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減的症狀有哪些
1. 甲減是什麼病
甲 減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簡稱「甲減」)是由於多種原因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應不足,導致體內代謝活動下降的一種臨床綜合征。
一、臨床表現:
1.畏寒、軟弱無力、少汗、動作緩慢、精神萎靡、疲乏少言、嗜睡、智力減退、反應遲鈍、偶有精神失常,如抑鬱、痴呆、木僵等。
2.體重增加、面部及四肢浮腫。
3.食慾不振,腹脹,便秘。
4.皮膚逐漸變干、粗,毛發脫落。
5.心慌、氣短,偶有心前壓疼痛或壓迫感。
6.耳鳴,聽力減退,聲音低啞。
7.四肢,肩背肌肉及關節疼痛,手部精細動作不如以前靈活。靜息時手足麻木,活動後消失。
8.女性月經量增多或紊亂,部分患者可有溢乳;男性陽痿。兩性性慾都減退。
二、病因病理:
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常與以下因素有關。
1.情志刺激:由於精神刺激,導致肝氣郁結,肝鬱致脾虛,則運化失常,內生濕痰;或脾虛氣弱,正氣虧虛,氣虛無力帥血,致氣虛血瘀,痰瘀互結,經絡阻塞,血水不利,則見浮腫,閉經等症狀。
2.飲食不當:由於飲食不當,損傷脾胃,中氣不足,運化失常,飲食水谷不得運化,痰飲內生;痰濕壅盛,阻礙氣機,損傷脾陽。脾為後天之本,脾陽虛弱,日久則腎火滋養,以致脾腎雙虧,則見食慾不振、畏寒肢冷、嗜睡懶動、全身浮腫等症狀。
3.外邪侵襲:多見風熱毒邪,從口鼻入侵,毒邪結聚於頸前,則見咽部及頸前腫、痛;若過用寒涼之物,內傷陽氣,雖頸部熱毒祛除,疼痛消失,但可見發音低沉、怕冷,甚至浮腫等症。
4.手術創作或葯物中毒:由於施行甲狀腺切除手術或服用某些有毒葯物(如治療甲亢的西葯),損傷人體正氣,致使臟腑失養,機能衰退,可表現一系虛損證侯。
本病的病程關鍵為陽氣虛衰。腎為先天之本,且為真陽所居,人身五臟諸陽皆賴以腎中元剛生發。真陽虛微以致形寒神疲,可見命門火衰之象。但甲狀腺激素之不足是其基本原因,激素是屬於陰粘,故其病理還涉及腎精不足,陽虛之象是」無陰則陽無以生」的病理表現,是陰病涉及陽所致。部分病人有皮膚乾燥、粗糙、大便秘結、舌紅苔少等症,也是陰津不足之象。甚至出現腎陰陽兩虛的證侯。此外,腎陽虛衰,不能溫暖脾土,則脾陽也衰,肌肉失去濡養,則見肌肉無力,或肢體肌肉疼痛。脾主統血,脾虛則血失統藏,婦女可見月經紊亂、崩漏等症,常伴有貧血。腎陽不足,心陽亦鼓動無力,可見心陽虛衰的證侯,以脈沉遲或緩多見,至此全身溫煦功能更差,以致肢冷、體溫下降,甚至津血運化失常,聚而成濕、成飲、成痰而見肌膚浮腫。總之,甲減這種病,腎虛是其主要病理,其中腎精不足是其根本原因,腎陽不足則是關鍵,病變又常涉及心脾兩個臟器,導致脾腎陽虛和心腎陽虛。
三、實驗室檢查:
1.血清總T4測定在臨床甲減或粘液性水腫病人中常低於39mmol/L(3ug/l,)。血清T3測定,輕症患者可在正常范圍,重症患者可以降低;臨床無症狀或症狀不明顯的亞臨床甲減,部分患者血清T3、T4均正常。因此T4降低而T3正常可視為早期診斷甲減的指標之一。
2.血清促甲狀腺素(TSH)測定:其正常值為0—4mmol/L (0—4gIU/m1),以10mlU/L (10UIU/m1)為高限。本病因甲狀腺本身被破壞引起者,TSH顯著增高,常人於20mlU/L (20UIU/ml)。
3.甲狀腺吸131碘率明顯低下正常,常為扁平曲線,而尿中13l碘排泄量增大。
四、治療:
甲狀腺機能減退症是內科一種難治之症,西醫治療主要是用甲狀腺素替代生理分泌,輔以對症治療。但不能根本改變甲狀腺本身的病變,常需要終身替代治療,而且治療過程中,特別是老年患者可出現心動過速、心律失常、心絞痛、心衰等嚴重副作用,造成治療上的矛盾。鄭州華仁中西醫結合醫院甲狀腺科多年來開展了對此病的實驗研究,探索了中葯治療甲減的機理,利用US--HEX介入治療,從根本上徹底治癒甲減這一醫學頑疾,受到廠人甲減患者的一致好評和醫學同仁的認同。
甲減屬於中醫的「虛勞,氣虛,陽虛」證。
病機主要是陽虛氣耗,或伴陰傷血虧,飲停血瘀,常虛實夾雜。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有溫潤五臟之功。甲減症起病緩慢,素體虛弱,久病傷腎,致腎精虧損,腎氣虛衰;脾為後天之本,生化氣血之源,思慮損傷脾胃之氣,不能化生氣血,致使氣血虧虛,病邪內侵,脾虛不能運化水濕,致水濕內停,發為浮腫;脾虛日久,遷延及腎,由於精、氣、血的相互影響,呈現脾腎陽虛,故見倦怠乏力,少言懶語,表情呆滯,反應遲鈍,畏寒少汗,納呆腹脹,腰脊酸痛,性慾減退。陽虛陰耗,氣血不足,故見面色無華,皮膚蒼白多屑,毛發枯稀脫落;脾虛則停飲,氣虛則瘀血,故見頭暈重聽,胸悶心悸,面肢浮腫,腹水,女性閉經等表現。
中醫診斷 辨 證:
脾腎陽虛:
證候:面色晄白,面部臃腫,神情淡漠,神疲嗜睡,畏寒肢冷,皮膚粗糙,納呆腹脹,腰脊酸痛,男子陽萎,女子閉經。舌淡胖,苔白膩,脈沉細而緩。
證候分析:脾氣虛弱,運化無力,生化乏源,氣血不調,故神情淡漠,神疲乏力,納呆腹脹;久病及腎,腎陽虧虛,則畏寒肢冷,面色晄白,面部臃腫,腰脊酸痛,陽事不舉,舌淡胖,脈沉遲。
方葯:濟生腎氣湯合四君子湯加減 氣血兩虛:
證候:面色萎黃,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反應遲鈍,納呆便溏,畏寒怕冷,四肢不溫,月經量少或閉經。舌淡或胖,苔薄,脈細弱。
證候分析:素體氣血不足,本元受虧,氣虛不能充於形體,故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反應遲鈍;脾胃納運失常,則納呆便溏;血虛津少,不能灌溉一身,故面色萎黃,畏寒肢冷,四肢不溫,舌淡胖,脈細弱,均為氣血不足之象。
方葯:十全大補湯加減
肝腎陰虛:
證候:有脾腎陽虛見證外,尚有五心煩熱,口舌乾燥,視物模糊,失眠多夢,月經量少。舌質紅少津,苔薄黃,脈細數。
證候分析:脾腎陽虛證候分析同上。肝腎陰虛,精血俱耗,致水不涵木,風陽內動,故五心煩熱,口舌乾燥,失眠多夢,舌紅,脈細數。
方葯:右歸飲加味
中成葯:
1)全鹿丸:2~3g,日服2~3次,用於補益虛損,溫腎養血。
(2)右歸丸:3~6g,日服1~2次,用於溫腎陽,補精血。
(3)人參鹿茸丸:3~6g,日服1~2次,空腹溫開水送服,用於補氣血,助腎陽。
2. 甲減的症狀有哪些
你好甲減早期發現較輕者臨床表現不明顯,重度者可出現皮膚被粘多糖浸潤而產生的特徵性非凹陷性水腫,如特徵性粘液性水腫面容、表情淡漠、反應遲鈍、皮膚粗糙、面色蒼白、眼瞼、臉面浮腫,眼裂狹窄、睜眼費力、唇厚舌大、毛發稀疏、乾枯脫落,眉毛外1/3脫落,聲音嘶啞、單調如蛙聲、聽力下降、畏寒肢冷、智力減退、嗜睡或失眠、眩暈、動作遲緩、失調、食慾減退、大便秘結、氣短乏力,指甲脆而增厚,雙下肢非凹陷性水腫,體重增加,跟腱反射遲緩,性慾減退,男子陽痿,女子月經不調或閉經,不孕等代謝降低之症狀。
3. 什麼是甲減的症狀表現
甲減症狀表現為: 1.身體表現:面色蒼白,眼臉和頰部虛腫,表情淡漠,痴呆,全身皮膚乾燥、增厚、粗糙多脫屑,非凹陷性水腫,毛發脫落,手腳掌呈萎黃色,體重增加,少數病人指甲厚而脆裂。 2.神經精神系統:記憶力減退,智力低下,嗜睡,反應遲鈍,多慮,頭暈,頭痛,耳鳴,耳聾,眼球震顫,共濟失調,腱反射遲鈍,跟腱反射時間延長,重者可出現痴呆,木僵,甚至昏睡。
4. 甲減常見症狀有那些
1.一般表現
一般的情況下,甲減會有皮膚乾燥、怕冷、頭發稀疏的情況的出現的,甚至還會出現記憶力減退的情況,希望大家能夠注意。
2.特殊面容
甲減都有的時候還會出現面色蠟黃、面部浮腫,眼睛會變得難以睜開,這些都是甲減的一些表現。
3.心血管系統
甲減還會出現心血管疾病的問題的,這是因為甲減而引發的心臟的疾病問題,希望大家在平時的時候能夠注意。
患者可出現明顯脂代謝紊亂,呈現高膽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以及高 β-脂蛋白血症,常伴有動脈粥樣硬化症,冠心病發病率高於一般人群,但因周圍組織的低代謝率,心排血量減低,心肌氧耗減少,故很少發生心絞痛與心力衰竭。有時血壓偏高,但多見於舒張壓。心電圖呈低電壓,T波倒置,QRS波增寬,P-R間期延長。
4.消化系統
患者食慾減退,便秘腹脹,甚至出現麻痹性腸梗阻。半數左右的患者有完全性胃酸缺乏。
5. 甲減是什麼,有哪些症狀
有情緒低落及胃口下降等症狀。生活中有部分人出現了甲狀腺功能異常的情況,如果有甲狀腺激素分泌量明顯減少的表現,有可能會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狀的發生。在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發展過程中身體發出的信號明顯,這些不良症狀都會對正常生活造成干擾。
2,慎服致甲狀腺腫的食物。
木薯,核桃等食物是缺碘地區致甲狀腺腫的因素之一。在某些植物性食物如圓白菜,甘藍,椰菜花等以及菠菜,蘿卜,草莓,桃子,黃豆,花生中,也有致甲狀腺腫的物質。這些致甲狀腺腫的物質可影響甲狀腺素的合成,而加熱上述食物,可使這些物質破壞。因此,這類食物最好煮熟後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