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亢龍有悔是什麼意思

亢龍有悔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5-31 05:52:24

① "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龍飛到了過高的地方,必將會後悔,因為物極必反,事物發展到了盡頭,必將走向自己的反面。

1、原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見龍再田,德施普也。終日乾乾,反復道也。或躍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2、譯文

天(天就是春夏秋冬、生長收藏的功能、規律,但它並不是虛無縹緲的,而是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就好像地球的「天」有確確實實存在的物質——空氣,而空氣是因為地球的吸引力才能環繞我們周圍,不散向太空。所以說沒有「地」也就沒有「天」。

而自然界中之所以有白晝黑夜、一年四季,是地球的公轉、自轉以及太陽等相互作用的結果,所以要弄明白自然界的天地,還需要加入天文、地理的知識,沒有地沒有宇宙,就沒有天。人體也是如此,沒有精沒有人體,就沒有人體的「天」。

有些老中醫認為在南方和夏天,天氣炎熱,不能服用附子,這是因為他混淆了自然界之「天」和人體之「天」的概念。咱們可以拿外界的「天」來比喻自身。不過雖說人體確實存在根據春夏秋冬、白天黑天、上午下午,有所變化,比如晚上睏倦,白天清醒,但人體之「天」並不是完全按照自然界的春夏秋冬變化的。

在沒有病的情況下,人體是一個完整的地球,某些部位屬南半球處於夏天,某些部位屬北半球處於冬天,而不能片面、局部地認為季節是夏天,人體內也是夏天,若是這樣,人怎麼還會需要用出汗等的自我調節方式來改變身體的狀態呢?

並且,夏天再熱,即便是到了四十攝氏度,人的寒病都能去掉嗎?當然不能。只這一句話就足以破除那些錯誤論斷。)行健(人體沒有一絲寒邪,經脈就能完全疏通,從而使人體能夠沒有一點阻礙的,按照生長收藏的順序正常地、健旺地、健全地、強健地去運轉。

沒有寒邪,對應於人就是沒有錯誤缺點,也就是君子。),君子以自強(自強:不是靠外界的葯物,而是靠自己的運化來使得自身得以強健。精生發成元氣,給脾胃提供動力,從而將水谷變化成為精微,再儲存至人體來充實精。

人體的功能因為精的充足而更加完備,而精也因為功能的完善而儲備更加充足。)不息(不息是不息滅。但不是指大火,是溫溫的小火、少火、三焦之火。如果身體的寒邪逐漸加重,少陽火就會越來越小,最後就像被潑上了水,就剩一點兒小火炭,要滅不滅,就是少陰證。

有幾個小火炭是少陰證;僅剩一個火炭就是烏梅丸證了;最後突然一閃,微弱的火苗化為一股煙,冒了,則人的生命到此終結。(所以說人身的生命和外界都能對應上,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得用到實際上,一樣一樣和外界對應才是天人合一。

要是單拿出天人合一去論述,則一定說不全。所以古人不愛單論述理論,而喜歡把它放到具體方法中去,用講故事、打比方的方式讓他人理解。)所以說君子能夠以此而生生不息,是東方、少火生生不息。)。

3、出處

出自於周易·易經·乾卦(《周易》第一卦)

(1)亢龍有悔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1、《周易》簡介

《周易》也叫《易經》,至少從戰國時代起,就被看作中國古代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後來被列為儒家經典之首。《周易》的「周」指周代,「易」是變化的意思,按照古書記載,易有「三易」《連山》、《歸藏》、《周易》。

春秋時代,《周易》作為占筮書流行,不斷有人對它進行解釋和研究,其中包括孔子,到戰國時,便出現了《易傳》七種十篇,稱為「十翼」。後來《易傳》被編入《易經》,就成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周易》。

《周易》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經」 經文分為「上經」、「下經」兩部分。 一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卦畫、標題、卦辭、爻辭四部分組成。六十四卦由乾、坎、艮、震、巽、離、坤、兌重疊濟變而來。每個卦畫都有六行,爻分陰陽,陽性稱為「九」,陰性稱為「六」。

從下向上排列成六行,依次叫做初、二、三、四、五、上。六十四個卦畫共有三百八十四爻。標題與卦辭、爻辭的內容有關。卦辭在爻辭之前,一般起說明題義的作用。爻辭是內容的主要部分,根據有關內容按六爻的先後層次安排。

「傳」一共七種十篇,分別是:《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辭》上下篇,《說卦》、《雜卦》和《序卦》。古人把這十篇「傳」叫做「十翼」,意思是說「傳」是附屬於「經」的羽翼,即用來解說「經」的內容。

《彖》是專門對易經卦名和卦辭的注釋。《象》是對易經卦名及爻辭的注釋。《文言》對《乾》、《坤》二卦作了進一步的解釋。《系辭》是《易經》的哲學綱領,其內容博大精深,是學易必讀之篇。系辭是易傳十篇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文字。

它是我國古中第一部對易的產生、原理、意義及易卦佔法等,全面、系統的說明。它闡發了許多從易經本文中看不到的思想。系辭與彖、象不同,它不是對易經的卦辭、爻辭的逐項注釋,而是對易經的整體評說。《說卦》是對八卦卦象的具體說明。是研究術數的理論基礎之一。

《雜卦》將六十四卦以相反或相錯的形態排成兩兩相對的綜卦和錯卦,從卦形中看卦與卦之間的聯系。與序卦研究的角度不同。《序卦傳》講述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實際上,「傳」的作者主要是借解說經文來發揮自己的思想觀點。

② 請問周易上的「飛龍在天。亢龍有悔」是什麼意思,謝謝。

飛龍在天,出自《易經·乾卦》中的第五爻的爻辭,原句:"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飛龍在天」的認知與古老星象文化有關,源於遠古時期龍圖騰崇拜,古人認為「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易經·乾卦》爻辭中所言的「龍」,即是對蒼龍群星一年四時運行情況的闡發。

亢龍有悔:意為居高位的人要戒驕,否則會失敗而後悔。後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禍。亦指要懂得進退。 上九曰:「亢龍有悔。」 何謂也?子曰: 「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譯文:上九爻辭說:「升騰到極限的龍,將有災禍之困。」這是什麼意思?孔子說:「身份顯貴而沒有根基,地位崇高而沒有人民,有才德的壓抑在下層,不能獲得他們的輔助,因此有所行動必招禍殃。」


(2)亢龍有悔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其中《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

《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辨證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

《易經》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做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整體,即「天人合一」。《易經》長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

《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其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群經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經典。

③ 亢龍有悔什麼意思

亢龍有悔(kàng lóng yǒu huǐ),成語。亢:至高的;悔:災禍。意為居高位的人要戒驕,否則會失敗而後悔。後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禍。亦指要懂得進退。
【出處】:《周易·乾》:「上九,亢龍有悔。」意為居高位的人要戒驕,否則會失敗而後悔。後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禍。也指降龍十八掌中的一式(第一式),出自《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

④ 亢龍有悔什麼意思

「亢龍有悔」意思是居高位的人要戒驕,否則會失敗而後悔,後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禍。出自《易經·乾》:「上九,亢龍有悔。」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⑤ 「亢龍有悔」的意思有誰能解釋說明

亢龍有悔 (kàng lóng yǒu huǐ)
解釋:亢:至高的;悔:災禍。意為居高位的人要戒驕,否則會失敗而後悔。後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禍。
出處:《周易·乾》:「上九,亢龍有悔。」
示例:進則~,退則蒺藜生庭,冀此求安,未知其福。 ★《晉書·王豹傳》

⑥ 「亢龍有悔」是怎麼來的,有什麼含義

《周易·乾》:「上九,亢龍有悔。」意為龍飛到了過高的地方,必將會後悔。居高位的人要戒驕,否則會失敗而後悔。後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禍。也指降龍十八掌中的一式(第一式),出自《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

乾卦爻位到了上九,以六爻的爻位而言,已位至極點,再無更高的位置可占,孤高在上,猶如一條乘雲升高的龍,它升到了最高亢、最極端的地方,四顧茫然,既無再上進的位置,又不能下降,所以它反而有了憂郁悔悶了。

這一爻,在物理而言,便將有物極必反的作用。在人事而言,便將有樂極生悲的現象。故,此句成語,也指人在做任何事情,都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去考慮最終的結局與後果,以及種種可能與變化,所導致的失敗與悲劇或是慘禍。

(6)亢龍有悔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亢龍有悔,是降龍十八掌的根本,只要懂了這招,餘下十七招就並不為難了。『亢』是極威猛、極神氣、極高極強的意思,一條神龍飛得老高,張牙舞爪,厲害之極,可是就在這時,它的威勢已到了頂點,此後就只有退、不能進了。

降龍二十八掌』的精義,乃是『有餘不盡』四字,一掌之出,必須留有餘力。不管對方擊來的拳掌如何剛猛有力、勢若雷霆,應以一招行有餘力。

使那『降龍二十八掌』時,心中總須想到:對方毒龍有八十條、一百條,降服了一條又有一條,去了十條,還有二十條,然掌力始終無盡無漏,那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了。」。

⑦ 潛龍勿用,見龍在田,飛龍在天,亢龍有悔都是是什麼意思

原文:初九:潛龍勿用。

意思:潛龍指隱藏的意思,因為這一爻在最下方,稱為「初九」,龍潛於淵,陽之深藏,應忍時待機,不宜施展才好利於下一步行動。

原文: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意思:龍已出現在田野之上,有利於有才有德的「大人」出頭露面,出人頭地。(也有人解說為要主動去接近顯貴偉人,必有所為。)

原文: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意思:龍已飛騰在天上了,有自由自在的意思,居高臨下,可以大展鴻圖。

原文:上九:亢龍有悔。

意思:「亢」字有窮盡至極的含義。龍到了極高之處,其趨勢必然下降,知進忘退會後悔的。

乾為天來歷:

《周易》以卦為單位,全書共六十四卦。每卦有四個組成部分。即卦畫、卦名、卦辭、爻辭。易卦的結構分為三個層次,最小的單位是爻,基本單位是經卦,每卦由二個經卦,或者說由六爻組成。經卦有八個,即乾,坤、坎、離、巽、震、艮、兌。它們分別代表八種類別的自然物質,如乾代表天文之事,坤代表地理之事,卦象是比較單純的。

八個經卦互相重疊構成六十四卦。經卦兩兩相重就產生了具有內部關系的復合卦象。根據八個經卦所代表事物的物理屬性,從而形成了相制相剋、相和相應的一系列矛盾,用以象徵性地概括表示自然、社會的種種現象。卦辭、爻辭,以及《彖》、《象》,即是從不同角度對這些矛盾進行解說,從而判定物象人事的凶吉。

組成各卦的兩個經卦,又依其位置稱為上卦與下卦。上卦又稱為外卦,下卦又稱為內卦。這種位置區分與卦象、爻位聯系起來,也是分析卦、爻意義的重要的結構關系。本卦是同卦相疊(乾下乾上)。六畫都是陽爻(陽爻,參見本卦初九爻題注),用以象天,喻龍,比喻有才德的君子。後人說《易》多附會,將其象徵意義廣泛推衍,用以代表純陽剛健的事物,以及與此相關聯的人倫義理概念(可詳《說卦》各篇)。

⑧ 亢龍有悔什麼意思 成語亢龍有悔的意思

亢龍有悔(讀音kàng lóng yǒu huǐ)

是一個成語。

亢:至高的;悔:災禍。意為居高位的人要戒驕,否則會失敗而後悔。後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禍。亦指要懂得進退。

金庸小說中的降龍十八掌亦有同名招式。

⑨ 亢龍有悔是個什麼意思

【亢龍有悔】《易·乾》:「上九,亢龍有悔。」孔穎達疏:「上九,亢陽
之至,大而極盛,故曰亢龍,此自然之象。以人事言之,似聖人有龍德,上居天位,久而亢極,物極則反,故有悔也。」謂居高位而不知謙退,則盛極而衰,不免敗亡之悔。

熱點內容
二年級下冊數學角 發布:2025-08-27 03:31:32 瀏覽:239
同英語 發布:2025-08-27 03:22:12 瀏覽:916
教師師德自我評價50字 發布:2025-08-27 03:20:40 瀏覽:40
二年級搭配教學設計 發布:2025-08-27 01:51:33 瀏覽:571
教師培訓情況 發布:2025-08-26 21:53:50 瀏覽:320
數學二考研真題 發布:2025-08-26 21:43:04 瀏覽:215
卡通版老師 發布:2025-08-26 21:20:00 瀏覽:895
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 發布:2025-08-26 17:43:57 瀏覽:213
名師測控九年級上冊語文答案 發布:2025-08-26 14:42:32 瀏覽:261
孝感市教育考試院 發布:2025-08-26 12:34:36 瀏覽: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