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厲兵秣馬是什麼意思

厲兵秣馬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5-19 15:18:56

Ⅰ 厲兵秣馬是啥意思韜光養晦

1.厲兵秣馬的意思:
厲:同「礪」,磨;兵:兵器;
秣:喂牲口。 磨好兵器,喂好馬。
形容准備戰斗。
2.韜光養晦的意思:
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出處]《舊唐書·宣宗記》:「歷太和會昌朝,愈事韜晦,群居游處,未嘗有言。」

Ⅱ 秣馬厲兵是什麼意思

秣馬厲兵喻指准備作戰或比賽。

讀音:mò mǎ lì bīng。

釋義:喂飽戰馬,磨快兵器,指做好戰斗准備。

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

譯文:鄭穆公接到弦高派人送來的報告,趕緊讓人到都城北門查看,果然見到杞子的軍隊個個扎束停當,兵器磨得雪亮,馬喂得飽飽的,完全處在臨戰的狀態了。

秣馬厲兵的近義詞

披堅執銳

讀音:pī jiān zhí ruì。

釋義:穿著鐵甲,拿著武器。形容全副武裝。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吾被堅執銳;赴強敵而死;此猶一卒也;不若奔諸侯。」

譯文:我如果身披鎧甲,手執武器與強敵作戰,不幸戰死,其作用也只像一個普通士卒而已,還不如向諸侯去求援。

Ⅲ 「厲兵秣馬」可以說成「秣兵厲馬」

厲兵秣馬」可以說成「秣兵厲馬」,兩者是同義詞。

厲兵秣馬是指,喂飽戰馬,磨快武器,准備戰斗。也泛指事前積極的准備工作。厲:磨。兵:兵器。

出自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

譯文:鄭穆公聞訊,立即派人去察看,即人人扎束停當,兵器磨得雪亮,馬喂得飽飽的,完全處於一種作為內應的作戰狀態。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新的世故》:「於是嘯聚義師,厲兵秣馬,天戈直指,將以澄清天下也哉?」

(3)厲兵秣馬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故事:

春秋時期,秦國派杞子、逢孫、楊孫三人領軍駐守鄭國,卻美其名曰為:幫助鄭國守衛其國都。

公元前628年,杞子秘密報告秦穆公,說他已「掌其北門之管「,即掌握了鄭國國都北門的鑰匙,如果秦國進攻鄭國,他將協作內應。

秦穆公接到杞子的密報後,覺得機不可失,便不聽大夫蹇叔的勸阻,立即派孟明、西乞術、白乙丙三位將軍率兵進攻鄭國。

蹇叔的兒子也隨部隊出征,蹇叔對自己的兒子哭著說:「你們一定會在淆這個地方遭軍隊抵禦,到時我來收你的屍。」

秦軍經過長途跋涉後,終於來到離鄭國不遠的淆國,剛好被鄭國在這里做生意的商人弦高碰到。弦高一面派人向鄭穆公報告,一面到秦軍中謊稱自己是代表鄭國前來慰問秦軍的。弦高說:「我們君王知道你們要來,特派我送來一批牲畜來犒勞你們。」

弦高的這一舉動,引起了襲鄭秦軍的懷疑,使秦國懷疑鄭國已做好了准備,所以進軍猶豫不決。

鄭穆公接到了弦高的報告後,急忙派人到都城的北門查看,果然看見杞子的軍隊「束載、厲兵、秣馬矣」,即人人扎束停當,兵器磨得雪亮,馬喂得飽飽的,完全處於一種作為內應的作戰狀態。對此,鄭穆公派皇子向杞子說:「很抱歉,恕未能好好款待各位。你們的孟明就要來了,你們跟他走吧!」

杞子等人見事情已經敗露,便分別逃往齊國和宋國去了。孟明得知此消息後,也怏怏地下令撤軍。

Ⅳ 厲兵秣馬 釋義

厲兵秣馬,漢語成語,拼音是lì bīng mò mǎ,意思是磨好兵器,喂飽戰馬。形容准備戰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備工作。出自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Ⅳ 厲兵秣馬是什麼意思,成語厲兵秣馬的意思解釋以及含義

厲兵秣馬
[

bīng


]
基本釋義
厲:同「礪」,磨;兵:兵器;秣:喂牲口。
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准備戰斗。


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

Ⅵ 如圖所示:厲兵秣馬,是什麼意思啊

厲兵秣馬,意思是磨好兵器,喂飽戰馬。形容准備戰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備工作。出自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Ⅶ 「厲兵秣馬,厚積薄發」是什麼意思

厲兵秣馬:磨好兵器,喂飽戰馬。形容准備戰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備工作。厲:通"礪",磨。兵:兵器。秣:喂牲口。
厚積薄發:厚積指大量地、充分地積蓄;薄發指噴薄而出。厚積薄發形容只有準備充分才能辦好事情。
「厲兵秣馬,厚積薄發」指在行事之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備。
1,【詞目】厲兵秣馬
【注音】lì
bīng


【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
【解釋】磨好兵器,喂飽戰馬。形容准備戰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備工作。厲:通"礪",磨。兵:兵器。秣:喂牲口。
【近義詞】秣馬厲兵,訓兵秣馬,礪戈秣馬。
【反義詞】高枕無憂,雨過張傘。
2,【詞目】厚積薄發
【注音】hòu



【出處】"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解釋】漢語成語,厚積指大量地、充分地積蓄;薄發指噴薄而出。厚積薄發形容只有準備充分才能辦好事情。
【造句】
【厲兵秣馬】
1,各生產單位正厲兵秣馬,為春運高潮的到來作準備。
2,我軍厲兵秣馬,已完成備戰工作。
3,考試時間愈來愈近,大家都厲兵秣馬,作最後的沖刺。
4,曹操在北方站穩腳跟以後,積極厲兵秣馬,准備南下。
5,我們早已厲兵秣馬,准備在這次運動會上奪取團體賽冠軍了。
【厚積薄發】
1,修素養、塑形象、完善自我;多思考、勤動手、厚積薄發。
2,眼高手低主要是由於見識太少,聲名顯赫主要是由於厚積薄發,設計師切忌浮躁。
3,低調的人,是懂得厚積薄發的人,如春的萌動,如秋的穩健,如夏的清涼,如冬的厚重,有靈魂歷練後的香醇。
4,厚積薄發,用藝術映照生活,噴薄欲出,讓感動充溢校園
5,他學識淵博,所以才能厚積薄發,寫出這么好的文章。
參考資料
造句網:http://zaojv.com/7129176.html

Ⅷ 厲兵秣馬什麼意思

厲兵秣馬

【解釋】:厲:同「礪」,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准備戰斗。

【出自】:《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

【示例】:孫權克仗先烈,雄據江東,舉賢任能,~,以伺中國之變。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指准備戰斗。

(8)厲兵秣馬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近義詞:

嚴陣以待

【解釋】:指做好充分戰斗准備,等待著敵人。

【出自】:《資治通鑒·漢紀·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親勒六軍,嚴陣以待之。」

【示例】:鮑叔牙聞魯侯引兵而來,乃~。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披堅執銳:

【解釋】:穿著鐵甲,拿著武器。形容全副武裝。

【出自】:《戰國策·楚策一》:「吾被堅執銳,赴強敵而死。」

【示例】:~,雖未經於戎行;制勝伐謀,亦常習於事業。 ◎唐·劉禹錫《請赴行營表》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Ⅸ 厲兵秣馬是啥意思

厲兵秣馬釋義:
厲:同「礪」,磨;兵:兵器;秣:喂牲口。
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准備戰斗。
[拼音]
[lì
bīng

mǎ]
[出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

Ⅹ 「厲兵秣馬」是什麼意思

  • 厲兵秣馬[lì bīng mò mǎ]

  • 解釋:厲:同「礪」,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准備戰斗。

熱點內容
世界和平英語 發布:2025-09-10 02:10:53 瀏覽:422
便秘岳老師 發布:2025-09-10 02:09:26 瀏覽:261
崑山瑜伽老師 發布:2025-09-10 02:05:49 瀏覽:13
中山市沙溪中學 發布:2025-09-09 23:28:43 瀏覽:727
校園安全的英語作文 發布:2025-09-09 20:55:17 瀏覽:739
五年級教學總結 發布:2025-09-09 19:12:35 瀏覽:529
老師操學生 發布:2025-09-09 17:39:28 瀏覽:305
cba歷史榜 發布:2025-09-09 16:19:11 瀏覽:669
數學競賽知識點 發布:2025-09-09 16:14:33 瀏覽:541
人物有哪些 發布:2025-09-09 12:31:03 瀏覽: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