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縣有哪些
『壹』 洋縣的特色小吃是什麼
洋縣棗糕饃的製作材料:富強粉、酵母、泡打粉、白糖、小棗、植物油、水。
1.把麵粉倒入碗中,放入酵母和泡打粉,加入適量白糖,分次加水和面。
4.蒸好後關火,拿出來切塊然後放入盤中,就完成了。
『貳』 洋縣有哪些鄉
洋縣位於陝西省西南部,漢中盆地東緣,北依秦嶺,南靠巴山,東接佛坪、石泉縣,南鄰西鄉縣,西毗城固縣,北界留壩縣、太白縣。地理坐標為東經107°11′~108°33′,北緯33°02′~33°43′之間,東西寬約56公里,南北長約76公里。漢江由西向東橫貫其中,西漢高速、108國道,陽安鐵路穿境而過;全縣總面積3206平方公里。歷史文化悠久,自然資源豐富,交通四通八達,開發前景廣闊,古為「漢上明珠」,今稱「朱䴉故鄉。」
2002年4月,縣委、縣政府決定撤銷陽河、鐵河、坪堵等6個鄉,將全縣32個鄉鎮合並為26個鄉鎮。至2003年末,轄16鎮,10鄉,366個行政村,2496個村民小組,4個居民委員會。
26個鄉鎮(按經度排列)是:洋州鎮、戚氏鎮、貫溪鎮、龍亭鎮、謝村鎮、湑水鎮、溢水鎮、馬暢鎮、磨子橋鎮、黃安鎮、黃家營鎮、黃金峽鎮、草廟鄉、槐樹關鎮、金水鎮、茅坪鎮、華陽鎮、桑溪鄉、白石鄉、四郎鄉、關帝鄉、窯坪鄉、石關鄉、秧田鄉、八里關鄉、長溪鄉。
『叄』 陝西漢中洋縣都有什麼特產
洋縣種植黑稻米,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相傳,西漢時代,張騫還未出以前,在漢中家鄉成固(今陝西城固、洋縣一帶)讀書。有一天,他在柳林內讀書睏倦,依樹入夢,夢中游歷了鬥牛宮,拜謁文曲星求問前程。文曲星告訴他:「前程萬里。」張騫又問何時發跡。文曲星答曰:「汝見黑米之日,即發跡之時也。」從此以後,張騫除了苦讀詩書外,常去河畔尋找黑米。三年後的一天,他終於在野稻中找到一株灰色稻穗,剝開稻殼,果然是黑米。張騫正巧就在這一年出仕。據說,張騫發現的黑米,就是流傳至今的洋縣黑米。由於黑稻米味美,所以,自西漢漢武帝時代開始,直到清朝末年,洋縣黑米均是向帝王進獻的貢米。庚子之變,盡管慈禧太後如喪家之犬,仍然念念不忘洋縣黑米之香,下令進奉。
洋縣黑米色澤烏黑,內質色白,煮成粥為深棕色,味道濃香,營養價值甚高。據1981年陝西省糧油檢測站化驗分析:黑米含蛋白質8.5%,比普通大米高1.7%;含賴氨酸等八種氨基酸,比普通大米高15%。另據商業部有關部門化驗分析:黑米每百克內含維生素B10.21毫克,B20.16毫克,含脂肪2.8%,另外含磷、鈣、鐵、鋅等無機成分也比較高。常食洋縣黑米,具有滋陰補腎、益氣強身、明目活血的作用。若用洋縣黑米與陝北紅棗煮粥,更是味美甜香,被人們稱之為「黑紅雙絕」。用洋縣黑米配以白果、銀耳、核桃仁、花生米、紅棗、冰糖、苡米做成「黑米八寶粥」,是難得的高級滋補美食。如能長期服用,可以益壽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