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孩子總吐奶怎麼回事

孩子總吐奶怎麼回事

發布時間: 2022-06-09 04:38:54

① 寶寶這兩天老是吐奶是怎麼回事

多半是由於嬰兒在吃奶時吸進了空氣。空氣進入胃後,因氣體較液體輕而位於上方,容易沖開賁門而出,同時也會帶出一些乳汁,這樣就引起漾奶。所以,在餵奶時,要讓孩子的嘴裹住整個奶頭,不要留有空隙,以防空氣乘虛而入。用奶瓶喂時,還應讓奶汁完全充滿奶頭,不要怕奶太沖而只到奶頭的一半,這樣就容易吸進空氣。喂完奶後,最好讓孩子趴在大人肩上,用手輕拍孩子背部,可使吸進去的空氣跑出來。喂完奶後,抱起和放下孩子時動作要輕,活動度要小些。搖晃太厲害 餵奶 ,就容易漾奶或吐奶。漾奶時的量一般較少,對孩子生長發育不會有多大影響。隨著月齡的增長,自然就好了。 孩子在吃奶過程中或者剛剛吃完奶之後容易出現吐奶。解決這種情況的辦法第一吃奶不要太急,吃奶中間把孩子抱起來拍嗝,然後再吃奶,這樣孩子就不容易吃完奶以後立刻吐奶。 另外如果孩子吐奶嚴重的話,如果孩子是奶粉喂養的話可以服用防溢乳奶粉,現在幾個大品牌的奶粉都有這個品種。 溢奶最常見情況是生理性溢奶,因為小嬰兒的胃呈水平胃,裡面容易進氣,吃完奶以後裡面壓出氣體,當氣體排除之後奶水也跟著流出來。 這種情況的解決,第一餵奶不要太急,喂完奶以後把孩子豎起來拍嗝,可以每次拍兩到三分鍾。如果孩子的嗝排出情況不是很好,可以隔十分到二十分鍾之後再拍,可以減少溢奶或者停止溢奶。另外溢奶嚴重的孩子可以吃完奶孩子右側卧喂。因為右側卧喂養能讓奶從幽門流出減少吐奶。 小嬰兒的鼻腔還沒有完全發育,所以鼻腔比較狹窄,很容易發生鼻堵,所以早上清理完晚上又出現這是很正常的,可以不用擔心。如果鼻塞嚴重,要在適當的時候清理鼻痂,一般在吃奶前和睡覺前進行清理,這樣可以讓孩子吃奶吃得好,睡覺睡得好。 因為吃奶的時候如果鼻堵孩子會無法呼吸,所以吃奶的時候孩子很不安靜煩躁,睡眠的時候鼻子不通,小嬰兒不會用口呼吸導致睡眠不安,所以吃奶前和睡眠前進行清理鼻痂就可以了。

② 嬰兒吐奶是怎麼回事

小於四個月的寶寶吐奶主要是因為生理的原因,這個時候的寶寶胃是水平狀的,容量也有限,而且胃腸的消化能力也比較差。而且從食管到胃的入口松,而胃到十二指腸的出口緊。所以容易出現吐奶的情況。

還有喂養工具的選擇:沖奶時要注意不在有太多的湯,合適寶寶年齡的奶嘴。奶的出口不要太大。

喂養後要注意:吃飽後,不要馬上放孩子躺下來,豎抱於懷,拍奶嗝。

③ 寶寶這兩天老是吐奶怎麼回事

嬰兒吐奶的原因及處理方法首先要弄清楚寶寶是吐奶、還是溢奶,這兩者的含意不同,原因和處理方法也不一樣。
吐奶的量比較多,可發生在餵奶後不久,或半小時以後,吐奶前孩子有張口伸脖、痛苦難受的表情。溢奶則量少,多發生在剛吃完奶時,一般吐出一、兩口即止。
吐奶是嬰兒常見的現象,有兩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全身性或胃腸道疾病時的一個症狀;二是嬰兒胃腸首的解剖生理特點容易發生吐奶。總的來看,由於第二種原因引起的吐奶比較常見。由口腔吃進去的奶,先經過一條管道叫食管,然後進入胃內。胃有兩個門,一個是與食管相連接的叫賁門,即胃的入口,另一個是與腸道相接的叫幽門,即胃的出口。
嬰幼兒食管肌肉的張力較低,容易引起擴張,同時蠕動比較慢,故而食物容易淤積。賁門比較松馳,關閉不緊,易被食物沖開。當胃內食物稍多時,可以沖開賁門而倒流回食管。幽門關閉較緊,容易受食物的刺激而發生痙攣,使出口阻力更大,食物通過緩慢或難以通過,食物則由幽門處反流到賁門處,破門而出。
另外,嬰兒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樣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這樣可使胃的容量變小,存放食物少,同時也容易返回到賁門處。由於上述種種因素的存在,即使在正常情況下,因進食過多,吃奶後立即平卧,乳汁也容易沖開賁門,經食管返至口腔,造成吐奶。孩子偶爾吐一次奶,精神也很好,不一定是有病。
如連續吐幾次,每次餵奶時均吐,應注意孩子是否有發熱,大便情況如何,精神有無改變等等。可能胃腸道本身有問題,也可能其他系統有病變存在,應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④ 寶寶吐奶咋回事

一般來說,嬰兒吐奶的量比較多,可以發生在餵奶後不久,或半小時以後,吐奶前寶寶會有張口伸脖、痛苦難受的表情。吐奶是嬰兒常見的現象,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所致:

1、疾病因素:吐奶可能是全身性或胃腸道疾病時的一個症狀。如果寶寶因為吐奶而導致體重急劇減輕,或者邊吐邊咳嗽,或是嘔吐物呈現褐色或綠色,或呈噴射狀吐了70—80厘米遠,這些很有可能是某種疾病的徵兆。大多數的寶寶都是快樂的嘔吐者,如果寶寶吐奶吐得十分難受,很有可能就是食道發炎了,爸媽需要及時帶寶寶到醫院治療。

2、生理因素:嬰兒胃腸首的解剖生理特點容易發生吐奶:這是由於在食道與胃之間的賁門還沒發育成熟,加上要排出殘存體內的一些粘膜而導致的吐奶。由於生理原因而引起的吐奶比較常見。

3、其他原因:寶寶也有可能是因為進食過多,而且在吃奶後立即平卧,也容易導致吐奶。這都是生理性的吐奶,爸媽不用太緊張。同時也要注意不要一次過讓寶寶吃得太飽。

總的來說,如果寶寶偶爾吐一次奶,精神也很好,則不一定表示得病了。但如果寶寶連續吐幾次,且每次餵奶都會吐,爸媽則要注意寶寶是否有發熱,大便情況如何,精神有無改變等等。因為這預示著寶寶身體可能存在胃腸道問題,也可能是身體其他系統存在病變,需要帶寶寶去醫院查明原因。

寶寶吐奶怎麼辦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勢

一旦嘔吐物進入氣管會導致窒息。因此在讓寶寶躺下時,最好將浴巾墊在寶寶身體下面並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寶寶躺著時發生吐奶,可以把寶寶臉側向一邊。

2、吐奶後,要多注意觀察寶寶的狀況

在寶寶躺著時要把他頭部墊高,或者索性把寶寶豎著抱起來。吐奶後,寶寶的臉色可能會不好,但只要稍後能恢復過來就沒有問題。另外,根據情況可以適當給他補充些水分。

3、補充水分要在嘔吐後30分鍾進行

寶寶吐奶後,如果馬上給他補充水分,可能會再次引起嘔吐。因此,最好在吐後30分鍾左右用勺先一點點地試著給寶寶喂些白水。

4、吐奶後,每次餵奶數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

在寶寶精神恢復過來,又想吃奶的時候,可以再給寶寶喂些奶。但每次餵奶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左右,不過餵奶次數可以增加。在寶寶持續嘔吐期間,只能給寶寶餵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輔食。

寶寶吐奶嚴重怎麼辦

1、改變喂養姿勢:盡量抱起寶寶餵奶,讓寶寶的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媽媽抱著寶寶喂母乳時,要讓寶寶的頭部高一些,身子低一些,這樣能減輕寶寶吐奶的症狀。給寶寶喝奶粉時盡量不要讓寶寶躺著喝,坐著或站著比較好。如果是躺喂,喂完後不要馬上讓寶寶仰卧,而是側卧一會兒,再改為仰卧。

2、選擇最合適的奶嘴孔:使用奶嘴的寶寶要注意奶嘴的大小,太小容易吸入空氣;太大容易被嗆著而引起劇烈的咳嗽,兩者都有可能引發吐奶。

3、改變喂養時間:當寶寶有吐奶症狀時,要注意縮短每次餵奶的時間,不要長時間給寶寶餵奶,讓寶寶慢慢的消化吸收,慢慢的寶寶腸胃適應了就不會吐奶了。

4、改變喂養次數:如果寶寶有吐奶現象,應該適當的減少餵奶的次數,由以前的2小時一次可縮減為3小時一次。

5、媽媽加強護理:如果寶寶吐奶時,有可能是肚子里喝進空氣了,這一般是生理性吐奶。媽媽在給寶寶喂完奶後不要立刻改變抱姿,讓寶寶打個嗝,這樣不容易引起吐奶。

6、及時就醫:如果用以上方法寶寶吐奶症狀仍不好轉,很可能是病理性的吐奶了,寶寶腸胃可能有病變,應及時去看兒科醫生,然後對症下葯。

嬰兒吐奶嚴重的原因

1、喂養不當:嬰兒吐奶絕大多數是由於喂養不當引起的。如餵奶不定時,有時吃得太多,有時又進食不夠,使胃的運動缺乏規律性;餵奶前後如哭鬧,奶頭眼兒太大,吃奶時會吸進大量空氣,當空氣由胃溢出時就把奶帶出來,造成嘔吐。對於外觀健康的寶寶,餵乳次數過頻繁、餵乳量過多、奶方變化或濃度不當、吃奶過急過快、奶液溫度不當、咽下過多空氣等都有可能導致吐奶。

因此,孩子嘔吐先要在喂養方法上找原因,如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之後孩子就不吐了,那說明嘔吐就是喂養不當引起的。

2、消化道異常:如果仍吐應先考慮是否有消化道的異常,最常見的異常是胃扭轉,就是胃這個口袋」翻了一個個兒,底朝上、口朝下。

在醫院里讓孩子吞一口造影劑,在X線透視下就能清楚地看到這種現象。治療的方法很簡單,就是餵奶時不要讓孩子躺著吃,讓他取立位,這樣經過一段時間,就能使扭轉的胃逐漸恢復正常位置,嘔吐也就停止了。

3、疾病因素:如果嬰兒吐奶嚴重,或同時有其他異常,應考慮疾病可能。寶寶的嘔吐可能與感染、腸道疾病等有關。

⑤ 小孩經常吐奶是怎麼回事

嬰兒為什麼會吐奶? 經歷過嬰兒哺喂的人都知道,嬰兒吃完奶後很容易吐奶,有時一不小心嬰兒枕頭上或抱他的人身上就給吐了一大灘,有時甚至是已開始發酵的酸臭奶液,仔細觀察嬰兒,好像並沒有什麼病症。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原來頭三個月內的嬰兒的胃容量很小,胃部肌肉也很薄弱,支配胃部的神...經調節功能發育不夠成熟,加上胃上端的門戶賁門部位的閉鎖能力還較弱,所以嬰兒吃飽奶後,常常會向口裡回奶,這實際是溢奶而不是吐奶,雖然看起來像吐奶。 嬰兒在吸吮母乳時,往往會同時吸進許多空氣,哺乳結束後,隨著嬰兒身體的移動或被翻動(如給他洗澡或替換尿布時),他胃中的空氣會上升從氣管里跑出來,由於胃部的肌肉控制力較弱,奶會隨著空氣一起出來,就出現了吐奶現象。這種現象是嬰兒早期的正常現象,不是病症,對嬰兒的營養和生長發育不會有什麼影響,所以父母不必太擔憂。 知道了原因,就可以知道,這種現象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母親在哺喂時讓嬰兒的頭部稍高,在哺喂後把嬰兒貼胸豎起來抱一會兒,輕輕拍拍嬰兒的後背,使他胃中的空氣跑出來,然後盡量在半個小時內不要翻動嬰兒或給他洗澡,就可以避免吐奶。 嬰兒三四個月後,隨著胃肌肉功能和神經調節功能的逐步加強,溢奶現象會自行消失。 喂養牛奶的嬰兒會更容易吐奶,這是因為奶瓶橡膠乳頭開口如較大會更易使嬰兒吸入空氣;另外奶瓶中往往會存有一定的空氣,嬰兒吸奶時不可避免地會吸進比母乳喂養時還多的空氣,吃完奶後嬰兒身體稍翻動就會出現吐奶,尤其是早產兒,由於胃部括約肌發育還不完全,對上涌的乳液控制能力較弱,吐奶會更厲害。

⑥ 孩子最近總是吐奶怎麼辦

引言:孩子總是吐奶跟家長平時的喂養方式不正確有關系,比如有的家長喂太多,有的喂完奶之後馬上放下寶寶,這都容易出現吐奶的情況,那麼遇到孩子最近總是吐奶怎麼辦?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三、注意事項

寶寶在嘔吐得到緩解後,如果寶寶還有精神不振、只想睡覺、情緒不安、無法入睡、發燒、肚子脹等現象,那就可能是生病了,這個時候建議及時去看醫生避免加重病情。避免寶寶激動,給寶寶餵奶之後,媽媽最好不要逗他或者讓他哭鬧,如果情緒太過激動或者身體扭動幅度過大,很容易造成乳汁倒流,餵奶後應該讓寶寶好好休息。

⑦ 嬰兒為什麼老是會吐奶怎麼回事

一般來說,嬰兒吐奶的量比較多,可以發生在餵奶後不久,或半小時以後,吐奶前寶寶會有張口伸脖、痛苦難受的表情。吐奶是嬰兒常見的現象,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所致:

1、疾病因素:吐奶可能是全身性或胃腸道疾病時的一個症狀。如果寶寶因為吐奶而導致體重急劇減輕,或者邊吐邊咳嗽,或是嘔吐物呈現褐色或綠色,或呈噴射狀吐了70—80厘米遠,這些很有可能是某種疾病的徵兆。大多數的寶寶都是快樂的嘔吐者,如果寶寶吐奶吐得十分難受,很有可能就是食道發炎了,爸媽需要及時帶寶寶到醫院治療。

2、生理因素:嬰兒胃腸首的解剖生理特點容易發生吐奶:這是由於在食道與胃之間的賁門還沒發育成熟,加上要排出殘存體內的一些粘膜而導致的吐奶。由於生理原因而引起的吐奶比較常見。
3、其他原因:寶寶也有可能是因為進食過多,而且在吃奶後立即平卧,也容易導致吐奶。這都是生理性的吐奶,爸媽不用太緊張。同時也要注意不要一次過讓寶寶吃得太飽。

⑧ 嬰兒吐奶怎麼回事

你好, 首先要弄清楚寶寶是吐奶、還是溢奶,這兩者的含意不同,原因和處理方法也不一樣。吐奶的量比較多,可發生在餵奶後不久,或半小時以後,吐奶前孩子有張口伸脖、痛苦難受的表情。溢奶則量少,多發生在剛吃完奶時,一般吐出一、兩口即止。 吐奶是嬰兒常見的現象,有兩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全身性或胃腸道疾病時的一個症狀;二是嬰兒胃腸首的解剖生理特點容易發生吐奶。總的來看,由於第二種原因引起的吐奶比較常見。 由口腔吃進去的奶,先經過一條管道叫食管,然後進入胃內。胃有兩個門,一個是與食管相連接的叫賁門,即胃的入口,另一個是與腸道相接的叫幽門,即胃的出口。嬰幼兒食管肌肉的張力較低,容易引起擴張,同時蠕動比較慢,故而食物容易淤積。賁門比較鬆弛,關閉不緊,易被食物沖開。當胃內食物稍多時,可以沖開賁門而倒流回食管。幽門關閉較緊,容易受食物的刺激而發生痙攣,使出口阻力更大,食物通過緩慢或難以通過,食物則由幽門處反流到賁門處,破門而出。 另外,嬰兒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樣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這樣可使胃的容量變小,存放食物少,同時也容易返回到賁門處。由於上述種種因素的存在,即使在正常情況下,因進食過多,吃奶後立即平卧,乳汁也容易沖開賁門,經食管返至口腔,造成吐奶。孩子偶爾吐一次奶,精神也很好,不一定是有病。如連續吐幾次,每次餵奶時均吐,應注意孩子是否有發熱,大便情況如何,精神有無改變等等。可能胃腸道本身有問題,也可能其他系統有病變存在,應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漾奶多半是由於嬰兒在吃奶時吸進了空氣。空氣進入胃後,因氣體較液體輕而位於上方,容易沖開賁門而出,同時也會帶出一些乳汁,這樣就引起漾奶。所以,在餵奶時,要讓孩子的嘴裹住整個奶頭,不要留有空隙,以防空氣乘虛而入。用奶瓶喂時,還應讓奶汁完全充滿奶頭,不要怕奶太沖而只到奶頭的一半,這樣就容易吸進空氣。喂完奶後,最好讓孩子趴在大人肩上,用手輕拍孩子背部,可使吸進去的空氣跑出來。喂完奶後,抱起和放下孩子時動作要輕,活動度要小些。搖晃太厲害,就容易漾奶或吐奶。漾奶時的量一般較少,對孩子生長發育不會有多大影響。隨著月齡的增長,自然就好了。寶媽還可以下載【寶寶樹時光】這個手機軟體,大家一起討論育兒問題,共同學習育兒經驗!

⑨ 嬰兒老是吐奶是怎麼回事該怎麼辦

1、仰卧餵奶 可能是怕寶寶累著,或是便於餵奶,不少家長都是採取寶寶仰卧時餵奶的方法,其實這是不太科學的。由於寶寶胃結構的特殊性,仰卧時,很容易造成奶水在胃裡 滯留,很容易導致吐奶。比較正確的姿勢是抱起寶寶餵奶,讓寶寶的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胃裡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腸,這樣就能有效減少因躺著餵奶而造 成的吐奶幾率了。 2、餵奶時空氣進入 與大人相比,新生兒的喉頭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們含乳頭的方式比較笨拙,吃奶時空氣容易與奶汁一起吸人胃部,這樣在打嗝或晃動身體時很容易出現吐奶。 抱著寶寶餵奶時,一是動作盡量要輕,不要劇烈晃動寶寶的身體。二是在餵奶時,要讓孩子的嘴裹住整個奶頭,不要讓空氣乘虛而入。用奶瓶喂時,還應讓奶汁完全充滿奶頭,盡量避免空氣在餵奶時帶進孩子的胃裡造成吐奶。 要特別留意的是,喂完奶後一定要讓寶寶打個嗝:把寶寶豎直抱起靠在肩上,輕拍寶寶後背,讓他通過打嗝排出吸奶時一起吸入胃裡的空氣,再把寶寶放到床上, 這樣也就不容易吐奶了——這個「放」也是要講求技巧的哦,專家提示我們,餵奶後最好能讓寶寶多立一會兒,放下時的最佳姿勢是右側卧位,枕頭略抬高點,這些 小措施都能有效地減少吐奶。 那麼,除了以上原因以外,會有哪些疾病引起新生兒吐奶呢? 二、引起吐奶的八種疾病 1、羊水吸入:由於羊水大量吸入,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新生兒常在生後不久即出現嘔吐,吐出清水、粘液或帶少量血性液體,但一般情況良好,對於羊水吸入導致的頻繁嘔吐可用1%的蘇打水洗胃。 2、幽門痙攣:新生兒時期由於幽門功能暫時失調常在餵奶後不久出現噴射狀嘔吐,臨床常吐出大量乳汁和乳凝塊,時好時壞。對於幽門痙攣,可以用 1:1000阿托品在吃奶前5-10分鍾滴入口內,先從1滴開始,逐步增加,最大量不得超過4滴,直到小兒出現面紅為止,一般能獲得明顯療效。 3、新生兒便秘:新生兒一般生後10小時內開始排出胎糞,如果生後數日排便極少或胎便排出時間明顯延長,臨床也可出現腹脹、吐奶。對於新生兒便秘可以用生理鹽水灌腸,一旦大便通暢,腹脹和嘔吐常隨之緩解。 4、感染因素:是新生兒嘔吐最常見的原因,除了消化道本身感染如流行性腹瀉、肝炎等外,消化道外的感染如中耳炎、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等,也是引起新生 兒嘔吐的常見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消化道畸形在新生兒嘔吐的發病中常佔有一席之地,而且危害極大,我們應該特別引起重視。 5、食道閉 鎖:新生兒生後即發生劇烈的嘔吐,吃啥吐啥,常吐出象螃蟹吐的泡沫狀液體。 幽門肥厚性狹窄:臨床常常在生後2周左右出現嘔吐,進行性加劇,常表現為噴射性嘔吐,但吐後仍有飢餓感,由於頻繁嘔吐,新生兒常出現脫水和營養不良,腹部 體檢時,可以摸到棗核樣的塊物。 6、腸閉鎖:生後1天內常出現持續性嘔吐,吐奶後症狀常有所緩解,但吃奶後幾小時又開始嘔吐,吐出物常伴有奶、膽汁和糞便樣的液體。 7、腸旋轉不良:生後數日內常出現間隔性嘔吐,時輕時重,嘔吐物可為奶汁或膽汁。 8、先天性巨結腸:生後無胎便或有頑固性的便秘,臨床常伴有進行性的腹脹、嘔吐。 綜上所述,對新生兒時期的嘔吐,了解病史、生產史、是否吸入羊水、喂養史以及胎便排出情況和其他伴發症狀是非常重要的,臨床應該注意新生兒的腹部,觀察有 無胃型、腸型、腹部腫塊以及應仔細檢查肛門。

熱點內容
教育小視頻 發布:2025-05-09 07:05:49 瀏覽:172
高中化學電解質 發布:2025-05-09 07:03:32 瀏覽:166
月光族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09 06:25:19 瀏覽:807
天地源生物 發布:2025-05-09 06:18:14 瀏覽:496
怎麼解除老師電腦控制 發布:2025-05-09 06:16:45 瀏覽:585
小學教師班主任總結 發布:2025-05-09 05:58:41 瀏覽:580
坦克世界怎麼打字 發布:2025-05-09 05:19:03 瀏覽:652
陶器的歷史 發布:2025-05-09 04:25:53 瀏覽:286
中三基本步教學 發布:2025-05-09 04:18:41 瀏覽:170
高考物理考前輔導 發布:2025-05-09 03:53:36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