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類型有哪些
① 中國主要的土壤有哪幾種類型
中國的土壤發生類型可概括為紅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鈣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濕土(草甸、沼澤土)、鹽鹼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系列。
1、黑土
大興安嶺中南段山地的東西兩側,東北松嫩平原的中部和松花江、遼河的分水嶺地區。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3~3℃,年降水量350~500毫米。
植被為產草量最高的溫帶草原和草甸草原。腐殖質含量最為豐富,腐殖質層厚度大,土壤顏色以黑色為主,呈中性至微鹼性反應,鈣、鎂、鉀、鈉等無機養分也較多,土壤肥力高。
2、磚紅壤
海南島、雷州半島、西雙版納和台灣島南部,大致位於北緯22°以南地區。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3~26℃,年平均降水量為1600~2000毫米。
植被為熱帶季雨林。風化淋溶作用強烈,易溶性無機養分大量流失,鐵、鋁殘留在土中,顏色發紅。土層深厚,質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強酸性。
3、黃綿土
又稱黃土性土壤,廣布於黃河中游丘陵地區。土壤色澤與母質層極相近,質地均勻,疏鬆多孔,耕性良好,有機質含量低,僅0.5%,礦質養分豐富。
(1)土壤類型有哪些擴展閱讀
成土因素學說的基本觀點可概括為:
①土壤是一種獨立的自然體,它是在各種成土因素非常復雜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②對於土壤的形成來說,各種成土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和相互不可替代性。其中生物起著主導作用。土壤是一定時期內,在一定的氣候和地形條件下,活有機體作用於成土母質而形成的。
土壤並非生來就具有肥力特徵,能夠生長綠色植物的。跟生物發育一樣,土壤發育也有一系列的過程。其中,母質、氣候、生物、地形、時間是土壤形成的五大關鍵成土因素。
② 土壤有哪幾類
土壤發生類型可概括為紅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鈣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濕土(草甸、沼澤土)、鹽鹼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系列
③ 土壤分類是什麼
中國主要土壤發生類型可概括為紅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鈣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濕土(草甸、沼澤土)、鹽鹼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系列。
1、紅壤系列
中國南方熱帶、亞熱帶地區的重要土壤資源,自南而北有磚紅壤、燥紅土(稀樹草原土)、赤紅壤(磚紅壤化紅壤)、紅壤和黃壤等類型。
2、棕壤系列
亦為中國東部濕潤地區發育在森林下的土壤,由南至北包括黃棕壤、棕壤、暗棕壤和漂灰土等土類。
3、褐土系列
包括褐土、黑壚土和灰褐土,這類土壤在中性或鹼性環境中進行腐殖質的累積,石灰的淋溶和淀積作用較明顯,殘積一淀積粘化現象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現。
④ 土壤類型有哪些
土壤可以分為砂質土、黏質土、壤土三種類型。
一、砂質土
粗粒土是指大於0.1毫米顆粒含量較多的土,可分為礫類土和砂類土。
砂類土,又稱砂質土,指粒徑大於2mm顆粒含量不超過全重的50%,而粒徑大於0.075mm的顆粒含量超過全重的50%的土。
砂質土根據粒組含量不同可分為礫砂、粗砂、中砂、細砂和粉砂。
二、黏質土
黏質土是土壤的一種,有保水性能好等特點,
含沙量少,顆粒細膩,滲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氣性能差的一種土壤。
三、壤土
壤土,指土壤顆粒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適中的土壤,顆粒大小在0.2mm至0.02mm之間。質地介於黏土和砂土之間,兼有黏土和砂土的優點,
通氣透水、保水保溫性能都較好,耐旱耐澇,抗逆性強,適種性廣,適耕期長,易培育成高產穩產土壤,也是較理想的農業土壤。
(4)土壤類型有哪些擴展閱讀
土形成因素
成土因素學說的基本觀點可概括為:
1、土壤是一種獨立的自然體,它是在各種成土因素非常復雜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2、對於土壤的形成來說,各種成土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和相互不可替代性。其中生物起著主導作用。土壤是一定時期內,在一定的氣候和地形條件下,活有機體作用於成土母質而形成的。
土壤並非生來就具有肥力特徵,能夠生長綠色植物的。跟生物發育一樣,土壤發育也有一系列的過程。其中,母質、氣候、生物、地形、時間是土壤形成的五大關鍵成土因素。
⑤ 常見的土壤類型有哪些
1.沙士:土壤中含有8成以上的沙,2成以下的黏土為沙土。這種土壤容易乾燥,裁在這種土壤中的花卉應多施有機肥料,以改善土性。在地下水位高處用此土栽花較適。且沙土對光熱吸收力強,土溫較高,花卉生長旺盛,花期也能提早。沙土是配製培養土的主要材料,其優點是能使排水通暢。用作扦插基質容易生根。
2.黏土:其成分中黏土佔6成以上,沙佔4成以下。土質細、黏性大、干時拔裂成塊狀。在栽培管理上較麻煩。但如管理得當,及時鬆土、排澇,則花卉能生長良好,開花也多,黏土富具保肥和保水性,能使水肥不致流失。花卉在這種土壤里生長緩慢,棵矮而茁壯。對重黏土栽花要多摻腐葉土、腐殖土或沙土混合改良。並行冬季翻地:澆灌凍水,經一冬的嚴寒冰凍即可疏鬆便於耕作。
3.壤士:介於沙士與黏土之間的土壤,其沙與黏土的含量各約佔半數。(又,沙質稍多者稱「沙質壤土」,黏土較多者稱「黏質壤土」。)這種土壤對水、肥的保持性強,是較好的適宜花卉生長的土壤。
圖片
4.腐殖土:也稱廄肥土。園藝術語又稱溫床土。因其來源於溫床中釀過熱的廄肥,其成分主要是腐殖質組成。質地輕松,星酸性反應,含有豐富的各種養分。吸肥水性強,但排水較差。可與腐草土或其他土壤混用。腐殖土也可由家畜廄肥經發酵漚制,以牛糞和馬糞製成者比較輕松;用牛豬龔製成者比較黏重,配製培養土時應對二者分別對待。如黏重的腐殖土可與輕土配合。腐草土混合,輕腐殖土可與重腐草制備腐殖土,最好利用新鮮廄出即成褐黑色腐殖土,可以一舉兩得充分發揮既肥的作用。
5.泥炭士:由遠古的若辭和水生植物,埋人濕土中年久腐爛而成。其中部分已經炭化,顏色褐黑。酸性反應,質地輕松,持水量高,但缺乏養分。適合與重黏土或輕松砂質土混用,前者使其變為輕鬆土壤,後者以改變和提高其黏結性和持水性。
6.腐葉土:在自然界中為森林地帶的表土,系由落葉經多年堆積腐爛而成者。腐葉土所含養分非常豐富,酸性反應,土質輕松,為黏重土壤的疏鬆劑。用作播種和分栽秧苗最宜。 腐葉土,一般從事花卉栽培者多就地取材,自行漚制。其法:於秋季落葉時,大量搜集(最好是闊葉樹的葉)「,集於高燥處,並與新鮮馬糞及黃士依次層層相堆,每層厚約20-30厘米,堆高可至2米左右。當每堆一層時,可潑入適量的水和人糞尿,也可撒入適量的硫氨和水。這是為了增加濕度和有機質,以促菌類繁生加速腐爛。堆後用黃士封好。早春2-3月間開始副倒。在翻倒中若視乾燥,可再適當噴水和糞尿,如覺過濕,可再摻入黃土或馬糞。翻倒後仍照原樣堆好。以後每隔1-2個月再翻倒一次,直到樹葉全部腐爛。然後過篩備用。
7.腐草土:是雜草及蒿桿兒等物摻入土、等堆積腐爛而成的土。腐草土富含多年長效的營養肥分,因而用來栽培多年生植物,堆制腐草土一般在初夏草盛時,連根帶土崛起,隨即分層堆積,堆積方法同腐葉土。腐草土不宜露天久存,因分解日久會失去多孔性和彈性,會使品質變劣。
8,石楠土:這種土壤呈酸性,質地特輕,且柔軟、多孔,具有充足的營養成分。石楠土可在密茂的石楠或杜鵾的灌叢中採集。鏟取其根、莖、葉連同泥土及所附帶的雜草草根,用上述堆積腐葉土的辦法作同樣的處理,約經2年可腐熟。
9.木質土:又稱「樹糞」。 是枯枝和木屑腐爛後的產物,亦雜有大量干害蟲的糞便,常集於枯老的樹洞或堆木場所。木質土的性質近似腐葉土,酸性、輕松、但缺乏營養物質。
10.苔蘚。經曬干,研碎,混合保水性。入土中,可使土壞輕松,提高保肥和保水性。
11.沙(純沙):是良好的扦插基質,亦常用作播種後的覆蓋層。沙宜用河沙或淡水沙用前應用清水沖洗,去掉所含的黏質土和有機質。如用海沙時更應沖洗干凈,去除表面所附的鹽分。純沙也是配製各種培養土的重要材料。
12.蛭石和珍珠岩二者本系化工合成的建築材料,以其質輕多孔且呈顆粒狀,雖不含肥分,但有保肥、保水和排水通暢的作用。他土質混用。近來多用作扦插的基質,就花卉的生長來講,依種類的不同,對土壤酸鹼度的適應范圍也各不相同。一般來說,北方的土壞和灌溉用水多偏鹼性,經過調配,雖然能將培養土達到喜酸性土壤的花卉生長要求,但由於常年灌溉用水偏鹼,士中鹼質積累逐漸增多,也就隨之變鹼,終至使喜酸性有些南方喜所士壤的花卉不能忍受而枯死。這就「長壽」的原因。一般解決的辦法,除栽植時用酸性土質外,還可將硫酸亞鐵(黑礬)按01%-0.3%的比例投入水中,然後用以澆花。亦可將硫酸亞鐵按1%的比例混入液肥中,即所謂「礬肥水」
⑥ 土壤的類型有哪些各自特點,分布
我國主要有15種土壤類型,分別是磚紅壤、赤紅壤、紅黃壤、黃棕壤、棕壤、暗棕壤、寒棕壤、褐土、黑鈣土、栗鈣土、棕鈣土、黑壚土、荒漠土、高山草甸和高山漠土。
1、磚紅壤
區域:海南島、雷州半島、西雙版納和台灣島南部。
特點:風化淋溶作用強烈,易溶性無機養分大量流失,鐵、鋁殘留在土中,顏色發紅。土層深厚,質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強酸性。
2、赤紅壤
區域:滇南的大部,廣西、廣東的南部,福建的東南部,以及台灣省的中南部。
特點:風化淋溶作用略弱於磚紅壤,顏色紅。土層較厚,質地較粘重,肥力較差,呈酸性。
3、紅黃壤
區域:長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四川盆地周圍的山地。
特點:有機質來源豐富,但分解快,流失多,故土壤中腐殖質少,土性較粘,因淋溶作用較強,故鉀、鈉、鈣、鎂積存少,而含鐵鋁多,土呈均勻的紅色。因黃壤中的氧化鐵水化,土層呈黃色。
4、黃棕壤
區域:北起秦嶺、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長江,西自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東至長江下游地帶。
特點:既具有黃壤與紅壤富鋁化作用的特點,又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特點。呈弱酸性反應,自然肥力比較高。
5、棕壤
區域: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暖溫帶半濕潤氣候。
特點: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強烈,還產生較明顯的淋溶作用,使鉀、鈉、鈣、鎂都被淋失,粘粒向下淀積。土層較厚,質地比較粘重,表層有機質含量較高,呈微酸性反應。
6、暗棕壤
區域:東北地區大興安嶺東坡、小興安嶺、張廣才嶺和長白山等地。
特點:土壤呈酸性反應,它與棕壤比較,表層有較豐富的有機質,腐殖質的積累量多,是比較肥沃的森林土壤。
7、寒棕壤(漂灰土)
區域:大興安嶺北段山地上部,北面寬南面窄。
特點:土壤經漂灰作用(氧化鐵被還原隨水流失的漂洗作用和鐵、鋁氧化物與腐殖酸形成螯合物向下淋溶並淀積的灰化作用)。土壤酸性大,土層薄,有機質分解慢,有效養分少。
8、褐土
區域:山西、河北、遼寧三省連接的丘陵低山地區,陝西關中平原。
特點:淋溶程度不很強烈,有少量碳酸鈣淀積。土壤呈中性、微鹼性反應,礦物質、有機質積累較多,腐殖質層較厚,肥力較高。
9、黑鈣土
區域:大興安嶺中南段山地的東西兩側,東北松嫩平原的中部和松花江、遼河的分水嶺地區。
特點:腐殖質含量最為豐富,腐殖質層厚度大,土壤顏色以黑色為主,呈中性至微鹼性反應,鈣、鎂、鉀、鈉等無機養分也較多,土壤肥力高。
10、栗鈣土
區域:內蒙古高原東部和中部的廣大草原地區,草場為典型的乾草原,生長不如黑鈣土區茂密。
特點:腐殖質積累程度比黑鈣土弱些,但也相當豐富,厚度也較大,土壤顏色為栗色。土層呈弱鹼性反應,局部地區有鹼化現象。土壤質地以細沙和粉沙為主,區內沙化現象比較嚴重。
11、棕鈣土
區域:內蒙古高原的中西部,鄂爾多斯高原,新疆准噶爾盆地的北部,塔里木盆地的外緣,是鈣層土中最乾旱並向荒漠地帶過渡的一種土壤。
特點:沒有灌溉就不能種植莊稼。植被為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腐殖質的積累和腐殖質層厚度是鈣層土中最少的,土壤顏色以棕色為主,土壤呈鹼性反應,地面普遍多礫石和沙,並逐漸向荒漠土過渡。
12、黑壚土
區域:陝西北部、寧夏南部、甘肅東部等黃土高原上土壤侵蝕較輕,地形較平坦的黃土源區。
特點:黃土母質形成。植被與栗鈣土地區相似。絕大部分都已被開墾為農田。腐殖質的積累和有機質含量不高,腐殖質層的顏色上下差別比較大,上半段為黃棕灰色,下半段為灰帶褐色。
13、荒漠土
區域:內蒙古、甘肅的西部,新疆的大部,青海的柴達木盆地等地區,面積很大,差不多要佔全國總面積的1/5。
特點:土壤基本上沒有明顯的腐殖質層,土質疏鬆,缺少水分,土壤剖面幾乎全是砂礫,碳酸鈣表聚、石膏和鹽分聚積多,土壤發育程度差。
14、高山草甸
區域:青藏高原東部和東南部,在阿爾泰山、准噶爾盆地以西山地和天山山脈。
特點:剖面由草皮層、腐殖質層、過渡層和母質層組成。土層薄,土壤凍結期長,通氣不良,土壤呈中性反應。
15、高山漠土
區域:藏北高原的西北部,昆侖山脈和帕米爾高原。
特點:土層薄,石礫多,細土少,有機質含量很低,土壤發育程度差,鹼性反應。
⑦ 土壤類型有哪些
有棕壤亞類,潮棕壤亞類,暗棕壤亞類,草甸暗棕壤亞類,褐土亞類,石灰性褐土亞類,淋溶褐土亞類,潮褐土亞類,灰褐土亞類,石灰性灰褐土亞類,黑土亞類,草甸黑土亞類,灰色森林土亞類,暗灰色森林土亞類,黑鈣土亞類,淋溶黑鈣土亞類,石灰性黑鈣土亞類,淡黑鈣土亞類,草甸黑鈣土亞類,暗栗鈣土亞類,栗鈣土亞類,淡栗鈣土亞類,草甸栗鈣土亞類,鹽化栗鈣土亞類,鹼化栗鈣土亞類,栗鈣土性土亞類,淡栗鈣土亞類,潮栗褐土亞類,草甸棕鈣土亞類,新積土亞類,沖積土亞類,草原風沙土亞類,草甸風沙土亞類,鈣質粗骨土亞類,草甸土亞類,石灰性草甸土亞類,灰色草甸土亞類,鹽化草甸土亞類,鹼化草甸土亞類,潮土亞類,脫潮土亞類,鹽化潮土亞類,灌淤潮土亞類,潮灌淤土亞類,沼澤土亞類,腐泥沼澤土(腐泥土)亞類,草甸沼澤土亞類,鹽化沼澤土亞類等類型。
⑧ 土有多少種
按通俗分類來法,土有3種,分別是自黑土、黃土、紅土。黑土為富含腐植質的土;黃土即為一般常見的土;紅土為富含氧化鐵的土。
按美國分類法,土有12種,分別是淋餘土、灰燼土、旱境土、新成土、冰凍土、有機質土、弱育土、黑沃土、氧化土、淋淀土、極育土、膨轉土。
土的主要成分是礦物質。土壤之間的差異主要是表現在形態特徵或物理、化學、礦物等方面。
(8)土壤類型有哪些擴展閱讀
土壤經由各種風化作用和生物的活動產生的礦物和有機物混合組成,存在著固體、氣體和液體等狀態。
疏鬆的土壤微粒組合起來,形成充滿間隙的土壤,而在這些孔隙中則含有溶解溶液(液體)和空氣(氣體)。因此土壤通常被視為有三種狀態。
大部分土壤的密度為1~2 g/cm³。地球上大多數的土壤,生成時間多晚於更新世,只有很少的土壤成分的生成年代早於第三紀。
⑨ 土壤有哪幾種類別
土壤有五種,分別是磚紅壤、赤紅壤、紅壤和黃壤、黃棕壤、棕壤:
1、磚紅壤:海南島、雷州半島、西雙版納和台灣島南部,大致位於北緯22°以南地區。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3~26℃,年平均降水量為1600~2000毫米。植被為熱帶季雨林。
2、赤紅壤:滇南的大部,廣西、廣東的南部,福建的東南部,以及台灣省的中南部,大致在北緯22°至25°之間。為磚紅壤與紅壤之間的過渡類型。
3、紅壤和黃壤:長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四川盆地周圍的山地。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26℃,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黃壤形成的熱量條件比紅壤略差,而水濕條件較好。
4、黃棕壤:北起秦嶺、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長江,西自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東至長江下游地帶。是黃紅壤與棕壤之間過渡型土類。植被是落葉闊葉林,但雜生有常綠闊葉樹種。
5、棕壤: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強烈,還產生較明顯的淋溶作用,使鉀、鈉、鈣、鎂都被淋失,粘粒向下淀積。土層較厚,質地比較粘重,表層有機質含量較高,呈微酸性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