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殺人游戲
Ⅰ 什麼是殺人游戲 要詳細點的哦
《天黑請閉眼Online》的英文名字「Super Detective Online」, 是全球首款集「聊天交友」「角色扮演」「心理分析」「邏輯推理」於一身的大型休閑網游。
其創作靈感來源於時下在全球都非常火爆的「殺人游戲」,並首次採用SCG概念(Situation Chatting Game,多人在線情景式聊天游戲),由玩家自主講述屬於自己的故事,並在故事中扮演相應的角色,通過聊天,表情,動作等行為來推進游戲的發展,真正實現玩家在游戲中的「角色扮演」。
《天黑請閉眼Online》基於「殺人游戲」規則,加入了眾多全新的要素,並獨創了多套特色系統,在秉承「殺人游戲」精髓的同時,極大地發揮了網路的優勢。規避了現實生活中「殺人游戲」受時間、地點、社交范圍、現實身份等多重因素束縛的問題,游戲變得更加有趣而緊張刺激。
「殺人游戲」簡介
「殺人游戲」英語中稱為「mafia」,意即黑手黨,最初游戲中的角色是黑手黨和村民,後來慢慢演化為了殺手和平民。
關於「殺人游戲」的起源,共同的說法是源於國外,但最初形成的原因就眾說紛紜了。一說是來源於MBA的訓練課程,是課堂上訓練團隊精神的一種心理游戲。另一說是發源於矽谷,是IT人發明的一種緩解精神壓力的做法。 還有一說是游戲起源於一群登山愛好者,在營地等待適合登頂的好天氣,無聊的情況下發明的游戲。這種說法最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比較容易為女性接受。
至於「殺人游戲」火到什麼程度,上至主題電影,文學作品,媒體報道;下至朋友小聚,野外拓展以及各式各樣的「殺人游戲」周邊產品:俱樂部,專屬道具,專屬撲克牌……如果你真的對我說你沒聽說過,那你真的離時尚流行生活太遠了,趕快來補補課吧!
「殺人游戲」,用一句話來解釋,就是:一群人聚在一起,模擬密室殺人場景,多人互動游戲。游戲的核心主要體現在自我潛意識的真實體現、懸念、邏輯、心理、語言對抗等等。
「殺人游戲」衍生版本眾多,目前比較流行的是2.0版本。主要角色身份包含:殺手、警察、平民共三種。游戲的人數推薦8-24人。大致的玩法:以"天"為一階段,每"天"黑夜殺手殺人,警察驗證人,每"天"白天由所有玩家投票處死殺手嫌疑人。殺手的目標是殺光好人(警察+平民),好人的目的是找出並投票處死所有的殺手。
在「殺人游戲」中,殺手要努力欺騙好人,在白天活下來,晚上殺人;警察要領導好人投死殺手;平民要盡力分辨出殺手,協助警察一起獲得好人的勝利。
聯眾的天黑請閉眼官網:http://q.ourgame.com/
希望你玩的愉快。
Ⅱ 什麼叫殺人游戲
「殺人游戲」的規則很簡單。1、玩家大約在10到16名,人少了玩兒不開,人多了又會亂。鑒於人數的要求,「殺人游戲」倒很適合過年那陣子玩。平常哪有這么多人聚會的機會?能湊上六七個已經不錯了。何況過年時的年輕人最感無聊,這個游戲一口氣玩兒下來能輕松打發掉四五個小時。 2、工具僅需一付紙牌,取三張黑花一張小鬼剩下的是紅花。在座的一人發一張。中小鬼者為法官,黑花者為殺手,余為證人或被害人。除了法官,好人壞人此時混為一體,無法分辨。 3、法官宣布全體閉眼,再宣布殺手睜眼,殺手三人以眼神決定一殺害目標,被殺者留下被殺線索(遺書)退場。餘下各人開始指證和自我辯護,一番爭論後投票選擇誰是殺手,被冤的只好被冤了,抓住真凶則皆大歡喜。 4、如此循環反復,結果有二,一是好人都被殺光了,惟余殺手,殺手贏;二是殺手全部正法,堅持到最後的好人贏。 有趣即在於指證與辯論之間,察言觀色,從語言、神態乃至動作細節上都有可能證明誰是真凶;自我辯白,不論是偽裝的壞蛋還是原裝的好人,都盡其所能以誠示人,語言、神態乃至動作細節上都應表明你是好人。這是一場心理戰,如果其間再加入法官的插科打諢,必妙趣橫生。介紹幾點游戲攻略,取自一「殺人」高手,僅供參考: 一、如果你是「好人」 1、做好充分心理准備———被「殺」死的准備。天亮時,你已經死了,而每個人看上去都很無辜。但你還要留下線索,這時往往「直覺」作用很大,判斷失誤率也較高,很可能誤導剩下的好人。 2、要用自己的「風格」(沉默?微笑?辯解?澄清?)讓大家相信你真的是「好人」。大多時候,真誠是很重要的,尤其在人多時,你的猶豫和不堅定會掀起群體性的懷疑和攻擊。 3、因為比較嫩的「殺手」總是指東指西,一副猶疑不決的樣子。作為好人,你一旦表現得不確定,好人們不會對你手軟的。 4、注意觀察被「殺」者順序。任何一個「殺手」都有自己的「殺人」風格。比如先「殺」男再「殺」女、先「殺」身邊的再「殺」對面的等等。這里的經驗是:優秀的「殺手」總是先「殺」不太受人注意的人物,因為他們留下的線索最少。 5、注意投票裁決「殺」人時的舉手情況。稚嫩的「殺手」容易跟風,他會在關鍵時候最後舉手(或不那麼堅定),以便到達「殺」一個人要求的半數票。 6、找出比較嫩的「殺手」用邏輯,但遇到手段高超的「殺手」,你就要憑感覺了。有一個絕密:當游戲進行到最後,那個表現最成熟、理由最充分、看起來最無辜的傢伙,必定是「殺手」。 二、如果你是「殺手」 1、絕對鎮定。真正的「冷麵殺手」最好面無表情,至少在剛剛拿到「殺手」牌的時候要做到。 2、盡量自然。在游戲進行中,你要像往常一樣,不讓人家看出你與上局游戲中的表現差別太大。 3、「殺」人要狠。一般「殺」死大家認為與你很親近的人,最能贏得別人的信任,好人們會以為你不可能這么無情。 4、先殺那些不愛說話的。因為這樣的好人多是還沒想清楚,他死了,一般不會留下對你不利的「遺言」。不過這也要見機行事,有時候留下那些搖擺不定的好人,會讓局面更亂,你就可以亂中取勝了。 5、指證「殺手」時要明確,舉手投票「殺人」時要堅定。你要堅決地指認你認為的「殺手」,還要為你認為的好人辯護。學會幫好人說話,往往可以贏得好人的好感,你自己隱蔽得就更深了。 6、當人數越來越少,局勢越來越清晰的時候,「殺手」一定要表現得思路清晰。每次發言你都要澄清兩個問題:你為什麼不可能是「殺手」;誰誰為什麼一定是「殺手」。但是,別忘了人是有感情的動物,這時候,誠懇、簡潔的解釋更為有力。 三、如果你是法官 1、嚴防「死人詐屍」。這會使得游戲的趣味減少很多。在「殺人」游戲中,最有趣的情況就是,死去的人什麼都明白,但他已經失去了說話的權利。就像我們常說的:天堂里都是明白人。 2、注意節奏。往往在游戲開始的時候,大家發言不很踴躍,這時可以讓發言者盡量快些,節奏加快有助於調動參與者的積極性;而越到後面,情況越緊急越微妙,裁判要讓節奏放慢,給每個人充分辯解和考慮的時間。 某高校社會學系副教授這樣理解「殺人游戲」的流行:人們有一種原始的、人性的東西就是征服欲,在現代社會被壓抑的,通過虛擬空間釋放出來。現代人工作壓力很大,游戲可以讓人們暫時退出社會舞台,緩解心理壓力,起到一個「安全閥」的作用。 其實,可以自己規定抽到哪張牌當殺手,不一定非按著上邊的規定做,而且可以根據參加玩的人的多少,自己該規則呀,比如,經過我們同學加工,現在殺人游戲里就可以有兩個殺手,還可以有醫生,學生什麼的,據說還有一個男同學,正在考慮發明個漢奸,讓這個游戲的可玩性更大一些。
希望採納
Ⅲ 什麼是殺人游戲
殺人游戲是一款需要多人團隊集體進行的益智健康的語言推理游戲。
殺人游戲規則
參加人數以10人—20人較好,最佳人數12—16人,另設法官一名。
道具:和人數相等的撲克牌,或任何有不同標記物,很多場合以名片代替。
示例:參加游戲人數共13人,選1人做法官。由法官准備12張撲克牌。其中2張A,10張為普通牌。眾人坐定後,法官將洗好的12張牌交大家抽取。抽到普通牌的為良民,抽到A的為殺手。自己看自己手裡的牌,不要讓其他人知道你抽到的是什麼牌。法官開始主持游戲,眾人要聽從法官的口令,不要作弊。
法官說:黑夜來臨了,請大家閉上眼睛。等都閉好眼睛後,法官又說:請殺手殺人。抽到A的2個殺手睜開眼睛,殺手此時互相認識一下,成為本輪游戲中最先達成同盟的群體。並由任意一位殺手示意法官,殺掉一位「好人」。法官看清楚後說:殺手閉眼。完成後法官說:所有人閉眼,(稍後說)天亮了,大家都可以睜開眼睛了。
待大家都睜開眼睛後,法官宣布誰被殺了,同時法官宣布讓大家安靜,聆聽被殺者的遺言。被殺者現在可以指認自己認為是殺手的人,並陳述理由。遺言說罷,被殺者本輪游戲中將不能再發言。法官主持由被殺者身邊一位開始任意方向挨個陳述自己的意見。
意見陳述完畢後,會有幾人被懷疑為殺手。被懷疑者可以為自己辯解。由法官主持大家舉手錶決選出嫌疑最大的兩人,並由此二人作最後的陳述和辯解。再次投票後,殺掉票數最多的那個人。被殺者如是真正的兇手,不可再講話,退出本輪游戲。被殺者如不是殺手,可以發表遺言及指認新的懷疑對象。在聆聽了遺言後,新的夜晚來到了。如此往復,良民的任務就是盡快抓出所有的殺手獲勝。
然後開始新一輪的游戲。
Ⅳ 「殺人游戲」是什麼
關於殺人游戲,概括地說,是一個多人參與的較量口才和分析判斷能力(推理)的游戲,當然,心理素質在中間也起著很關鍵的作用。游戲通常分為兩大陣營,好人方和殺手方;好人方以投票為手段投死殺手獲取最後勝利,殺手方隱匿於好人中間,靠夜晚殺人及投票消滅好人方成員為獲勝手段。「你親手殺死過自己的朋友嗎?」這是殺人游戲最好的廣告詞。
殺人游戲是一個著名的智力和心力游戲,每個參與者的身份由抽牌隨機確定。在本場游戲中,身份不公開的N個殺手(註:建議殺手與良民比例為1:3)為一方,他們趁著黑夜出動逐個殺人;3N個良民和身份不公開的N個警察為另一方,要在N+3輪內揪出所有真正的殺手。
◆殺手彼此了解身份;殺手可以每輪任意殺死一個良民或警察;殺手不能殺死殺手;任何人都可以宣稱自己是殺手,但大家未必要相信。
◆警察彼此了解身份;警察可以在每輪指認一個懷疑對象,法官將點頭或搖頭予以肯定或否定;任何人都可以宣稱自己是警察,但大家未必要相信。
◆良民彼此不了解身份;良民每輪都將被殺害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宣稱自己是良民,但大家未必要相信。
在這個推理追尋殺手的過程中,每個人的舉動、言行、語態、眼神、表達都將成為判斷自己和別人身份的重要依據,無論是指證、推理、判斷、邏輯和態度,都要最大程度地保證自己一方獲得最後的勝利。
基本規則:
1.參加人數及警匪配置
參加人數限定在11~16人范圍內。
其中玩家數在11~14人為3警3匪配置,15~16人為4警4匪配置。
2.基本原則
1)警察:找出殺手並帶領平民公決出殺手。
2)殺手:找出警察並在天黑時殺掉。
3)平民:幫助警察公決出殺手。任何時候平民都不得故意幫助殺手。
3.游戲流程(以12人游戲為例)
1)裁判將洗好的12張牌(其中有各3個警察牌和殺手牌及6個平民牌)交大家抽取。自己看自己的牌,不要讓其他人知道你抽到的是什麼牌。
2)裁判開始主持游戲,眾人要聽從裁判的口令。
3)裁判說:天黑了,請大家閉眼。
4)等大家都戴好面具後,裁判說:殺手請睜眼。
5)抽到殺手牌的3個殺手輕輕將面具摘下,辨認自己的同伴。
6)確認完同伴後由任意一位殺手或眾殺手統一意見後示意裁判殺掉某人,如果意見無法完全統一,則由裁判取其中多數人的意見(不給任何意見者被裁判判視為同意其他人的意見)。注意不要發出聲音讓別人察覺。
7)裁判在示意確定死亡的人是誰了之後說:殺手請閉眼。
8)(稍後)裁判說:警察請睜眼。
9)抽到警察牌的3個警察以相同的方式睜開眼睛,相互確認自己的同伴。
10)確認完同伴後由某一個警察或警察們統一意見後指出一個其認為是殺手的人,並由裁判給出相應的手勢來告知警察被指認人的准確身份。
11)(指認完成後)裁判說:警察請閉眼。
12)(稍後)裁判說:天亮了,請大家睜眼。
13)待大家都睜眼後,裁判宣布這一輪誰被殺,同時,裁判指示被殺者留遺言。
14)被殺者可以指認自己認為是殺手的人,並陳述理由。遺言畢,被殺者退出本局游戲,不得繼續參與游戲進程。但如果其仍留在包房內,則在其他活人閉眼時亦必須閉眼,以防止影響活人正常繼續游戲。
15)裁判主持由被殺者右手邊第一人開始逐一陳述自己的觀點,發言必須說「過」以表示發言結束。每個人每輪只有一次發言機會,且除自己發言時間以外不得發表任何意見。
16)發言完畢,由裁判主持投票。從本輪被殺者右手邊第一個人開始進行投票,裁判叫到誰,想投票給他的人可以投票。每個人只有一次投票機會,也可棄權不投。
17)投票完畢後,得票最多者視為被公決出局,可留遺言,然後退出本局游戲,此時,本局游戲第一輪結束。
18)按照上述順序進入本局第二輪游戲,同樣由裁判宣布天黑閉眼,然後重復以上過程。
19)留遺言人數與警匪人數相同。即如果是3警3匪配置,則前面3個死人(包括被殺者和被公決者)可留遺言。其後死的人沒有遺言。
20)直到某一種身份者全部出局,本局游戲結束。此時依照游戲勝負判定方法由裁判判定本局結果。
4.游戲勝負判定方法
1)殺手一方全部死去,則警察一方獲勝。
2)警察一方全部死去,則殺手一方獲勝。
3)平民全部死去為殺手勝利。
4)平民的勝負與警察相同。即,警察贏則平民為贏;警察輸則平民為輸。
5)在投票過程中,如出現得最多票數者達到一人以上,則由平票者進行再一輪的發言,發言過後再對平票人進行投票,得票多的人出局;若再次出現平票,則由平票人以外的其他人逐一發言,之後投票,得票多的人出局;若仍然平票,則本局將被系統硬性判定為平局。
Ⅳ 什麼是殺人游戲
就是一個人充當殺手,一個當法官,其餘的為平民。
抽簽決定每個人的角色,抽到法官的亮出自己的簽,主持游戲
法官:「天黑請閉眼,殺手睜眼」
此時抽到殺手的人睜開眼睛,悄悄示意法官自己是殺手
法官看到後,說:「殺手請殺人」殺手隨意指一位平民,法官確認後,繼續:「殺手請閉眼,天亮了,大家睜眼」再告訴全體人誰被「殺」了
由被殺的人指正是誰殺的自己,然後在法官的組織下舉手票決,超過半數的話,如果被指證的人是殺手,就是成功了;如果不是,則被冤死了,然後繼續重復以上步驟。
直到只剩下法官、殺手、一個平民為止,此時,殺手勝利
Ⅵ 常聽人說起的殺人游戲到底是什麼
「警匪游戲」(又稱「殺人游戲」)是在1999年由矽谷歸國的留學生第一次傳到上海的,而後於該年年底在一次IT界的媒體見面會上傳到了北京,從此開始了它在全國大中城市年輕人中的傳播之旅。2000年開始游戲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大都市的一些公關公司、記者圈、IT行業及演藝圈等逐漸成了活躍氣氛、交朋識友的一種新的方式,並通過一些網路論壇在一定范圍內迅速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熱潮。
現在很多公司、朋友和交際圈裡都在流行這種益智健康的推理游戲,熱衷於殺人的玩家們認為通過玩殺人游戲
- 能鍛煉人的觀察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想像力、判斷力、口才、表述能力、心理素質及表演能力;
- 能培養團隊精神、活躍團隊氣氛、增進團隊成員的感情交流、提高凝聚力;
- 提高人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人的辯論能力,相當於進行一場激烈的辯論會;
- 交朋識友,可以和各種職業、各種類型的人結交朋友,通過游戲了解對方的性格特點並藉助游戲中的交流加深彼此間的了解;
- 將休閑與益智完美地結合到了一起;
- 「彷彿回到了童年時的捉迷藏」,輕松又刺激; -
- 能夠客觀地認識到現實中的公平與不公平。
因為游戲中每個人的言行舉止基本都是虛虛實實的,一局游戲中會有很多線索、很多邏輯存在。所以,如何在千絲萬縷的邏輯關系中找出最真實的那一條就需要玩家高超的綜合水平了。因為每次參加游戲的玩家各不相同,每個人的性格、游戲風格不同,甚至於同一個人在每局游戲中因身份不同或環境不同而表現得千差萬別,要玩好游戲確實不是一件易事!
但這也正是本游戲最吸引人的地方。或許游戲本身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通過為玩好游戲而努力觀察、分析、推理、辯護及表演的過程,能提高每個人在與人交往或看待事物時的綜合能力!
Ⅶ 什麼是"殺人游戲"
殺人游戲的規則其實一共有兩種版本,復雜版的和簡單版的。在這里我們先來說復雜版本的。參加人數以10人---20人范圍較好,最佳人數12--16人,另設法官一名。道具:和人數相等的撲克牌,或任何有不同標記物,很多場合以名片代替。示例:參加游戲人數共13人,選其中1人做法官。由法官准備12張撲克牌。其中3張A,6張為普通牌,3張K。眾人坐定後,法官將洗好的12張牌交由大家抽齲抽到普通牌的為良民,抽到A的為殺手,抽到K的為警察。自己看自己手裡的牌,不要聲張不要讓其他人知道你抽到的是什麼牌。
抽牌結束後,法官開始主持游戲,眾人要聽從法官的口令,不要作弊,作弊的結果只能使你自己得不到游戲的樂趣,而不會影響大家。
法官說:黑夜來臨了,請大家閉上眼睛睡覺了。此時只有法官一人能看到大家的情況,等都閉好眼睛後。
法官又說:殺手掙開眼睛,可以出來殺人了。聽到此命令後,只有抽到黑色牌的三個殺手可以掙開眼睛,三殺手此時可以互相認識一下,成為本輪游戲中最先達成同盟的群體。並由任意一位殺手示意法官,殺掉所有在座閉眼中的任意一位。(在此過程中,法官應該以手拍擊桌面,掩飾其它動靜和聲音)法官看清楚後說:殺手閉眼。(稍後說)警察掙開眼睛。抽到王牌的警察可以掙開眼睛,相互認識一下,並可以懷疑閉眼的任意一位為殺手,同時看向法官,法官可以給一次暗示(點頭yes搖頭no)。完成後法官說:所有人閉眼,(稍後說)天亮了,大家都可以掙開眼睛了。
待大家都睜開眼睛後,法官宣布誰被殺了,此良民為第一個被殺之人,同時法官宣布讓大家安靜,聆聽被殺者的遺言。被殺者現在可以指認自己認為是殺手的人,並陳述理由。遺言說罷,被殺者本輪游戲中將不能夠再發言。法官主持由被殺者身邊一位開始任意方向挨個陳述自己的意見。
意見陳述完畢後,會有幾人被懷疑為殺手。被懷疑者可以為自己辯解。由法官主持大家舉手錶決選出嫌疑最大的兩人,並由此二人作最後的陳述和辯解,再次投票後,殺掉票數最多的那個人。被殺者如是真正的兇手,不可再講話,退出本輪游戲。被殺者如不是殺手,可以發表遺言及指認新的懷疑對象。
在聆聽了遺言後,新的夜晚來到了。又是兇手出來殺人,然後警察確認身份,然後又都在新一天醒來,又有一人被殺。繼續討論和殺掉新的被懷疑對象。
如此往復,兇手殺掉全部的警察即可獲勝,或殺掉所有的良民亦可獲勝。警察和良民的任務就是盡快的抓出所有的兇手獲勝。然後開始新一輪的游戲。
以上便是復雜版本殺人游戲的規則,簡單版本的與其比起來主要的區別就是去掉了警察這個角色,使得整個游戲只剩下了殺手和好人兩種對立的角色。如果你兩種版本的規則都玩過的話,你就會發現這兩種版本各有各的風味。
先來說簡單版本,也就是沒有警察的版本。一般來說,在這種游戲規則下,殺手是很容易得逞的,原因很簡單,一個殺手只要能夠聰明的幹掉所有有威脅的好人(比如高手或者發現了真相的好人),然後混在剩下的幾個無知的好人堆中便可以輕易的完成任務。當然也正是這個原因,所以好人為了能夠盡早的發現兇手,往往會試圖去充分挖掘所有被忽視的信息,而這往往會大大的延長討論的時間。在筆者經驗中,十五個人左右的一局游戲,玩上個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是相當常見的事情。
接著說的自然就是復雜版本了,因為增加了警察這個角色,局面一下子改變,殺手的游戲難度一下子變大了,因為警察每輪都可以要求法官告知任意一個懷疑對象的身份,大大增加了警察擁有的信息量。在游戲剛開始,還有十多個好人的情況下,這條規則的優勢還不明顯,警察只能依靠自己的發言來影響局勢的發展,而這在警察身份未知的情況下往往是無力的。但是當游戲進行到後半程,只剩下六七個參與者的時候,由於警察已經知道了許多人的身份,並且在最後的表決中有著較大的權重甚至可以左右表決的結果,即使警察並不屬於高手甚至是庸手也可以很容易的判斷出殺手並將他處死。這也就意味著,游戲越進行到後面,殺手被發現的可能越大。這也就強迫著殺手盡快找出警察,因為根據規則所有的警察被殺死了,游戲也就結束了,這樣殺手也就勝利了。但是,在實際游戲中,由於許多人都可以很順利的隱瞞自己警察的身份,所以殺手在絕大多數的游戲中都是以失敗告終的。當然殺手如果能夠靠亂猜便可以一開始便殺死所有的警察,那麼也是天數。
殺手的組織和個人分析
在殺人游戲中,殺手往往是參與者十分願意擔任的一個角色,這是為什麼呢?這必須從殺手這個角色談起。在殺人游戲中,殺手組成了一個十分嚴密的組織,這是毫無疑問的,這個組織的目標就是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暗殺光所有的好人。從某種角度來看,殺手實際上是一個十分脆弱無力的組織,因為它的成員一般只有2至3名,只佔總參加人數的10%,這也意味著這個組織的生命力相對較弱,只能經受起2-3次的減員,之後等待它的就是組織的覆滅。但為什麼仍舊有那麼多人對於這個組織樂此不彼並且在很多情況下能夠順利的完成組織的目標呢,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殺手對於信息的掌握。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一下每一個參與者肯定知道和可以知道的信息,就可以發現大致分成兩類,一類是關於內群體的信息,包括自己的角色(這是個所有的參與者通過抽簽便可以知道的),關於同一組織其他成員的信息。另一類是關於外群體的信息,也就是其他兩個組織的成員信息。對於殺手而言,知道自己的角色,這是毫無疑問的;對於哪些是自己的同伴,這也可以通過一開始游戲殺手之間的互相熟悉知道;至於外群體的信息,殺手不能說完全知道,比如殺手就不知道誰是好人誰是警察,但是殺手處於一個半了解的過程,因為對他來說,除了殺手以外的所有人都是敵人,只要暗殺完所有的敵人就可以獲得勝利,從這一點來說,殺手至少部分了解外群體的信息,或者說除了殺手以外的所有人都是非本組織的這個信息唯獨對於殺手是有用的信息。
拋開信息優勢這一點因素,殺手組織在決策上也有著一定的優勢。正如前面所說的,殺手一般只有2-3人,也就是整個游戲中相對較小的一個組織。小固然意味著生命力較弱,但同時也意味著決策的便利性。特別是在兩名殺手的情況下,兩人群體的關系紐帶是最強的,再加上殺手之間互相知道自己的同伴是誰,所以殺手這個組織有著其他較大群體沒有的團結感和親密感,而這種團結感和親密感使得殺手殺人的決策來的十分的容易,在一般的有系中,殺手決定暗殺對象往往只需要殺手之間做一個最簡單的交流,便可以決定,即使遇上殺手之間意見相左的情況,往往也會有人主動放棄自己的意見,是的決策快速完成。而這種決策再加上殺手具有的直接殺人的權利,使得殺手在執行本組織目標的過程中是極其有效率的。
最後,還需要補充一點的就是,之所以很多時候高手做殺手的時候能夠玩出十分經典的游戲來,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殺手組織合理的分工,當然分工的前提就是明確了解內群體的相關信息。就筆者所遇到過的案例中,殺手之間的分工一般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大義滅親,一種是丟帥保車。先說第一種,這種情況下,往往是一名殺手在游戲的一開始便很主動很明顯的找出另一名殺手有意無意露出來的漏洞,並說服其他好人將其處決。而這一行為使得很多好人都願意相信這名大義滅親的殺手其實是好人,從而不再懷疑他,是的剩下的殺手能夠順利的活到游戲的後半程甚至結束,大大降低了殺手組織達成目標的難度。至於丟帥保車,一般會發生在一名高手和普通參與者擔任殺手的情況下。殺手往往會主動的擔任起所有的殺手任務,比如決定暗殺對象,混淆視聽欺騙好人等等,而其他的殺手暫時不履行殺手的職責,就像好人那樣等待,討論。當游戲進入到中後程的時候,高手勢必會遭到懷疑,畢竟它乾的事情太多了,多少總有些馬腳出來,這種情況下,高手並不要求自己能夠洗脫嫌疑活下去,而是要利用自己有限的時間步一個局,使得某一名好人看上去很想是高手的同盟者,這樣就可以在高手被殺之後,使得好人很自然的冤殺掉另外一個好人,為其他幾名殺後爭取寶貴的機會。
好人的組織和個人分析
很多時候,幾乎所有的參與者都不願意做好人,原因很簡單,因為好人很多時候是很無助的,是任人宰割的羊羔,雖然好人的人數是最多的,意味著好人這個組織的生命力是最強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延續上面分析殺手的方法來進行分析。
作為好人,這個組織的首要目標便是在游戲還能進行之前找出兇手並將其處死。但是要完成這個人物卻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因為好人掌握的信息太少。在關於內群體的信息上,毫無疑問,好人知道的僅僅是自己的角色是好人,除此以外一無所知,至少在游戲剛剛開始的時候不可能知道自己的同伴是誰。至於外群體,再不知道內群體的具體信息的時候,那關於外群體的信息更是無從得知的了。這也就意味著,雖然好人是一個組織,而且這個組織的確存在,但是在實際的游戲,好人往往是以個人的身份出現的。而這也就意味著好人組織中的任意一個好人對於即使真是好人的同伴一般也是抱著不信任態度去分析對方的發言的,再加上的確有殺手混在其中混淆視聽,這就直接了好人這個組織在執行目標的效率,這一點我們從好人在討論誰是殺手嫌疑犯那冗長的討論過程中可以看出。
所以,在實際的游戲過程中,對於好人來說達成目標的首要手段便是找出同盟者,也就是通過邏輯判斷來間接了解到關於內群體的大部分信息,並以此來使得組織的運轉更為高效,從而能夠更快的達成目標。
警察的組織和個人分析
警察是僅在殺人游戲復雜版本中出現的角色,而警察這個組織嚴格意義上來說,其實是好人這個組織的子組織。還是沿用原來的方法來分析警察這個組織。
警察這個組織的目標相對多了一些,除了最基本的生存之外,首先的目標便是通過自己詢問法官的特權盡快的得到確切的某些參與者的身份特徵,使得對於誰是殺手的判斷更為准確,其次便實在好人的決策過程中利用語言的技巧影響其他的好人(警察不允許也不能直接告訴好人它的詢問結果,因為這樣等於直接暴露了自己,導致下一輪被殺手暗殺),使得大家能夠按照警察所了解的信息進行表決,也就是提高好人這個組織決策的效率。
首先我們來看警察這個組織關於內群體的信息,和殺手一樣,警察對於這些信息是完全了解的,既了解自己的角色,也知道自己的同伴是誰。
至於外群體的信息,和殺手一樣,警察知道的比好人多,但也不是完整的外群體信息,但是不完整的程度與殺手不同。殺手對於外群體信息的了解范圍較廣,實際上也就是全部,但是程度較弱,它只能知道其他人都是自己的敵對者,但究竟是好人還是有著致命威脅的警察,這就無從得知了。而警察則恰恰相反,由於警察必須通過一輪輪的詢問才能夠得知信息,所以一般情況下他不可能知道所有人的外群體信息,但是他知道的信息卻是最精確的,它可以清楚的知道某個人是好人還是殺手。這對於警察的判斷也是十分有用處的,而且這些信息可以通過警察的被殺(無論是暗殺或者冤殺)間接的告訴好人,使得好人能夠得知額外的消息,加快決策的效率。
當然,也正因為警察知道許多額外的信息,所以他們往往是比較危險的。一旦他們的表現過於顯眼,使得殺手懷疑他們的身份而痛下殺手的話,很有可能就會導致游戲的快速結束。所以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如果有利的保護自己,這對於警察來說是十分關鍵的一件事情。
殺手、好人、警察的模擬對象
三種角色分別模擬的對象是什麼呢?還是先來說殺手,殺手模擬的實際上是這個社會中的統治階級(因為殺人游戲是從矽谷傳進來的,所以他模擬的實際上是西方社會,這里首先說明。),就像殺手要殺好人那樣,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是對立。而且就像殺手的人數較少那樣,統治階級在實際的社會中比例也是較少的,甚至比起殺手在游戲中的比例來更小,但是殺手卻是相當強大的,它有著隨意殺人的權利,就像它模擬的統治階級憑借國家機器的威力有著隨意處死國家成員的權利,而且這種權利是不可抗拒的。更為重要的在於,殺手在游戲的過程中始終在竭力隱瞞自己的身份,並且使自己的意見成為好人們決策的結果,這一點實際上恰恰就是馬克思講到的統治階級的"虛假意識"。至於好人,實際上模擬的對象就是普通的被統治階級。好人的人數是眾多的,但是好人卻又是無力同時無知的,就像在一個國家中被統治階級的人數那樣,好人竭力要認清出殺手的真實面目,但卻又往往是以失敗告終的,而現實中的被統治階級往往亦是如此。那麼警察呢,可以說他模擬的就是被統治階級中的先知者,也就是革命者。他們的人數同樣是很少的,和殺手相比,在力量上同樣是弱小的,但是在信息上卻是勢均力敵甚至更有優勢的,但是他們卻必須利用自己的言語去影響眾多的好人,而不能強迫他們怎麼做。而在這個過程中,稍有明顯的舉動就會招來殺手的暗殺,這就像諸多的革命者革命未成便已經光榮就義那樣。
總結
說是總結,其實和上面說的內容關系不大,因為這里要談的問題是一些敏銳的媒體(比如最近一期的《新周刊》)已經關注到的問題,那就是殺人游戲的參與者的倫理學問題。正像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心理學的沙蓮香教授所說的那樣,殺人游戲是游戲,不要太較真,但是僅僅把它看作是游戲又十分危險。因為在殺人游戲的過程中,參與者往往都是熟悉的人,然而殺人游戲卻恰恰是在這種真實的人際關系中表演不真實的人際關系。無論平常是多麼純真善良誠實的人,一旦在殺人游戲中扮演到殺手的角色的時候,都要竭力隱瞞自己的身份,想盡一切辦法除去有威脅的好人,最終殺光所有的人。於是有人便在那裡質疑,殺人游戲是否會是在宣揚人性的一種惡。
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認為有些人太過於敏感了,或者說是殺人游戲的名字起得不好。就因為游戲的名字叫做殺人,殺手的任務是殺人,所以很多人便將游戲的過程和社會現實中血腥丑惡的真實的殺人聯想在了一起,因為討厭殺人這種丑惡的行為,進而也同時對殺人游戲持保留的態度。其實就像筆者在文章的一開始就說到的那樣,殺人游戲其實就是一個票選的過程,好人投票確定哪一名參與者將被作為嫌疑犯處決是一種民主的表決過程,殺手之間決定將哪一個人暗殺也是一種小范圍的民主表決活動,至於殺手這個組織暗殺某個參與者,實際上是一種一票否決形式的票選活動,殺人是游戲的形式,票選才是游戲的實質。而票選恰恰是現代民主制度最毋容質疑的表現形式,如果因為殺人游戲中好人經常殺錯人而進而探討民主制度的某些缺陷那倒是順其自然的事情,可是要因為這種票選制度便說殺人游戲不好,未免武斷了一些。
至於很多人同樣攻擊的一個過程--殺手竭力隱瞞身份欺騙好人的行為是否在宣揚人性惡,筆者認為也不盡然。如果你切身玩過殺人游戲的話,那麼你就應該知道,在殺人游戲中,你要做的不是證明你不是殺手,而是為了證明自己是一個好人,雖然這兩個命題在邏輯上是同義的,但是在游戲的實際過程中卻有著莫大的區別,而且這種證明過程並不是單單殺手要做的,而是所有人都要做的。從這個意思上來說,與其把殺人游戲看作是一種欺騙不如說看作是傳播學意義上的說服的過程,這種過程實際上發生在我們生活中任何的一個環節,在我們華語世界更是被提升到了辯論賽的高度大肆的宣揚,其實殺人游戲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多方參與的辯論賽,只不過辯論賽的目的不是取悅評委,而是說服其他的參賽者。而且,在整個游戲的過程中,由於不允許私下交流杜絕了小團體私下結盟的現象,這保證了所有信息的公開,保證對於每一個參與者來說,在游戲過程中的信息都是平等的(當然游戲開始之前的游戲設定信息是不平等的);由於殺人游戲要求不把信仰、人性等代入游戲,這保證了游戲中沒有人可以精神的方法來威脅其他的參與者;由於殺人游戲只用參與者的語言來進行,這保證了任何人不會受到肉體上的威脅,所有的這一切都保證了游戲只是真實的模擬的社會正當競爭淘汰的一個過程,而不會將許多真實社會丑惡的不平等不正當的手段帶入殺人游戲中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殺人游戲實在是一種十分純潔的游戲,甚至比起有著奧林匹克精神的體育活動來都要純潔上許多。
Ⅷ 什麼是殺人游戲,規則是什麼
參加人數以10人---20 人范圍較好,最佳人數12--16人,另設法官一名。道具:和人數相等的撲克牌,或任何有不同標記物,很多場合以名片代替。示例:參加游戲人數共13人,選其中1人做法官。由法官准備12張撲克牌。其中3張A,6張為普通牌,3張K。眾人坐定後,法官將洗好的12張牌交由大家抽取。抽到普通牌的為良民,抽到A的為殺手,抽到K的為警察。自己看自己手裡的牌,不要聲張不要讓其他人知道你抽到的是什麼牌。
抽牌結束後,法官開始主持游戲,眾人要聽從法官的口令,不要作弊,作弊的結果只能使你自己得不到游戲的樂趣,而不會影響大家。
法官說:黑夜來臨了,請大家閉上眼睛睡覺了。此時只有法官一人能看到大家的情況,等都閉好眼睛後。
法官又說:殺手掙開眼睛,可以出來殺人了。聽到此命令後,只有抽到黑色牌的三個殺手可以掙開眼睛,三殺手此時可以互相認識一下,成為本輪游戲中最先達成同盟的群體。並由任意一位殺手示意法官,殺掉所有在座閉眼中的任意一位。(在此過程中,法官應該以手拍擊桌面,掩飾其它動靜和聲音)法官看清楚後說:殺手閉眼。(稍後說)警察掙開眼睛。抽到王牌的警察可以掙開眼睛,相互認識一下,並可以懷疑閉眼的任意一位為殺手,同時看向法官,法官可以給一次暗示(點頭 yes搖頭no)。完成後法官說:所有人閉眼,(稍後說)天亮了,大家都可以掙開眼睛了。
待大家都睜開眼睛後,法官宣布誰被殺了,此良民為第一個被殺之人,同時法官宣布讓大家安靜,聆聽被殺者的遺言。被殺者現在可以指認自己認為是殺手的人,並陳述理由。遺言說罷,被殺者本輪游戲中將不能夠再發言。法官主持由被殺者身邊一位開始任意方向挨個陳述自己的意見。
意見陳述完畢後,會有幾人被懷疑為殺手。被懷疑者可以為自己辯解。由法官主持大家舉手錶決選出嫌疑最大的兩人,並由此二人作最後的陳述和辯解,再次投票後,殺掉票數最多的那個人。被殺者如是真正的兇手,不可再講話,退出本輪游戲。被殺者如不是殺手,可以發表遺言及指認新的懷疑對象。
在聆聽了遺言後,新的夜晚來到了。又是兇手出來殺人,然後警察確認身份,然後又都在新一天醒來,又有一人被殺。繼續討論和殺掉新的被懷疑對象。
如此往復,兇手殺掉全部的警察即可獲勝,或殺掉所有的良民亦可獲勝。警察和良民的任務就是盡快的抓出所有的兇手獲勝。然後開始新一輪的游戲。
Ⅸ 什麼是殺人游戲
殺人游戲是一類智力和心力游戲。概括地說,是一個多人參與的較量口才和分析判斷能力(推理)的游戲,當然,心理素質在中間也起著很關鍵的作用。游戲通常分為兩大陣營,好人方和殺手方;好人方以投票為手段投死殺手獲取最後勝利,殺手方隱匿於好人中間,靠夜晚殺人及投票消滅好人方成員為獲勝手段。此類游戲有《天黑請閉眼》、《三國殺》、《三國斬》等。
游戲形式
殺人游戲發展至今也有一段不短的時間,大約分三種形式:面殺,線殺,版殺。
面殺,以「殺人吧」為載體,講究的是察言觀色。由於身臨其境,刺激度也最大,往往樂而忘返。
線殺,以QQ、聊天室為載體,講究的是直覺。雖然沒有面殺那種身臨其境的刺激感,不過由於時間短,信息量大,也可以說是非常刺激的。
版殺,以BBS為載體,可以這么說,面殺是高手過招,線殺是沙盤推演,那麼版殺就是一場世界戰爭。由於時間的寬容,版殺中,各種策略都可以成功的細膩的運用,只有你想不到,只有你不敢做,沒有不可能。另外由於時間的寬余,版殺可以實現比線殺、面殺更為復雜多變的規則。也給游戲參與者有了更廣泛的表演空間和平台。
Ⅹ 殺人游戲是什麼
殺人游戲是一個心理推測游戲。
這是一個鍛煉表達能力、判斷力、觀察力、思維能力和表演能力…的游戲。每一個曾經參與游戲的人都會被它深深的吸引住。游戲的基礎是彼此的誠實和信任,以及對游戲的認真。
游戲特點:
1.簡單易學:任何人只要明白規則或看別人玩過一盤,馬上就會玩了。
2.參與性強:只要認真對待所扮演的角色,無論是老朋友還是第一次見面的新朋友,馬上會「殺」成一片。
游戲環境:
室內室外均可,最好大家圍坐一起。光線暗一點效果更好。
游戲人物:
法官:控制游戲進程的人。明確每個人的身份,要做到絕對公正。
殺手:白天隱藏在平民中間;黑夜出來殺人。被殺後沒有遺言,並不得再發言。
警察:平民中專門識別殺手的一類人,每天晚上可以調查一個人,獲知他是不是殺手.
平民:白天和大家一起抓出壞人;黑夜閉眼,對殺手行凶完全不知;被殺後有遺言,然後不得再發言。
游戲規則:
以12人為例
1、根據人數准備好12張牌,按照不同的花色事前規定好法官1人、殺手2人、警察2人、平民7人。
2、每人取一張牌,明確自己的身份,除法官外,不要讓任何人知道。
3、法官宣布:所有人閉上眼睛,殺手睜眼相互認識。
4、法官知道誰是殺手後,宣布:殺手閉眼。
5、殺手離開後,法官宣布,警察出來,警察出來睜眼相互認識後,調查一個人是不是殺手,法官點頭或搖頭給他們很確定的答案,之後警察離開,天亮了,大家都睜開眼睛.
6、下面開始個人發表意見,按照座位順序依次發言,相互指正,找出壞人。
7、所有人發言完畢後,被指正最多的人有一次為自己申辯的機會。
8、申辯完畢後,大家舉手投票決定是否處決這個人。沒過半數則該人存活。(接9)
9、得票過半則處決
10、法官宣布天黑,所有人閉眼,殺手出來殺人。殺手用相互交流,統一殺害的目標,並給法官指定要殺的對象。
11、殺手殺人完畢後閉眼,警察出來調查後,所有人睜眼。法官宣布哪個好人被殺。被害人遺言。
12、繼續新一輪的討論。因為大家都發過言了,並且也有人被指正,被殺害,因此線索會越來越多……思維會更活躍,討論會更激烈。
13、如此重復,直到好人將殺手全部抓出,則好人獲勝;如好人全部被害,則殺手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