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唯物主義是什麼意思

唯物主義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6-14 08:39:03

1. 唯物主義者是什麼意思,通俗一點

唯物主義者是指以唯物主義理論為指導的人,新唯物主義被稱為科學世界觀其克服了舊唯物主義的缺陷,成為徹底唯物主義。

1、唯物主義認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它承認物質是不依賴於意識而獨立存在的客觀實在,這是唯物主義的基本前提。

2、唯物主義一般是進步階級的世界觀。唯物主義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大致經歷了三個階級,相應地,具有三種表現形式,即: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和現代新唯物主義。

(1)唯物主義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唯物主義認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它承認物質是不依賴於意識而獨立存在的客觀實在,這是唯物主義的基本前提。在階級社會中,唯物主義一般是進步階級的世界觀。

唯物主義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大致經歷了三個階級,相應地,具有三種表現形式,即: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和現代新唯物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唯物主義發展的最高成就。它克服了舊唯物主義的缺陷,也是將哲學首次推向實踐的唯一科學、徹底、完備的唯物主義。

2. 什麼是唯物主義

唯物主義最基本的思想就在於承認物質與意識相區分,在我們的意識之外存在著一個物質世界,這個物質世界先於我們的意識而存在。物質決定意識,對意識起終極決定作用的是物質。簡單地說,只要承認對意識起終極決定作用的是物質,這就是唯物主義。
曾經有一個笑話,說的是上帝讓一個神去統計這個世界上好人和壞人各為多少。這個神先去統計這個世界上的壞人有多少,結果卻深感工作量之大。於是他改變方法,轉而專去統計好人有多少。結果一下子就完成了任務。
既然這個世界上的唯心主義的各種表現各不相同,但真理只有一個。所以我們簡單地定義一切反唯物主義的都是唯心主義,這樣就簡單地明白地定義了唯心主義。
徹底的主觀唯心主義認為這個世界上意識與物質沒有區分,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上只有意識而沒有物質。既如此,物質對意識的終極決定作用當然就不存在。主觀有神論認為,人的意識是不滅的。這樣就直接或者變相地承認了人死後人的意識化為靈魂。既然意識是不滅的,那麼物質對意識的終極的決定作用也就不復存在。徹底的客觀有神論認為,這個世界是神創造的,而神是自造的。徹底的客觀有神論所謂的神必是人格化的。所以這種神可以歸入我們所說的廣義的意識的范疇。由於客觀有神論認為這個世界是神創造的,那麼對這個世界起終極決定作用的當然就是神了,那麼對人的意識起終極決定作用的當然的就是神了,而不是物質世界了。徹底的唯物主義和徹底的客觀唯心主義和徹底的主觀唯心主義都是一元論哲學,認為這個世界只有一個東西是起終極決定作用的。更有一種二元論哲學,這種哲學否認物質決定意識,也否認意識決定物質。但它既否認了對意識起終極決定作用的是物質,那麼它同樣的是屬於我們所說的唯心主義的范疇。還有一種泛神論。這種泛神論所謂的神未必是人格化的,但這種神是所謂的超自然力量。如果這種超自然力量存在的話,那麼對這個世界起終極決定作用的無疑的也是這種超自然力量。所以同樣的是,泛神論也否認了物質世界對意識的終極的決定作用。
從上面我們對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定義來看,我們可以非常明白地區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所以這個定義是站得住腳的!

3. 唯物主義是什麼意思(說人話)

唯物主義是人的世界觀、認識論的一個哲學觀點。它強調的是,先有物質,後有意識,就是物質第一意識第二。教導人們要學習客觀規律、遵守客觀規律,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堅持唯物主義,事情就會成功,違背唯物主義就是唯心主義,就會處處碰壁,永遠失敗。因為不符合客觀規律。唯物主義認為,整個物質世界是不以人類意識為轉移的客觀實在,獨立於人的意識之外,人的意識也是物質世界的一部分,只有正確反映客觀世界,才能取得成功。而那些不調查研究,不顧客觀規律,隨心所欲,到處胡來的人,會受到客觀世界的懲罰。唯物主義最根本的特點:要求人們嚴格遵守客觀規律,反對盲目蠻乾和瞎指揮。唯物主義要求學習科學知識,用科學造福人類。事實證明,唯心主義的反科學觀點是不能幫助人們正確認識世界的。用科學觀點認識太陽系

太陽系

4. 唯物主義是什麼意思

唯物論是一種哲學思想。這種哲學思想認為在意識與物質之間,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 唯物主義有機械唯物主義和辨證唯物主義的區別,機械唯物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是由各個個體組成的,如同各種機械零件組成一個大機器,不會變化;辨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永遠處於運動與變化之中,是互相影響,互相關聯的。機械唯物論的代表人物是費爾巴哈,辨證唯物論的代表是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 唯物辯證法包含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以及本質與現象、內容與形式、原因與結果、必然性與偶然性、可能性與現實性等范疇。在部分國家的宣傳材料以及中高等教育的哲學課程中對於唯物辯證法有如下的描述:「由於唯物辯證法的規律和范疇,是從自然界和社會生活本身抽象出來的,因而它們既是客觀事物本身運動發展的普遍規律,也是認識的普遍規律,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唯物辯證法不是一種僵死的體系,它隨人類的實踐運動的發展,不斷有新的含義、新的范疇、規律產生出來。」 世界范圍內,並非所有的科學工作者以及哲學研究人員都認同辯證唯物論這一哲學流派。愛因斯坦對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手稿閱讀完畢後曾做出這樣的評價:「愛德華·伯恩斯坦先生把恩格斯的一部關於自然科學內容的手稿交給我,託付我發表意見,看這部手稿是否應該付印。我的意見如下:要是這部手稿出自一位並非作為一個歷史人物而引人注意的作者,那麼我就不會建議把它付印,因為不論從當代物理學的觀點來看,還是從物理學史方面來說,這部手稿的內容完全就是胡說八道、瘋人之作。可是,我可以這樣設想:如果考慮到這部著作對於闡明恩格斯的思想的意義是一個有趣的文獻,那是可以勉強出版的。」(《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商務印書館,1977年,第202頁)對立統一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由相互對立的部分組合而成的。 例如, 電現象中包含有正電荷和負電荷;原子是一個整體但也是由相反電荷的氫核和電子所組成。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對立統一思想來自黑格爾。 毛澤東所著《矛盾論》對對立統一有詳細論述。 質量互變物質的屬性具有質和量兩個屬性。質是指物質的性質,而不是質量;量是指衡量物質處在的某種狀態的數量。從量變到質變,就是說物質總是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而在每次由一種性質變化到另一種性質的過程中,總是由微小的變化(稱作量變)慢慢積累,微小的變化的積累最終導致物質由一個性質變化到另一個性質。 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原理來自黑格爾的正-反-合三階段論:「正」態事物由於內部矛盾的發展,會過渡到反面,成為「反」階段,這是第一個否定;由反階段再過渡到它的反面,是為否定之否定。經過否定之否定後,事物雖然回到「正」態,但已不是原來的狀態,而是更上一層樓。 中國民間諺語「物極必反」就是第一否定;「否極泰來」則是否定之否定。

5. 什麼叫唯物主義

唯物主義是一種有限論 ,與無限論(不可知論) 和全體論(一神論) 對立。唯物主義承認世界是可知的,但是否認有全知者(理性或神)存在。唯物主義認識到上述論斷包含矛盾,但是不試圖解決這個矛盾,而是把它承認下來,認為萬事萬物都是包含矛盾的,越矛盾就越真實 。一神論也承認矛盾是存在的,但是否認矛盾的普遍性和真實性,認為世界是可知的,但是有可知者必然先有全知者(理性和神)存在,而且唯有全知者(神)是真實的 。

根據本原數目的不同,唯物主義分為兩種,一元論和二元論。一元論的唯物主義只承認物質一個本原,也稱之為機械的唯物主義。二元論的唯物主義承認物質和運動兩個本原,也稱之為辯證的唯物主義。辯證的唯物主義沒有區分自然的運動和人的運動,對人的運動也不作生產,實踐和思辨的區分,認為它們在本質上一樣的,可以用時間作為尺度統一衡量 。 唯心主義分為兩種,二元論和三元論。三元的唯心主義除了承認物質本原外,還把運動區分為了高級運動(思辨)和低級運動(其它運動)兩個本原,認為高級運動可以衡量低級運動,而低級運動不可以衡量高級運動 。二元論的的唯心主義不承認物質本原,其它方面與三元的唯心主義相同

6. 唯物主義什麼意思

唯物主義釋義:
哲學兩大派別之一,認為世界就其本質來說是物質的,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意識是物質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

7. 唯物主義通俗解釋是什麼

唯物主義是一種有限論 ,與無限論(不可知論)和一神論對立。唯物主義承認世界是可知的,但是否認有全知者(神)存在。

唯物主義認識到上述論斷包含矛盾,但是不試圖解決這個矛盾,而是把它承認下來,認為萬事萬物都是包含矛盾的,越矛盾就越真實。

一神論也承認矛盾是存在的,但是否認矛盾的普遍性和真實性,認為世界是可知的,但是有可知者必然先有全知者(神)存在,而且唯有全知者(神)是真實的。



規律的普遍性和客觀性原理:

【原理】規律是普遍的,一切事物在其運動變化和發展過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規律;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

【方法論】必須遵循規律,不能違背規律;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

8. 唯物主義是什麼意思

唯物主義承認世界是可知的,但是否認有全知者存在。唯物主義認識到上述論斷包含矛盾,但是不試圖解決這個矛盾,而是把它承認下來。一神論也承認矛盾是存在的。

根據本原數目的不同,唯物主義分為兩種,一元論和二元論。一元論的唯物主義只承認物質一個本原,也稱之為機械的唯物主義。

資料:

二元論的唯物主義承認物質和運動兩個本原,也稱之為辯證的唯物主義。辯證的唯物主義沒有區分自然的運動和人的運動,對人的運動也不作生產、實踐和思辨的區分,認為它們在本質上一樣的,可以用時間作為尺度統一衡量。

9. 唯物主義是什麼意思

唯物主義是哲學里關於本體論的一種基本觀點。

唯物論有兩大核心:一個是物質,一個是意識;兩大規律:唯物主義一元論(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的原理。

物質是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知的,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

意識是對客觀存在近似的,能動的反映,任何意識都是客觀存在的投影,都能從客觀實在找到原型,即沒有被反映者,就沒有反映者;

在意識與物質之間,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而客觀世界獨立於意識之外,主觀能動性區別於其它生命意識。

唯物派,馬克思主義認為唯物主義是哲學兩大基本派別之一,它與唯心主義對立,在哲學基本問題上主張物質為第一性、精神為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質,精神是物質的投影和反映。

(9)唯物主義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哲學的兩大基本派別是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是圍繞物質和意識誰是本原(第一性)的問題展開的。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准。

唯物主義主張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決定意識,但在其發展過程中,根據對世界本原「物質」的認識不同,可區分為不同的歷史形態。

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一種或者集中具體的實物。

2、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在這一時期科學有所發展,人們認識到了原子是物質的最小單位,所以認為原子的屬性就是一切物質形態的共同屬性。

機械性即把所有運動都歸結為機械運動,也就是單純的物體的位置移動;形而上學性也就是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看待世界;不徹底性即只承認自然界是由物質構成並決定的。

但是人類的歷史發展依然被認為是人類可以決定的,也即自然觀唯物但是歷史觀唯心。因此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也被稱之為機械唯物主義或者半截子唯物主義。

3、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也即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物質的本質屬性是客觀實在性。

熱點內容
越南歷史書 發布:2025-05-02 16:10:22 瀏覽:734
100圖庫彩圖全年歷史圖庫 發布:2025-05-02 16:02:11 瀏覽:116
微生物保健品 發布:2025-05-02 15:38:39 瀏覽:746
期末考化學 發布:2025-05-02 15:32:53 瀏覽:630
生物海報 發布:2025-05-02 14:57:09 瀏覽:187
南開大學漢語國際教育 發布:2025-05-02 14:54:05 瀏覽:927
什麼豬飼料好 發布:2025-05-02 14:50:34 瀏覽:412
我的世界物理掉落 發布:2025-05-02 14:46:45 瀏覽:286
生物圖畫 發布:2025-05-02 14:46:39 瀏覽:477
2017甘肅高考語文題 發布:2025-05-02 14:35:43 瀏覽: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