斑馬魚的飼養環境:
魚缸的微觀環境包括水和水箱蓋封閉下的空氣。放置水箱的房間構成了宏觀環境。通過再循環系統進行水的自動交換。在水的循環系統里要增加過濾裝置,以不斷移出水中不需要的物質。
1.魚缸
斑馬魚常飼養於透明的魚缸里,便於觀察。在魚缸里要有植物樣的材料,以利於斑馬魚躲藏。為了阻止斑馬魚吞食它們自己的卵(直徑<1.0~1.5mm),又便於收集,魚缸的底可以鋪一層鵝卵石,在石頭上鋪上網。
開始,每100mL水可容納20個卵或胚胎,在幼齡階段每400mL水可容納20條小魚,青年階段20條魚需要3L水。青年斑馬魚或成年斑馬魚的推薦飼養密度是5條/L。根據實驗設計,魚的存活率、增長率和繁殖力可以用來評價飼養魚的空間、魚的遺傳、魚料的質量、飼喂的頻率和水質等。通常情況下,最佳標準是:受精0~21d後,卵(或胚胎)80%~95%存活,尺寸達到1.0~1.5cm,最初幾日,魚的幼蟲應飼養在較淺的水裡,以便其呼吸空氣來充滿鰾。對青年期的魚來說,斑馬魚應很快生長到繁殖期成魚的大小,且體型尺寸變化最小。對成魚,則死亡率和繁殖成功率則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2.溫度
斑馬魚可以忍受一個比較寬的溫度范圍,它們可以在22~30℃(71.6~86.0°F)生存很長時間,也可以在18~32℃(64.4~89.6_)生存。在發育學研究中,標準的溫度是28.5℃(或83.3_),水溫要每日監測。恆溫器通常用於控制水的溫度,無論是通過直接加熱水或通過加熱室內空氣。為了保持設定的水溫和彌補蒸發冷卻,空氣溫度應比水溫高1~2℃。
3.通風
魚缸的通風要保障足夠的氧氣供應,並能去除二氧化碳。水的溶氧度應達到6.0mg/L。魚缸的溶氧是否充足還取決於魚的多少和大小,魚缸的表面積,以及魚缸的通風。
4.照明
照明對斑馬魚的繁殖起著重要的作用,並能最小化應激和疾病。為實現此目的,標準的熒光燈就足夠了。去掉某些波長的光可以抑制藻類的生長。在水表面14h54~324lx光照、10h黑暗對斑馬魚更重要。不像其他的魚類,斑馬魚並不需要光照季節的變化。
5.噪音
斑馬魚能對突來的大噪音產生反應。它們對談話、音樂等聲音和振動的敏感性不確切。它們是否對此產生應激還沒有開展相關的研究。在特殊環境中飼養的魚可能已經適應了周圍環境的刺激,當把魚移入另一不熟悉的環境時會產生應激。
2. 斑馬魚怎麼養
消毒魚缸
消毒時先把缸放平穩,否則容易裂開。然後要先加少量沸水,讓玻璃適應溫度,以防止玻璃突然高度受熱而炸裂。最後再加適量沸水進行消毒。
2.養水
將自來水靜置3到5天,將水中氯氣揮發干凈。然後將水加入消毒後的缸中,再加入硝化菌,用水妖精連續充氧24 小時,即可初步建立起硝化系統,這樣的水就可以放魚了。
3.接魚
接到魚後,不要急於打開包裝箱,回家後暗光處開箱。途中防止動作過大導致的震動或翻滾。因為魚停食、無光的環境下,再經長途、長時間運輸後,體質虛弱、精神緊張,因此要特別小心,防止魚受驚而導致撞袋或撞缸受傷,或導致因驚恐引發的夾尾等情況。因此一切動作都要溫柔小心。
4.過水
兌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1)水溫:缸中的水溫穩定在22到26度之間。接到魚後,不要急著打開包裝袋,先要把包裝袋用與缸中同水溫的水沖洗干凈。然後把包裝袋放入缸中,約20到30分鍾,使袋中的水與缸里的水,溫度達到一致。( 2)開袋:打開袋後,先加入相當於袋中水量1/10的缸中水入袋,然後再慢慢的不斷把缸中水加入袋中,使魚逐步適應水質如PH、KH等的變化,整個過程持續30到40分鍾左右。當加入缸中的水達到袋中水的量時,即可把魚溫柔撈出放入魚缸中。(3)魚入缸後十分恐慌,這時的光線不要過強,更不要驚動它,注意觀察魚的狀態。(4)第一天也不要餵食、不要換水,觀察它的狀態怎麼樣。一般來說在第一天魚的狀態會恢復一些,如找食、追逐配偶等。如狀態不好的話,可以加入1%濃度的飽和鹽水。(5)第二天:觀察如狀態不錯,魚四處尋找食物、追逐配偶等表現,就可以少喂一點點活餌,意思一下即可,千萬不要喂多。(6)第三天:關鍵的一天。魚有問題的話這天就會明顯的看出來,觀察症狀後對症下葯即可。 如果沒有問題,狀態良好的話,同樣喂一餐,比昨天喂量稍多一些,逐步在一周內過度到正常的喂量。換水也是如此。 (7)過水的過程一定要仔細完成,即使你對你的水質再有把握,也不贊成不經兌水直接把魚放入缸中,這一點需切記。
3. 很小的魚,紅色的,據說是斑馬魚,應該怎麼養啊
斑馬魚在養殖的時候注意飼養水溫20~23℃就可以了。
斑馬魚與人類基因的相似度高達87%,斑馬魚作為模式生物的優勢突出,說明其實驗結果大多適用於人體。它可以用來監測水質和環境。斑馬魚也是一種更好的魚。
斑馬魚又小又溫柔,幾乎整天都能在水族館里游泳。容易飼養,可與其他魚種混養。進水溫度為20-23℃,能在11-15℃下生存,對水質要求不高。在日常養殖中,在魚缸底部放一些鵝卵石,使水清澈。
(3)斑馬魚怎麼養擴展閱讀:
斑馬魚最喜歡吃自己的卵。一般來說,它們可以選擇6個月大的親魚。在25cm×25cm×25cm的方柱底部鋪一層尼龍網片或卵石。繁殖後,它們會落在網板下或散落在卵石中。
選擇2-3對親魚,同時放入養殖池。一般情況下,產卵從黎明到第二天上午10點左右結束,母魚被撈出。雞蛋不粘,直接掉到罐子的底部。
晚上10點左右,沒有受精的卵變白,可以用吸管吸出。24℃孵出受精卵2~3d;28℃孵出受精卵36h。雌性一次產卵300多個,最多可達1000個。
4. 斑馬魚怎麼養,它好養嗎
斑馬魚有很好的適應能力,在飼養中也會有很多人嘗試拿自來水也能很好養活斑馬魚。斑馬魚壽命不是很長,如果能長期飼養斑馬魚,需要在飼養方式上多下功夫,雖對水質水溫要求不會太好,掌握一定分寸斑馬魚還是很好養的。
斑馬魚另一方面有極強的互動性,如果用手指在專用水族箱內轉圈,斑馬魚會隨著水圈一直轉動,很有活力。若選擇在水中撈斑馬魚,就需要費一番力氣。斑馬魚如果群游,觀賞效果更好。不過每升水最多5條斑馬魚最好,滿足有一定的活動空間,如果您有很好的水循環環境那考慮的因素就不用太多。
飼養中,斑馬魚吃薄片飼料,小型魚蟲都是斑馬魚的最愛。餵食中,斑馬魚會主動搶食,如果混養很多熱帶魚不同種類,其他魚種在吃食過程中是很難吃到食物的。只要給足良好的水環境,斑馬魚飼養是沒有太大的問題。
1、氧氣
其實養殖斑馬魚,對於環境的要求很高,斑馬魚對於水中溶氧的需要主要取決於體型和活動量以及溫度等,而斑馬魚生本身體積就很小,所以他們對於氧氣的需求就比其他體積大的魚類要大,一般氧氣泵要長期開。
2、水質
魚兒們能夠健康的成長,水質也是關鍵,淡水魚氨的排泄主要是通過腮上皮細胞分泌出來的,而糞便中含有少量的氨,同時水中腐爛的植物也會分解生成氨,而這種物質會破壞水質,影響魚兒健康,所以在養殖斑馬魚的時候更換水需要經常做,除了換水還要適時的清理魚兒的糞便和沒吃完的餌料。所以斑馬魚怎麼養?水質是一大關鍵。
3、飼料
斑馬魚怎麼養?另一關鍵就是餵食的了。一般成年的魚兒每天投喂一吃到兩次。斑馬魚對於紅線蟲和凍紅蟲一般不會有什麼抵抗力,是大部分熱帶魚都能接受的食物,而對於小魚來說,他們可能還接受不了。可以選擇買一些熱帶魚飼料,用木棍磨碎。這樣小魚也能吃。只是生長速度慢。一般一天投喂1~2次皆可。每次投喂在五分鍾內吃完。
4、防病
斑馬魚它的生命力極強,一般少於的病,一般患病就是有這些條件引起的。1、由於活餌自帶病菌引起。2、缺乏營養導致生病,3、水質惡化導致的疾病。一般這些疾病會導致斑馬魚的腮、尾、鱗脫落、潰爛,最終導致斑馬魚死亡,而遇到魚有病變情況就要及時撈出,對魚缸進行消毒,可用適當濃度的高錳酸鉀配合氯酸鈉溶液浸泡消毒。
5. 怎麼養紅斑馬魚啊
(1)首先需要准備一個合適的水族箱,斑馬魚體型在4-6厘米之間,水族箱大小40*40*30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是新缸,在放魚之前需要先進行消毒,對於小缸可以用熱水進行消毒,消毒干凈而且沒有任何有害物質殘留,用熱水消毒的時候不要一下子全倒進去,可以先到一部分沸水進去,然後再慢慢加熱水進去,消毒之後就是養水了;
(2)水需要是暴曬或者晾了2-3天的水,而後將過濾開了,運行2-3天,進行一個養水的過程,天氣冷了需要放加熱棒,等紅斑馬魚買回來之後需要先過水,將魚和袋子放在缸里15-30分鍾左右,然後讓魚進缸;
(3)紅斑馬魚對溫度的承受范圍在不低於16℃,但是建議溫度維持在24-25℃范圍內,這樣更有利於紅斑馬魚的生長,換水的話可以一周換一次,不必換水太勤,水中最好放置一些易活的水草,讓紅斑馬魚有一定的躲藏之處;
(4)主要餵食熱帶魚飼料和紅線蟲,這兩樣食物比較容易獲得,不易敗壞水質、攜帶病菌,紅斑馬魚餵食建議一天一喂,不可喂撐,每次餵食7分飽即可,這樣即可保持活力也不會因餵食而導致腸炎之類的疾病。
6. 我的斑馬魚剛剛下了小魚,但它那麼小,我得怎麼養啊請高手教教我。謝謝
把幼魚和成魚分開養,在水溫25℃時,7~8天的仔魚開食,此時投喂蛋黃灰水,以後再投喂小魚蟲。斑馬魚的繁殖周期約7天左右,一年可連續繁殖6~7次,而且產卵量高。其繁殖力很強,是初學飼養熱帶魚的首選品種。
之後的飼養水溫20~23℃,在水溫11~15℃時仍能生存,對水質的要求不高,斑馬魚的飼養水質呈中性即可,但喜偏軟性水,若在繁殖下一代的期間,水質需要用軟水。
(6)斑馬魚怎麼養擴展閱讀:
斑馬魚的發育分為6個階段:卵裂期,囊胚期,原腸胚期、分裂期、成形期和孵化期。
孵出後約4個月達到性成熟,成熟魚每隔幾天可產卵一次。卵子體外受精,體外發育,胚胎發育同步且速度快,胚體透明。發育溫度要求在25~31℃之間。
性情溫和,小巧玲瓏,幾乎終日在水族箱中不停地游動。易飼養,可與其他品種魚混養。飼養水溫20~23℃,在水溫11~15℃時仍能生存,對水質的要求不高。日常飼養時,在水族箱底部放些鵝卵石,使水質清澈。
7. 斑馬魚怎麼養 新手入門必知
斑馬魚可以分為普通斑馬魚和大型斑馬魚,我們一般飼養的斑馬魚屬於最普通的品種,而其中的紅斑馬魚原產於孟加拉國等地,是很美麗的一種熱帶魚,身上布有斑紋,身體顏色為紅色,紅斑馬魚怎麼養其實很簡單,只要准備合適的環境並且按時餵食就好。
紅斑馬魚怎麼養,首先需要准備一個合適的水族箱,斑馬魚體型在4-6厘米之間,水族箱大小40*40*30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是新缸,在放魚之前需要先進行消毒,對於小缸可以用熱水進行消毒,消毒干凈而且沒有任何有害物質殘留,用熱水消毒的時候不要一下子全倒進去,可以先到一部分沸水進去,然後再慢慢加熱水進去,消毒之後就是養水了;水需要是暴曬或者晾了2-3天的水,而後將過濾開了,運行2-3天,進行一個養水的過程,天氣冷了需要放加熱棒,等紅斑馬魚買回來之後需要先過水,將魚和袋子放在缸里15-30分鍾左右,然後讓魚進缸。
接下來需要考慮的就是紅斑馬魚怎麼養了,紅斑馬魚對溫度的承受范圍在不低於16℃,但是建議溫度維持在24-25℃范圍內,這樣更有利於紅斑馬魚的生長,換水的話可以一周換一次,不必換水太勤,水中最好放置一些易活的水草,讓紅斑馬魚有一定的躲藏之處。
紅斑馬魚怎麼養主要的就是餵食,紅斑馬魚是雜食性,幾乎什麼都吃,建議主要餵食熱帶魚飼料和紅線蟲,這兩樣食物比較容易獲得,不易敗壞水質、攜帶病菌,紅斑馬魚餵食建議一天一喂,不可喂撐,每次餵食7分飽即可,這樣即可保持活力也不會因餵食而導致腸炎之類的疾病。
紅斑馬魚怎麼養很容易,只要水質不要有劇烈波動,正常餵食,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來源:guanshangyu.cc/ke/xxgsy/view-2980
8. 熱帶魚(斑馬魚)要怎麼養哦
1、水質要求不高
飼養水溫20~23℃,在水溫11~15℃時仍能生存,對水質的要求不高,斑馬魚的飼養水質呈中性即可,但喜偏軟性水,若在繁殖下一代的期間,水質需要用軟水,軟水可以提高受精和孵化率。
2、魚缸日常飼養
日常飼養之時,可以在水族箱底部放些鵝卵石,可以使水質比較清澈。飼養魚缸最好選用30M的水族箱。因斑馬魚體型是體長3-4cm,為比較小型的觀賞魚.但具體魚缸大小視飼養量而定。斑馬魚的食性相當的簡單,天然人工皆可攝取。
3、天然人工餌料
斑馬魚的食性相當的簡單,不論是天然的餌料,還是人工配合飼料都可以滿足它的生長需要,斑馬魚也都會攝食。
9. 斑馬魚如何飼養求詳細解答。
斑馬魚的養殖要點:
氧氣
斑馬魚對於環境的要求很高,斑馬魚對於水中溶氧的需要主要取決於體型和活動量以及溫度等,而斑馬魚生本身體積就很小,所以他們對於氧氣的需求就比其他體積大的魚類要大,一般氧氣泵要長期開。
水質
了確保,魚兒們能夠健康的成長,水質也是關鍵,淡水魚氨的排泄主要是通過腮上皮細胞分泌出來的,而糞便中含有少量的氨,同時水中腐爛的植物也會分解生成氨,而這種物質會破壞水質,影響魚兒健康,所以在養殖斑馬魚的時候更換水需要經常做,除了換水還要適時的清理魚兒的糞便和沒吃完的餌料。所以斑馬魚怎麼養?水質是一大關鍵。
飼料
另一關鍵就是餵食的了。一般成年的魚兒每天投喂一吃到兩次。斑馬魚對於紅線蟲和凍紅蟲一般不會有什麼抵抗力,是大部分熱帶魚都能接受的食物,而對於小魚來說,他們可能還接受不了。可以選擇買一些熱帶魚飼料,用木棍磨碎。這樣小魚也能吃。只是生長速度慢。一般一天投喂1~2次皆可。每次投喂在五分鍾內吃完。
防病
馬魚它的生命力極強,一般少於的病,一般患病就是有這些條件引起的。
1、由於活餌自帶病菌引起。
2、缺乏營養導致生病。
3、水質惡化導致的疾病。
一般這些疾病會導致斑馬魚的腮、尾、鱗脫落、潰爛,最終導致斑馬魚死亡,而遇到魚有病變情況就要及時撈出,對魚缸進行消毒,可用適當濃度的高錳酸鉀配合氯酸鈉溶液浸泡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