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民歌有哪些

民歌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6-01 18:59:08

⑴ 中國的民歌都有那些

一、小調
小調主要流行於城市鄉鎮之間,歌曲的曲調大多比較舒緩,結構也比較方整,常採用民間的一些傳說;故事,風俗作為體裁,如江蘇民歌《孟姜女》,《茉莉花》,《無錫景》,《拔根蘆菜花》,雲南民歌《銹荷包》,四川民歌《敬茶歌》等。

關於江蘇民歌《孟姜女》,《茉莉花》;有很多版本,這有牽扯到中國同宗民歌的問題,這里我不在累贅,有機會我們再論。有些小調,在很大程度上還有揭示現實的意義,如江蘇民歌《孟姜女》又名《十二月花名》,故事說了在秦時有一姑娘孟姜女千里為丈夫范其良送寒衣的這么一個傳說,當孟姜女走到滸墅關(今在蘇州)時。看門的吏卒不讓她過去,孟便將自己悲慘的遭遇,按節令的花名作引,編成十二段歌曲,(現在從民間藝人的傳唱聽來,這應該是屬於變奏體),淚眼婆娑的演唱給吏卒聽,看門的吏卒終於被她的歌聲感化,於是,放她過關。千百年來,歌曲反映了人民大眾對孟姜女這個角色的同情,同時也揭示了對秦時的暴政嚴重不滿。

二、山歌
山歌產生於田野山澗,歌曲節奏往往比較自由,有類似於戲曲演唱風格的拖腔,各地有很多著名的山歌,如山東民歌《秀美的沂蒙山》,山歌之鄉福建民歌《採茶歌》,雲南民歌《小河淌水》,回族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等,歌曲大多以愛情故事為題材,曲式也很有特點,往往歌曲會有一個讓演唱者自由發揮的段落,如《上去高山望平川》;《洞庭湖好風光》等!
對於山歌要理解透徹了,並不是一定在山裡唱才叫山歌,有的歌曲如《洞庭湖》在湖上演,也叫山歌,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科學的分法,這裡面也有特殊情況,為了讓大家更能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先不要歡笑其他!

三、號子
號子產生於人們的勞動生產中,而且還是屬於那種很劇烈的勞動,你可以想像一下,眾人在抬一個非常重的物體的時候,不可能唱出很抒情,很悠閑的如《搖籃曲》式的歌曲,他們為了使大家的力量用到恰到好處,會現由一個人像唱似的,按節奏的吶喊出來,其他人然後附和著,按照先開始的那個人提示的節奏快慢,接上去一塊吶喊。這就是號子的前身,後來,演變成一種歌曲體裁。

號子的演唱形式很單一,常見的如合唱,一領眾和。這樣的題材演唱效果很有氣氛。能夠很快和群眾產生共鳴!如靖江民歌《打麥號子》,還有《船夫號子》等。

四、長歌
長歌,顧名思義,也就是篇幅比較宏大,多以敘述詩為題材,如彝族民歌《阿詩瑪》,蒙古族民歌《噶達梅林》等

⑵ 經典又好聽的民歌有哪些

經典又好聽的民歌有《故鄉是北京》、《沂蒙山小調》、《三十里鋪》、《茉莉花》、《三十里鋪》。

3、《三十里鋪》是一首流傳很廣、膾炙人口的優秀陝北愛情民歌。它產生於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是根據陝北地區的真人真事,用信天游曲調編唱的。它的誕生地,也就是陝北綏德縣城東30華里的滿堂川鄉「三十里鋪」,這首後來成型的民歌也就以「三十里鋪」命名。

⑶ 民歌有哪幾個種類

按形式和作用分

1、高原山歌

山歌是中國民間歌曲的代表性體裁之一,是人們在山間野外放牧、砍柴、挑擔、鋤草、行路等個體勞動生活中隨意詠唱的一種短小民歌。

中國的山歌流傳很廣,但主要集中於西南、西北及北部高原、山區廣大地帶。另有豫、鄂、皖交界的大別山,粵東北、贛南、閩西武夷、羅霄、南嶺三山交匯處等山歌流傳區。

2、勞動號子

勞動號子俗稱‌「號子」或‌「哨子」,是中國民歌的重要體裁之一,普遍流傳於全國各省區。其主要功能,就是統一大夥的勞動節奏,協調勞動動作,調節人們的勞動情緒。多種多樣的生產勞動,產生了多種多樣的勞動號子。

3、稻區‌「田歌」

自古以來,稻農們都習慣於在栽秧、薅草、車水、挖地時唱歌助興。這些民歌名目繁多,總稱為田歌。田歌的傳唱方式,基本上保留了勞動號子的特點,一般採用‌「領」、‌「合」形式、‌「領」與輪流接唱形式和分組對歌形式。

4、城鎮‌「小調」

小調(或稱小曲)是廣泛流傳在各城鎮、集市的一種民歌體裁。長期以來,經過城鎮職業、半職業民間藝人的加工、磨練,形成了結構較均勻、節奏規整、曲調細膩、主題內容多樣等一系列題材特徵。

5、雲嶺‌「雙聲」

長期以來,人們都以為中國的民歌一律是單聲形態的。直到20世紀40年代後期,音樂學家才開始在中國西南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陸續觀察到了一組歌手同時唱兩個聲部的現象。從而,改變了以往中國無‌「復音」民歌的陳見。

按地域分

1、客家民歌

客家民歌主要包括客家山歌和客家童謠。流行於廣東東部的梅縣區、興寧市、五華縣、紫金縣,福建西部的上杭、寧化、清流、永定,江西南部的興國、瑞金、永新等地,以及台灣北部的桃園、新竹、苗栗等地客家人聚居的地方。使用客家方言演唱。

2、陝北民歌

陝北是民歌薈萃之地,民歌種類很多,當地俗稱「山曲」或「酸曲」。陝北民歌種類是很多的,其中有四季歌、五更調、攬工調、酒歌、秧歌、勞動號子、歌舞曲、榆林小曲、渭北民歌、陝北套曲、二人台、風俗歌、宗教歌曲和探家調等,以小調和信天游為主。

3、雲南民歌

雲南是中國擁有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有彝、白、傣、哈尼、壯、苗、僳僳、佤、回、納西、拉祜、景頗、瑤、藏、布朗、阿昌、蒙古、崩龍、獨龍、普米等族。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間歌唱活動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幾乎滲透到生活中的各個領域。

按體裁分

按照它的體裁我們可以將其分為三大類:號子(勞動號子)、山歌、小調(小曲)。

按人群分

1、情歌

(1)傾訴互相愛戀之情和表明選擇愛人標準的,如《絲線牽橋妹敢過》、《金銀不是如意郎》。

(2)抒發離別、想念之情的,如《把你畫在眼睛上》、《和來捏作一個人》。

(3)表達誓不分離的堅貞愛情的,如《情願挨打不丟郎》、《出了衙門手牽手》。

(4)告誡和批評的怨情歌,如:「要學莧菜紅到老,莫學花椒黑了心」、《小妹郎多亂了心》。

(5)為數甚多的「家花不如野花香」之類的偷情歌,雖含某些不健康的思想情感,但往往也表現了被剝奪正常愛情生活的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2、兒歌

一詞,中國「五四」以後才普遍使用。古代稱為「孺子歌」、「小兒謠」等。

(3)民歌有哪些擴展閱讀

民歌,人民之歌。 從古至今,無論東西南北,每一時代、地域、民族、國家;在不同的地理、氣候、語言、文化、宗教的影響下,都不其然會產生一類人類自娛、文化留傳或生活實質的宣洩。

他們會以不同的形色傳遞他們的歷史、文明及熱愛,而歌謠亦是其重要之一環,而社會學或大眾俗稱之為民歌(謠)。

它和人民的社會生活有著最直接最緊密的聯系,民歌是經過廣泛的群眾性的即興編作、口頭傳唱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是無數人智慧的結晶,音樂形式具有簡明朴實、平易近人、生動靈活的特點。

⑷ 民族歌曲有那些好聽的

好聽的民族歌曲有:

1、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又名《茉莉花》,江蘇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根據六合民歌《鮮花調》改編,由音樂家何仿採集整理。

1942年,何仿隨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來到南京六合地區,聽到當地民歌《鮮花調》並整理改編成了《茉莉花》。1982年,《茉莉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為世界優秀歌曲。

2、康定情歌:

《康定情歌》又叫《跑馬溜溜的山上》,是原西康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民歌,經吳文季、江定仙編曲,由喻宜萱1947年4月19日在南京演唱。此後《康定情歌》在全國流傳,而且聲名遠揚海外,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

3、綉荷包:

《綉荷包》是一首晉北民歌,由范秀冬演唱。民歌《綉荷包》流傳的歷史很久遠。據現代戲曲、曲藝理論家傅惜華考證,《綉荷包》在清代中葉時已十分盛行的一種時調小曲。

4、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是董振厚演唱的歌曲,鄔大為、魏寶貴作詞、鐵源作曲,收錄在1980年發行的同名專輯《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中。《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1987年獲得全國「青年最喜愛的歌」評選一等獎,曾兩次登上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舞台。

5、故鄉是北京:

《故鄉是北京》創作於1987年,1989元旦前,歌詞作者閻肅老師把《故鄉是北京》的曲譜推薦給中央電視台元旦晚會的導演袁德旺,出於對京劇的敏感得到了他的認同,《難忘1988》中央電視台晚會上,把京腔京味的《故鄉是北京》奉獻給億萬電視觀眾,很快就風靡了華夏大地。

⑸ 中國民歌有哪些

1、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陝北民歌)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由李若冰、關鶴岩、徐鎖、馮福寬作詞,劉烽作曲,獨唱原唱者為貟恩鳳,後被眾多藝術家演唱,其中尤以70年代歌唱家朱逢博演唱版流傳甚廣,此曲是2003年中央電視台拍攝的大型電視連續劇《延安頌》片尾主題歌。

2、沂蒙山小調(山東民歌)

《沂蒙山小調》是一首山東省的經典民歌,屬於小調。誕生於山東臨沂沂蒙山望海樓腳下的費縣薛庄鎮上白石屋村。它的前身是1940年由駐沂蒙山區抗大文工團團員李林和阮若珊等人採集創作的《反對黃沙會》。

3、八月桂花遍地開(民歌(革命歌曲))

《八月桂花遍地開》是一首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興起並在中國全國多個省份傳唱的民歌,採用《八段錦》曲調,是為慶祝蘇維埃成立所作,是一首歌唱八月里成立的蘇維埃的歌,原名叫《慶祝成立工農民主政府》。

4、康定情歌(四川民歌)

《康定情歌》又叫《跑馬溜溜的山上》,是四川康定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民歌,經吳文季、江定仙編曲,由喻宜萱1947年4月19日在南京演唱。此後《康定情歌》在全國流傳,而且聲名遠揚海外,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

5、掀起你的蓋頭來(維吾爾族歌曲)

《掀起你的蓋頭來》是王洛賓先生根據在甘肅河西走廊採集的維吾爾族民歌《亞里亞》(又一說為烏茲別克族民歌《卡拉卡西烏開姆》)改編而成的,最初由「青海兒童抗戰劇團」的孩子們用群舞的形式在舞台上表演。

6、達坂城的姑娘(維吾爾族民歌)

《達坂城的姑娘》是王洛賓在蘭州整理編曲的第一首維吾爾族民歌。也是現代中國第一首漢語譯配的維吾爾民歌。1938年,王洛賓所在的抗戰劇團組織聯歡會,一個頭戴小花帽,留著小鬍子的維吾爾族司機,唱了一首簡短的維吾爾語歌曲。

王洛賓敏銳的音樂神經被觸動了,他用在學校學習的速記方法很快記下了這支歌的旋律,並請在蘭州的維吾爾族商販對歌詞作了簡單的翻譯。他很快就編配成一首簡短流暢的《達坂城的姑娘》。達坂城的姑娘很漂亮。

⑹ 中國民歌大致分為幾類都有什麼

中國民歌按民歌內容可以分為以下六類,勞動歌、時政歌、儀式歌、情歌、兒歌、生活歌。

1、勞動歌。勞動歌包括各種號子、夯歌、田歌、礦工歌、伐木歌、搬運歌、採茶歌等所有直接反映勞動生活或協調勞動節奏的民歌。

它是一種由體力勞動直接激發起來的民間歐謠。它伴隨著勞動節奏歌唱,與勞動行為相結合,具有協調動作、指揮勞動、鼓舞情緒等特殊功能。如:福建民歌《採茶撲蝶》、四川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

2、時政歌。時政歌是人民有感於切身的政治狀況而創作的歌謠。它反映了勞動人民對某些政治事變、政治措施、政治人物,以及與此有關的政治局勢的認識和態度,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政治理想和為此理想而斗爭的精神;

3、儀式歌。是伴隨著民間禮俗和祀典等儀式而唱的歌。它產生於人們對自然力的威力尚不認識而對語言的力量又很崇拜的時候,即幻想用語言去打動神靈,用以祈福、免災。儀式歌就其儀式應用的情況來看,可以分為訣術歌,節令歌、禮俗歌和把典歌四種;

4、情歌。情歌是廣大人民愛情生活的反映。它主要抒發男女青年由於相愛而激發出來的悲歡離合的思想感情。它充分表現了勞動人民純朴健康的戀愛觀和審美情操。有的情歌也表現了對封建札教的蔑視和反抗。

有相當數量的表現青年男女互相愛慕之情的歌,如「妹是桂花香千里,哥是蜜蜂萬里來,蜜蜂見花團困轉,花逢蜜蜂朵朵開」。這優美抒情的描寫,充分表達了他們熱烈相求、親密相愛的情意;

5、兒歌。兒歌是以簡潔生動的韻語創作井流傳於兒童中間的一種口頭短歌。兒歌的內容豐富多彩。大體可分為三類:游戲兒歌、教誨兒歌和繞口令。游戲兒歌是人一生中最早接觸到的歌謠。當嬰兒還在襁褓中,就聽過母親溫存的歌聲,如《催眠曲》、《搖籃曲》。

孩子們漸漸長大了,便學會一支支游戲兒歌。這種兒歌能豐富孩子們游戲的內容,增添孩子們的興趣,如《拉大鋸》。兒童踢毽子、跳皮筋、捉迷藏等,都有與之相配合的游戲兒歌。這種歌,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唱起來倍感親切、有趣,大大增加了游戲時的趣味;

6、生活歌。生活歌的范圍相當廣泛。我們所說的生活歌只取它狹義的概念,主要是指反映人民社會生活及家庭生活的歌。如反映社會生活不公平,不合理的歌:「編涼席的睡光床,抬棺材的死路旁。」字里行間,透露了勞動人民對這種生活的不平。

舊社會的封建禮教及宗法觀念給廣大勞動婦女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使她們從生到死都得不到與男子一樣平等的待遇。「嫁雞隨雞飛,嫁狗隨狗走」反映的就是這種情況。

(6)民歌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民歌作用:民歌與我國人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它貫穿人生的各個階段,覆蓋生活的不同層面,成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除了娛樂作用外,它在社會生活中還具有許多實際功用。

教育與傳承功用:在我國一些少數民族中,流傳著歌唱長篇敘事詩,歷史詩的民歌,例如彝族的《梅葛》、苗族的《古歌》、瑤族的《盤王歌》、哈尼族的《開天闢地歌》、景頗族的《木瑙齋瓦》、獨龍族的《創世紀》、傈僳族的《木刮基》等等。

這些歌曲記述了有關宇宙與人類起源的古代神話和傳說,先民對一些自然現象的認識以及歷史、生產、生活和禮儀知識。這些歌曲曲調起伏較小,吟誦性強,篇幅長大,有的歌詞長達數萬行,一般需要數小時,甚至幾天才能唱完。

這些歌曲多在節日、祭祀或婚喪禮儀中由巫師或德高望重的老人主唱,氣氛肅穆。

⑺ 請問民間歌曲有哪些

1、少數民族民歌

在我國一些民族中,流傳著歌唱歷史詩的民歌,例如彝族的《梅葛》、苗族的《古歌》、瑤族的《盤王歌》、哈尼族的《開天闢地歌》、景頗族的《木瑙齋瓦》、獨龍族的《創世紀》,等等。

2、勞動號

勞動號子是產生並應用於勞動的民間歌曲,具有協調與指揮勞動的實際功用。在勞動過程中,尤其是集體協作性較強的勞動,為了統一步伐,調節呼吸,釋放身體負重的壓力,勞動者常常發出吆喝或呼號。

3、山歌

山歌是勞動人民自由抒發情感的民歌種類。傳統山歌中最常見的內容是愛情和苦難。山歌常在戶外歌唱,曲調多高亢、嘹亮,節奏多自由、悠長,歌詞多為即興創作。

(7)民歌有哪些擴展閱讀:

民間歌曲是勞動人民在生活和勞動中自己創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以口頭創作、口頭流傳的方式生存於民間,並在流傳過程中不斷經受著人民群眾集體的篩選、改造、加工和提煉。

因此,流傳至今的民歌集結了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經歷的人民群眾集體的智慧、情感體驗和音樂藝術的情感表達方式。

社會功能

民間歌曲的多功能性 除了娛樂作用外,民間歌曲還具有如下多種社會功能:

教育傳承

我國一些少數民族,流傳著歌唱長篇敘事詩、歷史詩的民歌,其中記載了人類的起源、民族的發展與變遷、英雄史詩、生產生活和禮儀知識等內容。

人生禮儀

在誕生、成年、婚姻和死亡四個人生的重要階段,民間歌曲常伴隨禮儀活動,成為其中重要的程序。

祭祀驅邪

一些民族常在由巫師、神婆主持的祭祀、驅邪儀式中歌唱。

戀愛交際

包括戀愛、交流、送往迎來和對歌鬥智等,常在傳統歌唱節日或日常生活中歌唱。

表達心聲

民歌是勞動人民心聲的代言者,許多傳統民歌表達了人民對舊時代不合理制度的反抗。

⑻ 中國民歌有哪些

民歌200首聯唱1
01.採茶舞曲(浙江民歌調) 李玲玉
02.回娘家(河北民歌) 張彤
03.編花籃(河南民歌) 俞淑琴
04.崔咚崔(湖北民歌) 周友金
05.姑蘇風光(江蘇民歌) 趙莉
06.斑鳩調(江西民歌) 屠洪剛
07.崖畔上開花(陝西民歌) 李玲玉
08.蘑菇頭號(浙江民歌) 周友金
09.趕小海(雲南民歌) 趙莉
10.放馬山歌(雲南民歌) 屠洪剛
11.猜調(雲南民歌) 周友金&俞淑琴
12.小放牛(河北民歌) 屠洪剛&俞淑琴
13.採花(四川民歌) 李玲玉
14.龍船調(湖北民歌) 俞淑琴&周友金
15.採茶謠(江西民歌) 趙莉
16.牧歌(內蒙古民歌) 張彤
17.貴州山歌(貴州民歌) 趙莉&屠洪剛
18.無錫景(江蘇民歌) 李玲玉
19.打著山歌過橫排(江西民歌) 周友金
20.掛紅燈(內蒙古民歌) 俞淑琴
21.秋收(陝西民歌) 趙莉&張彤
22.大板城的姑娘(新疆民歌) 屠洪剛
23.溜溜歌(湖南民歌) 李玲玉
24.打連城(內蒙古民歌) 俞淑琴&屠洪剛
25.沂蒙山小調(山東民歌) 張彤
26.忠實的心哪想念你(黑龍江民歌) 屠洪剛
27.楊柳青(江蘇民歌) 李玲玉
28.妹妹的山丹花兒開(西北民歌) 周友金
29.石榴青(廣西民歌) 張彤&李玲玉
30.放風箏(河北民歌) 俞淑琴
31.六月茉莉(台灣民歌) 李玲玉
32.四季歌(青海民歌) 李玲玉&俞淑琴
33.山對山來崖對崖(雲南民歌) 張彤&趙莉
34.茉莉花(江蘇民歌) 張彤
35.五哥放羊(陝西民歌) 李玲玉
36.小黃鸝鳥(內蒙古民歌) 屠洪剛
37.跑馬溜溜的山上(四川民歌) 李玲玉&張彤
38.掀起你的蓋頭來(新疆民歌) 周友金
39.趕牲靈(陝西民歌) 周友金&俞淑琴
40.娃哈哈(新疆民歌) 趙莉
民歌200首聯唱2
01.紫竹調(江蘇民歌) 李玲玉
02.布穀歌(江西民歌) 廖莎&葉矛
03.想親親(山西民歌) 陳士爭&楊曙光
04.信天游(陝西民歌) 陳士爭&楊曙光
05.阿瓦日古里(新疆民歌) 張彤
06.燈碗碗開花(山西民歌) 楊曙光
07.采檳榔(湖南民歌) 廖莎
08.撿棉花(河北民歌) 楊曙光
09.阿拉木汗(新疆民歌) 屠洪剛
10.拔根蘆柴花(江蘇民歌) 張德富
11.采紅菱(安徽民歌) 廖莎&葉矛
12.烏蘇里船歌(黑龍江民歌) 張德富
13.知

⑼ 民歌民謠有哪些

民歌民謠有:《同桌的你》、《睡在上鋪的兄弟》、《童年》、《窗外》、《理想》

1、《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是老狼1994年演唱的一首歌曲(校園民謠代表作),由高曉松作詞、作曲、編曲。收錄於1995年5月發行的專輯《戀戀風塵》中。1995年,這首歌曲獲得了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觀眾評選最喜愛節目金獎」 。

2010年,「華語金曲獎」30年經典評選於12月12日廣州影音展揭曉,《同桌的你》入選「30年30歌」。

⑽ 民歌有哪些

我這里有民歌聯唱200首,都是中國比較有名的民歌。
民歌200首聯唱1

01.採茶舞曲(浙江民歌調) 李玲玉
02.回娘家(河北民歌) 張彤
03.編花籃(河南民歌) 俞淑琴
04.崔咚崔(湖北民歌) 周友金
05.姑蘇風光(江蘇民歌) 趙莉
06.斑鳩調(江西民歌) 屠洪剛
07.崖畔上開花(陝西民歌) 李玲玉
08.蘑菇頭號(浙江民歌) 周友金
09.趕小海(雲南民歌) 趙莉
10.放馬山歌(雲南民歌) 屠洪剛
11.猜調(雲南民歌) 周友金&俞淑琴
12.小放牛(河北民歌) 屠洪剛&俞淑琴
13.採花(四川民歌) 李玲玉
14.龍船調(湖北民歌) 俞淑琴&周友金
15.採茶謠(江西民歌) 趙莉
16.牧歌(內蒙古民歌) 張彤
17.貴州山歌(貴州民歌) 趙莉&屠洪剛
18.無錫景(江蘇民歌) 李玲玉
19.打著山歌過橫排(江西民歌) 周友金
20.掛紅燈(內蒙古民歌) 俞淑琴
21.秋收(陝西民歌) 趙莉&張彤
22.大板城的姑娘(新疆民歌) 屠洪剛
23.溜溜歌(湖南民歌) 李玲玉
24.打連城(內蒙古民歌) 俞淑琴&屠洪剛
25.沂蒙山小調(山東民歌) 張彤
26.忠實的心哪想念你(黑龍江民歌) 屠洪剛
27.楊柳青(江蘇民歌) 李玲玉
28.妹妹的山丹花兒開(西北民歌) 周友金
29.石榴青(廣西民歌) 張彤&李玲玉
30.放風箏(河北民歌) 俞淑琴
31.六月茉莉(台灣民歌) 李玲玉
32.四季歌(青海民歌) 李玲玉&俞淑琴
33.山對山來崖對崖(雲南民歌) 張彤&趙莉
34.茉莉花(江蘇民歌) 張彤
35.五哥放羊(陝西民歌) 李玲玉
36.小黃鸝鳥(內蒙古民歌) 屠洪剛
37.跑馬溜溜的山上(四川民歌) 李玲玉&張彤
38.掀起你的蓋頭來(新疆民歌) 周友金
39.趕牲靈(陝西民歌) 周友金&俞淑琴
40.娃哈哈(新疆民歌) 趙莉

民歌200首聯唱2

01.紫竹調(江蘇民歌) 李玲玉
02.布穀歌(江西民歌) 廖莎&葉矛
03.想親親(山西民歌) 陳士爭&楊曙光
04.信天游(陝西民歌) 陳士爭&楊曙光
05.阿瓦日古里(新疆民歌) 張彤
06.燈碗碗開花(山西民歌) 楊曙光
07.采檳榔(湖南民歌) 廖莎
08.撿棉花(河北民歌) 楊曙光
09.阿拉木汗(新疆民歌) 屠洪剛
10.拔根蘆柴花(江蘇民歌) 張德富
11.采紅菱(安徽民歌) 廖莎&葉矛
12.烏蘇里船歌(黑龍江民歌) 張德富
13.知道不知道(陝西民歌) 王曉燕
14.花轎到門前(河南民歌) 楊曙光
15.鳳陽歌(安徽民歌) 張彤&李玲玉
16.四季歌(江蘇民歌) 吳曉梅
17.牛犁歌(台灣民歌) 吳曉梅&張彤
18.大頂子山高又高(黑龍江民歌) 陳士爭
19.秋色最好是桔鄉(浙江民歌) 楊曙光
20.半個月亮爬上來(青海民歌) 張彤
21.梁山伯與祝英台(浙江民歌調) 廖莎&葉矛
22.唱大戲(山東民歌) 楊曙光
23.阿里山的姑娘(台灣民歌) 屠洪剛
24.起蓬號子(浙江民歌) 陳士爭
25.九連環(江蘇民歌) 李玲玉
26.小河淌水(雲南民歌) 張也
27.丟丟銅(台灣民歌) 屠洪剛
28.交城山(山西民歌) 吳曉梅
29.柳州有個鯉魚岩(廣西民歌) 張也
30.瀏陽河(湖南民歌) 廖莎&葉矛
31.月亮,月亮(吉林民歌) 吳曉梅
32.綉荷包(山西民歌) 廖莎&葉矛
33.天女散花(安徽黃梅調) 李玲玉
34.月牙五更(東北民歌) 張德富
35.劉海砍樵(湖南花鼓戲調) 廖莎&葉矛
36.綉燈籠(河北民歌) 李玲玉
37.上茶山(貴州民歌) 吳曉梅
38.森吉德瑪(內蒙古民歌) 李玲玉
39.散花(河北民歌) 楊曙光&陳士爭
40.舉杯(新疆民歌) 張彤

民歌200首聯唱3

01.採茶燈(福建民歌) 李玲玉
02.壯鄉風光美(廣西民歌) 楊曙光
03.嘀格兒調(湖南民歌) 張也
04.牧羊山歌(甘肅民歌) 閻維文
05.茶葉青(福建民歌) 李玲玉
06.歌唱美麗的家鄉(貴州民歌) 廖莎
07.送情郎(東北民歌) 趙莉
08.打鞦韆(東北民歌) 楊曙光
09.剪剪花(河北民歌) 趙莉
10.望郎(四川民歌) 楊曙光
11.想親親(內蒙民歌) 屠洪剛&張也
12.綉荷包(四川民歌) 吳靜
13.走西口(陝西民歌) 程桂蘭
14.三笑(江蘇民歌) 李玲玉
15.打酸菜(山西民歌) 吳靜
16.燕子(新疆民歌) 閻維子
17.馬蘭戀歌(台灣民歌) 李玲玉
18.一對白鴿子(青海民歌) 吳靜
19.夏加錯(西藏民歌) 程桂蘭&閻維文
20.都達爾和瑪利亞(新疆民歌) 屠洪剛
21.山丹丹開花(陝西民歌) 楊曙光
22.扁擔歌(江蘇民歌) 李玲玉
23.歌唱寧夏用(寧夏民歌) 廖莎&葉毛
24.草原情歌(青海民歌) 閻維文&楊曙光
25.趕馬調(雲南民歌) 張也&屠洪剛
26.摘石榴(安徽民歌) 程桂蘭&屠洪剛
27.太陽出來喜洋洋(四川民歌) 閻維文
28.五指山歌(海南民歌) 李玲玉
29.雲南出來小馬街(雲南民歌) 張也&屠洪剛
30.摘葡萄(四川民歌) 閻維文
31.幸福歌(湖北民歌) 廖莎
32.看秧歌(山西民歌) 張也
33.話到嘴邊(河南民歌) 楊曙光
34.姑娘變了心(黎族民歌) 程桂蘭
35.什麼花開雙對雙(浙江民歌) 葉毛&廖莎
36.對花(山東民歌) 楊曙光
37.螃蟹歌(江西民歌) 屠洪剛
38.搖籃曲(東北民歌) 程桂蘭
39.送四門(陝西民歌) 趙莉
40.步步高(廣東音樂) 廖莎&葉矛

民歌200首聯唱4

01.鬧元宵(山西民歌) 楊曙光
02.楊柳青青(江蘇民歌) 黃卓
03.一網魚來一網糧(廣東民歌) 廖莎&葉矛
04.綉金匾(山西民歌) 張也
05.青稞美酒(西藏民歌) 楊曙光
06.阿細山歌(雲南民歌) 葉矛&廖莎
07.杵歌(台灣民歌) 陸莉莉
08.月兒彎彎照九洲(江蘇民歌) 無鳴
09.道拉基(吉林民歌) 無鳴&黃卓
10.下漁舟(廣東民歌) 葉矛&廖莎
11.鄉里妹子進城來(湖北民歌) 葉矛&廖莎
12.生產忙(東北民歌) 楊曙光
13.十大姐(雲南民歌) 張也
14.洞庭魚米鄉(湖南民歌) 戴建明
15.背著娃娃回娘家(河北民歌) 廖莎
16.一對斑鳩蹦出來(安微民歌) 布珍
17.黃楊扁擔(四川民歌) 無鳴
18.山歌(西藏民歌) 楊曙光
19.船兒曲(青海民歌) 李福山
20.我的花兒(新疆民歌) 楊曙光
21.三三二六(甘肅民歌) 戴建明
22.走絳州(山西民歌) 李福山
23.四季棉花調(江蘇民歌) 楊曙光
24.搭涼棚(江蘇民歌) 張也
25.尕老漢(甘肅民歌) 戴建明
26.採茶(雲南民歌) 張也
27.織手巾(甘肅民歌) 張也
28.小看戲(東北民歌) 楊曙光
29.三十里鋪(陝西民歌) 張也
30.花傘舞曲(河南民歌) 楊曙光
31.茉莉花(河北民歌) 黃卓
32.一隻鳥仔(台灣民歌) 無鳴
33.車水情歌(湖北民歌) 廖莎&葉矛
34.一字對花(山東民歌) 張也
35.天上的彩雲跑走馬(青海民歌) 戴建明
36.尕妹是牡丹誰不愛(甘肅民歌) 李福山
37.八月桂花遍地開(江西民歌) 張也
38.打櫻桃(陝西民歌) 張也
39.落雨大(廣東民歌) 布珍
40.金杯(內蒙民歌) 戴建明&張也

民歌200首聯唱5

01.牧馬之歌(新疆民歌) 關貴敏
02.你送我一支玫瑰花(新疆民歌) 廖莎&葉矛
03.飄飄雪花如蝶飛(新疆民歌) 呂繼宏
04.桃花紅杏花白(山西民歌) 張也
05.鄂倫春小唱(內蒙古民歌) 呂繼宏
06.諾得爾江邊(吉林民歌) 楊曙光
07.嗄達梅林(內蒙古民歌) 趙莉&戴建明
08.藍花花(陝西民歌) 張也
09.我可愛的家鄉(雲南民歌) 廖莎&葉矛
10.天上有個紅太陽(西藏民歌) 廖莎&葉矛
11.迎春謠(吉林民歌) 孫小雲&呂繼宏
12.耕農歌(台灣民歌) 趙莉
13.小女婿(湖北民歌) 張也
14.太行山小唱(山西民歌) 王岩&張也
15.銅錢歌(湖南民歌) 葉矛&廖莎
16.十二月調(廣西民歌) 楊曙光
17.苦相思(山西民歌) 關貴敏&廖莎
18.雨不灑花花不紅(雲南民歌) 張也
19.春工謠(寧夏民歌) 廖莎
20.白麥子(新疆民歌) 廖莎&關貴敏
21.新貨郎(黑龍江民歌) 王岩
22.黑緞子坎肩(內蒙古民歌) 楊曙光
23.四季花開(湖南民歌) 葉矛&廖莎
24.刮地風(甘肅民歌) 葉矛&廖莎
25.尼姑思凡(湖南民歌) 趙莉
26.一根竹桿容易彎(湖南民歌) 王岩
27.賣菜(陝西民歌) 戴建民
28.採花調(青海民歌) 孫小雲
29.瞧情郎(東北民歌) 張也
30.阿里郎(吉林民歌) 趙莉
31.希望(西藏民歌) 葉矛&廖莎
32.放羊調(雲南民歌) 孫小雲
33.錫尼河(內蒙古民歌) 楊曙光
34.媽媽娘你好糊塗(遼寧民歌) 張也
35.小拜年(遼寧民歌) 葉矛&廖莎
36.盪湖船(江蘇民歌) 楊蠱光
37.跑旱船(陝西民歌) 廖莎&戴建民
38.道情調(江蘇民歌) 關貴敏
39.綉針紋(山東民歌) 楊曙光
40.十個字(河北民歌) 戴建明&廖莎

熱點內容
生物之最 發布:2025-05-16 01:24:17 瀏覽:701
生物醫葯峰會 發布:2025-05-16 01:03:54 瀏覽:210
科倫博泰生物 發布:2025-05-16 00:28:34 瀏覽:308
徐老師來巡山投稿 發布:2025-05-16 00:26:18 瀏覽:571
桑巴雙人舞教學視頻 發布:2025-05-15 22:29:39 瀏覽:479
月子餐老師 發布:2025-05-15 22:16:43 瀏覽:160
人們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5-15 21:26:05 瀏覽:209
2017高考數學文 發布:2025-05-15 15:11:48 瀏覽:817
怎麼喝水 發布:2025-05-15 14:52:53 瀏覽:829
雅本化學公司 發布:2025-05-15 13:44:02 瀏覽: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