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心照不宣是什麼意思

心照不宣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6-13 15:07:27

1. 心照不宣的意思解釋是什麼

心照不宣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彼此心裡明白,而不公開說出來,也指互相之間明白或共同認可一件事物,做出相同的判斷,同時,對方心中所想所希望的予以回應,而無需對方提醒。

心照不宣出處。1、清曾樸《孽海花》:張夫人吩咐盡管照舊開輪,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

2、《玉嬌梨》第十九回:千里片言,統祈心照不宣。

以下是心照不宣的唯美句子。

1、落葉隨風漸遠,彼此心照不宣。此情此景此刻,相識相知相戀。

2、心照不宣、有朝一日、朝生暮死。

3、口是心非是我的態度,心照不宣是我的覺悟。

4、懷念的是那種彼此心照不宣、會心一笑的感覺。

5、萬語千言,抵不過,心照不宣。

6、不說想念有一種感覺我們心照不宣,不說遺憾有一種感情我們心照不宣。

7、一段最舒服的關系大概就是 彼此之間有心照不宣的留白與空間 也有無須多言的尊重與理解。

8、我們之間的距離,是心照不宣的默契。

9、你我之間,爭吵與沉默總是心照不宣。

10、少數人的溫暖,也是一種心照不宣的孤獨。

11、這世界哪有什麼絕對和對與錯,哪有那麼多條條框框,我們心照不宣,能夠相視一笑就夠。

12、始於動情,終於心照不宣,真正的感情,從來都沒有儀式,更不會長久,美好只停留在那一刻。

2. 「心照不宣」是什麼意思啊

【解釋】:照:知道;宣:公開說出。彼此心裡明白,而不公開說出來。

【出自】:晉·潘岳《夏侯常侍誄》:「心照神交,唯我與子。」

【釋義】:彼此心裡明白,而不公開說出來,只要我和你。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彼此有默契。

(2)心照不宣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近義詞】心知肚明、心領神會、胸有成竹、心心相印、心領神悟、心中有數、心有靈犀

【反義詞】一竅不通、百思不解

1、心領神會

【解釋】:領、會:領悟,理解。指對方沒有明說,心裡已經領會。

【出自】:明·吳海《送傅德謙還臨川序》:「讀書有得,冥然感於中,心領神會,端坐若失。」

【釋義】:讀書有收獲,他一下子感受中,對方沒有明說,心裡已經領會,端坐在你失去。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詩文、語言等。

2、心心相印

【解釋】: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說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出自】:《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吾傳佛心印,安敢違於佛經。」《黃櫱傳心法要》:「迦葉以來,以心印心,心心不異。」

【釋義】:我傳佛心印,怎麼敢違背佛經。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3. 「心照不宣」是什麼意思

心照不宣,指彼此心裡明白,而不公開說出來。也指互相之間明白或共同認可一件事物,做出相同的判斷。同時,對方心中所想所希望的予以回應,而無需對方提醒。

1、拼音:xīn zhào bù xuān

2、出處:清·曾樸《孽海花》:「張夫人吩咐盡管照舊開輪;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

白話釋義:張夫人吩咐大家還是如往常一樣開始工作,大家彼此心裡都明白的。

3、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彼此有默契。

4、例句:張偉使了個眼色,張明就跟上來了,看來他倆是心照不宣啊。

(3)心照不宣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一、心照不宣的近義詞

1、心有靈犀[ xīn yǒu líng xī ]

釋義:指雙方心意相通,對於彼此的意蘊都心領神會。比喻戀愛著的雙方心心相印。現多比喻雙方對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領神會。

出處:唐·李商隱《無題二首》詩之一「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白話釋義:身上無彩鳳的雙翼,不能比翼齊飛;內心卻象靈犀一樣,感情息息相通。

2、胸有成竹[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釋義:原意是畫竹子以前,心裡已經有了竹子的形象。後用以比喻辦事以前,已經有全面的設想和安排。

出處:宋·晁補之《贈文潛甥楊克一學文與可畫竹求詩》:「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

白話釋義:在畫這竹子之前,我的心裡已經有了竹子的形象。

3、心領神會[ xīn lǐng shén huì ]

釋義:不用對方明說,心裡領悟其中的意思。也指深刻地領會。

出處:唐·田穎《游雁盪山記》:「將午;始到古寺;老僧清高延坐禪房;與之辯論心性切實之學;彼已心領神會。」

白話釋義:快到中午時分才到達古寺,一位得道老僧坐在禪房,和他一起探討人性的學問,不用多說彼此之間都能深刻地領會。

二、心照不宣的反義詞

1、一竅不通[ yī qiào bù tōng ]

釋義:比喻一點兒也不懂。

出處: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孔子聞之曰:『其竅通,則比干不死矣。』」

白話釋義:孔子聽說後說道:「如果紂王的心通了一竅,就不會做出糊塗事把比干殺了!」

2、百思不解[ bǎi sī bù jiě ]

釋義:反復思索,仍然不能理解。也說百思不得其解。

出處:清·無名氏《葛仙翁全傳》:「百思不解;五夜躊躕;故乘隙邀君一面;以決中疑。」

白話釋義:反復思索,仍然不能理解,連續五個晚上躊躇難眠,所以趁有時間邀請你見一面,以解答內心的疑惑。

3、大惑不解[ dà huò bù jiě ]

釋義:感到非常迷惑,不能理解。

出處:《莊子 天地》:「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

白話釋義:知道自己愚昧的人,並不是最大的愚昧;知道自己迷惑的人,並不是最大的迷惑。最迷惑的人,一輩子也不會醒悟;最愚昧的人,一輩子也不會明白。

4. 心照不宣什麼意思

心照不宣,指彼此心裡明白,而不公開說出來。
也指互相之間明白或共同認可一件事物,做出相同的判斷。同時,對方心中所想所希望的予以回應,而無需對方提醒。

5. 心照不宣的意思是什麼

心照不宣的意思是:彼此心裡明白,而不公開說出來;也指互相之間明白或共同認可一件事物,做出相同的判斷;同時,對方心中所想所希望的予以回應,而無需對方提醒。

1、拼音:xīn zhào bù xuān

2、近義詞:心中有數、心領神會、心心相印

3、反義詞:一竅不通、百思不解

示例

1、清·曾樸《孽海花》:「張夫人吩咐盡管照舊開輪,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

2、《玉嬌梨》第十九回:「千里片言,統祈心照不宣。」

3、哦,哦,那算是我多說了,你是老門檻,我們~,是不是!——茅盾《子夜》十一

4、明白這一點,對於所謂「隱士」也就毫不詫異了,~,彼此都省事。——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隱士》

6. 心照不宣的意思

[成語解釋]照:知道;宣:公開說出。彼此心裡明白,而不公開說出來。

[典故出處]茅盾《子夜》十一:哦,哦,那算是我多說了,你是老門檻,我們心照不宣,是不是!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彼此有默契。

[成語結構]偏正式

[產生年代]近代

近義詞:心中有數

[成語解釋]對情況和問題有基本的了解,處理事情有一定把握。

[典故出處]馮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先同儒春談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數,為她去和老東山交鋒做准備。」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主謂式

[產生年代]現代

7. 心照不宣 是什麼意思

心照不宣的意思是:彼此心裡明白,而不公開說出來;也指互相之間明白或共同認可一件事物,做出相同的判斷;同時,對方心中所想所希望的予以回應,而無需對方提醒。

1、拼音:xīn zhào bù xuān

2、近義詞:心中有數、心領神會、心心相印

3、反義詞:一竅不通、百思不解

4、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彼此有默契。

5、出處:清·曾樸《孽海花》:張夫人吩咐盡管照舊開輪,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白話文:張夫人吩咐盡管照常開輪船,大家彼此心裡明白,也都不公開說出來。)

(7)心照不宣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一、近義詞:心領神會、

1、拼音:xīn lǐng shén huì

2、釋義:對方沒有明說,心裡已經領會。

3、出處:唐·田穎《游雁盪山記》:與之辯論心性切實之學,彼已心領神會。(白話文:和他辯論心性切實的學問,對方沒有明說,心裡已經領會。)

二、反義詞:一竅不通

1、拼音:yī qiào bù tōng

2、釋義:沒有一竅是貫通的,比喻一點兒也不懂。

3、出處: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紂心不通,安以為惡,若其一竅通,則比干不殺矣!(白話文:如果紂王的心通了一竅,就不會做出糊塗事把比干殺了!)

8. 心照不宣是什麼意思

心照不宣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xīnzhàobùxuān,指彼此心裡明白,而不公開說出來。出自《夏侯常侍誄》:「心照神交,唯我與子。」後作「心照不宣」。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彼此有默契。
近義詞:心中有數、心領神會、心心相印。
反義詞:一竅不通、百思不解。
造句:
一、對於這件事情的處理,我們心照不宣。
二、雖然成績還沒公布,大家心照不宣,前三名的同學都猜得到。
三、幾個人互相交換了一下眼色,心照不宣,知道大家的希望並沒有落空。

9. 心照不宣是什麼意思

心照不宣的意思是彼此心裡明白,不必明說出來。

心照不宣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xīn zhào bù xuān,指彼此心裡明白,而不公開說出來。出自《夏侯常侍誄》。出自晉·潘岳《夏侯常侍誄》:「心照神交,唯我與子。」後作「心照不宣」。

近義詞有知肚明、心領神會、胸有成竹、心心相印、心領神悟。反義詞有一竅不通、百思不解。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彼此有默契。

相關資料介紹:

1、清·曾樸《孽海花》:「張夫人吩咐盡管照舊開輪,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

2、《玉嬌梨》第十九回:「千里片言,統祈心照不宣。」

3、哦,哦,那算是我多說了,你是老門檻,我們~,是不是!——茅盾《子夜》十一

4、明白這一點,對於所謂「隱士」也就毫不詫異了,~,彼此都省事。——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隱士》

5、例如,寫到傳說的地方,他會讓讀者感覺到這是傳說,彼此心照不宣。——余秋雨《中華文化四十七堂課·從北大到台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心照不宣

熱點內容
教師公寓租房 發布:2025-05-25 08:52:15 瀏覽:160
2014年小學師德考核方案 發布:2025-05-25 08:50:44 瀏覽:152
給教師的評語 發布:2025-05-25 08:45:41 瀏覽:745
南昌在哪裡 發布:2025-05-25 07:16:06 瀏覽:200
高中數學函數圖像大全 發布:2025-05-25 06:11:49 瀏覽:194
南京地理位置優勢 發布:2025-05-25 05:53:49 瀏覽:447
初中語文特點 發布:2025-05-25 05:50:43 瀏覽:385
乒乓變奏曲教學反思 發布:2025-05-25 04:57:59 瀏覽:873
鋁合金焊接視頻教學 發布:2025-05-25 04:57:56 瀏覽:460
師德與師愛的重要性 發布:2025-05-25 04:37:59 瀏覽: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