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是哪個省的
⑴ 莆田市屬於哪個地級市
莆田市是福建省的地級市。莆田,古稱「興化」,又稱「莆陽」、「莆仙」,地處福建沿海中部,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譽,是福建省歷史文化名城。
莆田歷史底蘊深厚,史稱「興化」,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稱,自唐以來,涌現出2482名進士、21名狀元,17名宰相。基礎設施完善,湄洲灣、興化灣、平海灣「三灣環繞」,湄洲灣為深水良港,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150多個;福廈鐵路、永莆鐵路貫穿全境,湄洲灣港口鐵路支線投入使用;福廈高速、瀋海復線、莆永高速、湄渝高速形成「兩縱兩橫」格局。同時,莆田被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及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城市。
⑵ 莆田市屬於哪個省。
屬於福建省。
莆田,福建省轄地級市,古稱「興化」,又稱「莆陽」、「莆仙」,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橫剖面呈馬鞍狀,地處北回歸線北側邊緣,東瀕海洋,屬典型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截至2018年,轄1個縣、4個區,總面積4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0.0萬人。
莆田市歷史底蘊深厚,史稱「興化」,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稱,自唐以來,涌現出2482名進士、21名狀元,17名宰相。基礎設施完善,湄洲灣、興化灣、平海灣「三灣環繞」,湄洲灣為深水良港,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150多個;
福廈鐵路、向莆鐵路貫穿全境,湄洲灣港口鐵路支線投入使用;福廈高速、瀋海復線、莆永高速、湄渝高速形成「兩縱兩橫」格局。
(2)莆田是哪個省的擴展閱讀:
因歷史上莆田平原地處淺海和沼澤地帶,蒲草滋生,先民鏟除蒲草、排泄海水造田而得名。別名莆仙,因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莆仙作為一個較為獨立的行政區域出現而得名。別名荔城,因古時盛種荔枝而得名。
又稱興化,因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置興化軍,轄莆田、仙游、興化三縣而得名。還稱莆陽,因北面是眾多的群山,莆仙平原位於山的南面而得名。又因有「興安」之稱,因宋景炎二年(1277年)興化軍城失而復得,端宗詔興化軍為興安州而得名。
⑶ 莆田是什麼地方
莆田是福建省地級市。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譽,是福建省歷史文化名專城,是海屬峽西岸經濟區城市之一。2018年10月,獲得「2018年國家森林城市」榮譽稱號。2018年11月,入選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莆田市地處福建沿海中部,東面與台灣隔海相望,北依省會福州,南接泉州並與廈門相近。莆田有湄洲灣、興化灣、平海灣三大海灣,陸域總面積411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1萬平方公里。
(3)莆田是哪個省的擴展閱讀:
莆田因歷史上莆田平原地處淺海和沼澤地帶,蒲草滋生,先民鏟除蒲草、排泄海水造田而得名。
別名莆仙,因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莆仙作為一個較為獨立的行政區域出現而得名。
別名荔城,因古時盛種荔枝而得名。又稱興化,因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置興化軍,轄莆田、仙游、興化三縣而得名。
還稱莆陽,因北面是眾多的群山,莆仙平原位於山的南面而得名。又有「興安」之稱,因宋景炎二年(1277年)興化軍城失而復得,端宗詔興化軍為興安州而得名。
⑷ 福建省莆田縣屬於哪個市
莆田縣是福建省舊縣名,屬於福建省莆田市。
莆田為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1983年國務院批准建立地級市,下轄城廂區、涵江區、仙游縣、荔城區、秀嶼區。全市陸域總面積4200平方公里。
莆田縣有文字可考的縣史已達1400多年,豐厚的文化積淀,培育一代代優秀兒女。歷代狀元數以十計,在二十五史中立傳者數以百計,歷代進士和現代高級知識分子數以千計。莆田縣屬亞熱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8-20℃,年均日照時數1995.9小時,無霜期300-350天,年降雨量1000-1800毫米,常年多為東南風,溫和滋潤,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⑸ 莆田是哪個省的市
屬福建省,莆田是一個市,下轄一縣(仙游縣)、四個區(涵江區、荔城區、城廂區、秀嶼區)、還有一個管委會(嵋洲島)。
⑹ 莆田莆田市是哪個省的
莆田,史稱「興化」,位於福建省沿海中部。
現轄荔城區、城廂區、涵江區、秀嶼區和仙游縣。文化底蘊深厚,古跡眾多,是福建省「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⑺ 莆田屬於福建哪個地區
莆田屬於福建沿海中部地區。
莆田是福建省的下轄市,其東南瀕臨台灣海峽,東北毗鄰福州市的福清市,西南連接泉州市的永春縣、南安市、洛江區、泉港區,西北背泉州市的德化縣和福州市的永泰縣。
莆田市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橫剖面呈馬鞍狀。背倚戴雲山脈,面對台灣海峽。西北部多為中低山,其中位於仙游、永泰、德化交界處的石谷解是市內最高峰;中部為低山與丘陵,平原與盆谷錯綜其間,地勢較平坦,有興化平原,仙游東、西鄉平原,南方平原,楓江平原等等。
⑻ 莆田屬於哪個省哪個市哪個區
莆田屬於哪個省哪個市哪個區
福建省莆田市
莆田市,現轄一縣四區兩個管委會(仙游縣、荔城區、城廂區、涵江區、秀嶼區、湄洲島管委會、湄洲灣北岸管委會),陸域面積420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1萬平方公里,2019年末戶籍人口數為363.5萬人。莆田,地理優勢明顯,地處福建省沿海中部,北連省會城市福州,南接歷史名城泉州,西依戴雲山,東南瀕臨台灣海峽,與台灣隔海相望,與台中市距離僅72海里。歷史底蘊深厚,史稱「興化」,建制至今已有1500多年,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稱,自唐以來,涌現出2482名進士、21名狀元,17名宰相。媽祖文化獨特,是「海上和平女神」媽祖聖地,「立德、行善、大愛」的媽祖精神傳承千年,全世界媽祖信眾有2億多;特別是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2016年11月2日舉辦了首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擴大了媽祖文化的影響力。基礎設施完善,擁有 「世界不多,中國少有」的湄洲灣深水良港,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150多個,已建成49個深水泊位;福廈鐵路、向莆鐵路貫穿全境,湄洲灣港口鐵路支線投入使用;福廈高速、瀋海復線、莆永高速、湄渝高速形成「兩縱兩橫」格局;莆田機場正在謀劃建設。人居環境優越,主城區擁有65平方公里城市生態綠心、6萬畝的荔枝林帶,森林覆蓋率達59.8%;城市內河水系發達,飲用水源地水質達到國家二級標准;空氣質量連續多年居全省前列。莆商實力雄厚,在全國及旅外經商從業的鄉親有220萬人,其中海外僑胞150萬人,分布在85個國家和地區,李文正、黃志強等一批知名莆籍華僑在港澳、東南亞地區具有較大影響力;在國內大約占民營醫療行業的85%、木材市場近70%、金銀珠寶行業的60%、油畫出口佔全國的三分之一。
⑼ 莆田屬於哪個省
莆田屬於福建省,位於福建的中部,也就是閩中。地方語言是莆仙話,轄區有秀嶼區、涵江區、城廂區和仙游縣。
⑽ 莆田市是哪個省
莆田是福建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古稱「興化」,又稱「莆陽」、「莆仙」,[1-2]
,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譽,是福建省歷史文化名城。
莆田有湄洲灣、興化灣、平海灣三大海灣,陸域總面積4119平方公里[1]
,海域面積1.1萬平方公里。2013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達329萬人。[3]
1983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莆田市,2002年2月進行部分行政區劃調整,轄仙游縣、荔城區、城廂區、涵江區、秀嶼區四個區和湄洲島國家旅遊度假區[1]
、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兩個管委會。
莆田是著名的僑鄉,截至2012年,莆田市共有海外僑胞150萬人,分布在84個國家和地區,其中華僑31.43萬人、華人118.57萬人;莆田市累計批准僑資企業1518家,合同總投資75.77億美元,合同利用僑資70.02億美元,占莆田市全部利用外資75%以上。[4]
莆田盛產鰻魚、對蝦、梭子蟹、丁昌魚等海產品,龍眼、荔枝、枇杷、文旦柚「四大名果」馳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