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多少顆佛珠

多少顆佛珠

發布時間: 2022-06-12 05:59:19

⑴ 佛珠多少顆有什麼講究和說法呢

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數目的子珠串綴而成,子珠數目隨所據經典不同,表徵不同的含義,具體分別如下:

1、一百零八顆

是最為常見的數目,為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從而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

2、一千零八十顆

按天台宗理論,十界無不性具善惡,故一千零八十數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一千零八十種煩惱。

3、五十四顆

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中的五十四個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五十階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4、四十二顆

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階位,即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和妙覺。

5、三十六顆

無確切的含義,通常皆認為是為了便於攜帶,遂三分一百零八顆成三十六顆,其中蘊含有以小見大的義理,故與一百零八顆相同。

6、二十七顆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賢聖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學」與第四阿羅漢果的「九無學」。

7、二十一顆

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十地」見「五十四顆」一段,「十波羅蜜」見「弟子珠」一段的介紹,茲不贅述。而「佛果」指達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8、十八顆

俗稱「十八子」,此中所謂「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9、十四顆

表示觀音菩薩與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獲得十四種無畏的功德。

(1)多少顆佛珠擴展閱讀:

佛珠如同佛教一樣來自印度,印度人自古都有以瓔珞鬘條纏身之風俗, 亦是後來演變成佛珠的使用。不過佛教最初是沒有使用佛珠, 最早有記載約是二世紀(而佛教是公元前500多年才產生的)。

而中國則在隋唐時代(公元六百年左右)開始有記載使用佛珠及在雕刻佛像時亦有刻上佛珠。中國有關佛珠的記載,是《續高僧傳》說隋唐時代的道綽大師,教人們拿著念珠持誦三寶名號。佛珠不是佛教所創, 在佛陀時代所制的律儀亦無佛珠的記戴。

而佛經記戴佛珠多出於後期的經典, 而律部經典卻不見有記戴, 所以依律典的南傳佛教徒亦較少有持珠, 但在密教中佛珠卻是極受重視。

⑵ 佛教手持念珠一般是多少顆佛珠

佛教手持念珠顆數一般是81,108,59,33不等。佛珠數目據《金剛頂瑜伽念珠經》所載以1080顆為最上。最常用的108顆,表示斷除108種煩惱,證得108種三昧。

作為修持念咒念佛時計算數字之用,108粒當作100計。還有54顆、42顆、36顆、27顆、21顆、18顆、14顆等數目。



(2)多少顆佛珠擴展閱讀

佛珠如同佛教一樣來自印度,印度人自古都有以瓔珞鬘條纏身之風俗, 亦是後來演變成佛珠的使用。不過佛教最初是沒有使用佛珠, 最早有記載約是二世紀(而佛教是公元前500多年才產生的)。而中國則在隋唐時代(公元六百年左右)開始有記載使用佛珠及在雕刻佛像時亦有刻上佛珠。

中國有關佛珠的記載,是《續高僧傳》說隋唐時代的道綽大師,教人們拿著念珠持誦三寶名號。佛珠不是佛教所創, 在佛陀時代所制的律儀亦無佛珠的記戴。 而佛經記戴佛珠多出於後期的經典, 而律部經典卻不見有記戴, 所以依律典的南傳佛教徒亦較少有持珠, 但在密教中佛珠卻是極受重視。

⑶ 佛珠多少顆代表什麼意義呢

12顆:代表十二因緣,是因果循環的十二個重要過程。

13顆:代表十二因緣與緣主本元因果輪回的關系。

14顆:代表代表十四種無畏功德,令眾生同享共得。

15顆:代表十四種無畏功德與緣主一切眾生同一悲仰。

16顆:代表十六種智慧,稱為十六心,賦予眾生相。

18顆:代表十八界,俗稱十八子,六根,六塵,六識。

21顆:代表十地十菠蘿蜜與佛果共二十一個位次。

27顆:代表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賢位。

36顆:代表以小見大的義理,三十六為一百零八的三分之一。

42顆:代表菩薩修行過程中四十二階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和妙覺。

54顆:代表菩薩修行過程中五十四個階位,十信、十住等五十階位,加四善根位。

108顆:代表求證百八三昧,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使身心達到寂靜入定的狀態。

216顆:代表前後兩世的一百零八種煩惱根除,共合二百一十六種斷除本元心無妄念。

1080顆:代表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一千零八十種煩惱,一並斷除,心神歸元。

佛珠解釋: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誦記數的隨身法具,在僧俗間的廣泛使用。本稱"念珠",起源於持念佛法僧三寶之名,用以消除煩惱障和報障。通常可分為持珠、佩珠、掛珠三種類型。

每串佛珠數目表徵不同的含義。佛珠的質料不勝枚舉,以"七寶"所製成的佛珠最為殊勝尊貴。菩提子是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一類佛珠。

佛珠是弘法最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佛珠時,不要過分地計較它的構造、顆數和質料才好。只要能做到"靜慮離妄念,持珠當心上",也就可以早證菩提、成就涅盤了。

⑷ 佛珠手串多少顆

佛珠手串常見的數目有: 一百零八顆、五十四顆、四十二顆、三十六顆、二十七顆、二十一顆、十八顆、十四顆。

1、一百零八顆是最為常見的數目,為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從而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

2、五十四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中的五十四個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五十階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3、四十二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階位,即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和妙覺。

(4)多少顆佛珠擴展閱讀:

在漢傳佛教中,念珠最早的記載起源於唐代凈土宗道綽大師。

佛教的念珠亦是禮敬法器的一種,佛教不同的念珠用於作不同法事,念珠珠數為108顆,代表斷除108種煩惱,而證得108種三昧,作為修持念咒念佛時計算數字之用,108粒當作100計。

大正藏中有《佛說木患子經》,相傳念珠起於波流離王,以無患子做成,相傳此經是東晉時譯出,但譯出人不詳,相傳於梁朝譯出的《牟梨曼陀羅咒經》中提到缽塞莫,註解中說它即是數珠。

⑸ 手帶佛珠幾顆最好

佛珠手鏈或者說手串,因為是戴在手腕上的,數目就不固定,是根據珠子的直徑大小,而數目變化。一般來說,在手珠中:

珠子直徑 20MM的是12顆;

珠子直徑 18MM的是13顆;

珠子直徑 16MM的是14顆;

珠子直徑 15MM的是15顆;

珠子直徑 14MM的是16顆;

珠子直徑 12MM的是17、18顆;

珠子直徑 10MM的是19顆。

⑹ 往脖子上帶的佛珠需要多少顆

往脖子上戴的佛珠,一百零八顆是最為常見的數目,為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從而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

五十四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中的五十四個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五十階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⑺ 手串佛珠一般多少顆

手串珠子多少顆沒有定論。

佛珠為13顆。13顆是因為佛教傳入中國宗派為十三宗,與西方基督教文化觀念相反,「十三」在佛教中被認為是一個吉祥的數字 佛教傳入中國宗派為十三宗,佛塔也是十三層,代表功德圓滿,因此,佛珠手鏈為13顆珠子。但是在佛教經典的記載中不存在13粒的佛珠. 佛珠的粒數在佛經中有具體的規定。

此外12顆佛珠代表「十二因緣」。

14顆——表示觀音菩薩與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獲得十四種無畏的功德。

108 顆——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 一百零八種煩惱一般說法是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各有苦、樂、舍三受, 合為十八種。六根各有好、惡、平三種, 合為十八種,總計三十六種,再以三世合為一百零八種煩惱。

54 顆—— 表示菩薩修行的五十四個階位,即是十信、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 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種階位,即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及妙覺。

36 顆 —— 與 108 顆意義相同。為便於攜帶將 108 顆分為三份。

27 顆 ——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 七賢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學與第四果阿羅漢之九無學。

21 顆 —— 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顆——俗稱「十八子」,此中所謂「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7)多少顆佛珠擴展閱讀:

經書所載的掛珠、持珠及念珠的顆數大致分為108顆 ,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為108種煩惱。

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即地獄、 餓鬼、 畜生、 修羅、 人間及天上,是六道輪回的世界。後四界是聖者悟的世界,即聲聞、緣覺、菩薩及佛界。

(十四顆)十四無畏:

1、使眾生返照自性,獲得解脫;

2、使眾生旋轉知見,苟遇火難,火不能燒

3、使眾生旋轉觀聽,雖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4、使眾生入於羅剎鬼國,鬼自滅惡;

5、使眾生六根消復,臨當被害,刀段段折壞;

6、菩薩明照十方,使眾生不受葯叉、諸幽冥所害;

7、使眾生不受虛妄聲塵系縛;

8、使眾生行於險路如行坦途,遇賊不受劫;

9、使性多淫者,不生色念;

10、使懷忿記恨之人不生瞋恚;

11、使一切昏鈍無善心之人遠離痴暗;

12、使無子眾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

13、使無子眾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

14、使眾生持觀音名號者,所得福德與恆河沙數無異。

⑻ 佛珠的顆數有什麼講究

佛珠,是佛教徒在念佛時為了攝心一念而拔動計數的工具。現在佛珠也逐漸擴大成為一種佩飾,非佛教徒中,也廣為佩戴。大多數人選擇佩戴佛珠手鏈。佛珠名字的另外一個含義是:弗誅,就是不要誅殺生命的意思。

二手持珠當心上,靜慮離念心專注,

本尊瑜伽心一境,皆得成就理事法。

設安頂髻或掛身,或安頸上及安臂,

所說言論成念誦,以此念誦凈三業。

由安頂髻凈無間,由帶頸上凈四重,

手持臂上除眾罪,能令行人速清凈。

若修真言陀羅尼,念諸如來菩薩名,

當獲無量勝功德,所求勝願皆成就。


⑼ 佛珠手串一般幾顆

最上等的佛珠一共是由一千零八十顆組成,但是因為這種佛珠太長了,所以只供極少數大德高僧和潛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會中作為裝飾,除此以外極少人使用。佛珠的上品為一百零八顆,中品為五十四顆,剩下就四十二顆、二十一顆、十四顆和凈土宗的三十六顆、禪宗的十八顆等。大多數人戴的都是禪宗十八顆珠的佛珠手鏈。--引自網路
佛珠手串是從佛珠中演變出來一種文玩。現在深受文玩愛好者追捧,手串本身數量並沒有嚴格的規定,但是人們有很多約定成俗的習慣,九顆在佛教中代表九世,代表著過去、現在和未來,每一個代表三世,10顆在佛教中指十利,這是佛家中倡導始終人生境界,見於諸經中之種種十利。
12顆佛學里有著「十二因緣」的說法,人與人之間存在某種偶然和必然聯系,每個人都是一個整體,都會發生某種關系。14顆代表觀世音菩薩與十方、三世、六道。
當然這些都是佛家的習俗。如果不是一個佛教信仰者帶多少顆看自己個人喜好,而且根據佛珠大小和自己手腕粗細定製佛珠手串數量,這是一種比較實際的說法。佛珠手串這些年價格在不斷升高,佛珠數量多的手串價格自然比較貴,常見手串佛珠數量十幾顆比較合適。很多人都說念珠是男士佩戴在左手,女士佩戴在右手,這也是一種習慣。

⑽ 佛珠手鏈一般多少顆及其代表的意義

佛珠,又叫做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時用以記數和束心的工具,同時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時必備的一種信物。現在,很多喜歡時尚或彰顯個性的人也戴上一串佛珠,但大部分人肯定不知道佛珠個數不同所包含的意義也不同。首先說下,並不是所有的佛珠手鏈都是18顆或是108顆的,佛珠手鏈一般有多少顆,分別代表有不同的意義的。 小葉紫檀佛珠順紋108顆8mm 小葉紫檀手鏈念珠手串 一般來說,大家為了裝飾而戴的佛珠手鏈是12顆、13顆或是16顆,這是根據男女手腕的粗細決定的,只要不是作為念珠來使用的話,戴多少顆都是可以的。 作為念珠來使用的話,一般的佛珠手鏈有14顆、18顆、21顆、27顆、36顆、42顆、54顆、108顆、1080顆之分。據說,世間有很多煩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撥一珠,就可解除煩惱。另外,因為念佛時,要排除一切雜念邪思,做到心地清凈,所以念珠(佛珠手鏈)也叫做「清心珠」。 佛珠念珠手串的顆數及其代表的意義 依然是文玩,學問太多了,就一個手串多少顆珠子,都是有說法的,不是隨便穿上就帶的。既然是有規矩,最好還是按照規矩來吧。 一百零八顆:是最為常見的數目,是為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而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從而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 一千零八十顆: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一千零八十種煩惱, 「十界」表示整個迷與悟的世界,可分為十個種類。 五十四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中的五十四個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五十階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四十二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階位,即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和妙覺。 三十六顆:無確切的含義,通常皆認為是為了便於攜帶,遂三分一百零八顆成三十六顆。其中蘊含有以小見大的義理,故與一百零八顆相同。 二十七顆: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賢位,即前四向三果的 「十八有學」與第四阿羅漢果的「九無學」。 二十一顆: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二十一個位次, 「佛果」指達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十八顆:俗稱「十八子」,此中所謂 「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十四顆:表示觀音菩薩與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獲得十四種無畏的功德。 引文來源 每串佛珠,都是由一定數目的子珠串綴而成,而各種佛珠特定的數目皆有不同。數目不盡相同的緣由是因為各本佛經的記載有異而成。 佛珠的數目在經典當中的差異很大,共有九種之多。其實,佛珠有不同的顆數,是因為具有著不同的含義,下面就根據普遍流傳的說法,將其不同的含義略述如後:

熱點內容
什麼是ftp 發布:2025-05-07 21:40:18 瀏覽:76
老師親我 發布:2025-05-07 21:31:41 瀏覽:573
去分母教學反思 發布:2025-05-07 21:05:04 瀏覽:455
智宏教育 發布:2025-05-07 20:59:18 瀏覽:402
匯率的英語 發布:2025-05-07 20:31:28 瀏覽:209
英語趣味 發布:2025-05-07 20:19:28 瀏覽:402
高中化學答案 發布:2025-05-07 20:08:46 瀏覽:856
教學橘右京 發布:2025-05-07 20:08:41 瀏覽:137
教育學校前台 發布:2025-05-07 20:06:28 瀏覽:85
論網路教育 發布:2025-05-07 19:18:58 瀏覽: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