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葯熬多久
1. 煎中葯怎麼煎,煎多長時間最好
在熬中葯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選擇砂鍋,砂鍋熬中葯是最好的,砂鍋比較適合熬葯又不粘鍋。如果沒有砂鍋,那就用不銹鋼的盆或者搪瓷也可以。首先准備好清水、中葯、砂鍋。在熬中葯之前,我們要先把中葯放在水裡面浸泡15~20分鍾。如果中葯中含有種子、果實類的葯可以浸泡大約1個小時。水要超過中葯的2~5厘米。水還沒有煮沸的時候用大火燒開,燒開之後把大火調至小火。慢慢的燉,保持微沸的狀態。
小伙熬了大概有20分鍾之後,如果葯湯還有很多,那就繼續小火熬,但是千萬不要把葯湯給熬沒了,那是熬幹了,那就只能倒掉,重新熬過。在熬中葯的時候,一定要有人看著才行。有些中葯需要大火急煎,以免葯效揮發,葯效降低。對於滋補葯,適合小火慢慢熬,這樣才能讓葯物有效成分都熬出來。
第二次加水到中葯上的位置就可以了,煎沸後再熬25分鍾。熬葯並不是越久越好。在中葯裡面如果注有「先熬」的小包葯,先熬30分鍾,再加入群葯。最後,中葯熬好之後,把葯湯過濾倒入碗中,按照醫生囑咐喝完就可以了。
小建議:重要比較難喝,味道也比較重,建議大家要一口氣喝完,這樣比較快喝掉,不要等到涼了之後再喝。一定要注意熬葯的時間,如果記不住時間給開個小鬧鍾提醒自己,預防忘記和熬干。喝葯的時候,一定要趁熱喝,不要把葯放在冰箱裡面冷藏,如果葯涼了,那就加入一點點水將它煮開再喝。最後剩下的葯渣可以返給盆裡面,加一些熱水,晚上可以用來泡腳,可以加速我們的血液循環哦!泡腳時間大約20~30分鍾。
2. 熬中葯時,熬多長時間葯效最佳
一、煎葯容器以砂鍋、搪瓷器皿、不銹鋼為宜,嚴禁用鐵器。
二、中葯入煎前應先用冷水浸泡20分鍾左右。煎葯用水量一般以浸過葯面1-3厘米。大劑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葯物可適當增加用水量。
三、煎葯時間應根據葯性而定,一般葯為30分鍾。解表葯、清熱葯、芳香類葯物不宜久煎,沸後煎15-20分鍾。滋補葯先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鍾。煎葯時要攪拌葯料2-3次。每劑中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時間可略短。
四、煎葯量:兒童每劑50-100毫升。成人每劑150-200毫升。
五、特殊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葯」:煮沸10-15分鍾,再加入其它葯同煎。
2、「後下葯」:在一般葯即將煎至預定量時,投入同煎5分鍾即可。
3、「溶化葯」:應在其它葯煎至預定服葯量,取葯汁,微火煎煮,不斷攪拌溶解即可。
4、「沖服葯」:將沖服葯調入煎好葯汁或開水中沖服。
5、其它特殊葯物按醫囑煎煮。
3. 熬中葯大概要多長時間用什麼樣的鍋
你好!
一般中草葯——
熬葯時間:水開後20分鍾左右;
熬葯方法:先將草葯放入容器,然後放入冷水,把草葯全部讓水淹沒;
熬葯容器:有專用熬葯罐,用沙鍋和葯罐是一樣的效果(餐具店可以買到)
注意!熬葯容器千萬不能用鐵製品、鋁製品等金屬材料;熬糊的葯絕對不能喝,因為有毒!!!
祝你兒子早日康復!
4. 中葯熬多長時間比較合適
在熬中葯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選擇砂鍋,砂鍋熬中葯是最好的,砂鍋比較適合熬葯又不粘鍋。如果沒有砂鍋,那就用不銹鋼的盆或者搪瓷也可以。首先准備好清水、中葯、砂鍋。在熬中葯之前,我們要先把中葯放在水裡面浸泡15~20分鍾。如果中葯中含有種子、果實類的葯可以浸泡大約1個小時。水要超過中葯的2~5厘米。水還沒有煮沸的時候用大火燒開,燒開之後把大火調至小火。慢慢的燉,保持微沸的狀態。
小建議:重要比較難喝,味道也比較重,建議大家要一口氣喝完,這樣比較快喝掉,不要等到涼了之後再喝。一定要注意熬葯的時間,如果記不住時間給開個小鬧鍾提醒自己,預防忘記和熬干。喝葯的時候,一定要趁熱喝,不要把葯放在冰箱裡面冷藏,如果葯涼了,那就加入一點點水將它煮開再喝。最後剩下的葯渣可以返給盆裡面,加一些熱水,晚上可以用來泡腳,可以加速我們的血液循環哦!泡腳時間大約20~30分鍾。
5. 熬中葯一般要熬多久才好
熬中葯正常情況下中葯一般是水燒開後熬10到15分鍾就可以。目前一副中葯一般熬三次,第一次需要水燒開後熬10到15分鍾左右,第二次和第三次,一般水開後熬十分鍾就可以。
但是臨床上像一些有毒的葯物,如附子等需要先煎半小時到一小時左右,從而達到去除附子的毒性。像一些解表的葯物如防風、荊芥、雙花等葯物,熬時間稍微要短一些,具體情況最好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對於發汗解表、理氣、質地輕清和芳香揮發的葯,水沸後文火煎煮10~15分鍾即可;質地黏膩滋補類的葯物,水沸後文火煎煮1小時左右。
不同質地的葯物,煎煮方法也有所差別:①對於有效成分難溶於水的金石、礦物、介殼類葯物,應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鍾,再下其他葯物同煎。②毒性較強的中葯,如附子、烏頭等,宜先煎45~60分鍾,降低毒性。
氣味芳香的葯物,須在其他葯物煎沸5~10分鍾後放入,如薄荷、砂仁等,因為久煎會降低葯效。
某些貴重葯材,如人參、西洋參、鹿茸等,為了更好的出有效成分,應單獨另煎2~3小時,煎液可另服,也可與其他煎液混合服用。
6. 熬中葯一般要熬多久
熬中葯要先用水泡,水量剛好漫過葯物為好,浸泡時間在半小時左右,如果葯專物質地比較硬,可以多泡些時屬候.泡好的葯物直接熬,先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慢慢熬.一般葯物開鍋後15分鍾即可,如果葯物質地硬,要多熬一會兒.如果是滋補的中葯,如人參,要熬1小時以上.人參等名貴中葯不能和其他中葯混在一起熬,要單獨熬制.
7. 中葯需要熬制多長時間
中葯煎煮的時間一般根據葯物的性能而定。
1.發汗解表、理氣、質地輕清和芳香揮發的葯,水沸後再文火煎10-15分鍾即可;質地粘膩滋補類的葯,水沸後再文火煎一小時左右。
2.某些葯物因其質地不同,煎法比較特殊。
(1)一些有效成分難溶於水的金石、礦物、介殼類葯物應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鍾,再下其他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析出,如生石膏、龜板、鱉甲等;附子、烏頭等毒副作用較強的葯物宜先煎45-60分鍾,降低毒性。
(2)一些氣味芳香的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於揮發而降低葯效,須在其他葯物煎沸5~10分鍾後放入,如薄荷、砂仁等。
(3)某些貴重葯材,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還應單獨另煎2-3小時。煎液可以另服,也可以與其他煎液混合服用,如人參、西洋參、鹿茸等。
8. 中葯熬多長時間最好
中葯熬多長時間最好1、用於治療急性熱病、四季外感風寒、風熱類疾病的清熱發散性葯物。頭煎從沸後用中火偏大煎煮15到20分鍾,第二煎沸後再煎10到15分鍾左右。
2、用於治療一般常見的慢性病,如:脾胃病、臟腑功能失調、高血壓病、心血管類疾病的調理性葯物。頭煎從沸後中火煎煮20到30分鍾,第二煎沸後再煎15~20分鍾左右。
3、用於治療虛損性疾病的補益葯,如:氣虛、血虛、腎虛等各類虛損病症的葯物。頭煎從沸後小火(文火)煎煮30~40分鍾左右,第二煎葯沸後再煎20到30分鍾。
9. 准備熬中葯,誰知道一副中葯需要熬多久
傳統中醫師會對患者囑咐,一劑葯先用冷水漫泡3O分鍾,後根據葯物屬性先猛火10分鍾,後文火20分鍾,再濾出葯汁,這樣反復煎三次,其葯汁三次混合,分三次服用。一般中葯先要用涼水泡20分鍾後再熬,第一次大火開了小火再慢慢熬半小時,把葯水倒出來。第二次又添涼水剛奄過葯材大火熬至葯水開後,關小火再熬半小時,倒入第一次葯水裡。第三次又重復前面的方法。
中葯湯劑每煎煮1次時,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約為45%,也就是說中葯湯劑煎煮3次後,已提取有效成分的90%左右,如果葯物只煎煮1-2次,則有效成分總損失量為30%-55%,補益葯就更多,故提倡煎煮2次為佳。
10. 中葯一般需要熬多長時間才有效
熬中葯要先用水泡,水量剛好漫過葯物為好,浸泡時間在半小時左右,如果葯物質地比較硬,可以多泡些時候。泡好的葯物直接熬,先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慢慢熬。一般葯物開鍋後15分鍾即可,如果葯物質地硬,要多熬一會兒。如果是滋補的中葯,如人參,要熬1小時以上。人參等名貴中葯不能和其他中葯混在一起熬,要單獨熬制。中醫如果沒有老師教,自己是學不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