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兩新組織是什麼

兩新組織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6-09 21:32:15

1. 兩新組織是什麼

兩新組織是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的簡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兩新」組織蓬勃發展,已經成為社會組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兩新組織中的新經濟組織是指私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港澳台商投資企業、股份合作企業、民營科技企業、個體工商戶、混合所有制經濟組織等各類非國有集體獨資的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是指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統稱。

(1)兩新組織是什麼擴展閱讀

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的分類:

新經濟組織在國家統計分類目錄中包括: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外商經濟控制企業,港澳台經濟控制企業,非國有控股股份制企業,非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等。

新社會組織一詞,是上海20世紀90年代以來開始出現的一個新的詞彙。新社會組織主要包括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部分中介組織以及社區活動團隊。

2. 「兩新」組織指的是什麼

兩新」組織,是指就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的簡稱。 新經濟組織,是指私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港澳台商投資企業、股份合作企業、民營科技企業、個體工商戶、混合所有制經濟組織等各類非國有集體獨資的經濟組織。 新社會組織,是指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統稱。社會團體,指按《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由中國公民自願組成,為實現會員共同意願、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包括學術性社團、行業性社團、專業性社團和聯合性社團等。民辦非企業單位,指按《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的規定,由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 近年來,「兩新」組織黨建工作蓬勃發展,取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在「三拓展」的要求下,「兩新」組織黨建要進一步推進須實現「三個轉變」。 由外部推動向內部驅動轉變 「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剛起步時,依靠外部力量推動比較多。但外部力量是企業黨建工作發展的外因,而「兩新」組織黨建工作要取得實效,要達到持之以恆,必須主要依靠「兩新」組織內部的力量。內部的因素在外部條件的配合下共同把黨建工作搞好。 「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工作目標是凝聚黨員、凝聚群眾、凝聚社會。「兩新」組織黨組織最貼近黨員、群眾,最能及時了解黨員、群眾的心理需求和利益訴求,並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兩新」組織黨組織和企業外的任何組織相比,它最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由它為企業生產經營服務,比其他任何組織都更有效。 現在各社區都有黨建助理調研員,負責包括「兩新」組織在內的整個社區黨建工作,市、區也招聘了一批專職黨群工作者進入樓宇開展黨群活動。但是,實踐證明,外派的黨務幹部和黨群工作者沒法進入「兩新」組織的管理決策層,也就難以開展有效的黨建工作。從實際看,很多「兩新」組織對外來的黨務工作者上門開展黨建活動不了解、不理解、不接受,表現為「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說、事難做」。這說明,僅有社區黨建助理調研員和社區黨群工作者這樣一支隊伍還遠遠不夠,有必要「有償聘請」「兩新」組織內的黨員中高層幹部和企業的業務骨幹為「兼職黨務工作者」。 實踐證明:凡是「兩新」組織黨建真正搞得好,真正有特色有效果的園區和樓宇,都是由於「兩新」組織黨組織自身具有內在的積極性和凝聚力。 由「無為而治」向「三服務」轉變 「兩新」組織內部的黨建工作是整個「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主體。但是,就目前而言,不少的「兩新」組織黨組織存在兩種傾向:一是黨組織作用虛化,搞無為而治,認為黨組織只不過是幾個黨員的簡單集合體,黨組織不需要也很難發揮在「三服務」中的戰斗堡壘作用;二是黨組織作用重心偏差化,認為黨組織只要維護好服務好業主的利益就可以,至於對黨員、群眾的服務則是可有可無的。這兩種傾向使「兩新」組織的黨建工作不能有效地實現由組織覆蓋到建黨目標的轉變,是進一步深化拓展「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主要障礙之一。為此,「兩新」組織黨組織的黨建工作必須實現由「無為而治」向「三服務」轉變。 為企業服務。「兩新」組織內部開展黨建活動得到業主的認可和支持是至關重要的。而要得到業主的認可和支持就要使黨建活動能夠與企業的經營活動結合起來,與企業的發展目標結合起來。要讓企業主認為黨建活動對於企業搞好經營、創造利潤非常重要,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因此,在「兩新」組織開展黨建活動不僅不能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而且還要促進企業的生產經營。 為黨員服務。有黨員反映:「黨員在民營企業是打工者,流動性強。為此,(黨組織)要讓黨員有歸宿感。讓黨員真正感到自己既是打工者,又是黨員。」「要鼓勵黨員成才,鼓勵黨員競爭。」黨員參加組織活動不能只有付出和「沒完沒了的學習討論」,而是要在必要時能得到組織實實在在的幫助。 為群眾服務。「兩新」組織內的黨員要把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與服務群眾結合起來。「兩新」組織內的黨員不僅自己要兢兢業業地努力工作,完成企業交給的各項任務;而且,要團結企業內的群眾,盡自己所能幫助他們克服工作中的困難,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辦實事。黨員和黨組織要發揮溝通群眾之間、溝通群眾與企業之間的作用,讓群眾感到黨員和黨組織的存在,讓群眾從身邊的黨員和黨組織那裡獲得信心與力量。這樣,黨組織對群眾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就會增強。 「三服務」的原則是黨在「兩新」組織建立黨組織、開展黨建活動的基礎。堅持了這個原則,黨在「兩新」組織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由「各自為戰」向制度建設轉變 從整體上看,「兩新」組織的黨建工作還處於一個「各自為戰」的狀態。「各自為戰」的狀態固然可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切實發揮每個黨建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豐富「兩新」組織黨建的經驗,對推動今後的黨建工作很有利。但是,不可否認,這樣的「各自為戰」客觀上造成了認識和活動內容的不一致。 首先是對服務黨員、服務群眾、服務企業的認識不一致。黨組織的「三服務」應該是全面的,不僅要服務企業,還要服務黨員和群眾。有些黨組織則認為,只要服務好企業,在工作崗位上把業主交給的任務完成好就可以了:有的黨組織認為,服務群眾是抽象的,可做可不做,可以多做也可以少做。這種服務對象的不全面,就必然影響到黨建工作的效果。 其次是對服務內容和服務領域不一致。有的黨組織不僅節日慰問,提供政策法規咨詢、聯誼活動,而且通過淡心談話制度,及時了解黨員的思想動態,幫助其克服在工作、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甚至為下崗、失業黨員牽線、搭橋,幫助其就業。有些黨組織僅僅搞些聯誼活動、節日慰問,認為黨組織沒有義務幫助失業的黨員和群眾,對群眾在工作、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視而不見,漠不關心。 毫無疑問,這些不一致是造成當前「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效果參差不齊的重要原因。因此,從制度的層面對「兩新」組織的黨建工作進行規范是必要的。 從制度的層面規范「兩新」組織的黨建工作至少包括兩個層面的規范:第一層面,市、區和社區對其所屬黨組織和黨員、群眾的服務。中央已制訂了有關做好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地方黨委、部門黨組(黨委)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等內容的文件。各級地方黨委和黨組織要以這些文件為指導,制訂具體的工作制度,針對「兩新」組織黨建工作面臨的各種問題,從財力上提供保障,從宣傳上提供支持,從人才上提供支撐,確保「兩新」組織的黨建工作順利推進。第二層面,「兩新」組織內的黨組織對所屬黨員、群眾和所在的「兩新」組織的服務。從整體上來看,「兩新」組織內的黨組織在服務黨員群眾、服務企業上參差不齊。為此,「兩新」組織的黨建工作制度建設要規范並提升到「三服務」的層次。而且,要以中央文件和各級地方黨組織的意見為指導,制訂黨組織具體的各項工作制度。

3. "兩新"組織指什麼

「兩新」組織,是指就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的簡稱。

新經濟組織
新經濟組織,是指私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港澳台商投資企業、股份合作企業、民營科技企業、個體工商戶、混合所有制經濟組織等各類非國有集體獨資的經濟組織。

新社會組織
新社會組織,是指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統稱。社會團體,指按《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由中國公民自願組成,為實現會員共同意願、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包括學術性社團、行業性社團、專業性社團和聯合性社團等。民辦非企業單位,指按《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的規定,由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

4. 什麼是黨建工作,什麼是兩新組織屬於編制嗎

黨建,即黨的建設的簡稱。包括: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反腐倡廉建設、純潔性建設等,具有鮮明的黨性和實踐性,指導黨在不同時代、不同情況下的工作與活動。
黨建工作主要抓好三方面:1、執政能力建設。2、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3、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兩新」組織,是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的簡稱。新經濟組織是指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我國內地公民私人,港澳台商,外商全部所有或絕對控制的新出現的經濟組織形態。新社會組織是指改革開發以來,我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新涌現出來的相對於政黨、政府等傳統組織形態之外的各類民間性的社會組織。

5. 兩新組織的定義是什麼

兩新組織 「兩新」組織,是指就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的簡稱。 [編輯本段]新經濟組織 新經濟組織,是指私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港澳台商投資企業、股份合作企業、民營科技企業、個體工商戶、混合所有制經濟組織等各類非國有集體獨資的經濟組織。 [編輯本段]新社會組織 新社會組織,是指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統稱。社會團體,指按《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由中國公民自願組成,為實現會員共同意願、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包括學術性社團、行業性社團、專業性社團和聯合性社團等。民辦非企業單位,指按《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的規定,由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

6. 誰知道什麼是兩新組織

新經濟組織新經濟組織是指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我國內地公民私人,港澳台商,外商全部所有或絕對控制的新出現的經濟組織形態。另從所有制特徵上看,現行法律,法規把這類經濟組織統稱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 國家統計分類目錄中包括: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外商經濟控制企業,港澳台經濟控制企業,非國有控股股份制企業,非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等。非公有制經濟是指各種社會經濟成份中公有制經濟以外的其他經濟成份。在我國現階段,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港澳台投資經濟,外商投資經濟以及混合經濟和股份合作制經濟中的非國有成分和非集體成分。個體經濟又稱「個人所有制經濟」。個體經濟通常是指生產資料歸勞動者個人所有,以個體勞動或家庭成員勞動為基礎,勞動成果歸勞動者個人所有和支配的一種所有制經濟成分。在我國,個體經濟目前專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登記注冊的個體工商戶。私營經濟以生產資料的私人所有為基礎的經濟形式。私營經濟與個體經濟的主要區別在於,它是一種體現著僱傭勞動關系的經濟成份。私營經濟的主要形式是私營企業,包括:私營獨資企業,私營合夥企業,私營有限責任公司和私營股份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經濟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不同所有制的投資主體對一個企業或公司投資所構成的經濟類型。它含有國有,集體,個體,私營,外資等經濟中的幾種成份。其主要形式是混合所有制企業。股份合作制經濟指兼有合作制和股份制兩種性質的一種經濟形式,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中探索出來的適合市場經濟要求的一種集體經濟的新的組織形式。其主要經濟形式是股份合作企業。港澳台商投資經濟我國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的投資者到內地直接投資設立企業而形成的經濟。其經濟形式主要包括獨資企業,與內地投資者合資或合作經營企業,以及其投資的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資經濟外國投資者在我國內地直接投資所形成的經濟。其經濟形式主要有四種形式:外資企業(又稱「外商獨資經營企業」),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企業8,個體工商戶: 是指個人從事生產勞動,生產資料或產品收入歸個人所有,僱工7人(含7人)以下,以個人全部財產承擔民事責任的經營形式,包括城鎮閑散勞動力等自籌資金開業興辦,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准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工業,手工業,客貨運輸,商業,飲食,服務(包括修理)和房屋修繕等個體經營者。還包括農村的非農業個體經營者。 9,非公有制企業: 指在工商登記時登記為企業的,非國有或非集體性質的經濟組織,包括私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港澳台商投資企業,非國有控股股份制企業。注意:非公有制經濟范圍包含個體經濟,非公有經濟組織包括個體工商戶,非公有制企業不包括個體工商戶。 10,私營企業: 指由自然人投資設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僱傭勞動為基礎的營利性經濟組織。包括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私營企業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所規定登記注冊的私營有限責任公司,私營股份有限公司,私營合夥企業和私營獨資企業。 11,私營獨資企業:在我國,按有關法律規定,由一名自然人投資經營,以僱傭勞動為基礎,投資者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企業。 12,私營合夥企業: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或《私營企業暫行條例》的規定,由兩個以上自然人按照協議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負盈虧,以僱傭勞動為基礎,對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企業。 13,私營有限責任公司:指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私營企業暫行條例》的規定,由兩個以上自然人投資或單個自然人控股的有限公司。 14,私營股份有限公司:指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定,由五個以上的自然人投資,或由單個自然人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 15,合夥制企業:也稱合夥企業。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出資者共同出資,合夥經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並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營利性經濟組織。 16,股份合作企業:在我國,以合作制為基礎,由企業職工共同出資入股,吸收一定比例的社會資產投資組建,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共同勞動,民主管理,按勞分配與按股分紅相結合的一種集體經濟組織。 17,混合所有制企業:指國家,集體,個體私營,外資等所有制經濟中兩個以上不同所有制經濟,通過一定的資產組織形式,混合而成的所有制企業。 18,港澳台商投資企業:我國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投資者到內地直接投資設立的企業。包括其獨資經營的企業,其與內地其他投資者合資合作經營的企業,以及其投資的股份有限公司。 19,與港澳台商合資經營企業:指港澳台地區投資者與內地企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按照合同規定的比例投資設立,分享利潤和分擔風險的企業。 20,與港澳台商合作經營企業:指港澳台地區投資者與內地企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及有關法律規定,依照合作合同的約定進行投資或提供條件設立,分配利潤和分擔風險的企業。 21,港澳台商獨資經營企業: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及其有關法律的規定,在內地由港澳台地區投資者全額投資設立的企業。 22,港澳台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經外經貿部依法批准設立,其中港,澳,台商的股本占公司注冊資金的比例達到25%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凡比例小於25%的,歸屬於內資企業中的股份有限公司。 23,外商投資企業:外國投資者在我國內地直接投資所建的企業。 24,外商獨資企業:又稱外資企業。指外國投資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在我國內地全額投資設立的企業。 25,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在我國,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依法批准設立,其中外資的股本占公司注冊資金的比例不低於25%的股份有限公司。若外資的股本比例低於25%的,則屬於內資企業中的股份有限公司。 26,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指外國企業或外國人與中國內地企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按合同規定的比例投資設立,分享利潤和分擔風險的企業。 27,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指外國企業或外國人與中國內地企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及有關法律規定,依照合作合同的約定進行投資呀提供條件設立,分配利潤和分擔風險的企業。]

7. 什麼是兩新組織

「兩新」組織,是指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的簡稱。新經濟組織,是指私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港澳台商投資企業、股份合作企業、民營科技企業、個體工商戶、混合所有制經濟組織等各類非國有集體獨資的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是指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統稱。

8. 「兩新組織」是指什麼呢

「兩新」組織,是指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的簡稱。新經濟組織,是指私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港澳台商投資企業、股份合作企業、民營科技企業、個體工商戶、混合所有制經濟組織等各類非國有集體獨資的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是指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統稱。
我搞「五個基本」工作時知道的,比如律師事務所就是兩新組織。

9. 基層黨組織的「兩新」黨建指的是什麼

「兩新」黨建指: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黨建。

新經濟組織,是指私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港澳台商投資企業、股份合作企業、民營科技企業、個體工商戶、混合所有制經濟組織等各類非國有集體獨資的經濟組織。

新社會組織,是指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統稱。

(9)兩新組織是什麼擴展閱讀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各級黨組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創造性地開展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成效顯著。

目前,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中的黨組織數量大幅度增加,影響力明顯增強,成為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認真貫徹黨的方針政策的堅強戰斗堡壘。

新社會組織是指改革開發以來,我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新涌現出來的相對於政黨、政府等傳統組織形態之外的各類民間性的社會組織,包括中介組織、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及各類群眾團隊。

新社會組織一詞,是上海20世紀90年代以來開始出現的一個新的詞彙。其特點是,相對於「社會組織」、「民間組織」、「群眾組織」等詞的概念,把范圍縮小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完善過程中涌現出來的民間組織。

熱點內容
上海冠碩生物科技 發布:2025-05-09 09:00:19 瀏覽:183
高樂國際教育 發布:2025-05-09 08:38:14 瀏覽:943
桂林山水片段教學 發布:2025-05-09 07:54:27 瀏覽:634
網路教育與自考 發布:2025-05-09 07:21:48 瀏覽:163
教育小視頻 發布:2025-05-09 07:05:49 瀏覽:172
高中化學電解質 發布:2025-05-09 07:03:32 瀏覽:166
月光族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09 06:25:19 瀏覽:807
天地源生物 發布:2025-05-09 06:18:14 瀏覽:496
怎麼解除老師電腦控制 發布:2025-05-09 06:16:45 瀏覽:585
小學教師班主任總結 發布:2025-05-09 05:58:41 瀏覽: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