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怎麼拔
Ⅰ 拔火罐步驟是怎樣的
拔火來罐可以散寒、化瘀、止自痛,是民間常用的治病方法。具體做法是,取一隻邊緣光滑的玻璃瓶或雪花膏瓶、小搪瓷杯等,當做火罐用。讓病人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將蘸在酒精的棉花球用夾子夾住點燃,放入罐內,幾秒鍾後迅速抽出,隨即將罐子扣在患處,放置10~20分鍾取下。亦可用一小張薄紙點燃放入罐內,待紙燒滅,立即將火罐扣在患部。啟罐時,只要用手壓一下患部旁的皮膚,使空氣進入罐內,火罐就自然脫離患部。啟罐後,患部皮膚呈紫紅色隆起,患者頓覺輕松。
拔火罐具有簡便易行,療效顯著等優點,但並不是包治百病的,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用的。心臟部位、乳頭部位、毛發部位及生濕病和患有皮膚病的地方不要拔;急性傳染病、嚴重心臟病、水腫、腹水及嬰幼兒、久病體弱病人以及孕婦的腰部和腹部都不能拔火罐。
Ⅱ 拔火罐的正確步驟和方法是怎麼樣的
火罐療法,又稱拔火罐,是我國流傳很廣、歷史悠久的一種民間療法。這是借用杯罐的吸力,吸附於人體穴位或某個疼痛的局部,造成皮膚紅暈、紫紅而達到治療目的。拔火罐一般在家庭都可以自行施用,但專家提醒家庭拔火罐時要注意方法。
拔火罐是傳統的中醫外治方法,可以行氣活血、疏經活絡、消腫止痛、祛除風濕,因為操作簡單易行,成了民間常用的防病治病方法,常用於治療腰背痛、頸肩痛、風濕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更年期綜合征以及部分皮膚病等。
拔火罐分三種:閃罐、走罐、留罐,前兩種較為專業,一般家庭拔火罐都是用留罐的方法。拔火罐一般用鑷子夾一小團棉球,蘸上適量酒精,罐口斜下,點燃棉球,伸入罐的底部繞1-3圈後抽出,並迅速拔上。注意不要讓燃著的棉球碰到罐口,以免燙傷皮膚。在家拔罐最好用真空罐,容易操作,也不會發生燙傷。
在家裡拔火罐時,罐口應光滑無破損,也不要太薄,防止割傷皮膚。同時,在操作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根據所拔部位的面積大小選擇適宜的罐,像寬闊而肌肉豐厚的背部、大腿處,可以使用中、大罐,而小腿、手臂和頸肩部則適宜用小罐。
留罐時間根據病情、部位決定。一般留罐10-15分鍾,大罐吸拔力強,可適當縮短時間,否則可能會起泡。若是起泡比較細小,則不用特別處理,一般會自行消退;起泡較大時最好到醫院處理,先局部消毒,然後用消毒針具刺破,敷上消毒紗布。起罐時別使勁往下拔,要一手握罐,一手壓旁邊的皮膚,讓空氣進去,罐自然就下來了,拔罐之後皮膚上的紫斑一般兩周能消失。吃得過飽或飢渴時不宜拔罐。皮膚有過敏、水腫或者潰瘍的地方以及孕婦的腰骶部和腹部都禁止使用拔火罐。
在家裡拔火罐只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病情比較嚴重的最好還是到醫院治療,以免延誤治療時機。趙主任介紹了幾種家庭拔火罐治療常見病的方法。
腰痛:在腰部痛處和委中穴(腿彎正中)拔罐,10-15分鍾,每日1次。
肩周炎:在肩部疼痛的地方拔罐,10-15分鍾,每日1次。
落枕:在患側脖子和背部,尋找壓痛點,拔罐10分鍾左右。
Ⅲ 怎樣拔火罐啊
具體拔火罐操作方法包括:(1)貼棉法:將75%或95%的酒精棉片貼放於罐內,燃著後,立即拔於患處,待局部皮膚充血,鬱血呈紫色即可。
(2)投火法:將罐口浸濕,把點燃的酒精棉球或紙片投入罐內,迅速將罐罩在施術部位。此法適用於從側面橫位拔罐。
(3)閃火法:用鑷子夾住酒精棉球,在火罐內閃一下即退出,然後速將罐罩在施術部位。拔火罐時間為10~15分鍾。取罐時,以一指按壓罐口的皮膚,使空氣進入罐內,順手取下火罐,不可硬拔以防傷皮膚。如果採用走罐,多選擇背部,可先在施術部位塗一層潤滑油,將罐拔好後,向上下或左右推移,至皮膚充血為止。
拔火罐注意事項有3點:(1)拔火罐適宜於肌肉豐滿的部位,如肩、背、腰、臀部等。不適用於肌肉鬆弛,有毛發及骨骼凹凸處。
(2)皮膚病、出血性疾病,皮膚水腫以及孕婦的腰、腹部均不適宜拔罐。
(3)拔火罐時間不要過長。如果出現燙傷,較小的水皰可不加處理,較大水皰可用注射器抽出皰內液體,或用消毒過的針刺破而放出皰內液體,並塗以龍膽紫,覆蓋消毒敷料固定。
Ⅳ 怎樣拔火罐
在拔火罐前,應該先將罐洗凈擦乾,再讓病人舒適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後入罐。點火時一般用一隻手持罐,另一隻手拿已點著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將著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幾晃後撤出,將罐迅速放在要治療的部位;火還在燃燒時就要將罐口捂緊在患處,不能等火熄,否則太松,不利於吸出濕氣,要有罐口緊緊吸在身上的感覺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邊緣燒熱以防燙傷
Ⅳ 拔火罐怎麼拔
你好!在拔火罐前,應該先將罐洗凈擦乾,再讓病人舒適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後點火入罐。點火時一般用一隻手持罐,另一隻手拿已點著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將著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幾晃後撤出,將罐迅速放在要治療的部位;火還在燃燒時就要將罐口捂緊在患處,不能等火熄,否則太松,不利於吸出濕氣,要有罐口緊緊吸在身上的感覺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邊緣燒熱以防燙傷。 一般拔15—20分鍾就可將罐取下,取時不要強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轉動,動作要領是一手將罐向一面傾斜,另一手按壓皮膚,使空氣經縫隙進入罐內,罐子自然就會與皮膚脫開。
Ⅵ 怎麼拔罐
1、准備道具。玻璃罐、酒精、棉球、棉球夾等都需要備齊,並且在拔罐前要進行消毒。
2、患者准備。患者需要平躺在乾燥舒適的位置,裸露出需要拔罐的部位。
3、拔罐過程。操作人員需要一手拿著拔火罐,一手用棉球夾夾住酒精棉球,點燃棉球後迅速在玻璃罐中環繞,再迅速的按壓在患者的相關穴位上,緊緊的吸附住體表。
4、拔罐結束。10~20分鍾後,翹起玻璃罐的一邊,使壓強減小,取下罐具。
拔火罐屬於理療方法之一,建議請專業人員進行。
Ⅶ 如何巧用拔火罐
拔火罐可以散寒、化瘀、止痛,是民間常用的治病方法。具體做法是,取一隻邊緣光滑的玻璃瓶或雪花膏瓶、小搪瓷杯等,當做火罐用。讓病人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將蘸了酒精的棉花球用夾子夾住點燃,放入罐內,幾秒鍾後迅速抽出,隨即將罐子扣在患處,放置10~20分鍾取下。也可用一小張薄紙點燃放入罐內,待紙燒滅,立即將火罐扣在患部。啟罐時,只要用手壓一下患部的皮膚,使空氣進入罐內,火罐就自然脫離患部。啟罐後。患部皮膚呈紫紅色隆起,患者頓覺輕松。
拔火罐具有簡便易行,療效顯著等優點,但並不是包治目病的,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用的。心臟部位、乳頭部位、毛發部位及生濕病和息有皮膚病的地方不要拔;急性傳染病、嚴重心臟病、水腫、腹水及嬰幼兒、久病體弱病人以及孕婦的腰部和腹部都不能拔火罐。
Ⅷ 拔罐怎麼拔有勁
拔罐時只要把裡面的空氣盡量的減少就可以扣得緊了,最好就選用些肌肉豐厚的版地方會較好,並權要注意禁忌症。
意見建議:拔火罐具有通經活絡、行氣活血、祛風散寒、止痛消腫等的功效,適用於范圍較廣,一般多用於風寒濕痹、腰背肩臂腿痛、肩周炎、頸椎病、關節痛、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等一系列的疾病。祝你身體健康!
Ⅸ 拔罐療法要怎樣操作
拔火罐可以散寒、化淤、止痛,是民間常用的治病方法。具體做法是,取一隻邊緣光滑的玻璃瓶或雪花膏瓶、小陶瓷杯等,當做火罐用。讓病人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將蘸酒精的棉花球用夾子夾住點燃,放入罐內,幾秒鍾後迅速抽出,隨即將罐子扣在患處,放置10~20分鍾取下。
亦可用一小張薄紙點燃放入罐內,待紙燒滅,立即將火罐扣在患部。啟罐時,只要用手壓一下患部旁的皮膚,使空氣進入罐內,火罐就自然脫離患部。啟罐後,患部皮膚呈紫紅色隆起,患者頓覺輕松。
Ⅹ 如何拔罐
拔罐時要選擇適當體位和肌肉豐滿的部位。若體位不當、移動、骨胳凸凹不平,毛發較多的部位均不適用,拔罐時要根據所拔部位的面積大小而選擇大小適宜的罐。操作時必須迅速,才能使罐拔緊,吸附有力。用火罐時應注意勿灼傷或燙傷皮膚。若燙傷或留罐時間太長而皮膚起水泡時,小的勿須處理,僅敷以消毒紗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較大時,用消毒針將水放出,塗以龍膽紫葯水,或用消毒紗布包敷,以防感染。建議箱專業人員實地學習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