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地行政區劃代碼是什麼
『壹』 出生地行政區劃代碼是什麼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02
『貳』 出生地行政區劃碼是什麼
出生地行政區劃代碼就是你身份證的前6位數字。前兩位即省份,次2位為地市,後2位為所屬派出所編號。出生地是你戶口本上所填寫的內容。
『叄』 出生地行政區劃代碼與戶口所在地行政區劃代碼一樣嗎
不一樣。
1、出生地行政區劃代碼一般就是你身份證的前6位數字。前兩位即省份,次2位為地市,後2位為所屬派出所編號。
2、戶口所在地行政區劃代碼,一般和父母戶籍所在地一樣,戶口是可以變的,但是身份證號不能更改。
3、填寫本人居民身份證公民身份號碼的前6位數字(為我國縣級行政區劃代碼),如果沒有辦理過戶口遷移的話,它代表出生地縣級行政區劃;如果戶口遷移它代表辦證時的縣級行政區劃,具體咨詢的學校、教育局。
4、我國的居民身份證中公民身份號碼的前6位是採用辦證時的縣及以上行政區劃代碼,定下來後,不可更改,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 11643-1999《公民身份號碼》的原則規定,人的戶口是可以流動的。
(3)出生地行政區劃代碼是什麼擴展閱讀:
1、行政區劃就是國家為了進行分級管理而實行的國土和政治、行政權力的劃分。
2、一般說來,行政區劃是以在不同區域內,為全面實現地方國家機構能順利實現各種職能而建立的不同級別政權機構作為標志。
3、行政區劃的層級與一個國家的中央地方關系模式、國土面積的大小、政府與公眾的關系狀況等因素有關。
4、行政區劃代碼,也稱行政代碼,它是國家行政機關的識別符號,一般執行兩項國家標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GB/T2260-2007)和《縣以下行政區劃代碼編制規則》(GB/T10114-2003)。由9位阿拉伯數字組成,相當於機關單位的身份號碼。
5、《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發布。該標准對我國縣以上行政區劃的代碼做了規定,用六位阿拉伯數字分層次代表我國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區(市、州、盟)、縣(區、市、旗)的名稱。
網路-行政區劃代碼
網路-居民身份證號碼
『肆』 出生地行政區劃代碼是什麼
出生地行政區劃代碼就是你身份證的前6位數字。前兩位即省份,次2位為地市,後2位為所屬派出所編號。
我國居民身份證號碼共有18位,前6位就是行政區劃代碼,第1位數字是大區制代碼,第2位是省份代碼,第3、4位為地市州代碼,第5、6位為縣市區代碼。出生地是你戶口本上所填寫的內容。
代碼從左至右的含義是:
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
第三、四位表示市(地區、自治州、盟及國家直轄市所屬市轄區和縣的匯總碼)。其中,01-20,51-70表示省直轄市;21-50表示地區(自治州、盟)。
第五、六位表示縣(市轄區、縣級市、旗)。01-18表示市轄區或地區(自治州、盟)轄縣級市;21-80表示縣(旗);81-99表示省直轄縣級市。
第七至九位表示鄉、鎮(街道辦事處),為了更詳細地反映鄉鎮以下區劃情況,國家統計局補充了三位表示居委會、村委會的代碼。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看別人的身份證,就能夠知道別人是什麼省份的了,因為通過查看身份證的前6位數,我們就能夠知道了,所以有時候,在超市門口登記的時候,看到別人的身份證前6位數字跟自己的身份證前6位數字是一樣的話,那麼就說明了,自己跟這個人,是同一個省份的,而且還是同一個地級市的,而且還是同一個縣城的,也就是說,你們是一個地方出來的,你們是老鄉。
有時候在學校的時候,我們會填寫一定的表格,表格中,也會讓填寫出生地行政區劃代碼,這個時候我們就填寫自己的身份證前6位數字即可。當學生做檔案的時候,或者是給新生登記學籍卡的時候,一般會填寫出生地行政區劃代碼,這個時候,我們就知道怎麼填寫了吧,通過填寫後,然後老師將這些檔案,全部收集起來,然後再錄入電腦系統中去,然後等待有人查閱的時候,再進行調出來即可,通過錄入電腦,查詢也是比較方便的。
『伍』 出生地行政區劃代碼12位怎麼填
1、出生地行政區劃代碼12位就是你居民身份證公民身份號碼的前6位數字。
2、居民身份證公民身份號碼的前6位數字:前兩位即省份,次2位為地市,後2位為所屬派出所編號。公民身份號碼是特徵組合碼,由十七位數字本體碼和一位數字校驗碼組成。排列順序從左至右依次為:六位數字地址碼,八位數字出生日期碼,三位數字順序碼和一位數字校驗碼。
3、行政區劃是行政區域劃分的簡稱,是國家為了進行分級管理而實行的區域劃分。
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國行政區 劃分為省、縣、鄉三級,現行的行政區劃實行如下原則: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四種省級行政區;省、自治區下轄自治州、縣、自治縣、縣級市;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地級市;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 直轄市和設區市分為區、縣;國家在必要時設立特別行政區。
『陸』 出生地行政區劃代碼是什麼
我國居民身份證號碼共有18位,前6位就是行政區劃代碼,第1位數字是大區制代碼,第2位是省份代碼,第3、4位為地市州代碼,第5、6位為縣市區代碼。
1949年—1954年,我國曾短暫在中央與省之間曾設了六大行政區。分別是:華北區以"1"開頭,東北區以"2"開頭,華東區以"3"開頭,中南區以"4"開頭,西南區以"5"開頭,西北區以"6"開頭。
1、華北地區:
北京市|110000,天津市|120000,河北省|130000,山西省|140000,內蒙古自治區|150000。
2、東北地區:
遼寧省|210000,吉林省|220000,黑龍江省|230000。
3、華東地區:
上海市|310000,江蘇省|320000,浙江省|330000,安徽省|340000,福建省|350000,江西省|360000(1954年大區制撤銷前,江西省屬於中南大區,1961年,中央設置六大經濟協作區,江西正式劃入華東大區),山東省|370000。
4、中南地區:
河南省|410000,湖北省|420000,湖南省|430000,廣東省|440000,廣西壯族自治區|450000,海南省|460000。
5、西南地區:
四川省|510000,貴州省|520000,雲南省|530000,西藏自治區|540000,重慶市|500000。
6、西北地區:
陝西省|610000,甘肅省|620000,青海省|630000,寧夏回族自治區|640000,新疆維吾爾自治區|650000。
特殊地區代碼:
香港特別行政區(852)|810000,澳門特別行政區(853)|820000,台灣省(886)|830000。
『柒』 出生地行政劃代碼是什麼新建區
出生地行政劃代碼,就是你本人居民身份證公民身份號碼的前6位數字(為我國縣級行政區劃代碼),如果你沒有辦理過戶口遷移的話,它代表你出生地縣級行政區劃;如果你的戶口遷移,那它代表你辦證時的縣級行政區劃。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的出生地行政劃代碼是360112000000。
『捌』 出生地行政區劃代碼
出生地行政區劃代碼可以看身份證號,我國居民身份證號碼共有18位,前6位就是行政區劃代碼,第1位數字是大區制代碼,第2位是省份代碼,第3、4位為地市州代碼,第5、6位為縣市區代碼。
籍貫地和出生地的區別:
籍貫:參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號文件,公民的籍貫應為本人出生時祖父的居住地(戶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寫祖父去世時的戶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戶口的,填寫祖父應落常住戶口的地方;公民登記籍貫後,祖父又遷移戶口的,該公民的籍貫不再隨之更改。
出生地:你本人在哪裡出生的,現在以出生證明為依據。
在很多情況下,比如數據合並匹配時,我們可能需要以地區的行政區劃代碼為標准,也是一種比較方便可靠的方式。這里我們將介紹一下如何無需代碼的條件下,手動快捷的得到省市縣各級地區的行政區劃代碼,並導入到excel里。
首先,我們需要確定數據來源。這里,我們將通過官方機構中華人們共和國民政局得到我們想要的行政區劃數據。
進入官網後,點擊「民政數據」下的「行政區劃代碼」菜單,這里包含了「2019-19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數據,選擇我們需要的對應時間的數據標簽。
打開鏈接(這里以最新的數據鏈接為例),選擇「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縣以上行政區劃代碼(截止2019年12月31日)」,可以看到網頁給出了省市縣各級地區的行政區劃A代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