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衛星有哪些

衛星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20 03:20:24

1. 人類主要的衛星都有哪些類型

人類世界主要的衛星有兩大類型,分別是天然衛星和人造衛星。衛星,通俗地講,就是環繞一顆行星按照固定軌道進行周期性運轉的天體。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衛星就是月亮,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人造衛星有風雲二號、東方紅一號等。

一、衛星的分類

按照衛星的來源,我們可以把衛星分為天然衛星和人造衛星這兩大類。在太陽系中,除了水星和金星,其他的衛星都有天然的衛星,比如地球的天然衛星是月亮,木星小衛星木衛已等。而人造衛星是人為建設的,是為了探究天文地理的科學知識,按照用途可以分為應用衛星、技術衛星和科學衛星。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關於衛星的分類,你們都明白了嗎?或者你們還知道哪些有名的衛星,可以在評論區中一起分享。

2. 地球的衛星有哪些


地球衛星通常分兩類。一是人造衛星,為技術衛星、通信衛星、科學衛星、偵察衛星、氣象衛星、資源衛星等,二為自然衛星,即月球,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人造衛星在發射前需經過一系列的地面試驗,但為更加全面地考驗衛星的技術性能,還需把衛星發射上天加以驗證,技術穩定才能正式應用。
?

3. 中國人造衛星有哪些,有什麼作用

中國人造衛星有東方紅一號、東方紅二號、東方紅三號、風雲一號、風雲二號、實踐一號、實踐四號等。

作用:

1、科學衛星:送入太空軌道,進行大氣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等實驗或測試的衛星如中華衛星一號、哈伯等。

2、通信衛星:作為電訊中繼站的衛星,如:亞衛一號。

3、軍事衛星:作為軍事照相、偵察之用的衛星。

4、氣象衛星:攝取雲層圖和有關氣象資料的衛星。

5、資源衛星:攝取地表或深層組成之圖像,做為地球資源探勘之用的衛星。

6、星際衛星:可航行至其它行星進行探測照相之衛星一般稱之為行星探測器,如先鋒號、火星號、探路者號等。

(3)衛星有哪些擴展閱讀

40多年過去了,今天,中國有幾十顆衛星在太空中遨遊,神舟號試驗飛船返回大地,中國已開始向載人航天邁步。回顧中國的航天史,不能不提到它的開端「東方紅一號」這一高精度技術在基礎差且動盪的時期一舉成功。

從1970年4月24日到2000年10月31日,中國發射了74個航天器,它們覆蓋了地球所擁有的4種軌道。其中有國產的實驗飛船1艘,國產的人造衛星47顆,外國製造的衛星26顆。現以47顆國產衛星為主。

4. 世界都有什麼衛星

地球衛星一般分兩類,一人造衛星,為技術衛星、通信衛星、科學衛星、偵察衛星、氣象衛星、資源衛星等,二為自然衛星,就是月球。月球是地球的衛星。

5. 主要的陸地衛星有哪些啊!

1、陸地衛星一號

陸地衛星1號(Landsat 1)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於1972年7月23日發射的一顆遙感衛星。它是NASA的一項長期遙感衛星計劃——陸地衛星計劃的第一個成員。該人造衛星屬於最早的地球資源衛星之一,對後來各國發射的一系列類似衛星有很大影響。

這顆衛星原被命名為地球資源技術衛星1號(ERTS-1),但在1975年發射了第二顆相同任務的衛星後,該衛星被改名為「陸地衛星1號」(1月14日正式宣布)。相應的,第二顆衛星被稱為陸地衛星2號。

陸地衛星1號的星體採用了較成熟的、雨雲4號氣象衛星的平台,但經過必要改進。衛星擁有2塊太陽能電池板,約重950千克。衛星運行於近地軌道。

陸地衛星的主要任務

調查地下礦藏、海洋資源和地下水資源,監視和協助管理農、林、畜牧業和水利資源的合理使用,預報和鑒別農作物的收成,研究自然植物的生長和地貌,考察和預報各種嚴重的自然災害(如地震)和環境污染,拍攝各種目標的圖像,藉以繪制各種專題圖(如地質圖、地貌圖、水文圖)等。

用以收集地球信息的星載遙感器有多譜段掃描儀(MSS)和返束光導管攝像機(RBV)。這些信息以電信號形式記錄,衛星飛經地面接收站上空時把電信號發送給接收站,經處理後供用戶使用。

陸地衛星還裝有數據收集系統(DCS),為分布在各地的150個地面數據自動收集平台中繼傳輸數據。這些平台收集當地的河水流量、雨量、積雪深度、土地含水量以及火山活動情況等數據,經衛星中繼以後集中送給用戶。

6. 太空中都有什麼衛星

人造衛星:氣象衛星,導航衛星......
自然衛星:月球,土衛一......
望採納

7. 有哪些衛星又有什麼作用

衛星的種類及作用:

1、氣象衛星:

用來監測雲層氣象信息,提供最新的氣象情況以及長期的氣象分析。我國氣象衛星有極軌和靜止兩個系列。極軌衛星圍繞南北極跨越赤道飛行,飛行一圈約102分鍾,軌道高度830公里左右。

衛星所經過地點的地方時基本相同,所以也稱為「近極地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它的優點是可以對全球任何地點進行觀測,主要用於天氣預報、生態、環境監測以及氣候變化研究。軍事衛星:主要用於軍事目的,對重要軍事目標進行監視。

2、通信衛星:

主要為民用,提供各種通信用途,例如電視廣播、IP通信網、電話網等等。通信衛星採用了Ka 頻段、激光通信和電推進等一系列新技術,通信總容量超過20兆比特/秒;

從而超過了我國此前研製的所有通信衛星容量的總和,這標志我國衛星通信進入高通量時代,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自主通信衛星寬頻應用,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空白資源衛星:主要用於資源探測等等。

3、低軌衛星:

低軌道衛星的軌道高度為200—2000千米,在這個高度范圍內的衛星即是低軌道衛星。

一般是由多個衛星構成的、可進行實時信息處理的大型衛星系統,可以實現通信、遙感、導航等功能。星座規模群體產生的效益,可能超過功能全面、性能突出的大衛星。

低軌道衛星也用於手機通訊,衛星的軌道高度低使得傳輸延時短,路徑損耗小。多個衛星組成的通訊系統可以實現真正的全球覆蓋,頻率復用更有效。

蜂窩通信、多址、點波束、頻率復用等技術也為低軌道衛星移動通信提供了技術保障。低軌道衛星是最新最有前途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

4、軍事衛星:

可為地面戰車、飛機、水面艦艇、地面部隊甚至單兵提供精確位置、速度和時間信息,並能為導彈和炮彈精確制導,大大提高武器的使用效率。

軍事衛星要求具有迅速、准確、保密、連續、靈活等優點,所以常採用自適應天線調零、星上處理、星間鏈路等先進技術,以便提高可靠性、生存能力、抗干擾性等,減少對地面站的依賴,為作戰所需的大容量、快速信息傳遞發揮關鍵性作用。

5、資源衛星:

地球資源衛星是一種中等高度的「太陽同步衛星」,它的近地點是905千米,遠地點是918千米,所以軌道是近於圓形的;每103.267分鍾它就由北向南,又由南而北地圍繞,地球一周,一天要轉14圈,每隔25秒鍾就「拍」一張相片。

地球資源衛星上帶有兩種「攝影」儀器(稱為感測器),一是反光束導管電視攝像儀,類似電視攝像機;另一種是多光譜掃描儀,能把地面反射上來的電磁波按波長分開,記錄下來。

這些儀器接收到的光訊號都經過轉換,變成電壓訊號記錄在磁帶上,等到衛星經過地面接收站上空,地面站又用磁帶把它發射回來的電壓訊號記錄下來,再經過電子計算機處理,把它變成光學訊號,在感光材料上重新成像,這就是衛星相片。

8. 我國衛星有哪幾個系列

我國是世界上第三個能獨立研製和發射衛星的國家,從1970年4月24日首次發射了「東方紅一號」衛星起,至1977年6月,一共發射了40顆國產人造衛星,從某種意義講,可謂「中華之星捧月」了。

我國衛星已形成三大應用衛星系列,它們是:近地軌道返回式遙感衛星系列,共發射了17顆,成功回收16顆;地球靜止軌道通信廣播衛星系列,共發射了8顆,成功投入使用的6顆;太陽同步和地球同步軌道氣象衛星系列,共發射了3顆,全部投入使用。除此之外,還有用於空間環境探測和火箭、衛星技術試驗的各類科學探測技術試驗衛星12顆。

中國的應用衛星在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科學技術領域發揮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1)通信衛星

我國從1984年至1997年發射成功並投入使用的通信衛星有6顆,通稱「東方紅」系列。

通信衛星使我國的通信、電視、廣播、信息傳輸事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在廣播電視方面,國產通信衛星傳送了中央人民廣播電台30路對外廣播,中央電視台第一套和第二套綜合節目,並向雲南、貴州、青海、新疆、西藏轉發中央台的節目,解決了這些地區數億人收看電視節目難的問題。全國已建成電視衛星接收站30000多個,電視人口覆蓋率達80%。

在電視教育方面,通信衛星傳送著兩套教育電視節目。截至1995年,中國已建成地方教育電視台1000多座,單收站10000多個,收錄節目放像點62000多個。全國已有省級以上電視大學42所,培養了電大畢業生117.5萬人,還有300萬在職職工在電視上接受繼續教育和崗位培訓,327萬中小學老師接受電視教育培訓。另外還有2000多萬農民收看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節目。據中國教育電視台的抽樣調查,收看教育電視的人多達3000萬以上。

在長途通信方面,到1995年底,已開通了8000多條國內衛星電路,25000條國際衛星直達電路。除此之外,還在石油、煤炭、水利、電力、通訊等業務部門開通了十幾個專用衛星通信網。目前國內各主要大城市都建起了衛星通信地球站,全國的終端站(VSAT)已達到35000個。

在金融方面,通信衛星為中國銀行傳輸數據,以北京主站為中心,通過衛星連接350個分站,形成了由總行與一級分行組成的金融數據網路,完成了資金清算與轉化、業務培訓、電視會議等工作,建立了金融管理信息系統。過去,由於信息不靈、調度遲緩,我國每天的在途資金多達500億元人民幣,通信衛星的應用大大減少了在途資金。

(2)返回式遙感衛星

我國從1975年至1996年一共發射了17顆返回式遙感衛星,16顆回收成功。

在國土普查方面,在資源調查方面,在礦藏勘探方面,在測繪方面,我國返回式遙感衛星都發揮出了極其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此外還在返回式遙感衛星上進行了包括半導體晶體生長、藻類菌類微生物培養、蛋白質生長等科學試驗更是豐富多彩。碲鎘汞、銻化銦、砷化鎵等單晶生長試驗,鋁鋰、鋁鈮、鋁基稀土材料等難熔合金和超導材料的空間熱處理試驗都獲得了十分滿意的效果,特別是空間獲得的砷化鎵單晶,結構完整,無雜質,無條紋,組分均勻,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利用返回式衛星還進行了8次農作物種子搭載,共51種植物、300多個品種。經地面多年育種試驗,證實經過空間微重力、高真空、強輻射的環境影響,植物能夠產生明顯的遺傳變異,經過優選,可以培育新型良種,大大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抗病抗災能力。

(3)氣象衛星

我國的氣象衛星稱「風雲系列」。1988年、1990年共發射了2顆「風雲一號」氣象衛星,為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第一顆「風雲一號」入軌後,獲得了高質量的雲圖照片,捕捉到了鋒面雲系、次序渦雲系、溫帶氣旋、暴雨雲團、赤道輻射帶、熱帶雲圖和台風等天氣系統的圖像,還指出了地形地貌特徵、海面溫度、海霧、植被、洪水、積雪等地面情況。

1997年6月10日,我國又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風雲二號」地球同步軌道氣象衛星。

9. 衛星有哪些分類

衛星是指在圍繞一顆行星軌道並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然天體,人造衛星一般亦可稱為衛星。人造衛星是由人類建造,以太空飛行載具如火箭、太空梭等發射到太空中,像天然衛星一樣環繞地球或其它行星的裝置。

衛星是指在圍繞一顆行星軌道並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然天體或人造天體。

衛星按它所圍繞的行星可分為地球衛星或其他星球的衛星。按來源分,地球衛星又可分為天然衛星和人造地球衛星。

月球就是最明顯的天然衛星的例子。在太陽系裡,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天然衛星。太陽系已知的天然衛星總數(包括構成行星環的較大的碎塊)至少有160顆。天然衛星是指環繞行星運轉的星球,而行星又環繞著恆星運轉。

10. 人造衛星有幾種分別是哪幾種有什麼用處

人造衛星的優點在於能同時處理大量的資料及能傳送到世界任何角落,使用三顆衛星即能涵蓋全球各地,依使用目的,人造衛星大致可分為下列7類:

1、科學衛星:送入太空軌道,進行大氣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等實驗或測試的衛星如中華衛星一號、哈伯等。

2、通信衛星:作為電訊中繼站的衛星,如:亞衛一號。

3、軍事衛星:作為軍事照相、偵察之用的衛星。

4、氣象衛星:攝取雲層圖和有關氣象資料的衛星。

6、資源衛星:攝取地表或深層組成之圖像,做為地球資源探勘之用的衛星。

7、星際衛星:可航行至其它行星進行探測照相之衛星一般稱之為行星探測器,如先鋒號、火星號、探路者號等。

(10)衛星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人造衛星按運行軌道分:

為低軌道衛星、中軌道衛星,高軌道衛星、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大橢圓軌道衛星和極軌道衛星;按用途區分為科學衛星、應用衛星和技術試驗衛星。

人造衛星的運行軌道(除近地軌道外)通常有三種:地球同步軌道,太陽同步軌道,極軌軌道。

1、地球同步軌道是運行周期與地球自轉周期相同的順行軌道。但其中有一種十分特殊的軌道,叫地球靜止軌道這種軌道的傾角為零,在地球赤道上空35786千米。地面上的人看來,在這條軌道上運行的衛星是靜止不動的一般通信衛星,廣播衛星,氣象衛星選用這種軌道比較有利。地球同步軌道有無數條,而地球靜止軌道只有一條。

2、太陽同步軌道是繞著地球自轉軸,方向與地球公轉方向相同,旋轉角速度等於地球公轉的平均角速度(360度/年)的軌道,它距地球的高度不超過6000千米。在這條軌道上運行的衛星以相同的方向經過同一緯度的當地時間是相同的。氣象衛星、地球資源衛星一般採用這種軌道。

3、極地軌道是傾角為90度的軌道,在這條軌道上運行的衛星每圈都要經過地球兩極上空,可以俯視整個地球表面。氣象衛星、地球資源衛星、偵察衛星常採用此軌道。

二、通用系統有結構,溫度控制,姿態控制,能源,跟蹤,遙測,遙控,通信,軌道控制,天線等等系統,返回式衛星還有回收系統,此外還有根據任務需要而設的各種專用系統。人造衛星能夠成功執行預定任務,單憑衛星本身是不行的,而需要完整的衛星工程系統,一般由以下系統組成:

1、發射場系統

2、運載火箭系統

3、衛星系統

4、測控系統

5、衛星應用系統

6、回收區系統(限於返回式衛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造衛星

熱點內容
世界和平英語 發布:2025-09-10 02:10:53 瀏覽:422
便秘岳老師 發布:2025-09-10 02:09:26 瀏覽:261
崑山瑜伽老師 發布:2025-09-10 02:05:49 瀏覽:13
中山市沙溪中學 發布:2025-09-09 23:28:43 瀏覽:727
校園安全的英語作文 發布:2025-09-09 20:55:17 瀏覽:739
五年級教學總結 發布:2025-09-09 19:12:35 瀏覽:529
老師操學生 發布:2025-09-09 17:39:28 瀏覽:305
cba歷史榜 發布:2025-09-09 16:19:11 瀏覽:669
數學競賽知識點 發布:2025-09-09 16:14:33 瀏覽:541
人物有哪些 發布:2025-09-09 12:31:03 瀏覽: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