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鋼鐵俠3怎麼樣

鋼鐵俠3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5-29 01:38:35

Ⅰ 《鋼鐵俠3》好看嗎,結局怎麼

在前兩部跟外傳中托尼也在言行中表露過鋼鐵戰衣被別人捕獲的擔憂,所以最根本的原因是保證自己的技術壟斷。另一方當面,這一部跟所有超級英雄的成長規律一樣,到了懷疑自身產生心理危機的階段,托尼的業障就是戰衣,鋼鐵戰衣一方面是他傲人智慧的結晶,另一方面是他保命的繭。樓上說托尼認為自己因戰衣而強大以至於離不開戰衣,我覺得是錯的。在鋼鐵俠3中有一段托尼隻身槍戰闖進老師宅邸的劇情,一樣沒穿戰衣一樣的氣定神閑。托尼的心理障礙是因為穿越黑洞造成的(劇情),跟戰衣並沒有太深的羈絆.托尼的技術壟斷當然是針對反面勢力的,對美國政府他有什麼可壟斷的必要..其實吧.我覺得導演是設計一個炸掉戰衣的橋段,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為了"應景",當時劇中是聖誕節嘛.一個大團圓的結局,托尼跟媳婦緊緊相擁,順便炸幾個戰衣當煙花放,就是為了追求這個氛圍,不用太較真.

Ⅱ 看了電影《鋼鐵俠3》,你有什麼觀後感

作為鋼鐵俠的忠實粉絲,對於第三部的鋼鐵俠單體電影,也是感慨良多。鋼鐵俠3是復仇者聯盟1之後的時間點發生的故事,鋼鐵俠由於紐約事件對未來充滿了擔憂,對生活充滿了恐懼,從失眠到忽視了自己的女友,這部戲之後小辣椒也結束了情侶關系,原因也是鋼鐵俠的過度工作狂,和對世界的英雄,讓女友沒有安全感,所以作為英雄的家人都是痛苦的。超人女友往往也是經常受到危險,蜘蛛俠女友也一樣、蝙蝠俠女友更是死在了布魯斯韋恩的懷里,所以在愛情的世界,英雄是痛苦的。所以在這部戲里鋼鐵俠所做的一切1是為了保護未來的地球,而是為了保護小辣椒,所以成就了自己機甲部隊的壯觀場面,但是最後為了愛情也都放了煙火,當然了這也是為了浪漫的演繹!
對於鋼鐵俠本人這部電影演繹了鋼鐵俠自身的成長,最後一幕鋼鐵俠在廢墟中撿起的螺絲刀和賈維斯的殘骸,體現了托尼斯塔克在英雄的道路上內心的成長,對於機甲的依賴已經不再那麼大,英雄成為英雄是因為內心的強大
滿大人的出現也是血淋淋的現實寫照,恐怖主義從來都是人類自己的產物,無關外星人異域,都是自己的慾望產生的,這背後的原有自有自己知道,所以英雄絕不是因為災難才有,英雄需要我們時刻站出來,維護公平和正義,這一點使我們社會缺少的!你懂的!

Ⅲ 《鋼鐵俠》3為什麼不能看

鋼鐵俠3不能看是因為影片的內容中含有諷刺滿洲的元素。正規的視頻網站,像騰訊,愛奇藝這些一般看不了,下架了,優酷視頻目前沒有鋼鐵俠三的版權,所以也是不能觀看的,原因的話可能和滿大人有關,不過其他那些電影資源網站可以下得到。

鋼鐵俠3是鋼鐵俠系列電影第三部,是由美國漫威影業公司出品的科幻動作電影,由沙恩·布萊克執導,小羅伯特·唐尼、格溫妮斯·帕特洛、唐·錢德爾、蓋·皮爾斯聯合主演。影片根據漫威漫畫改編,故事時間發生在復仇者聯盟紐約大戰結束之後,講述了托尼·斯塔克的生活被敵人毀滅殆盡,無路可退的他必須依靠精良的高科技裝備以及過人才智,保護自己和身邊最親近的人,同時找出真正的幕後元兇的故事。

鋼鐵俠3劇情內容梗概

自紐約事件以來,托尼·斯塔克為前所未有的焦慮症所困擾。他瘋狂投入鋼鐵俠升級版的研發,為此廢寢忘食,甚至忽略了女友佩珀·波茨的感受。與此同時,臭名昭著的恐怖頭目曼達林製造了一連串的爆炸事件,托尼當年最忠誠的保鏢哈皮即在最近的一次襲擊中身受重傷。

托尼、佩珀以及曾與他有過一面之緣的女植物學家瑪雅在家中遭到猛烈的炮火襲擊,幾乎喪命,而這一切似乎都與22年前那名偶然邂逅的科學家阿爾德里奇·基連及其終極生物的研究有關。即使有精密先進的鎧甲護身,也無法排遣發自心底的焦慮。被擊碎一切的托尼,如何穿越來自地獄的熊熊烈火。

Ⅳ 《鋼鐵俠3》好看嗎

《鋼鐵俠3》改編自沃倫埃利斯的《絕境改造》(Extremis),這已經是盡人皆知。在原著中,蓋皮爾斯飾演的基利安博士便是絕境病毒的主要負責人,與麗貝卡豪爾飾演的瑪雅漢森共同完成了絕境病毒的開發,絕境病毒是一種生物電技術,一旦被注射到人體,大腦便會將人體當做一個巨大的「傷口」進行自我癒合,直到絕境病毒完全取代人體系統,也就是造出更好的身體(這也是為什麼鋼3中絕境病毒可以治癒殘疾的原因),相當於一種超級士兵血清。但苦於經費問題,瑪雅漢森和基利安將病毒賣給了恐怖分子,順便測試一下絕境病毒究竟有多絕,被絕境改造後的恐怖分子—麥倫瞬間暴走,血洗了機場不說,還把鋼鐵俠打個半死。在生命垂危之際,托尼要求瑪雅漢森給他注射絕境病毒來保命,而正是由於「絕境病毒」的植入,鋼鐵俠才徹底擺脫了龐雜的機械臂與漫長的變身過程,甚至是托尼的肉身都具有一定的超能力。「絕境病毒」可以說完全實現了神經與機甲的連接,手臂處的植入晶元可以發送信號,瞬間完成外骨骼傳送組接。除此之外,絕境改造還增強了史塔克身體的治癒能力,只穿鋼鐵俠內衣便能和金剛狼幹上一仗;他還可以遠端連接外部的通訊系統,甚至是全世界的衛星,行動電話與電腦。由於戰甲的操控系統現在已經直接的與史塔克的神經系統相串連,戰甲的反應速度已大幅度的提升。

Ⅳ 鋼鐵俠3你們是怎麼評價的

我想,對於這片子的評價,普通觀眾和原作粉必將出現巨大分歧。不過,大多數觀眾還是買賬的,就好比我一個朋友說到:「那一群鋼鐵俠一起出現在豬腳面前的時候,腦子里蹦出了: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鋼鐵俠是一家,哈哈」。相對資深的影評師來說,《鋼鐵俠3》的劇情和原著確實有很大的出入,那窮凶極惡的滿大人,居然在裡面是如此的猥瑣和狼狽,那份霸氣和惡勢力被導演拋到九霄天外,不過,對於這部電影,也是相對成功的,不管是在人物塑造還是票房,都得到了很優秀的成績,讓我們拭目以待鋼鐵俠的再次行動吧。 作為一部單純的商業電影,這部片子可以打至少八分,全篇無尿點,情節緊湊,處處神展開,動作場面扣人心弦,對人物也有深入的挖掘,被稱作是鋼鐵俠三部曲中的最佳作並不為過。 但是,要我稱贊它是一部好的鋼鐵俠電影,我做不到。整個觀影過程中,雖然場面是如此精彩,情節是如此曲折,但卻莫名其妙地覺得越看越郁悶,覺得不對味,覺得胸口有什麼被堵著沒法通氣——這種不爽,在托尼炸掉全部裝甲和扔掉反應堆的時候達到了頂峰:我覺得,它不再是一部鋼鐵俠電影了。 原作粉對它感到憤怒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托尼的死敵滿大人竟然被塑造成一個跳樑小丑,例如生硬插進去的中國版急診室故事,例如絕境的使用,等等。但仔細想來,這些都不是讓原作粉感到不爽的深層次原因,歸根結底,這些都是細枝末節的問題。 真正讓我覺得「不對味」的,是這片子從人物塑造和主旨上都偏離了鋼鐵俠的主題。 電影看完後,我曾在短評中寫到,鋼3想表現的托尼的「焦慮症」心理脈絡是他和裝甲的糾結關系:紐約讓他第一次真正意識到自己只是凡人,因此才無比焦慮地關在實驗室里不停地造裝甲,靠裝甲來獲取安全感,裝甲業已成為他的囚牢。最後他把所有裝甲都炸掉,象徵他終於從這種心理解脫,然而電影卻沒能將這條線索整理清楚,這是讓我覺得不滿意的地方。可是和朋友討論之後,我開始發現,且不論這條線索的技術失誤,甚至是這條心理暗線本身的安排也不對味。 托尼斯塔克是怎樣的人? 在《恐懼本身》中,眼看大蛇手下的天錘尊者在地球肆虐,絕望憤怒的托尼找到奧丁,要求他給予人類反擊的機會。他對奧丁說:「你知道我在大戰前都干什麼嗎?我造武器。非常牛逼的武器。」 這才是托尼斯塔克,他是一個創造者,革新者,技術邊界的探索者。他絕不是什麼修理工。他也不會搞化肥炸彈,搞秘密潛入,搞槍戰。這些對於托尼斯塔克來說,是很掉價的。面對比他更加強大的敵手,托尼的態度一貫都是「我不怕被你的技術打敗,因為我總是能造出比你更牛的東西來擊敗你」。因此,當預告片中出現手術室鏡頭時,人們翹首以盼托尼會以生命做賭注,為自己做絕境改造,然後超越對手,擊敗對手——因為,這就是托尼斯塔克會乾的事啊!可事實證明,這還是個預告片欺詐,就和滿大人欺詐差不多。他擊敗對手靠的不是技術上的超越,而是人海戰術和開掛小辣椒。 在我心目中,托尼斯塔克所作的一貫都是一往無前、不管不顧,把科技運用到極致,哪怕面對鳳凰、面對滅霸、面對天神組這樣的敵手,哪怕他不停地犯錯誤,他也從未停止過科技上的不斷探索。即便是在被人罵很爛的鋼鐵俠2中,托尼的這種探索也從未停步,他的革新者和創造者身份也是引領全篇的。而朋友說,在鋼鐵俠3中的托尼,「在科技競爭面前手足無措」。 鋼鐵俠又是什麼? 細究起來,上述那條「在神和外星人面前發生了動搖」的心理線索就是在這里出現了奇怪的偏離主旨問題。鋼鐵俠的主旨之一確實是托尼斯塔克的自我懷疑,但他懷疑的從來都是自身道德價值,他作為的正確與否。對技術能力,他從來都是完全自信的,他從未懷疑過自己造不出更厲害的東西,沒害怕過自己不能超越人類乃至是神。托尼斯塔克所真正恐懼的,其實是被裝甲束縛、裝甲價值甚於他本身、自己無法做一個好人、以及技術被他人所濫用。同樣的,鋼鐵俠的另外一個主旨確實也是托尼斯塔克和裝甲之間糾結又復雜的關系,但糾結和復雜並不僅僅在於他對裝甲的依賴。他和裝甲其實是一體兩面:鋼鐵俠的裝甲象徵的是對他脆弱人類本身的超越,是對他死亡商人的超越,是他身為超級英雄的自我,是對托尼斯塔克本身的超越。可是另外一方面,鋼鐵俠的身份,裝甲本身,又將他和其他人隔離開來。裝甲和鋼鐵俠是他用來自我保護的東西,但又讓他成為man in the shell,成為孤立的、被這裝甲囚禁的人。托尼斯塔克和鋼鐵俠,從來都是在不停地相互爭斗,相互和解,相互融合,螺旋式地邁向下一個階段。 而這部電影卻徹底將托尼斯塔克和裝甲割裂開來了——裝甲被當成是一種外在的單純的工具,可以解脫的心理狀態,製造裝甲是一種惶恐的病態,是某個「可以跨過清零從頭開始的人生階段」,或者放煙花的材料。影片最後,當托尼炸掉裝甲扔掉反應堆的時候,態度就像是「我扔掉了奶嘴,現在長大成人了」;他簡直是拋棄了鋼鐵俠的身份,而不是與這個身份達成和解。盡管他在片尾趕緊補充了「我是鋼鐵俠」這樣的宣言,而對原作粉看來,這就是要托尼斯塔克從他另外一半的自我那兒逃開,既沒有道理,又讓人惱火。同時,借著「他擺脫了拚命製造裝甲的焦慮」,這部電影還徹底剝奪了托尼創造者和革新者的身份,冠之以一個莫名其妙的「修理工」定位。 拜託,身為天才,宛如洪水,席捲一切,破壞一切,這才是托尼斯塔克作為未來學家降生到世上的天職,修理工?那是Jarvis的工作。 我很理解,包括預告片欺詐在內,編劇和導演都是想要突破窠臼,想要深入挖掘人物,但在原作粉看來,這是讓我們感到萬分痛苦的方向錯誤——想要突破窠臼,就顛覆原作的世界觀基礎,讓其成為笑話;想要深入挖掘人物,挖掘出的卻是RDJ,而不是托尼斯塔克。這部電影,精彩歸精彩,卻歸根結底成了RDJ和Black的電影,不再是鋼鐵俠電影。 這是我寫的評價來源: http://www.playgz020.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6 。

Ⅵ 鋼鐵俠3的結局什麼意思

鋼鐵俠毀掉了他的鎧甲,但不意味著他不要了自己的基地,他要也要回歸家庭生活,《復仇者聯盟2》中,他開發了奧創這個新式機器人;結合《復仇者聯盟3》來看,他確實和小辣椒結婚,生了一個女兒,過起了隱居的生活,直到復聯找到他,使命感讓他重新回到了復仇者聯盟的陣營,完成了最後的任務,消滅滅霸。

影片根據漫威漫畫改編,《鋼鐵俠3》故事時間發生在《復仇者聯盟》紐約大戰結束之後,講述了托尼·斯塔克的生活被敵人毀滅殆盡,無路可退的他必須依靠精良的高科技裝備以及過人才智,保護自己和身邊最親近的人,同時找出真正的幕後元兇的故事。

(6)鋼鐵俠3怎麼樣擴展閱讀

漫威系列的觀影順序,以上映時間為標准:

1、《鋼鐵俠1》(2008年4月)

2、《綠巨人之無敵浩克》(2008年6月)

3、《鋼鐵俠2》(2010年5月)

4、《雷神1》(2011年5月)

5、《美國隊長1》(2011年7月)

6、《復仇者聯盟》(2012年5月)

7、《鋼鐵俠3》(2013年5月)

8、《雷神2黑暗世界》(2013年11月)

9、《美國隊長2冬日戰士》(2014年4月)

10、《銀河護衛隊》(2014年10月)

11、《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2015年5月)

12、《蟻人1》(2015年7月)

13、《美國隊長3內戰》(2016年5月)

14、《奇異博士》(2016年11月)

15、《銀河護衛隊2》(2017年5月)

16、《蜘蛛俠:英雄歸來》(2017年7月)

17、《雷神3諸神黃昏》(2017年11月)

18、《黑豹》(2018年2月)

19、《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2018年5月)

20、《蟻人2:黃蜂女現身》(2018年7月)

21、《驚奇隊長》(2019年3月)

22、《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2019年4月)

23、《蜘蛛俠:英雄遠征》(2019年7月)

Ⅶ 如何評價《鋼鐵俠3》為什麼說這部電影被評為漫威最糟糕的一部

《鋼鐵俠3》是繼《復聯》後漫威2.0階段的第一部作品。其實《鋼鐵俠3》雖說要和復聯的角色相吻合,但是更重要的是他是鋼鐵俠系列的主角。大多數觀眾在觀看的同時是把這部當作鋼鐵俠系列的結局篇來看的,畢竟沒有官宣有第4部。也驗證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再說到托尼,這部影片後,托尼不再是不可一世的富二代了,而是個洗心革面的新人了。日後的為人處世都會收斂。這是我最不能接受的,在我心裡托尼就該是那個不可一世的富二代。

Ⅷ 《鋼鐵俠3》講了什麼

自紐約事件以來,托尼·斯塔克(小羅伯特·唐尼飾)為前所未有的焦慮症所困擾。他瘋狂投入鋼鐵俠升級版的研發,為此廢寢忘食,甚至忽略了女友佩珀·波茨(格溫妮斯·帕特洛飾)的感受。

與此同時,臭名昭著的恐怖頭目曼達林(本·金斯利飾)製造了一連串的爆炸襲擊事件,托尼當年最忠誠的保鏢即在最近的一次襲擊中身受重傷。

托尼、佩珀以及曾與他有過一面之緣的女植物學家瑪雅(麗貝卡·豪爾飾)在家中遭到猛烈的炮火襲擊,幾乎喪命,而這一切似乎都與22年前那名偶然邂逅的科學家阿爾德里奇·基連(蓋·皮爾斯飾)及其終極生物的研究有關。


(8)鋼鐵俠3怎麼樣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介紹


1、托尼·斯塔克、(鋼鐵俠)

演員:小羅伯特·唐尼

富二代,天才,性格臭屁的超級英雄,紐約大戰顛覆了托尼的世界觀,他意識到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焦慮不安的他日夜不休打造鋼鐵盔甲,有走火入魔的趨勢。曼達林的出現讓他陷入困境,直面危機的托尼意識到最重要的並不是他的戰甲,而是自己無與倫比的才智以及不離不棄的愛人。


2、佩珀、(小辣椒)

演員:格溫妮絲·帕特洛

托尼·斯塔克的前行政助理,現在提升為斯塔克工業CEO並成為托尼女朋友。她行事果斷,視照顧愛護托尼為首要職責。托尼成為鋼鐵俠後經常出生入死,這讓她十分擔心,但仍然貼心守護在托尼身旁,可謂絕佳賢內助。


3、曼達林、(滿大人)

演員:本·金斯利

滿大人,真名不詳,假名一堆。恐怖分子一枚,與第一部中出現的十環幫有神秘聯系,公開在電視上向美國政府進行挑戰,引起民眾恐慌。然而事實的真相是,他只是一個熱愛莎士比亞與美女的落魄英國演員,不得不說口音學的還挺像的。


4、詹姆斯·羅迪、(戰爭機器)

演員:唐·錢德爾

托尼·斯塔克的摯友,曾經在托尼返回美國的途中搭救過他,甚至幾度化身鋼鐵俠。此次片中的他因政治需要換上了鋼鐵愛國者新戰甲,不過他本人最愛的還是酷酷的舊名字戰爭機器。


5、基里安博士

演員:蓋·皮爾斯

基里安博士是個不折不扣的腹黑反派。曾經與小辣椒共事,對其念念不忘。十三年前深深崇拜託尼,不幸的是富二代托尼根本沒把他放在眼中,受到侮辱與刺激的他發誓要出人頭地。衣著光鮮再次亮相的他是改進DNA項目最大的擁護者,與瑪雅·漢森合作開發絕境病毒。


6、瑪雅·漢森

演員:麗貝卡·豪爾

瑪雅·漢森是「絕境病毒」的主要研發人員,十三年前與托尼發生過一夜情,之後一直對托尼隨意寫下的科學方程耿耿於懷。她有崇高的目標,相信「絕境病毒」能改造世界,卻因為對其太過痴迷而走上了絕路。

Ⅸ 《鋼鐵俠3》講了什麼如何評價

作為一部單純的商業電影,這部片子可以打至少八分,全篇無尿點,情節緊湊,處處神展開,動作場面扣人心弦,對人物也有深入的挖掘,被稱作是鋼鐵俠三部曲中的最佳作並不為過。
但是,要我稱贊它是一部好的鋼鐵俠電影,我做不到。整個觀影過程中,雖然場面是如此精彩,情節是如此曲折,但卻莫名其妙地覺得越看越郁悶,覺得不對味,覺得胸口有什麼被堵著沒法通氣——這種不爽,在托尼炸掉全部裝甲和扔掉反應堆的時候達到了頂峰:我覺得,它不再是一部鋼鐵俠電影了。
原作粉對它感到憤怒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托尼的死敵滿大人竟然被塑造成一個跳樑小丑,例如生硬插進去的中國版急診室故事,例如絕境的使用,等等。但仔細想來,這些都不是讓原作粉感到不爽的深層次原因,歸根結底,這些都是細枝末節的問題。
真正讓我覺得「不對味」的,是這片子從人物塑造和主旨上都偏離了鋼鐵俠的主題。
電影看完後,我曾在短評中寫到,鋼3想表現的托尼的「焦慮症」心理脈絡是他和裝甲的糾結關系:紐約讓他第一次真正意識到自己只是凡人,因此才無比焦慮地關在實驗室里不停地造裝甲,靠裝甲來獲取安全感,裝甲業已成為他的囚牢。最後他把所有裝甲都炸掉,象徵他終於從這種心理解脫,然而電影卻沒能將這條線索整理清楚,這是讓我覺得不滿意的地方。可是和朋友討論之後,我開始發現,且不論這條線索的技術失誤,甚至是這條心理暗線本身的安排也不對味。托尼斯塔克是怎樣的人?
在《恐懼本身》中,眼看大蛇手下的天錘尊者在地球肆虐,絕望憤怒的托尼找到奧丁,要求他給予人類反擊的機會。他對奧丁說:「你知道我在大戰前都干什麼嗎?我造武器。非常牛逼的武器。」
這才是托尼斯塔克,他是一個創造者,革新者,技術邊界的探索者。他絕不是什麼修理工。他也不會搞化肥炸彈,搞秘密潛入,搞槍戰。這些對於托尼斯塔克來說,是很掉價的。面對比他更加強大的敵手,托尼的態度一貫都是「我不怕被你的技術打敗,因為我總是能造出比你更牛的東西來擊敗你」。因此,當預告片中出現手術室鏡頭時,人們翹首以盼托尼會以生命做賭注,為自己做絕境改造,然後超越對手,擊敗對手——因為,這就是托尼斯塔克會乾的事啊!可事實證明,這還是個預告片欺詐,就和滿大人欺詐差不多。他擊敗對手靠的不是技術上的超越,而是人海戰術和開掛小辣椒。
在我心目中,托尼斯塔克所作的一貫都是一往無前、不管不顧,把科技運用到極致,哪怕面對鳳凰、面對滅霸、面對天神組這樣的敵手,哪怕他不停地犯錯誤,他也從未停止過科技上的不斷探索。即便是在被人罵很爛的鋼鐵俠2中,托尼的這種探索也從未停步,他的革新者和創造者身份也是引領全篇的。而朋友說,在鋼鐵俠3中的托尼,「在科技競爭面前手足無措」。
鋼鐵俠又是什麼?
細究起來,上述那條「在神和外星人面前發生了動搖」的心理線索就是在這里出現了奇怪的偏離主旨問題。鋼鐵俠的主旨之一確實是托尼斯塔克的自我懷疑,但他懷疑的從來都是自身道德價值,他作為的正確與否。對技術能力,他從來都是完全自信的,他從未懷疑過自己造不出更厲害的東西,沒害怕過自己不能超越人類乃至是神。托尼斯塔克所真正恐懼的,其實是被裝甲束縛、裝甲價值甚於他本身、自己無法做一個好人、以及技術被他人所濫用。同樣的,鋼鐵俠的另外一個主旨確實也是托尼斯塔克和裝甲之間糾結又復雜的關系,但糾結和復雜並不僅僅在於他對裝甲的依賴。他和裝甲其實是一體兩面:鋼鐵俠的裝甲象徵的是對他脆弱人類本身的超越,是對他死亡商人的超越,是他身為超級英雄的自我,是對托尼斯塔克本身的超越。可是另外一方面,鋼鐵俠的身份,裝甲本身,又將他和其他人隔離開來。裝甲和鋼鐵俠是他用來自我保護的東西,但又讓他成為man in the shell,成為孤立的、被這裝甲囚禁的人。托尼斯塔克和鋼鐵俠,從來都是在不停地相互爭斗,相互和解,相互融合,螺旋式地邁向下一個階段。
而這部電影卻徹底將托尼斯塔克和裝甲割裂開來了——裝甲被當成是一種外在的單純的工具,可以解脫的心理狀態,製造裝甲是一種惶恐的病態,是某個「可以跨過清零從頭開始的人生階段」,或者放煙花的材料。影片最後,當托尼炸掉裝甲扔掉反應堆的時候,態度就像是「我扔掉了奶嘴,現在長大成人了」;他簡直是拋棄了鋼鐵俠的身份,而不是與這個身份達成和解。盡管他在片尾趕緊補充了「我是鋼鐵俠」這樣的宣言,而對原作粉看來,這就是要托尼斯塔克從他另外一半的自我那兒逃開,既沒有道理,又讓人惱火。同時,借著「他擺脫了拚命製造裝甲的焦慮」,這部電影還徹底剝奪了托尼創造者和革新者的身份,冠之以一個莫名其妙的「修理工」定位。
拜託,身為天才,宛如洪水,席捲一切,破壞一切,這才是托尼斯塔克作為未來學家降生到世上的天職,修理工?那是Jarvis的工作。
我很理解,包括預告片欺詐在內,編劇和導演都是想要突破窠臼,想要深入挖掘人物,但在原作粉看來,這是讓我們感到萬分痛苦的方向錯誤——想要突破窠臼,就顛覆原作的世界觀基礎,讓其成為笑話;想要深入挖掘人物,挖掘出的卻是RDJ,而不是托尼斯塔克。這部電影,精彩歸精彩,卻歸根結底成了RDJ和Black的電影,不再是鋼鐵俠電影。
我想,對於這片子的評價,普通觀眾和原作粉必將出現巨大分歧。而我呢,我現在算是多少理解了蝙蝠俠粉絲看待諾蘭三部曲的心態了。

熱點內容
武當道教學院 發布:2025-08-27 17:31:23 瀏覽:744
女圍棋老師 發布:2025-08-27 16:48:45 瀏覽:218
精銳教育地理 發布:2025-08-27 14:01:34 瀏覽:591
回想起老師 發布:2025-08-27 13:56:33 瀏覽:183
中小學教師師德學習心得 發布:2025-08-27 11:00:22 瀏覽:95
教師評職稱個人總結 發布:2025-08-27 07:13:07 瀏覽:719
教育營銷信 發布:2025-08-27 06:19:46 瀏覽:634
英語輔導五年級 發布:2025-08-27 04:49:21 瀏覽:464
二年級下冊數學角 發布:2025-08-27 03:31:32 瀏覽:239
同英語 發布:2025-08-27 03:22:12 瀏覽: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