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派有哪些
㈠ 請問古代詩詞派別有哪些
一、詩歌:
1、溫柔敦厚,怨而不怒的一派,以漢末文人五言詩《古詩十九首》為代表。
2、田園山水詩派,鼻祖為晉陶淵明,唐代有孟浩然,王維等代表詩人。
3、邊塞詩派,以唐的高適、岑參為代表。
4、浪漫主義詩派,鼻祖屈原,代表詩人李白。
5、現實主義詩派,代表詩人杜甫,白居易。
6、奇崛詩派,以韓愈,孟郊為代表。
7、江西詩派,以黃庭堅、陳師道為代表。
二、詞派:
1、花間派,以唐溫庭筠、韋庄為代表。
2、婉約派,以宋李清照,秦觀為代表。
3、豪放派,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
4、格律派,以周邦彥,姜夔為代表。
發展歷程
1、歷史演變
人類許多民族在語言的發展中產生了適合本民族語言的詩歌形式。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其中最早的詩作於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於春秋時期中葉。
到了戰國時期,在南方的楚國華夏族和百越族語言逐漸融合,其詩歌集《楚辭》突破了《詩經》的一些形式限制,更能體現南方語言的特點。
2、漢代的古體詩
漢代時樂府詩形成。樂府詩是為了配音樂演唱的,相當於現代社會的歌詞。這種樂府詩稱為「曲」、「辭」、「歌」、「行」等。三國時期以建安文學為代表的詩歌作品吸收了樂府詩的營養,為後來的格律更嚴謹的近體詩奠定了基礎。
3、唐宋的近體詩
到了唐代,中國詩歌出現了四句的絕句和八句的律詩。律詩押平聲韻,每句的平仄、對仗都有規定。絕句的規定稍微松一些。
另外,在宋代達到頂峰的詞也是詩歌的一種重要形式。詞的格式要依從一些固定的詞牌,以便於配以樂曲演唱。
4、後期發展
自元代開始,中國詩歌的黃金時期逐漸過去,文學創作逐漸轉移到戲曲、小說等其他形式。
發展順序:詩經——楚辭——樂府——賦——辭——唐詩——宋詞——元曲
㈡ 中國古代有哪些詩派
山水田園詩派、邊塞詩派、晚唐體詩派、白體詩派、西昆體詩派、元白詩派、唐宋詩派、江西詩派、江湖詩派別、吳詩派、閩詩派、江右詩派、粵詩派、茶陵詩派、性靈詩派。
㈢ 「古典詩詞流派分類」有哪些
「古典詩詞流派分類」有以下:
1.王孟山水詩派
2.陶謝田園派
3.岑高邊塞詩派
4.公安竟陵詩派
5.漢魏六朝詩派
6.江西詩派
7.桐城詩派
8.虞山詩派
9.建安七子
10.永嘉四靈
11.怪誕詩派
12.婉約派
在我國文學史上,詩人詞家多若繁星,他們或因風格相近,或因時代相同,或因同鄉好友,或因父子師生,而各自被歸人不同的流派。這些流派、有前有後,有大有小,地位也有高有低。了解和熟悉它們,對於詩歌欣賞是大有裨益的。
㈣ 古詩的五大派別都有哪些
山水田園詩派、邊塞詩派、浪漫派、現實派、朦朧詩派
㈤ 中國古代詩詞都有哪些派別
詩歌:
1、溫柔敦厚,怨而不怒的一派,以漢末文人五言詩《古詩十九首》為代表。
2、田園山水詩派,鼻祖為晉陶淵明,唐代有孟浩然,王維等代表詩人。
3、邊塞詩派,以唐的高適、岑參為代表。
4、浪漫主義詩派,鼻祖屈原,代表詩人李白。
5、現實主義詩派,代表詩人杜甫,白居易。
6、奇崛詩派,以韓愈,孟郊為代表。
7、江西詩派,以黃庭堅、陳師道為代表。
……
詞派:
1、花間派,以唐溫庭筠、韋庄為代表。
2、婉約派,以宋李清照,秦觀為代表。
3、豪放派,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
4、格律派,以周邦彥,姜夔為代表。
㈥ 古詩詞共有多少詩派古詩詞共有多少詩派每種詩派的代表詩人有哪些
1.山水田園詩派 王維、孟浩然、盧綸、李益等:
特點: 題材多青山白雲、幽人隱士;風格多恬靜雅淡,富於陰柔之美;形式多五言、五絕、五律、五古。
王維:《山居秋瞑》、《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孟浩然:《過故人庄》
2.邊塞詩派 高適、岑參、盧綸、李益等:
特點: 描寫戰爭與戰場,表現保家衛國的英勇精神,或描寫雄渾壯美的邊塞風光,奇異的風土人情,又或描寫戰爭的殘酷,軍中的黑暗,征戍的艱辛,表達民族和睦的嚮往與情懷。
高適:《別董大》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浪漫派 李白
特點: 以抒發個人情懷為中心,詠唱對自由人生個人價值的渴望與追求。詩詞自由、奔放、明白、順暢、想像豐富、氣勢宏大。語言主張自然,反對雕琢。
李白:《月下獨酌》、《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
4.現實派 杜甫
特點: 詩歌藝術風格沉鬱頓挫,多表現憂時傷世,悲天憫人的思想。自中唐到宋代以來都繼承了杜甫的寫實風格.
代表作有:《三吏》、《三別》、《兵車行》
派別
詩風
代表作家
浪漫詩派
在詩的體裁、內容或作品風格上,兼有王、孟、岑、高二派之長。
李白(詩仙)、賀知章
社會詩派
1.詩風寫實,或述離亂之情,或反應民生疾苦。
2.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時而作」。
杜甫(詩聖)、
白居易、元稹、
劉禹錫(詩豪)、張籍
自然詩派/田園山水
1.著力於自然山水之歌詠,鄉村生活之描寫。
2.以恬淡之筆法,造成恬靜之詩風。
王維(詩佛)、孟浩然、
韋應物、劉長卿、儲光羲
邊塞詩派
以七言樂府與雄放作風,寫塞外之風光,驚人之戰事及不凡人之事。
岑參、高適、
王翰、王昌齡、王之渙
怪誕詩派
1.以奇險冷僻之詩風著名,用奇字、造怪句、押險韻。
2.不太重視文學之社會使命與功用,而較偏重藝術之技巧。
韓愈、
孟郊、賈島、
李賀
㈦ 我國古代有哪些詩派要全的,負責一點的答案。
山水田園詩派、邊塞詩派、晚唐體詩派、白體詩派、西昆體詩派、元白詩派、唐宋詩派、江西詩派、江湖詩派別、吳詩派、閩詩派、江右詩派、粵詩派、茶陵詩派、性靈詩派。
文學流派:
1;建安文學
漢末建安時期之文學是魏晉文學的始點。建安時代在中國文學史上有相當的地位,開創了一個詩歌的輝煌時代。當時的文學批評家「鍾嶸」《詩品》:「詩人之風,頓已缺喪,東京二百載中,唯有班固《詠史》,質木無文。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篤好斯文:平原兄弟,郁為文棟;劉楨、王粲,為其羽翼。次有攀龍托鳳,自致於屬車者,善將百計。彬彬之盛,大備於時矣。」
劉勰《文心.時序》:「魏武以相王之尊,雅好詩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辭賦;陳思以公子之豪,下筆琳琅;並體貌英逸,故俊才雲蒸。」是時文壇盛況空前。出現了『鄴下文人集團』,代表作家是「三曹」居文壇領袖地位,次之「建安七子」:孔融、王粲、劉楨、阮瑀、徐幹、陳琳、應瑒,都才華橫溢,以詩文顯赫一時;但成就不及「三曹」。同時還有楊修、丁儀、吳質、繁欽,繆襲、應璩等。時人稱當時文風為「建安風骨」。慷慨悲涼,是建安文學流派的主要基調。由於建安作家們也普遍採用「五言」形式,這就奠定了五言詩在文壇上的牢固地位,也影響了散文賦體的風貌。
2;太康詩人
晉武帝太康(280--289) 前後涌現很多詩人,主要有傅玄、張華、陸機、潘越、張協、左思、等。詩壇有所謂「三張」「二陸」「兩潘」「一左」說法。其中傅玄是太康詩人中輩最長者,現存詩一百多首,大都是「樂府詩」。太康時代是西晉文壇較繁榮期,產生了一批「格律工整」「辭藻華美」的詩作,對促進詩歌由『古體』向「近體」的衍化作用。
3;韓孟詩派
韓孟詩派以中唐詩人韓愈和孟郊為代表的「詩歌流派」且兩人是摯友。韓愈是「韓孟詩派」的主要人物,既有『奇崛險怪』與『以文為詩』,實踐著杜甫之「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主張。孟郊也是『詩派』的主要人物,其詩既有『奇險怪僻』的一面,也有『質朴自然』的一面,(也是「詩囚」之一「郊寒島瘦」)。韓孟詩派對後世影響很大。晚唐大詩人「李賀」便是繼承了他們奇險怪癖的特點而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到宋代的王安石、蘇軾等人則繼承了「以文為詩」的特點,並加以發展,宋代的詩歌『散文化』是宋詩的一大特點。
4;邊塞詩派
邊塞詩派是盛唐詩歌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是高適、岑參、王昌齡、等。因唐朝是個強盛的帝國,與歐亞各國及國內各民族之間即有廣泛來往,也有一些民族沖突,邊塞頻發戰事,所之,盛唐的邊塞戰事也就成了許多詩人(文藝工作者)的歌詠題材。在邊塞詩人中成就最大的是「高適」和「岑參」也稱『高岑詩派』。
5;田園詩派
此派也是盛唐期詩歌流派之一。據題材把善於表現『田園生活』的詩人稱作「田園詩派」。代表人物是王維和孟浩然,因此,也稱作「王孟詩派」。另外,還有儲光羲、常建、祖詠、裴迪等人。
6;花間詩派
花間詞派是五代西蜀的一個流派。尊唐末詞人,溫庭筠為鼻祖。主要成員有韋庄、毛文錫、牛希濟、歐陽炯、顧瓊、鹿虔扆、閻選、尹鶚、和凝、孫光憲、等人。以上諸人詞作,由後蜀趙承祚編篡成集,名「花間集」。並因此出名。
7;南唐詞派
是五代時期的一個詞派。以南唐君相為主。帶表人物:中主李璟、後主李煜、及元老馮延巳。後主後期詞最突出「一江春水向東流」成千古絕唱。
8;西昆派
西昆派是北宋初的文學流派。楊億、劉筠、錢惟演、丁渭以下十四人。是「歌功頌德」的『貴族文人集團』因詠內容不外是「粉飾太平」而已。而霸佔文壇三四十年之久。嚴重妨礙了北宋文學的發展!
9;豪放詞派
豪放詞派 一婉約詞派是我國古代詞人的兩大流派。豪放詞派是北宋詞人蘇軾開創的。而南宋的辛棄疾將豪放派藝術創作推向了高峰。因辛棄疾成就突出,又稱「辛派」這『辛派』其中包涵與辛唱和陳亮、劉過,及稍後的劉克庄、劉辰翁等人。
10;江西詩派
這是宋代的一個文學流派。北宋末年,呂本中作《江西詩社宗派圖》黃庭堅推為首的二十五人;陳師道、潘大臨、謝逸、洪芻、饒節、僧祖可、徐俯、洪朋、林敏修、洪炎、汪革、林敏功、潘大觀、何覷、王直方、僧善全、高荷、以為法嗣。崇尚:「瘦硬」風格,論詩強調『作法』倡導「脫胎換骨,點鐵成金」喜愛搜集「冷辟」典故,甚麼小說、佛經、語錄、字畫,以為『工巧』稱取法老杜,但『死鑽書本』;結果「得其皮毛,反失精真;具末能真正繼承杜甫,白居易以來的寫實精神。值得一提的是,江西詩派主要作者,曾幾、陳與義二家卻沒列如宗派圖。稍後,楊萬里又以曾紘,曾思二人列入江西續派。
12;格律派
以姜夔為代表人物。姜氏襲北宋詞人周邦彥詞風,特別注重『聲律』『格調』通樂理,有很高的音樂才能,故能制新譜;亦能改舊調。善琢詞煉句,用字圓美醇雅。另,也喜愛用典詠物。格律派主要成員:史達祖、吳文英、高觀國、王沂孫、周密、陳允平等人。
13;唐宋派
明代古文運動中的一個流派名「唐宋派」。以王慎之、唐順之、茅坤、歸有光為帶表。他們對「擬古」不滿,主張作文應學「唐宋文章」的法度,故稱「唐宋派」。
14;江湖派
在政治上既沒地位由沒出路的落第文士們,為討生活的作品被書商收集而成。由南宋書商陳起曾刊行《江湖集》《江湖後集》《江湖續集》中收戴復古、劉過等人作品。
其中人等,魚龍混雜,大體分兩類;一是不關心『政治』只希望在文藝上有所專長,以贏得世人賞識,如姜夔是這類人的帶表。另一類了解社會,比較關心時政,但高談闊論頂不了多大用,『狂』言而已。其中有不少人想捷徑,以詩干謁公卿,圖謀私利,隨風墮落,丑態百出。文人到如此地步,可謂詩歌直奔下流了。
15;茶陵詩派
是明代前期的一個詩歌流派。明英宗後,土地高度集中,社會矛盾激化,動亂紛紛,邊患頻繁,嚴重威脅了明王朝的統治。文壇上,盛興雍容典雅,點綴昇平的「台閣體」。然,日益引起人們的不滿,到前後七子,終形成一種強烈反對的運動。茶陵詩派就是這運動轉變過程的漸變產物。以吏部尚書兼文苑閣大學士李東陽(湖南茶陵人)為代表人物。
15;公安派
是明代後期文學流派。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因三袁都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文學成就,大揚「反復古」「反道學」旗幟,對當朝政腐敗,社會黑暗深惡痛絕。詩風平易近人,以文學語言入詩,「寧今寧俗,不肯拾人一字」三袁既不願同流合污,出於知識份子的軟弱性,而退而求次,得園林之趣,忘情山水。他們主要創作是「散文」還開拓了「小品文」的領域;對散文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公安派對清代的鄭板橋的散文,袁枚的詩與論都有深度影響。
16;竟陵派
竟陵派是明代後期文學流派.以鍾惺\譚元春為代表人物。因兩人是竟陵人(今湖北天門)人而得名。他們的文學主張與公安派有很多共同處,反對復古派,倡導「性靈」為抒發要處,比對『公安派』認為只要承認「幽情單緒」「孤行靜寄」才是「真有性靈之言」;如此看來,比「公安派」顯得狹隘多了。冷辟,蒼白,而內容反顯空虛,只是反映作家的「對現實的冷漠」他們用怪字,押險韻,損傷了語言的自然之美。
17;幾社,復社
都是明末的文社組織。幾社主要成員有:陳子龍、夏允彝、徐孚遠、何剛、等人。以前後七子為宗,明亡後,陳子龍致力抗清,具有強烈的民族感情。
復社領袖是張溥,張采,號稱「婁東二張」。明末的士大夫文社很多;匡社、端社、。。。等等三千餘人。復社是全國性文社組織。復社主張抗清;順治九年(1652)被清政府取締。
18;陽羨派
清代詞流派之一。以蘇辛為宗,豪言壯語,形式粗獷。但文筆流於粗率。開創者是陳維嵩。特點是無論小令長調,多一豪氣情盛氣貫之,劍拔弩張,七象萬千。但是;豪放有餘,沉厚不足,缺少涵蓄。
19;「文筆論」
清中頁後,隨著駢體文的興起。正統文學內部出現的一個派別。代表人物是阮元(1764--1849)「文筆論」派的代表人物還有;李兆銘、劉開、蔣湘男、李慈銘、劉師培等人。
20;清代大多詩詞派別如下
1,常州詞派;開創者,張惠言。2,漢魏六朝詩派;代表人物,王闓運。3,浙西詞派;浙西人朱彞尊所創。4,同光體派;清末和辛亥革命後的一個詩派;代表人物,陳三立、陳衍、沈曾植等。
21;鴛鴦蝴蝶派
主要作品內容「才子佳人」。林紓、吳檮、周瘦鷗等人「鴛鴦蝴蝶派」們,在近代史上紛紜不已。
22;南社
辛亥革命時期的文學團體。代表人物;柳亞子、陳去病、高旭等人。始發醞釀一九零七年,一九零九成立於蘇州,社名意取「操南音不忘其舊」。一九二三年因內部瓦解分化而告終。
網上找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㈧ 中國古代詩詞都有哪些派
詩歌(主要):
1、溫柔敦厚,怨而不怒的一派,以漢末文人五言詩《古詩十九首》為代表。
2、田園山水詩派,鼻祖為晉陶淵明,唐代有孟浩然,王維等代表詩人。
3、邊塞詩派,以唐的高適、岑參為代表。
4、浪漫主義詩派,鼻祖屈原,代表詩人李白。
5、現實主義詩派,代表詩人杜甫,白居易。
6、奇崛詩派,以韓愈,孟郊為代表。
7、江西詩派,以黃庭堅、陳師道為代表。……
詞派:
1、花間派,以唐溫庭筠、韋庄為代表。2、婉約派,以宋李清照,秦觀為代表。3、豪放派,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
4、格律派,以周邦彥,姜夔為代表。
以上供參考。
㈨ 唐代有哪些詩派
山水田園詩派、邊塞詩派、浪漫詩派、現實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