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八年級下冊物理書答案北師大版

八年級下冊物理書答案北師大版

發布時間: 2025-08-15 21:26:22

1.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物理公式

一、歐姆定律部分
1. 歐姆定律表述為: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公式為 I = U/R。
2. 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公式表示為 I = I1 = I2 = … = In。
3. 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公式為 U = U1 + U2 + … + Un。
4. 並聯電路中幹路上的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公式為 I = I1 + I2 + … + In。
5. 並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電壓相等,都等於電源電壓,公式表示為 U = U1 = U2 = … = Un。
6. 串聯電路中總電阻等於各部分電路電阻之和,公式為 R = R1 + R2 + … + Rn。
7. 並聯電路中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並聯電阻的倒數之和,公式為 1/R = 1/R1 + 1/R2 + … + 1/Rn。
8. n個相同電阻並聯時求總電阻的公式為 R並=R/n。
9. n個相同電阻串聯時求總電阻的公式為 R串=nR。
10. 串聯電路中電壓與電阻的關系為電壓之比等於它們所對應的電阻之比,公式為 U1:U2=R1:R2。
11. 並聯電路中電流與電阻的關系為電流之比等於它們所對應的電阻的反比,公式為 I1:I2=R2:R1。
二、電功電功率部分
12. 電功率公式,適合於任何電路,為 P = UI。
13. 電功公式,適合於任何電路,為 P = W/t。
14. 焦耳定律公式,適合於任何電路,為 Q = I2Rt。
15. 電功率之和公式,適合於任何電路,為 P = P1 + P2 + … + Pn。
16. 電功公式,適合於任何電路,為 W = UIt。
17. 純電阻電路中的電功率公式,為 P = I2R。
18. 純電阻電路中的電功率公式,為 P = U2/R。
19. 電功公式,只適合於純電阻電路,其中 W 是電流流過導體所做的功,Q 是電流流過導體產生的熱,公式為 W = Q。
20. 電功公式,只適合於純電阻電路,為 W = I2Rt。
21. 電功公式,只適合於純電阻電路,為 W = U2t/R。
22. 串聯電路中電功率與電壓、電阻的關系為電功率之比等於它們所對應的電壓、電阻之比,公式為 P1:P2=U1:U2=R1:R2。
23. 並聯電路中電功率與電流、電阻的關系為電功率之比等於它們所對應的電流之比、等於它們所對應電阻的反比,公式為 P1:P2=I1:I2=R2:R1。

2. 物理北師大版初二下知識點梳理

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發生變化的現象。
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它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所以也叫會聚透鏡。
凸透鏡成像:
(1)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距:f<v<2f),如照相機;
(2)物體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f<u<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像距:v>2f)。如幻燈機。
(3)物體在焦距之內(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光路圖:
6.作光路圖注意事項:
(1).要藉助工具作圖;(2)是實際光線畫實線,不是實際光線畫虛線;(3)光線要帶箭頭,光線與光線之間要連接好,不要斷開;(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圖時,應先在入射點作出法線(虛線),然後根據反射角與入射角或折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作出光線;(5)光發生折射時,處於空氣中的那個角較大;(6)平行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發散後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相交在虛焦點上;(7)平面鏡成像時,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經過鏡後的像;(8)畫透鏡時,一定要在透鏡內畫上斜線作陰影表示實心。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機,晶狀體相當於照相機的鏡頭(凸透鏡),視網膜相當於照相機內的膠片。
8.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鏡;遠視眼看不清近處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鏡。
9.望遠鏡能使遠處的物體在近處成像,其中伽利略望遠鏡目鏡是凹透鏡,物鏡是凸透鏡;開普勒望遠鏡目鏡物鏡都是凸透鏡(物鏡焦距長,目鏡焦距短)。
10.顯微鏡的目鏡物鏡也都是凸透鏡(物鏡焦距短,目鏡焦距長)。
1.什麼是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後者對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還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物體形狀或體積的改變,叫做形變。)
4.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合是N。1牛頓大約是你拿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
5.實驗室測力的工具是:彈簧測力計。
6.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彈簧測力計的用法:(1)要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則要調零;(2)認清最小刻度和測量范圍;(3)輕拉秤鉤幾次,看每次鬆手後,指針是否回到零刻度,(4)測量時彈簧測力計內彈簧的軸線與所測力的方向一致;⑸觀察讀數時,視線必須與刻度盤垂直。(6)測量力時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圖就是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具體的畫法是:
(1)用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
(2)延力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箭頭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個圖中有幾個力,則力越大,線段應越長。有時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圖標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近物體由於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 重力。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計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與質量的比值:g=9.8 牛頓/千克,在粗略計算時也可取g=10牛頓/千克);重力跟質量成正比。
12.重垂線是根據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原理製成。
13.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
14.摩擦力: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 已經發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是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 有關系。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壓力和使接觸面粗糙些。
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觸面光滑和減小壓 力;(2)用滾動代替滑動;(3)加潤滑油;(4)利用氣墊。(5)讓物體之間脫離接觸(如磁懸浮列車)。
17。 公式:
物理量 計算公式 備注
合力 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線線上且方向相反) ;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線線上且方向相同)
壓強 p = F / S p =ρg h p = F / S適用於固、液、氣 ; p =ρg h適用於豎直固體柱;p =ρg h可直接計算液體壓強 1標准大氣壓 = 76 cmHg柱 = 1.01×105 Pa = 10.3 m水柱
浮力 ① F浮 = G – F;②漂浮、懸浮:F浮 = G;③ F浮 = G排 =ρ液g V排;④據浮沉條件判浮力大小
(1)判斷物體是否受浮力

(2)根據物體浮沉條件判斷物體處於什麼狀態

(3)找出合適的公式計算浮力

物體浮沉條件(前提:物體浸沒在液體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 ②F浮 =G(ρ液=ρ物)懸浮

③F浮 < G(ρ液 < ρ物)下沉

杠桿平衡條件 F1 L1 = F2 L 2 杠桿平衡條件也叫杠桿原理

滑輪組 F = G / n ;F =(G動 + G物)/ n;SF = n SG 理想滑輪組:忽略輪軸間的摩擦(n:作用在動滑輪上繩子股數)

功 W = F S = P t 1J = 1N•m = 1W•s

功率 P = W / t = Fυ 1KW = 103 W,1MW = 103KW

有用功 W有用 = G h(豎直提升)= F S(水平移動)= W總 – W額 =ηW總(η指效率)

額外功 W額 = W總 – W有 = G動 h(忽略輪軸間摩擦)= f L(斜面)

總功 W總= W有用+ W額 = F S = W有用 / η

機械效率 η= W有用 / W總;η=G /(n F)= G物 /(G物 + G動) 定義式適用於動滑輪、滑輪組

熱點內容
一年級數學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8-15 22:14:30 瀏覽:170
八年級下冊物理書答案北師大版 發布:2025-08-15 21:26:22 瀏覽:938
合同三年試用期多久 發布:2025-08-15 21:11:20 瀏覽:947
初三化學配平視頻 發布:2025-08-15 20:10:50 瀏覽:739
鴻雁舞蹈教學視頻 發布:2025-08-15 19:46:52 瀏覽:288
師德考核調查 發布:2025-08-15 18:12:45 瀏覽:340
暑期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 發布:2025-08-15 18:08:35 瀏覽:531
天橋教師招聘 發布:2025-08-15 17:43:38 瀏覽:457
金壇黃老師視頻 發布:2025-08-15 17:07:27 瀏覽:986
日軍化學戰 發布:2025-08-15 15:22:39 瀏覽: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