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怎麼分左右
A. 對聯怎麼分左右
當人面向對聯時,上聯在【右側】,下聯在【左側】。通俗點講正對門的方向,回自己的右手答邊是上聯,自己的左手邊是下聯,中間的是橫聯。
第一、按平仄區分
1、面對大門。
2、如果橫聯是從左向右的現代寫法。對聯也是上聯在左,下聯在右;
3、如果橫聯是從右向左的寫法,對聯也是上聯在右,下聯在左。
B. 怎樣區分對聯的左右
平仄方法區分:看對聯的最後一個字,上聯最後一個字是三聲和四聲(仄聲),下聯的最後一個字是一聲和二聲(平聲),如下聯:興xīng一聲是上聯,旺wàng四聲是下聯。
張貼方法區分:對聯的張貼撰寫要求是上聯在右側,下聯在左側。因為古代人寫字是從右往左寫的。這個方法現在在觀看對聯時候很難區分了,因為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隨意貼出來的。所以容易辨別錯誤。
含義方法區分:每副對聯都有自己特定的含義,在寫對聯的時候普遍把含義深刻的作為下聯,上聯的價值更多是在引導作用上。上下聯基本屬於因果關系,因是上聯,果是下聯。
(2)對聯怎麼分左右擴展閱讀
對聯是一種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它始於五代,盛於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過年就有懸掛桃符的習俗所謂桃符,即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壘的名字,分別書寫在兩塊桃木板上,懸掛於左右門,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持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於桃木板上據宋史.蜀世家記載,五代後蜀主孟昶每歲除,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學士幸寅遜撰詞,昶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 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聯」這是我國最早出現的一副春聯。
C. 對聯的左右怎麼區分
而對聯左右的區分,主要從音調平仄、內容因果、時間先後、空間大小和語言習慣等五大方面去分辨。
一、從音調平仄區分。
對聯,是一種特殊的文化體裁,類似於格律詩,它講究平仄押韻,對仗工整。一般上聯最後一個字是仄聲,下聯最後一個字為平聲,這是分辨對聯上下聯的一大特點。"仄聲"指三四聲,「平聲」指一二聲。
春聯
例1,上聯:春回大地風光好(「好」是仄音);下聯:喜慶新年事業興(「興」是平聲)。
例2,上聯:小院栽花香四季(「季」是仄聲);下聯:大門結綵樂全家(「家」是平聲)。
二、從內容因果區分。
萬事皆有因果,對聯也是如此。而對聯上下聯的區分,則是事情發生為上聯,產生因果為下聯。只需要認真地詳讀對聯內容,分辨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便可區別出來。
婚慶門聯
例1,上聯:結良緣百年好合;下聯:成伉儷天長地久。結良緣是因,成伉儷是果。
例2,上聯:多勞多得人人樂;下聯:豐產豐收歲歲甜。勞動是因,豐收是果。
D. 對聯怎麼分左右仄聲分那幾種
春節對聯左右的分辨:
春節對聯左右的分辨在於上(左聯)、下聯(右聯)的最後一個字:上聯(左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普通話三聲、四聲)結尾,下聯(右聯)則是平聲字(普通話一聲、二聲)結尾。
對聯有著嚴格的對仗要求,上聯和下聯是絕對不能對調位置的,且須遵循「仄起平落」的要求,上聯最後一個字是仄聲字,下聯最後一個字為平聲字,可以此來區分上下聯的順序。
仄聲:仄聲,漢語詞彙,指的是漢語中的上聲、去聲、入聲三聲。普通話入聲派入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這導致用普通話判別仄聲會有錯誤。
仄聲基本用法
1.平仄音:多用於對聯,對聯中用語要有其指代的意義、押韻和平仄音。
三言聯:平平仄 仄仄平
四言聯: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五言聯: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六言聯: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七言聯: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八言聯: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E. 貼對聯怎麼樣分左右
1、按左右方位分。貼對聯時應將上聯貼在右邊,下聯貼在左邊,左與右則以面對大門或壁柱來分。之所以這樣張貼,是因為直行書寫都是從右到左,所以念對聯也是從右向左念。
2、按時序先後分。就是時間在前的為上聯,時間在後的則為下聯;或者說先辦的事情為上首,後辦的事情就為下首。比如「門迎春夏秋冬福,戶納東西南北祥」;「小院栽花香四季,大門結綵樂全家」。
3、按語言習慣分。比如「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風吹楊柳千門綠,雨潤杏桃萬戶紅」。人們常說「福壽雙全」、「風雨同舟」,從來沒有「壽福雙全」、「雨風同舟」的說法。
通常除夕早上6點到中午12點之間貼最好。先撕掉舊對聯再貼新的春聯,撕春聯是有時間規定的。
古代人認為,春聯即為天上的神仙,當春聯撕掉並燒毀之後,就會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報告民間的情況,希望天神能給民間的家庭帶來好運。
如果撕早了燒掉,神仙也會上報,但還沒到過年呀,玉皇大帝以為這家出問題了;如果撕晚了,天神就來不及祝福了。
因此撕掉春聯最好是在除夕早上6點到中午12之間貼最好,這樣神仙好向玉帝報告。撕掉之後,就可以貼新對聯了。
F. 對聯怎麼貼,如何分左右,對聯的正確貼法
現在的對聯跟以前的不一樣,沒有那麼多講究了.而且現在很多人根本分不清什麼上聯下聯的.反正你怎麼念的順就怎麼貼,現在橫批大多都是從左往右的,上聯貼左,下聯貼右.如果真要較真兒,就這樣,上聯貼在門的右邊,也就是說,你迎著門走來,上聯是在你的右手邊的。下聯自然就貼在左邊。至於怎麼分上下聯,就看對聯的最後一個字,如果那字是仄音,就是上聯,如果是平音,那就是下聯。在現在漢語拼音中,一、二聲是平音,三、四聲是仄音。
發展起源
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
G. 對聯怎麼分左右'
一般對聯有以下四種區分方法:
1.按音調平仄分
春聯比較講究音調平仄,上聯最後一個字為仄音,下聯最後一個字應是平聲。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滿人間萬民歡」(「歡」是平聲)。
2.按因果關系分
「因」為上聯,「果」為下聯。比如「方向正確城鄉富,政策英明衣食豐」,因為只有「城鄉富」這個「因」,才會有「衣食豐」這個「果」。
3.按時間關系區分
時間在前為上聯,時間在後為下聯。比如「風送鶯歌辭舊歲,雪伴梅香迎新春」,「辭舊歲」在前,「迎新春」在後。
4.按空間范圍分
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後。比如「勤儉持家家道昌,團結建國國事興」。這副春聯中的「國」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國」在後。
(7)對聯怎麼分左右擴展閱讀
對聯是一種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它始於五代,盛於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過年就有懸掛桃符的習俗所謂桃符,即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壘的名字,分別書寫在兩塊桃木板上,懸掛於左右門,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持續了一千多年。
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於桃木板上據宋史。蜀世家記載,五代後蜀主孟昶每歲除,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學士幸寅遜撰詞,昶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 新年納余慶 嘉節號長春聯」這是我國最早出現的一副春聯。
對聯,古時有「桃符」、「門帖」之稱,是對聯最早出現的形式。清代《燕京歲時記·春聯》對春聯做了注釋:「春聯者,即桃符也。自入臘以後,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書寫春聯,以圖潤筆。祭灶之後,則漸次粘掛,千門萬戶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