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哪些是人才

哪些是人才

發布時間: 2022-06-09 12:00:06

什麼人才人算是人才

不給社會造成負擔的都是人才
社會大圈子,大家各盡其職,做好自己的事都對社會的一份貢獻。
沒有大小,貧賤之分

② 優秀人才是指哪些方面的

優秀人才指的是在個人領域有著卓越表現和不凡能力的人。

一、優秀專業技術人才評選的基本條件

1、熱愛祖國,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遵紀守法,作風正派,品質優秀。

2、具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致力於我市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協調發展,積極主動地為決策咨詢、項目論證、技術攻關、科學普及、成果轉化及人才培養和引進提供服務。

3、模範履行崗位職責,具有較高的學術地位和專業技能,在本行業中做出較大貢獻,得到業內專家認可並享有較高社會聲譽。

4、參評本屆高級專家人員的科研成果、獎勵和榮譽稱號的時間界限:2006年至填報資料前。

5,參評本屆高級專家的人員應是當前在各自行業、領域積極工作,發揮作用的優秀人才。

二、優秀專業技術人才評選的具體條件:優秀專業技術人才至少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人才、國家各類學科專家組成員、「333人才工程」省級人選、省部級重點學科和重點扶持學科的學科帶頭人。

2、獲省(部)級以上科學技術進步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人員;承擔國家基金項目或列入國家、省科技計劃項目科研課題的主要主持人或課題負責人;獲市級科技進步一等、二等獎的主要完成人。

3、擁有發明專利,其成果轉化取得較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獲省農村技術承包獎的項目主要完成人;在農、林、牧、水等行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的研發、引進和推廣應用中,形成規模效益,推動了區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農業科技人員。

5、在教書育人方面成績顯著,對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教育事業發展發揮了較大作用,在教育教學改革中有所創新並取得良好社會效果,在同行中有較好聲譽的優秀教師和教育工作者。

6、主持市以上醫學重點科研課題研究,有較大的技術創新,取得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被同行和社會公認者。

7、在國際、國家比賽中獲獎牌或在省級比賽中獲金牌的運動員、執教的教練員;或者是在體育科研方面獲得省級以上獎勵的科研人員。

8、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領域有創造性研究成果,學術造詣深,以第一、第二作者發表的論文被SCI(科學引文索引、科學引文索引擴展版)、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會議索引)收錄;以第一作者在國家一級期刊上發表本專業論文,或獨立撰寫並由國家級出版社正式出版過專著一部;獲得省(部)級以上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的主要研究人員;獲得市社會科學類一等獎的主要研究人員。

9、在文學、藝術等方面獲「文華獎」、「梅花獎」、「群星獎」、「五個一工程獎」等國家級文學、圖書、藝術作品獎,且是在獎項中起主要作用的主創人員;或者作品在國家級展覽、展演中入展、入選;或者在有屆次權威性評獎活動中獲省(部)級一等獎一次、二等獎兩次以上者(獲獎作品主創作、編導和演員);或者獲「陽泉市文學藝術獎」以及獲「市文聯德藝雙馨獎」者,並在本專業非屆次評獎中至少獲國際、國家級一次,或省部級兩次以上,在發現、培養文藝人才,創作精品力作,打造文化品牌方面發揮了較大作用,文藝體制改革中創造了新鮮經驗,取得了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在文藝界有較好聲譽的優秀文藝工作者。

10、在新聞出版、理論宣傳中理論基礎扎實,成績顯著,在省內有一定影響,市內同行中有較高聲望,並在有屆次權威性評獎活動中獲得省級以上理論研究或新聞作品獎的專業人員;獲省級新聞作品、理論著述或文章一等獎兩次以上的第一完成人。

11、在完成市級以上重點工程項目、科研項目、新技術應用、新產品開發中成績卓著的主要技術完成人和負責人;在引進、消化、開發、推廣國內外先進科學技術中,解決了關鍵技術問題,並取得顯著效益的技術人員。

12、在金融、財稅、統計、商貿、法律、公安等技術領域做出突出貢獻,受到省(部)級以上表彰的專業人員。

③ 什麼叫做人才

人才就是在某個方面較為有用的人。對於人才,需要遵循以下做法:
1、目標。公司在人才方面應該盡早的確定自己的目標,對於各個崗位的專業人才一定要有一個培養計劃,從而讓公司的各項業務井井有條。

④ 什麼是人才

人才的意思:指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並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

一、人才的拼音

rén cái

二、人才的文學作品示例

茅盾 《子夜》八:「他常到某某屋頂花園巡閱,也為的是要物色人才。」

呂澄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二講:「 支謙到江南以後,北方仍有宣揚佛學的人才。」

(4)哪些是人才擴展閱讀

人才的反義詞:白痴、庸才。

一、白痴[ bái chī ]

一種重度的精神發育不全病。多由胎兒或幼兒期腦的發育受障礙或腦外傷等引起。患者智力低下,語言能力很差,嚴重者不能自理生活。也指智力極為低下的人。

文學作品示例:冰心 《南歸》:「我寧可做一個麻木、白痴、渾噩的人,一生在安樂、卑怯、依賴的環境中過活。」

二、庸才[ yōng cái ]

指能力平常或能力低的人。

文學作品示例: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文章不痛不癢,真庸才也。」

⑤ 什麼是人才

人才,泛指各行各業中的領軍人物。是指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並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人才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

人才一詞出於古老的《易經》"三才之道",即孔子及孔門弟子的《易傳》講:"《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人的才能。漢 王充《論衡·累害》:"人才高下,不能鈞同。"晉 葛洪《抱朴子·廣譬》:"人才無定珍,器用無常道。"《北史·崔亮傳》:"立中正不考人才行業,空辨氏姓高下。"唐 劉知幾《史通·敘事》:"故知人才有殊,相去若是,校其優劣,詎可同年?"

有才學的人。晉 葛洪 《抱朴子·逸民》:"褒賢貴德,樂育人才。"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則天下之人才,不勝用矣。"清 惲敬《兵部侍郎裘公神道碑銘》:"今上加意人才,大臣多以公名舉奏,升內閣侍讀學士。"呂澄《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二講:" 支謙到 江 南以後,北方仍有宣揚佛學的人才。"

人的容貌。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七:" 楷 人才寢陋,兼無德行。"元 無名氏《漁樵記》第一折:"有妻是 劉 家女,人見他生得有幾分人才,都喚他做 玉天仙 。"《三國演義》第六五回:"馬超縱騎持槍而出,獅盔獸帶,銀甲白袍,一來結束非凡,二者人才出眾。"

指美貌女子。茅盾《子夜》八:"他常到某某屋頂花園巡閱,也為的是要物色人才。"

⑥ 什麼是人才!

兩種解釋:
1.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並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具體到企業,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能夠勝任崗位能力要求,進行創造性勞動並對企業發展做出貢獻的人,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員工。企業的人才總量包括經營人才、管理人才、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經營人才指企業的單位負責人和部門負責人;管理人才、技術人才是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資格或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員;技能人才是在生產技能崗位工作,具有高級工及以上技能等級或具有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
2. 人才也指美麗、俊秀的容貌和好身材。如:他女兒人才不錯。

⑦ 什麼人才是人才

人才是具有能力者。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有天賦,因而每個人都可能是人才。
但是,大多數人因為沒有發現自己的天分,同時周圍的環境也沒有提供嘗試、施展的機會,他們的天賦並未轉化為能力,只能稱做潛在的人才。對這些潛在人才的有效激勵,往往成本較低、效果顯著,而且還能得到有力臂膀。人才還需伯樂識,說的就是潛在人才需要受到有效激勵、促成和發現。
我認為,人才的真正特點是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比如說計算機編程人才,不是說他現在程序編得多好,而是看他將來是不是有發展潛力,是不是能不斷提高自己的編程水平,甚至自成體系,超越前人。
現在一般教科書和研究資料所說的人才,是指已經顯露出能力的各行各業具有真才實學的優秀人物。或者是知識淵博的學者,或者是具有豐富經驗的實幹家,或者是具有一技之長的專家等。他們的人才概念其實是顯性的人才。顯性的人才具有以下特點:
1、有才能,具有超過他人的才乾和能力。至少在某一方面獨具專長,勝過別人。
2、有遠見,至少在專長方面有遠見卓識,對問題的了解比一般人深入;有較強的分析和判斷能力,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善於抓住事物的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
3、有開拓精神和創新能力。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獨具一格。

⑧ 什麼是人才人才的標准

二、思考能力決定你在職場能達到的高度職場上經常看到一個話題討論,「優秀到不可被替代」。其實,鮮有人不可被替代,即便是企業創始人,比如喬布斯去世,蘋果公司依然能有效運轉。真正優秀的人才、企業家是打造好運營模式,使企業永續經營下去。這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思考方式和思考技巧。

職場上,如果只是做一些普通的、基礎的、輔助型的工作,可能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有一定溝通能力即可,但要做到管理層,要晉升、晉級有更好的職業前程,讓自己越來越值錢,就需要具備「思考能力」。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工作前思考工作順序,考慮好用什麼思路才能得到結果,想好工作步驟,對新人來說尤其重要。

在咨詢公司,首先要學習的技能是邏輯樹、結構化思維(MECE)、問題解決法等一系列邏輯思維或問題解決的順序方法。

「邏輯樹」類似於目前流行的「思維導圖」。有了這個軟體,即便不曾咨詢公司工作,也能很容易將龐大復雜的問題分解成一個個的小問題,而分解的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可以幫我們回憶決策速度。


邏輯樹
《靠譜》一書作者有豐富的企業管理咨詢經驗,他推崇「先做假設」的咨詢式思維方式。所謂「假設性思考」,就是:

大膽假設。先設想好工作的大致方向,而後再做具體的研究調查。即便假設不對也沒關系。

小心求證。按照預定的路線,鎖定調查研究的關鍵點,做出高效的調查分析。

篩選信息。思考方案。根據自己的推測,思考工作路線和解決方案。

洞察真相。探求問題本質。要呈現的不是「信息」和資料,而是「本質」和結論。

思考能力決定一個人工作價值。所謂「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是有道理的。

三、文本處理能力是進入職場前就應該具備的能力

《靠譜》一書中把這項技能稱為「資料製作技巧」。我們可以理解為「熟練使用各種辦公軟體」這一求職技能,而這些技能是在進入職場前就需要具備的。比如公文寫作、會議紀要、PPT製作、EXCEL技巧、項目管理等,難道不應該是大學里、是實習期(社會實踐)就應該提前學會的技能嗎?

在這一章節中,我個人覺得對自己最有啟發的是「檢索型閱讀法」。作者介紹了「咨詢師的閱讀法」,主要是以下幾點:

明確 、緊扣閱讀目的;

像網路檢索一樣檢索目錄,選出所需內容,只讀重要;

盡量多方面、淺層次地接觸大師文獻。
作者舉到一個例子。咨詢師秋山由香原本是個工程師,對經營和財務幾乎一竅不通,她初入咨詢行時,對九成的會計專業術語不能理解。但做咨詢師,會計學是必須要懂的學科。她運用高效閱讀法和學習法,用三、四個月的時間進行填鴨式的惡補,並且去培訓班充電,為了補課,她一年中閱讀的書多達800多本。

作者說他大為驚嘆。秋山由香用的就是咨詢師閱讀法,她的目的是「吸收必要的知識」,而不是閱讀量。她讀書並不是從頭到尾一字一句讀,只不過是為了掌握必要的知識,用了800本書。

資料製作技能(文本處理技能)是最最最基本、也是最容易學習的職場能力,在工作第一年或者在工作之前就可以學習應用。當然也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地精進,以提高工作效率,為決策服務。

由於作者系「咨詢師」出身,書中有很多咨詢行業的專業術語。比如「項目管理表——課題管理表」,「就是在EXCEL表中羅列出在項目中運行的課題,製成讓相關人員可以相互確認進度和狀態的圖表」,我一想,哦,文字表述這么復雜,不就是復雜一點的甘特圖嗎?

四、職業化水平決定一個人的工作價值

接觸「職業化」一詞是在2004年。當年公司聘請了廣東的一家咨詢公司來做管理咨詢。

後來發現,在職場上評價一個人「很職業」、「職業化程度很高」,幾乎就是最好的評價了。所謂的職業化,是一種工作狀態的標准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包括了職業化的工作形象、職業化的工作技能、職業化的工作素養,甚至是職業道德。

對照《靠譜》這本書,以上對「職業化」的了解就顯得很虛泛了。《靠譜》一書中強調職業化是「專業、商務精神」。所謂的職業化,本質上就是咨詢師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四個字——創造價值!

不管是職場小白,還是職場老油條,不管你入職一年,還是已經面臨退休,企業考察一個人,永遠都是「價值」導向。這是商業精神的體現。

一個人如果想順利地度過一生的職業生涯,時間觀念、效率原則、承諾力、學習力、追隨力、團隊合作能力……真的是一樣都不能少。而早一天練就這些基本功,並且有「超越組織(公司)要求的努力」,你就會成為史玉柱所言的「人才」——交給你一件事,做成了;再交給你一件事,也能做成。


目光炯炯聊職場,內心溫暖談人生 【丁是丁】ID:dsd555555

⑨ 什麼叫做人才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並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

熱點內容
高考物理考前輔導 發布:2025-05-09 03:53:36 瀏覽:610
愛唱歌的小杜鵑教學反思 發布:2025-05-09 03:38:02 瀏覽:684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書 發布:2025-05-09 01:33:48 瀏覽:68
孫子的英語 發布:2025-05-09 01:05:20 瀏覽:26
愛久教育 發布:2025-05-09 01:00:30 瀏覽:446
舞曲動作教學 發布:2025-05-09 00:57:43 瀏覽:572
生日英語怎麼寫的 發布:2025-05-09 00:57:40 瀏覽:741
化學中酸 發布:2025-05-09 00:54:40 瀏覽:557
世界怎麼去 發布:2025-05-09 00:46:50 瀏覽:205
醫生的英語 發布:2025-05-09 00:30:42 瀏覽: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