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等於多少克啊
『壹』 一兩等於多少克
1兩=50克(g)
因為1斤=10兩、1斤=500克
那麼1兩=1÷10斤=0.1斤,0.1斤=0.1x500克=50克,即1兩等於50克。
傳統的1斤等於16兩,故有成語「半斤八兩」。香港和澳門等地珠寶行所用的1兩等於31.25克,與現在國內所用的1兩等於50克不同。
中國古代的銀質錢幣在使用時需要鑒定成色並稱重以確定其價值,一般就以稱重時的質量單位「兩」為銀質錢幣的單位。
(1)一兩等於多少克啊擴展閱讀:
我國其他重量單位:
很早以來,銖、兩、斤、鈞、石五者都用作重量的單位。但古時對重量單位的說法復雜不一。自《漢書·律歷志》把銖、兩、斤、鈞、石這五個單位命名為五權之後,名稱開始統一起來,一直持續到唐代。其進位方法是: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
自唐代起開始把「錢」當作重量單位,並且規定十錢為一兩。自宋代開始定為錢的十退小單位。宋代權衡的改制廢棄了銖、絫、黍等名稱,其重量單位名稱自大到小依次為石、鈞、斤、兩、錢、分、厘、毫、絲、忽。宋制衡量一直沿用至元明清。
『貳』 古代的一兩等於現在的多少克
古以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但是古代每個時期的一兩都不固定:
1、秦和西漢時期,一斤相當於258.24克,一兩等於16.14克;
2、王莽及東漢、魏晉南北朝,一斤相當於222.73克,一兩等於13.92克;
3、隋朝初年,一斤相當於668.19克,一兩等於41.76克;
4、隋末一斤相當於222.73克,一兩等於13.92克;
5、唐至清代,一斤相當於596.82克,一兩等於37.30克。
(2)一兩等於多少克啊擴展閱讀
古以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
古代參考文獻:
1、西漢:劉安《淮南子·天文訓》:「十二銖而當半兩,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為一兩。」
釋義:十二銖相當於半兩,秤桿有左右兩端,要增加一杯,所以二十四銖為一兩。
2、漢代:劉向 《說苑·辨物》:「十六黍為一豆,六豆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兩,十六兩為一斤。」
釋義:十六黍(古代度量衡以十黍為累)為一豆(古代的容量單位,四升為一豆),六豆為一銖,二十四銖為一兩,16兩為一斤。
3、官修史書《宋史·律歷志一》:「一兩者,合二十四銖為二千四百黍之重。」
釋義:一兩等於二十四銖等於二千四百黍的重量。
『叄』 一兩是多少克
1 兩=50 克。
因為1斤=10兩、1斤=500克
那麼1兩=1÷10斤=0.1斤,0.1斤=0.1x500克=50克,即1兩等於50克。
傳統的1斤等於16兩,故有成語「半斤八兩」。香港和澳門等地珠寶行所用的1兩等於31.25克,與現在國內所用的1兩等於50克不同。
中國古代的銀質錢幣在使用時需要鑒定成色並稱重以確定其價值,一般就以稱重時的質量單位「兩」為銀質錢幣的單位。
(3)一兩等於多少克啊擴展閱讀:
我國其他重量單位
1、斤
1千克(公斤)=2斤
1斤=500克
2、錢
公制: 1斤 = 10兩 = 100錢1錢 = 5克市制: 1斤 = 16兩 = 160錢
3、克
1 噸= 1,000,000 克
1 公斤 = 1,000 克
1 毫克 = 0.001 克
1 微克 = 0.000 001克
網路——重量單位
『肆』 一兩等於幾克
1兩=50克1克=1000毫克
『伍』 一兩等於 多少克
一兩等於50克。
計算過程:
因為 1公斤=2斤,1公斤=1000克
所以 2斤=1000克,1斤=500克
又因為 1斤=10兩
所以 10兩=500克,1兩=50克
(5)一兩等於多少克啊擴展閱讀:
重量單位,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古代,各國就有自己的計量單位,中國古代的重量單位,鈞:三十斤是一鈞;十圭重一銖,二十四銖重一兩,十六兩重一斤。
我國有特定的計量單位斤,國際的計量單位千克、噸,美國英國的磅等等。
國際標准單位中沒有「斤」,這是我國的一個單位,其次 「斤」「公斤」之類的單位在物理上來講明顯屬於重量單位,而決不是質量單位,請搞清質量和重量的區別。再次 從法律,生活的角度來講,我國法律明確規定了「斤」「公斤」等單位可以看做質量單位在各種場合使用,質量=重量,在法律上等價,具有法律效力。
參考鏈接:網路-重量單位
『陸』 1兩等於多少克
1兩等於50克。國際上常用的質量計量單位有毫克、克、千克,三者以1000為進制,1000毫克=1克,1000克=1千克。中國人一般喜歡說斤或者公斤,實際上,公斤就是千克,兩者的說法不同,但意思相同。1公斤就等於1千克,兩斤等
『柒』 漢代一兩等於多少克
漢代一兩大約等於15.625克。
1斤=16兩=248克
1鈞=30斤=744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