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經的意思是什麼
Ⅰ 一本正經的意思是什麼
一本正經的意思是:形容莊重,規矩,非常認真(有時帶有諷刺的意味)。
拼音:yī běn zhèng jīng
出自:《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我原是故意鬧別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經地對先生說:『我這個破題做的很恰切;沒有做錯。』」
示例:豬八戒一直油腔滑調,而唐僧卻總是一本正經。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對事的態度
近義詞:正色庄容、道貌岸然、不苟言笑
(1)一本正經的意思是什麼擴展閱讀
反義詞:搖頭晃腦
拼音:[ yáo tóu huàng nǎo ]
意思是:形容自得其樂或自以為是的樣子。
出自:魯迅《二心集·善於翻譯的通信》:「搖頭晃腦的讀起來,真是音調鏗鏘,使人不自覺其頭暈。」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補語;含貶義
示例:這只調皮的小貓時而上躥下跳,時而搖頭晃腦,非常可愛。
近義詞:得意忘形、沾沾自喜
Ⅱ 一本正經的意思
一本正經形容莊重,規矩,非常認真(有時帶有諷刺的意味)。
出處:晉·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經為道義之淵海,子書為增深之川流。」
譯文:道德經、黃帝內經、易經等是講道、行道的海洋,老子、孔子、孟子的書是加深、鞏固知識的河流。
示例:《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我原是故意鬧別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經地對先生說:『我這個破題做的很恰切,沒有做錯。』」
反義詞
搖頭晃腦 [ yáo tóu huàng nǎo ]
釋義:形容自得其樂或自以為是的樣子。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二回:「怎奈他不來理論這話,倒瞪著兩隻眼睛,搖頭晃腦,指手畫腳。」
示例:弟弟背古文的時候,總是搖頭晃腦,像個老學究似的。
Ⅲ 「一本正經」是意思是什麼
基本解釋
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規范的經典。後用以形容態度莊重嚴肅,鄭重其事。有時含諷刺意味。
Ⅳ 一本正經的意思,是什麼
一本正經的釋義
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規范的經典。後用以形容態度莊重嚴肅,鄭重其事。有時含諷刺意味。
[拼音]
yī běn zhèng jīng
Ⅳ 一本正經的意思是
1、一本正經: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規范的經典。後用以形容態度莊重嚴肅,鄭重其事。有時含諷刺意味。
2、成語簡介
【發音】 yī běn zhèng jīng
【釋義】 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規范的經典。後用以形容態度莊重嚴肅,鄭重其事,有時也帶諷刺意味。經:書籍。
【出處】 晉·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經為道義之淵海,子書為增深之川流。」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對事的態度
【例句】他做什麼事情都一本正經,從不馬虎、草率。
【近義詞】 不苟言笑 正色庄容 義正辭嚴
【反義詞】 嘻皮笑臉 油頭滑腦 油腔滑調 油嘴滑舌
Ⅵ 一本正經的意思是什麼呀
【解釋】: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規范的經典。後用以形容態度莊重嚴肅,鄭重其事。有時含諷刺意味。
【出自】:晉·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經為道義之淵海,子書為增深之川流。」
【示例】:他說話從來都是~,不苟言笑。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對事的態度
Ⅶ 一本正經的意思是什麼
一本正經
[成語解釋]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規范的經典。後用以形容態度莊重嚴肅,鄭重其事。有時含諷刺意味。
[典故出處]晉·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經為道義之淵海,子書為增深之川流。」
譯文:道德經,黃帝內經,易經等是講道,行道的海洋,老子,孔子,孟子的書是加深,鞏固知識的河流。
[近義詞]道貌岸然、不苟言笑
[反義詞]油嘴滑舌、油頭滑腦、嬉皮笑臉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對事的態度
[成語結構]偏正式
[產生年代]現代
(7)一本正經的意思是什麼擴展閱讀:
反義詞:油頭滑腦
[成語解釋]形容人又輕浮,又狡滑。
[典故出處]梁斌《紅旗譜》二十四:江濤在門外頭等著,朱老忠走進大門,到門房裡投了信。一個油頭滑腦的傢伙,看了看那封信,拿進去。
[近義詞]油腔滑調
[反義詞]待人誠懇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貶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聯合式
[產生年代]現代
Ⅷ 「一本正經」的意思是什麼
一本正經的意思是:形容態度規矩而莊重。正經:莊重;正派。
成語拼音:yī běn zhèng jīng
成語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鬧別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經地對先生說:『我這個破題做的很恰切,沒有做錯。』」
成語用法:一本正經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對事的態度。
成語正音:正,不能讀作「zènɡ」。
成語辨形:經,不能寫作「徑」。
近義詞:道貌岸然、不苟言笑
反義詞:油嘴滑舌、油頭滑腦、嬉皮笑臉
成語例子:他說話從來都是一本正經,不苟言笑。
(8)一本正經的意思是什麼擴展閱讀
近義詞
道貌岸然
成語拼音:dào mào àn rán
成語解釋:道貌:正經;嚴肅的外貌;岸然:高傲;嚴肅的樣子。形容神態莊重;外貌嚴肅正經。現多用於諷刺故作正經表裡不一的偽君子。也作「岸然道貌」。
成語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百四回:「因看見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
成語用法:道貌岸然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用於嘲諷人。
成語辨形:岸,不能寫作「安」。
成語辨析:道貌岸然和「一本正經」;都形容外表正經莊重的樣子。不同在於:
①道貌岸然偏重在「莊重」;多指神態;「一本正經」;多指表情、臉色;也指神態。
②道貌岸然含有「表面上高尚、尊貴、高潔」的意思;實際上都往往道德敗壞;靈魂丑惡;「一本正經」一般不能表示這種裝模作樣;表裡截然相反的意思。
③「一本正經」含有「很認真」的意思;道貌岸然沒有。
Ⅸ 一本正經什麼意思
[ yī běn zhèng jīng ]
形容莊重,規矩,非常認真(有時帶有諷刺的意味)。
【解釋】: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規范的經典。後用以形容態度莊重嚴肅,鄭重其事。有時含諷刺意味。
【出自】:晉·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經為道義之淵海,子書為增深之川流。」
【示例】:他說話從來都是~,不苟言笑。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對事的態度
Ⅹ 一本正經是什麼意思 - 百度
【詞目】一本正經
【拼音】yī běn zhèng jīng
【釋義】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規范的經典.後用以形容態度嚴肅,面容端莊,鄭重其事.
【出處】晉·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經為道義之淵海,子書為增深之川流.」
【示例】他做什麼事情都一本正經,從不馬虎草率.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對事的態度.
【近義詞】不苟言笑、正色庄容、義正辭嚴
【反義詞】嘻皮笑臉、油頭滑腦、油腔滑調、油嘴滑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