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等級怎麼分
Ⅰ 醫院等級劃分標準是什麼
醫院等級劃分標准如下:一級醫院是直接為社區提供醫療、預防、康復、保健綜合服務的基層醫院,是初級衛生保健機構。其主要功能是直接對人群提供一級預防,在社區管理多發病常見病現症病人並對疑難重症做好正確轉診,協助高層次醫院搞好中間或院後服務,合理分流病人。二級醫院是跨幾個社區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地區性醫院,是地區性醫療預防的技術中心。其主要功能是參與指導對高危人群的監測,接受一級轉診,對一級醫院進行業務技術指導,並能進行一定程度的教學和科研。三級醫院是跨地區、省、市以及向全國范圍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醫院,是具有全面醫療、教學、科研能力的醫療預防技術中心。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專科(包括特殊專科)的醫療服務,解決危重疑難病症,接受二級轉診,對下級醫院進行業務技術指導和培訓人才;完成培養各種高級醫療專業人才的教學和承擔省以上科研項目的任務;參與和指導一、二級預防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條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按照規定填寫並妥善保管住院志、醫囑單、檢驗報告、手術及麻醉記錄、病理資料、護理記錄等病歷資料。
患者要求查閱、復制前款規定的病歷資料的,醫療機構應當及時提供。第一千二百二十六條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按照規定填寫並妥善保管住院志、醫囑單、檢驗報告、手術及麻醉記錄、病理資料、護理記錄等病歷資料。
患者要求查閱、復制前款規定的病歷資料的,醫療機構應當及時提供。
Ⅱ 醫院的等級是怎麼分的
是根據醫院的規模(大小,人員配備,硬體設施,科研能力)來分的
分一,二,三三個等級
每個等級又有甲乙丙三等
三甲醫院是最好的了其次是三乙
醫院等級評定重新啟動後還採用三級九等劃分等級,評審堅持「六重三不」原則,即重服務、重管理、重質量、重安全、重基礎、重保障、不搞運動、不搞形式、不弄虛作假,民營醫院可以與公立醫院平等的參與等級評定。考核的主要項目包括醫療服務與管理、醫療質量與安全、技術水平與效率。實行1000分制,900分以上評為三級甲等,750分-900分評為三級乙等,600分-750分評為三級丙等。醫院等級不搞終身制,實行動態管理。此外,此次醫療質量綜合考評標准突出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要求醫院必須定期徵集病人意見,每季度開一次病人意見座談會。醫院還須設立免費飲水供應、公用電話、實行電子電話預約診療等,要求化驗室檢查報告在24小時內出結果,還要有收費價格公示,提供費用查詢,實行費用清單制度。
1三級醫院主要指全國、省、市直屬的市級大醫院及醫學院校的附屬醫院
2二級醫院主要指一般市、縣醫院及省轄市的區級醫院,以及相當規模的工礦、企事業單位的職工醫院
3一級醫院主要指農村鄉、鎮衛生和城市街道醫院
等級醫院管理將醫院分成一、二、三、特級四級。一級醫院沒有甲、乙、丙三等;二、三級中有甲、乙、丙三等。級的劃分是按病床數來的:一百張以下,也就是鄉鎮衛生院為一級醫院;五百張以上,定為三級,原則上省級及每個市一至兩所;五百張以下,一百張以上評為二級。除這三個等級以外還有特等,這專指那些規模特大的醫院。至於甲、乙、丙三等的劃分是按技術水平、醫療條件、管理水平等的差別而定,也就是按千分制的要求評定的。
Ⅲ 怎麼區分醫療機構等級啊
大概有兩種方法可以區分醫院等級:
1、根據醫院分級,一般一級醫院是服務一個社區的社區級醫院,二級醫院是區級或縣級醫院,三級醫院是省級及國家級醫院。
2、通過醫院的名稱,一般二級以上的醫院多按照下述名稱,某某市醫院,某某區(縣)醫院、某某人民醫院等。
國家衛生部或其他行政機構依據醫院功能、設施、技術力量等將醫院分為一級、二級、三級,級數越高等級越高,一般二級、三級的醫院就診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注意點:建議盡量去保險產品支持理賠的醫院就診,方便理賠。
Ⅳ 醫院的級別怎麼劃分
醫院等級劃分標准,是我國依據醫院功能、設施、技術力量等對醫院資質評定指標。全國統一,不分醫院背景、所有制性質等。
按照《醫院分級管理標准》,醫院經過評審,確定為三級,每級再劃分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級醫院增設特等,因此醫院共分三級十等。
一級醫院
一級醫院我們最常見的鄉鎮衛生院,它是直接為社區提供醫療、預防、康復、保健綜合服務的基層醫院,是初級衛生保健機構。
其主要功能是直接對人群提供一級預防,在社區管理多發病常見病現症病人並對疑難重症做好正確轉診,協助高層次醫院搞好中間或院後服務,合理分流病人。
床位:
凡以「醫院」命名的醫療機構,住院床位總數應在20張以上。
所以它要求,住院床位總數20至99張。
在科室設置方面要求:
(一)臨床科室:至少設急診室、內科、外科、婦(產)科、預防保健科;
(二)醫技科室:至少設有葯房、化驗室、X光室、消毒供應室。
在人員配備方面要求:
(一)每床至少配備0.7名衛生技術人員;
(二)至少有3名醫師、5名護士和相應的葯劑、檢驗、放射等衛生技術人員;
(三)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
其他的還有房屋,醫療器械方面的要求,在此不一一贅述了,有興趣的可以查一下國家的相關規定!
二級醫院
二級醫院我們最常見的是縣醫院,是跨幾個社區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地區性醫院,是地區性醫療預防的技術中心。
其主要功能是參與指導對高危人群的監測,接受一級轉診,對一級醫院進行業務技術指導,並能進行一定程度的教學和科研。
二級醫院比一級醫院的要求更為嚴格一些,主要包括:
床位:
二級醫院的住院床位總數要在100張至499張。
科室設置:
(一)臨床科室:至少有急診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膚科、麻醉科、傳染科、預防保健科,其中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合並建科,皮膚科可並入內科或外科,附近已有傳染病醫院的,根據當地《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可不設傳染科;
(二)醫技科室:至少設有葯劑科、檢驗科、放射科、手術室、病理科、血庫(可與檢驗科合設)、理療科、消毒供應室、病案室。
人員:
(一)每床至少配備0.88名衛生技術人員;
(二)每床至少配備0.4名護士;
(三)至少有3名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
(四)各專業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
其他:
對醫院房屋建設的要求,一起配備的要求,人員素質的要求都要比一級醫院嚴格,大部分醫生為本科生,現在也有的縣級醫院招收碩士和博士的。
三級醫院
多位於地級市或者省會城市,或者大城市,當然也有個別的縣城有三甲醫院的,是跨地區、省、市以及向全國范圍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醫院,是具有全面醫療、教學、科研能力的醫療預防技術中心。
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專科(包括特殊專科)的醫療服務,解決危重疑難病症,接受二級轉診,對下級醫院進行業務技術指導和培訓人才;完成培養各種高級醫療專業人才的教學和承擔省以上科研項目的任務;參與和指導一、二級預防工作。
由於三級醫院處於我國醫院等級的最頂級,所以要求很嚴格,
床位:
住院床位總數500張以上。
科室設置:
(一)臨床科室:設急診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中醫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皮膚科、麻醉科、康復科、預防保健科;
(二)醫技科室:至少設有葯劑科、檢驗科、放射科、手術室、病理科、輸血科、核醫學科、理療科(可與康復科合設)、消毒供應室、病案室、營養部和相應的臨床功能檢查室。
人員:
(一)每床至少配備1.03名衛生技術人員;
(二)每床至少配備0.4名護士;
(三)各專業科室的主任應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
(四)臨床營養師不少於2人;
(五)工程技術人員(技師、助理工程師及以上人員)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
房屋:
(一)每床建築面積不少於60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凈使用面積不少於6平方米;
(三)日平均每門診人次占門診建築面積不少於4平方米。
其他
在房屋建築,醫療設備,醫務人員的團隊建設,對下級醫院的幫扶帶教等方面要求更多、更為嚴格!
Ⅳ 醫院的級別有幾級,是怎樣劃分的
是我國依據醫院功能、設施、技術力量等對醫院資質評定指標。全國統一,不分醫院背景、所有制性質等。按照《醫院分級管理標准》,醫院經過評審,確定為三級,每級再劃分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級醫院增設特等,因此醫院共分三級十等。
1根據醫院任務和功能的不同,把醫院分為三級,即一級醫院、二級醫院和三級醫院。
2一級醫院是直接向具有一定人口(≤10萬)的社區提供醫療、預防、保健和康復服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在我國實施初級衛生保健,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障」全球目標的基層醫療機構,譬如各鄉鎮衛生所就屬於一級醫院。
3二級醫院是向多個社區(其半徑人口一般在10萬以上)提供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服務的衛生機構,是三級醫療衛生體系中的中間層次。
4三級醫院:是向幾個地區提供高水平專科性醫療衛生服務和執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務的區域性以上的醫院。
Ⅵ 醫院分為幾級
根據1989年11月29日衛生部頒布的《 醫院 分級管理辦法》,三級特等 醫院 是最高級別的 醫院 ,接下來依次是三級甲等、乙等、丙等,二級甲等、乙等、丙等,一級甲等、乙等、丙等,共三級十等。 一、凡以「 醫院 」命名的醫療機構,住院床位總數應在20張以上。 三級綜合 醫院 1、床位:住院床位總數500張以上。 2、科室設置:臨床科室至少設有急診室、內科、外科、婦(產)科、預防保健科、兒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膚科、傳染科、中醫科、康復科、醫技科室至少設有葯房、檢驗科、放射科、手術室、病理科、核醫學科、輸血科、理療科(可與康復科合設)、消毒供應室、病案室、營養部和相應的臨床功能檢查室。 3、人員:每床至少配備1.03名衛生技術人員,每床至少設配備0.4名護士,專業科室應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臨床營養師不少於2名,工程技術人員(技師、助理工程師以上人員)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 相關資料:全國三級甲等 醫院 列表 二級綜合 醫院 1、床位:住院床位總數100張至499張。 2、科室設置:臨床科室至少設有急診室、內科、外科、婦(產)科、預防保健科、兒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膚科、傳染科其中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合並建科,皮膚科可並如內科或外科。醫技科室至少設有葯劑科、檢驗科、放射科、理療科、消毒供應室、手術室、病理室、血庫(可並入檢驗科合設)、理療室、病案室。 3、人員:每床至少配備0.88名衛生技術人員,每床至少設配備0.4名護士,至少有3名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各專業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 相關資料:全國二級甲等 醫院 列表 一級綜合 醫院 1、床位:住院床位總數20張至99張。 2、科室設置:臨床科室至少設有急診室、內科、外科、婦(產)科、預防保健科。醫技科室至少設有葯房、化驗室、X光室、消毒供應室。 3、人員:每床至少配備0.7名衛生技術人員,至少有3名醫師、5名護士和相應的葯劑、檢驗、放射等衛生技術人員,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 相關資料:全國一級甲等 醫院 列表 二、 醫院 按功能、任務不同劃分為三、二、一級: 1、三級 醫院 :是向幾個地區提供高水平專科性醫療衛生服務和執行高等教學、科研任務的區域性以上的 醫院 。 2、二級 醫院 :是向多個社區提供綜合醫療衛生服務和承擔一定教學、科研任務的地區性 醫院 。 3、一級 醫院 :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區提供預防、醫療、保健、康復服務的基層 醫院 、衛生院。 4、企事業單位及集體、個體舉辦的 醫院 的級別,可比照劃定。 三、 醫院 評審委員會分為部級評審委員會、省級評審委員會、地(市)級評審委員會三級。 1、部級評審委員會,由衛生部組織,負責評審三級特等 醫院 ,制訂與修訂 醫院 分級管理標准及實施方案,並對地方各級評審結果進行必要的抽查復核。 2、省級評審委員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組織,負責評審二、三級甲、乙、丙等 醫院 (包括計劃單列市的二、三級 醫院 )。 3、地(市)級評審委員會,由地(市)衛生局組織,負責評審一級甲、乙、丙等 醫院 。 4、各級評審委員會要定期向同級衛生行政部門提交工作計劃和工作報告。 四、評審程序 1、自查申報。各級 醫院 應根據 醫院 分級管理標准先行自查,認為符合標准後,填寫《 醫院 評審申請書》一式數份,向相應的評審委員會提出申請。 2、資格評審。評審委員會根據申請書對 醫院 的申請及時進行初審,確認參加評審的資格。 3、考核檢查。 醫院 評審委員會對 醫院 實行平時有重點的抽查和周期評審相結合的考核檢查。日常考核結果作為周期評審的一部分。周期性評審時應根據評審標准結合自報材料進行實地檢查,包括聽取匯報、與管理人員討論、全面檢查、抽查、回顧性調查、接待院內外來訪等方式,最後採取評分或數學模型辦法對 醫院 作出綜合評價。評審過程中, 醫院 應向評審委員會提供所需要的各種真實資料和情況。 4、評審結論。評審委員會應對被評審 醫院 作出級別和等次的結論,並提出正式報告呈報同級衛生行政部門。 凡申報三級特等 醫院 者,應先報省級評審委員會通過三級甲等 醫院 的評審,然後由省級評審委員會根據評審結果決定是否推薦其到部級評審委員會參加三級特等 醫院 的評審。 五、審批。依據評審委員會的報告及評審結論,由相應級別的衛生行政部門審定批准。各級 醫院 的審批權如下: 1.三級特等 醫院 ,由衛生部審批; 2.二、三級甲、乙、丙等 醫院 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審批; 3.一級甲、乙、丙等 醫院 由地(市)衛生局審批。
Ⅶ 醫院的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按保障區域和規模大小分為三級十等,三特醫院為最高級,最權威醫院,其次是三甲、三乙、……
新標准目前尚未出台,隨著醫院的展,現在部分等級區分界限逐漸變得不明顯。
衛生部《綜合醫院分級管理標准(試行草案)》中對醫院等級劃分作如下規定:
根據醫院任務和功能的不同,把醫院分為三級,即一級醫院、二級醫院和三級醫院。
一級醫院是直接向具有一定人口(≤10萬)的社區提供醫療、預防、保健和康復服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在我國實施初級衛生保健,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障」全球目標的基層醫療機構,譬如像四川省內的各鄉鎮衛生所就屬於一級醫院。
二級醫院是向多個社區(其半徑人口一般在10萬以上)提供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服務的衛生機構,是三級醫療衛生體系中的中間層次,像成都市金牛區中醫醫院就屬於二級醫院。
三級醫院:是向幾個地區提供高水平專科性醫療衛生服務和執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務的區域性以上的醫院,譬如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就屬於三級醫院。
每級中相對優秀的醫院為甲等
似乎沒有乙等,說出來也不好聽。
比如不是三級甲等的醫院,又達到三級醫院標准,就只是三級醫院。
三級甲等是最高等級醫院,相當於五星飯店。
但同樣是三甲,差距也會很大,而且醫院這種地方都是講主攻方向的,北京到處都是三甲,等級幾乎沒有意義了。
Ⅷ 醫院的級別是如何分的如:三級甲等,二級甲等是什麼意思
根據醫院的規模(大小,人員配備,硬體設施,科研能力)來分的,分一,二,三 三個等級 。三級甲等主要指全國、省、市直屬的市級大醫院及醫學院校的附屬醫院 ,二級甲等主要指一般市、縣醫院及省轄市的區級醫院,以及相當規模的工礦、企事業單位的職工醫院。
按照《醫院分級管理標准》,醫院經過評審,確定為三級,每級再劃分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級醫院增設特等級別,因此醫院共分三級十等。
(8)醫院等級怎麼分擴展閱讀:
對醫院分級管理的依據是醫院的功能、任務、設施條件、技術建設、醫療服務質量和科學管理的綜合水平。
醫院分級管理的實質是按照現代醫院管理的原理,遵照醫療衛生服務工作的科學規律與特點所實行的醫院標准化管理和目標管理。 醫院的設置與分級,應在保證城鄉醫療衛生網的合理結構和整體功能的原則下,由衛生行政部門按地方政府的區域衛生規劃來統一規劃確定。
一、二、三級醫院的劃定、布局與設置,要由區域(即市縣的行政區劃)衛生主管部門根據人群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統一規劃而決定。醫院的級別應相對穩定,以保持三級醫療預防體系的完整和合理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