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陽是哪裡
『壹』 正者日也是湖北哪裡
正者日也是湖北的當陽。
當陽位於湖北省中西部,地處沮漳河中下游,大巴山脈東麓,荊山山脈以南,是鄂西山地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跨東經111°32′-112°04′,北緯30°30′-31°11′。
當陽市東起陳場孫家灣,西抵棗林曹家崗,東西最大橫距51公里。東部與荊門市交界。自正北漳河入市境處起,向東北,經鷹子崖,楊家灣,沿漳河庫區主航道南下,再經觀音大壩、馬家店、店子崗、孫家灣,至市東南邊境漢宜公路,與荊門市山水相連。南部鄰荊州市、枝江市境。
(1)當陽是哪裡擴展閱讀
當陽市轄7個建制鎮,3個城區辦事處。7個鎮是兩河、河溶、淯溪、廟前、王店、半月、草埠湖,3個辦事處是玉陽、壩陵、玉泉。全市155個村民委員會、18個社區委員會。
其中:玉陽辦事處12個村、6個社區;壩陵辦事處17個村、2個社區;玉泉辦事處15個村、1個社區;兩河鎮12個村、1個社區;河溶鎮19個村、1個社區;淯溪鎮23個村、2個社區;廟前鎮18個村、2個社區;王店鎮15個村、1個社區;半月鎮10個村、1個社區;草埠湖鎮14個村,1個社區。
『貳』 當陽有哪些鎮
截止2019年7月23日,當陽人民政府網顯示當陽現有7個鎮,分別為兩河、河溶、淯溪、廟前、王店、半月、草埠。
當陽全市轄7個建制鎮,3個城區辦事處。
7個鎮:兩河、河溶、淯溪、廟前、王店、半月、草埠湖。
3個辦事處:玉陽、壩陵、玉泉。
全市155個村民委員會、18個社區委員會。
(2)當陽是哪裡擴展閱讀
部分鎮情況
一、淯溪鎮:位於市域東北角,漳河中下游,面積378平方公里,人口50205。
二、河溶鎮:位於江漢平原北端,當陽市東部,面積251.2平方公里,人口51339。
三、王店鎮:位於當陽市西南部,面積265平方公里,人口39481。
四、半月鎮:位於當陽市南部,面積217平方公里,人口32749。
參考資料來源:當陽人民政府網-行政區劃
『叄』 當陽在哪
鳥瞰圖當陽市位於湖北省中部,處於鄂西山地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是湖北省省轄,委託宜昌市代管的省轄縣級市,是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和重點旅遊風景區。1988年,我市財政收入在全省所有縣(市)中率先突破億元大關,同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現轄7個鎮、3個辦事處,現有國土面積215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6萬畝,總人口48.6萬人。
『肆』 長坂坡 當陽,在哪裡有地圖更好
在湖北省 宜昌市 的當陽市(當陽市宜昌下屬的縣級市)
長坂坡 長坂坡的話就難說了,現在很難說是在哪了,按一般的說話,應該是在當陽市的玉陽轄區內
『伍』 張飛嚇斷當陽橋,當陽橋在哪裡
當陽橋又名長坂橋,當陽市處於鄂西、沮漳河中下游,荊山山脈以南,東與荊門市接壤;東南與江陵相鄰;南抵枝江;西與宜昌相連。當陽是著名的三國古戰場。
『陸』 當陽有哪些景點
著名景點:長坂坡,玉泉寺,關陵廟,當陽橋等。
『柒』 當陽有哪些歷史
當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荊楚重鎮、楚文化發源地之一。因位於荊山山脈之南,取山南為陽之意,故名當陽。當陽古為權國,春秋時為楚地。戰國時秦始建當陽縣,屬南郡,當陽建縣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西漢初屬臨江國,後稱江陵縣。西漢景帝中元年間,析江陵復設當陽。晉改長林,南北朝時為當陽,後旋改旋復。唐後隸屬迭有變更,而縣名稱基本未變。1948年7月,成立荊當縣人民民主政府。1949年5月,荊當分設,成立當陽縣人民民主政府,後改為當陽縣人民政府,隸屬宜昌地區行政公署。1988年10月22日,國務院正式批准當陽撤縣設市。當陽縣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決定當陽市從1989年1月1日起正式建立。
從20世紀50年代起,在境內趙家湖、馬家林、劉家河、楊家河等地,先後發掘古遺址、古墓群,從出土文物中,證明在新石器時代,沿沮、漳河流域,已形成原始社會群落,開始農牧業生產。
夏當陽地屬荊州之域。
商"武丁後裔於漢西建立權國",當陽地屬權。
周春秋時期,楚武王克權,當陽遂為楚地。戰國時期,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白起伐楚,在郢都置南郡,始設當陽縣。其境東臨漢水,西抵沮河,南至麥城,北達今荊門中部。
秦取消當陽縣,其地並入郢縣,屬南郡。
西漢當陽地域初為臨江國,後置江陵縣。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析江陵復置當陽縣,領轄境域如初,其縣城後遷至沮漳流域,濱臨漳河。新莽代漢(公元9~24年),升編縣為南順郡,領鄀縣、當陽縣。
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魏武得荊州,廢南順郡復置編縣,與當陽縣同屬南郡。十四年,曹仁敗北,當陽、編縣同屬東吳南郡。建安十九年,吳蜀分荊州,當陽、編縣屬蜀漢。建安二十四年,關羽敗麥城,蜀失荊州,當陽重屬吳。
晉西晉沿吳制。東晉永和八年(352年),劃當陽縣東境置武寧縣。隆安五年(401年),移沮漳流域2000戶設武寧郡。同時,廢武寧縣設長寧縣。當陽縣境西遷,領地越過沮水,轄區至原臨沮縣南境。當陽縣城遷至今玉陽鎮。當陽、長寧同屬武寧郡。不久,與編縣同屬南郡。
南北朝宋、齊沿晉制。梁天監元年(502年),劃當陽、編縣地置安居縣,屬南郡。西魏大統元年(535年),劃當陽地置綠林縣。當陽、安居、綠林同屬上黃郡。北周武成元年(559年),當陽、編縣合並,置平州。
隋開皇七年(587年),廢平州為玉州,屬荊州總管府。開皇九年,廢玉州及所領屬地,復置當陽縣。開皇十八年,廢安居縣為昭丘縣。大業元年(605年),廢昭丘縣為荊台縣。不久,將荊台並入當陽縣,屬南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將當陽改稱基州,不久改為平州。武德六年,改平州為玉州。八年,廢玉州,復置當陽縣,屬江陵郡。貞元二十年(804年),廢當陽縣為荊門縣,屬江陵郡。
五代後晉天福元年(936年),在當陽設荊門軍,領長林,屬江陵府。
宋北宋開寶五年(972年),復置當陽縣。荊門軍治移長林,領當陽縣,屬荊湖北路。熙寧六年(1073年),廢軍,當陽、長林縣屬江陵府。元佑三年(1088年)復立荊門軍,仍領長林、當陽縣。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年),廢當陽入長林縣,屬荊門軍。紹興十六年,復置當陽縣。荊門軍移至荊門,屬江陵府。端平三年(1236年),荊門軍遷回當陽,以長林為屬縣,屬江陵府。當陽縣治廢。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荊門軍為荊門府,仍治當陽,屬河南行省。至元十五年,改荊門府為荊門州,仍置當陽縣,隸屬荊門州。隨州屬荊湖北道宣慰司。
明洪武元年(1368年),當陽縣隸屬荊州府。洪武四年,當陽縣屬荊門州。十年,廢當陽入荊門縣,屬荊州府。洪武十三年,復置當陽縣,屬荊門州。嘉靖十年(1531年),當陽縣隨荊門州隸屬承天府。
清順治三年(1646年),改承天府為安陸府,當陽縣隨荊門州屬安陸府。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升荊門州為荊門直隸州,當陽、遠安隨州屬湖北布政司。
中華民國實行省、道、縣三級制。當陽縣於民國元年屬襄陽道,民國2年屬荊宜道。21年,廢道存縣,當陽屬湖北省第九行政督察專員公署。25年,屬湖北省第六督察區。
其間,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1932年成立荊當縣革命委員會。1940年成立當陽縣行政委員會。1948年7月成立荊當縣人民民主政府。1949年1月成立當陽專署,轄荊當縣。1949年5月撤當陽專署,成立宜昌專署。同時,荊當分治成立當陽縣人民民主政府,隸屬宜昌專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當陽縣人民民主政府改稱當陽縣人民政府,此後,縣治機構名稱雖幾經變更,但縣名及隸屬關系未變。1955年,當陽縣人民政府改稱當陽縣人民委員會。1968年9月成立"當陽縣革命委員會"。1981年1月1日恢復當陽縣人民政府,屬湖北省宜昌地區行政公署。1988年10月22日,國務院批准當陽撤縣設市。當陽縣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決定,當陽市從1989年1月1日正式建立,隸屬關系未變。1992年3月,宜昌地市合並,當陽市隸屬宜昌市。
『捌』 劉備敗走當陽,當陽是現在的哪裡
當陽位於湖北省中部,西臨宜昌,東連荊州,北通襄樊,南抵長江,是全國歷史文化專名城。屬
當陽歷史悠久。古為權國,春秋時為楚地。戰國時秦置當陽縣,屬南郡,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西漢初屬臨江國,後稱江陵縣。西漢景帝中元年間,析江陵復設當陽。晉改長林,南北朝時為當陽,後旋改旋復。唐後隸屬迭有變更,而縣名稱基本未變。1988年撤縣設市。
當陽山川秀美,境內擁有號稱「天下四絕」之一的佛教聖地玉泉寺和全國三大關廟之一的關陵廟,有世人傾心的長坂坡以及麥城、糜城、太子橋、當陽橋、錦屏山等三國古跡,有鬼谷洞、孫臏寨、百寶寨、杜甫溝等名人遺跡,保存有唐代棱金鐵塔、佛牙舍利及吳道子石刻觀音像等珍貴文物。王粲、郭亞、李白、杜甫、張九齡、孟浩然、元稹等詩人都在當陽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有玉泉山、百寶寨、月亮河、漳河故道等風景名勝。
『玖』 湖北省當陽市有哪幾個縣
湖北省當陽市是不能管轄縣級的,因當陽本就是屬縣級市。。。
當陽市屬宜昌市下轄市,位於湖北省中部。1988年10月,撤縣建市。轄7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面積215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6萬畝,總人口48.58萬人。
當陽市只是轄3個街道、7個鎮。共有19個居委會
當陽市屬縣級市,是不能管轄縣的,也沒有縣級管的 。
『拾』 當陽市在哪個省,具體位置是哪個方位
湖北省宜昌市下轄縣級市,位於湖北省中部,西鄰三峽宜昌,東連荊州古城,北通襄陽隆中。
城市行政發展史
1、1948年7月成立荊當縣人民民主政府。
2、1949年1 月成立當陽專署,轄荊當縣。5月撤當陽專署,成立宜昌專署。同時,荊當分治。成立當陽縣人民民主政府,隸屬宜昌專區。
3、1981年1月1日恢復當陽縣人民政府,屬湖北省宜昌地區行政公署。
4、1988年10月22日,國務院批准當陽撤縣設市。當陽縣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決定,當陽市從1989年1月1日正式建立。
5、1992年3月,宜昌地市合並,當陽市隸屬宜昌市。
當陽市轄7個建制鎮,3個城區辦事處。7個鎮是兩河、河溶、淯溪、廟前、王店、半月、草埠湖,3個辦事處是玉陽、壩陵、玉泉。
(10)當陽是哪裡擴展閱讀
宜昌市簡介
1、區劃詳情
2016年,宜昌市轄13個縣市區,即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宜都市、枝江市、當陽市、夷陵區、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共設20個鄉、67個鎮、23個街道。
2、地理環境
宜昌市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長江上游與中游的結合部、鄂西武陵山脈和秦巴山脈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地跨東經110°15'~112°04'、北緯29°56'~31°34'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