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西是哪裡
❶ 隴西縣屬於哪個市
隴西縣的隸屬關系是這樣的: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你提到的這三個蘭州是甘肅省的省會,酒泉和西寧隸屬甘肅省。
隴西在古代是從地理方位指稱隴山(六盤山)以西的地方。又稱隴右(古人以西為內右),隴右在很容多情況下也指甘肅。公元前280年(秦昭王二十七年)在以上地區設隴西郡,後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西晉曾設過隴西國。秦漢時隴西郡治在狄道(今甘肅臨洮)。隴西郡是甘肅最早的行政建制。
❸ 歷史上所講的隴西具體是指今天的什麼地方
隴西來得名:
「隴西」一詞是怎麼自來的呢?古代「隴」與「壟」相通,指的是田埂。《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乘勢起於隴畝之中。」這里的隴就是田埂的意思。
古代人們看到橫亘於關中平原西部的隴山脈如同田埂一樣,就把它們稱之為隴山。《辭海》中說:隴山是六盤山南段的別稱。又稱隴坂,在陝西省隴縣西,南北走向,延綿約120公里,是渭漢平原和隴西高原的分界。
這個隴山在甘肅古代地理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人們將隴東、隴南、隴西稱為三隴之地,後來又變成了甘肅的簡稱。它們的命名同隴山密切相關。古人自然而然將隴山以東劃為隴東,隴山以西為隴西。而今天的隴南市和天水市、甘南的部分地區為隴南。所以甘肅也有三隴之地的說法。到了後來,人們將黃河以東、隴山以西的地區又統稱為「隴右」。
❹ 隴西是哪個省的
隴西位於甘肅省東南部,中國西部葯都,十大中葯材基地之一。 西隴海蘭新線上的璀璨明珠,
隴西城市地理坐標東經104.61,北緯34.98 ,定西市中部,渭河上游,東接通渭縣,南連武山、漳縣,西鄰渭源縣,北靠定西市安定區,東西寬52公里,南北長46公里,總面積2408平方公里。 隴西
縣名
隴西(英語:longxi 拼音:lǒngxī) 中文簡稱「隴」。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省
甘肅省(gansu Province)
管轄
隴西縣轄9個鎮(鞏昌鎮、文峰鎮、首陽鎮、菜子鎮、福星鎮、通安驛鎮、雲田鎮、碧岩鎮、馬河鎮)8個鄉(渭陽鄉、宏偉鄉、和平鄉、柯寨鄉、雙泉鄉、德興鄉、永吉鄉、權家灣鄉)。
方言
隴譜(隴西方言的古音古韻,無不折射出隴西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獨特的風情神韻。有些方言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如三國時期,隴西屬於魏蜀拉鋸式的交戰地帶,可能今天的隴西當初歸劉「蜀軍」所佔領,而後歸曹「魏軍」,因而人們口頭談論時就說,這是「劉的」(你的),那是「曹的」(我的)。久而久之,將「劉的」和「曹的」用作人稱代詞。又因為「劉字」與「牛」字發音相近,時間一長,慢慢地就把「劉」說成了「牛」,「劉」的就成了「牛的」。當然更多是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其韻味十足,極富民間生活氣息,卻又不知其確切來歷的方言)。
❺ 戰國時的隴西是指哪裡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始設隴西郡,郡治狄道(甘肅臨洮),成為我國最早的郡級行政區,其地理位置大致位於現代甘肅省南部和東南部。秦統一全國仍置隴西郡,漢襲秦制。魏文帝元年(公元220年),郡治由狄道遷襄武(甘肅隴西),直至唐乾元元年。期間隴西郡時廢時立,但襄武縣一直為其郡治所在地。唐乾元元年(758年)裁撤隴西郡,襄武縣承襲郡名,得隴西縣名至今(一說宋代置隴西縣)。古隴西郡在歷史上共存在了1037年(治所在臨洮492年(實475年),在隴西545年)。至今, 「隴西」作為地域名已存在了2200多年,成為全國僅有的幾個典範地名之一。
❻ 歷史上所講的隴西具體是指今天的什麼地方
就是甘肅那一帶,隴山的西部。隴西在古代是從地理方位指稱隴山(六盤山)以西的地方,隴右在很多情況下也指甘肅,秦漢時隴西郡治在狄道(今甘肅臨洮)。隴西郡是甘肅最早的行政建制。
拓展資料:
隴西因在隴山以西而得名,自古為「四塞之國」,兵家必爭之地。遠在史前時期,先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仰韶、齊家等文化遺址。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 年) 始設隴西郡,漢初設襄武縣,始有建置。隋改隴西縣,縣名沿用至今。
漢初,設襄武縣。高祖二年(前205年),屬隴西郡;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屬涼州隴西郡;元鼎三年(前114年),分隴西郡地增置天水郡,時隴西縣境內有襄武、首陽、探道、蘭干四縣並存,由隴西、天水二郡分轄,二郡均隸於涼州刺史部。
參考:網路「隴西」
❼ "隴西「指的是什麼地方
隴西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定西地區中商,渭河上游,東接通渭縣,南連武山、漳縣,西鄰渭源縣,北靠定西縣,東西寬52公里,南北長46公里,總面積2408平方公里。轄10個鎮,15個鄉,280個村,24個居委會,167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8.7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99萬人,農業人口42.76萬人,人口密度203人/平方公里,居住著漢、回等12個民族。全縣已實現了整體基本解決溫飽的目標,農村貧困面下降到2.8%,3個村達到小康標准。
秦置隴西郡,漢設襄武縣,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隴西一直為歷代郡、州、府治所在,還一度成為甘肅省最早的省會,是隴右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下下李氏源於隴西,歷代英才輩出,隴西李氏文化研究方興未艾,分別於1994年、1997和2000年成功舉辦了「隴西李氏文化全國研討會」、「隴西李氏文化旅遊觀光節」和「隴西李氏文化第二次全國研討會暨西部大開發隴西經貿洽談會」。隴西將成為凝聚中華文化的重點縣之一。
全縣地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1612-2778米,構成南山、城川、北山三塊條狀狹長地帶,北山為黃土梁峁溝壑區,城川為渭河河谷平原,南山為中低丘陵,耕地119.78萬畝,農業人口人均佔有耕地2.8畝.全縣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屬溫和半乾旱區,適種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洋芋等10多種,經濟作物主要有胡麻、油菜、葯材、大麻等,中葯材黨參、當歸、紅黃芪等素以質優量大走俏國內外市場,已形成地方拳頭產品,土特產品金錢肉、口條、火腿被譽為「隴原三絕」,臘羊肉、蕎粉、腌驢肉、燒雞粉被列為全省「名特小吃」。
❽ 古地名「隴西」是現在甘肅哪裡
隴西在古代是從地理方位指稱隴山(六盤山)以西的地方。又稱隴右(古人以西為右),隴右在很多情況下也指甘肅。秦穆公用由余之謀稱霸西戎,今天甘肅省天水、甘谷、武山、岷縣、隴西、臨洮等地在當時納入秦國版圖,公元前280年(秦昭王二十七年)在以上地區設隴西郡,後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西晉曾設過隴西國。秦漢時隴西郡治在狄道(今甘肅臨洮)。隴西郡是甘肅最早的行政建制。隴西有「中國葯都」、「千年葯鄉」 、「中國黃芪之鄉」、 「隴原三絕」、 「中國臘肉之鄉」等美譽。
❾ 甘肅有隴南、隴西,隴在那裡有沒有隴東,隴北
隴是甘肅的簡稱,來源於隴山和唐代隴右道,有隴東(慶陽),無隴北(截至2019年9月底)。
甘肅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六盤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所以簡稱為隴。隴南指的是甘肅省下轄地級行政區(市),位於甘肅省東南端。
隴西是甘肅省定西市下轄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定西市中部。而隴東指的是地級市慶陽,位於甘肅省最東部,習稱「隴東」。甘肅無隴北。
(9)龍西是哪裡擴展閱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26日,成立甘肅行政公署,下轄酒泉、張掖、武威、蘭州、定西、臨夏、慶陽、天水、平涼、武都11個分區(專區、市)、73縣(局)。
1950年1月8日,甘肅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轄今甘肅、內蒙古西部。1954年,根據內務部的通知,將撤銷的寧夏省並入甘肅省。
1957年,以民國十八年(1929年)的原寧夏省行政區域為基礎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1958年,劃3個專區(自治州)、19個縣市歸寧夏管轄。
1962年,專區增加到13個,即蘭州、白銀、慶陽、平涼、天水、武都、定西、臨洮、武威、張掖、酒泉、臨夏、甘南。
1965年,共有12個專區(自治州、市)、81個縣,32個區公所、1559個人民公社,88個街道辦事處。
196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將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阿拉善右旗分別劃歸甘肅省酒泉地區、武威地區管轄。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將甘肅省酒泉地區額濟納旗、武威地區阿拉善右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
1985年,甘肅省共設14個行署(州、市),轄86縣(自治縣、市、區),至此,形成今甘肅省行政區域。2004年,甘肅省轄12個地級市、2個自治州,86個縣(市、區)。
2018年8月30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甘肅省撤銷華亭縣,設立縣級華亭市,以原華亭縣的行政區域為華亭市的行政區域,華亭市由甘肅省直轄,平涼市代管。
❿ 甘肅隴西在哪裡
隴西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定西市中部,渭河上游,東接通渭縣,南連武山、漳縣,西鄰渭源縣,北靠定西市安定區,東經104.61,北緯34.98 ,東西寬52公里,南北長46公里,總面積2408平方公裡面積,人口50萬人。轄10個鎮,15個鄉,280個村,24個居委會,1670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回等12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