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畝地能養殖多少泥鰍
『壹』 一畝田能養多少泥鰍,養殖泥鰍魚一畝地的效益是多少
高密度泥鰍養殖,一個水立方最多,能養1萬到2萬條啊
『貳』 一畝田能養多少泥鰍,養殖泥鰍魚一畝地的效益是多少
一畝田能養多少泥鰍,養殖泥鰍魚一畝地的效益是多少。一畝田養出售型的泥鰍700至900斤應該是不成問題的,批發價按最低15元計算除掉成本還有大幾千元,如果您養殖三五畝地大小混養,三五年後,您看您要掙多少錢,這賬是有賬算不舍的。
『叄』 一畝地能養多少泥鰍
一畝左右,可放3—4厘米長的嫩苗5萬—10萬尾。
飼養池建造 選擇光照良好,溫暖通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3公里內無污染源的場所建造飼養池。養鰍池土質為中性或微酸性黏質土壤。面積100~300平方米,池深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
清池消毒 鰍種放養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留池水10厘米深,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潑灑。
苗種放養 鰍種放養前用3%的食鹽水浸浴消毒10分鍾。選擇晴天中午每平方米放體長3~4厘米的鰍種50~60尾。
飼料投喂 泥鰍食性雜,水中的小動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機碎屑等都是它喜歡的食物。人工飼養還應投喂蛆蟲、蚯蚓、小雜魚肉、蚌肉、魚粉、畜禽下腳料等動物性飼料及麥麩、米糠、豆渣、餅粕等植物性飼料。
定時、定點、定質、定量投喂。投喂量視水質、天氣、攝食狀況而定,水溫適宜時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水溫較低時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佔在池泥鰍體重的百分比:3月,1%~2%;4~6月,3%~5%;7~8月,10%~15%;9月,4%。不同水溫條件下植物性飼料和動物性飼料投喂比例:水溫低於10℃或高於30℃時,少投或不投;水溫11~20℃,植物性飼料佔60%~70%,動物性飼料佔30%~40%;水溫21~23℃,植物性飼料和動物性飼料各佔50%;水溫24~29℃,植物性飼料佔30%~40%,動物性飼料佔60%~70%。
水質管理 泥鰍放養後,根據水質肥瘦情況適時追肥,培養浮游生物,使水體始終處於活、爽的狀態。水溫達到30℃時,及時更換新水,並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溫,防止浮頭。發現泥鰍時常游到水面吞氣時,表明水中缺氧,應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越冬季節,12月至次年2月可不投喂,只需增加池水深度,在池角放入豬牛糞,以提高水溫,確保泥鰍安全越冬。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檢查泥鰍的活動、吃食、病害等情況,同時,觀察養殖池有無滲漏水,泥鰍有無逃逸現象,水泥池要每天清除殘留飼料,做好日常記錄。
===========
泥鰍人工飼養
分類:其它實用技術/養殖 適用范圍:不限
(1)專池養鰍。一般為專門從事泥鰍養殖的生產者所採用的養殖方式。池塘以泥底為好,如果是水泥池,則應鋪泥土15—20厘米深。池塘面積不宜太大,以一畝左右為宜,每畝可放3—4厘米長的嫩苗5萬—10萬尾。在放苗前應鋪施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動物作為泥鍬的餌料。放苗以後,逐步加強飼料投喂,並追施有機肥料,投喂的餌料主要種類有米糠、豆餅、麩皮、豆渣、蠶蛹粉、蚯蚓及食品加工廢棄物等。肥料有人畜禽糞、農作物禾稈堆肥等。如水溫高於30℃或低於10℃時,投餌量應減少。一般飼養8—10個月可以捕獲,高產的每畝可達250—400千克。每尾體長15厘米左右,體重10—15克達到商品規格。
(2)稻田養鰍。在稻田放養泥鰍,可以利用田中蚯蚓、搖蚊幼蟲、水蚤和雜草等天然餌料生物,投喂少量的飼料,就可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由於泥鰍生活力強,即使在稻田放水曬田時,能鑽進濕泥里利用腸道和皮膚呼吸來維持其生命。所以泥鍬是稻田養殖較理想的對象之一。稻田建設與養其他魚類一樣,在 田中挖掘一個或幾個魚溜,面積2—3平方米,深約50厘米,魚溜與魚溝相通,魚溝開成「田」字或「井」 字型。進出水口都要設置攔魚設施防逃。每畝稻田放養體長3厘米左右的鰍苗1.5萬—2萬尾,注意避免使用石灰和農葯,適當投餌和施肥,秋季收稻穀後起捕,或灌水繼續養殖,於翌年開春耕田時再捕撈上市。一般每畝稻田可收獲泥鰍30—50千克。
此外,在種藕、植蓮、茭白等水生植物的水面里,可放養一定數量的泥鰍。一般畝放千尾左右,只要飼養管理得當,水面收入可以提高。
(3)家庭養鰍。即利用房前屋後或菜園坑幽和蓄水池進行泥鰍飼養。一般可按每畝投入長3—4厘米的嫩苗4000—5000尾放養,也可與黃膳、鯉魚放在一起混養。平時注意投飼和施肥,如剩飯菜、畜禽糞、菜葉等,飼料要植物性與動物性配合使用。同時控制好水質,當發現泥鰍竄出水面「吞氣」時,表明水體中缺氧,應停止施肥,並更換新水。泥鰍個體長到15—20厘米時即可捕獲上市。經8—10個月的飼養,畝產可達100千克以上。
『肆』 一畝地可以養多少斤泥鰍
這要根據你用哪種方式養殖,如水泥池單一養殖、池塘混養、稻田養殖等。其中水泥池單一養殖相對來說放養量較大,一畝放5cm~8cm的苗30000條左右比較適中,養殖8個月,高產的每畝可達250—400千克。
泥鰍屬溫水性魚類,生活在15—30℃范圍內,最適24—27℃的水溫范圍,農家建池養泥鰍,投資少,收益快,簡單易行。
一、建池:在房前屋後,庭院周圍,選擇有水源、避風向陽的地方建池。池子一般由磚、石砌成,池深在1米左右為宜,池子砌好後,用水泥抹平,待干後放進肥泥0?5尺,注入清水1尺,即可放種。
二、放種:池子砌好後,按每平方米放1—1?5斤計算投放鰍苗。苗可到市場上去購買或自己繁殖、捕捉;不管怎樣,都應選擇體壯無傷,大小均勻的鰍苗投放,並按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雌雄的鑒別方法,可觀其外表:雄的頭尖,胸鰭窄長,身體與尾端一樣粗細,尾尖上翹鰭條基部有一骨質薄片;雌的頭呈橢圓平型。雌鰍的產卵力極強,一條雌鰍初夏至初秋能產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產2—3次,產卵萬粒以上。
三、投食:由於泥鰍屬雜食性魚類,所以無論牛糞、米糠,或者麥、蠅蛆都可以作餌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據採食情況自行確定。
四、施肥:泥鰍的飼喂過程中,可以適當地補施些有機肥,但在施肥時,一定不能過多過頻,並且要勤換池水,一般10—15天換水一次。
五、捕獲:要捕獲泥鰍,首先要把池水放干,採取捕大留小的辦法,以確保池內有一定數量的鰍苗,利於繼養和高產。
『伍』 一畝面積能養多少斤泥鰍苗 能產多少斤泥鰍
那的看你的養殖技術和條件,條件好的話一畝可放養500斤左右的泥鰍苗,一斤200—300條的,養殖7—8個月可產2500—3000多斤商品泥鰍。養殖技術條件不怎麼好的,最少可以產1500斤以上。
『陸』 一畝池塘,高密度能養多少泥鰍
一畝養殖多少泥鰍主要根據您的魚塘情況:水質、水溫、水深、養殖習慣等等綜合因素的。現在一般情況下,水深1~1.5米左右的魚塘,一畝的投放量在4萬~8萬尾/畝都有人放。泥鰍屬於底層性魚類,它是聚群性魚類來的,因此如果密度過低的話,您投喂時候泥鰍是不來吃東西的。這個密度也是比較好管理。
另外,我們還建議你在選擇魚苗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正規的苗種,這樣魚苗質量才會有保證。希望對你有幫助
『柒』 一畝地可養多少斤泥鰍苗
一畝養10萬尾泥鰍,經過6個月左右的養殖,即可長到平均每尾重15克以上,可以出產泥鰍3000斤左右。
泥鰍屬溫水性魚類,生活在15-30℃范圍內,最適24-27℃的水溫范圍,農家建池養泥鰍,投資少,收益快,簡單易行。
拓展資料:
1、池塘養殖
池塘養鰍,一般選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池深70-10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底鋪15--20厘米厚的肥泥,池的面積可大可小,以2-3畝為好。池塘應排灌方便,進出水口均用鐵絲網防逃。放養前應進行清塘消毒,其方法和用量與魚苗池相同。一般以投餌後2—4小時吃完為度,還要每隔3-5天清洗一次餌料台,以防疾病發生。池塘要經常注入新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質環境。
2、池塘混養即和其它魚類混養
如和鰱魚、鱅魚、鯉魚、草魚、鯿魚等混養。這種養殖方式其選塘、清塘,消毒、放養等和池塘養殖相同。混養的優點是:不需專門給泥鰍投喂較多餌料,只需給其它魚類投餌。而魚類吃不完的餌料和排出的糞便即為泥鰍的食物來源。故這種養殖方式效益高,水面利用價值大,值得大力推廣。
3、稻田養殖
我國南方稻區廣闊,利用稻田養鰍,既節約水面,又能獲得糧食,經濟效益顯著,是高效農業良好的種養模式。養鰍稻田要盡量少施農葯或不施。即使萬一需要使用,也應分批下葯,且噴頭朝上,不要把葯液噴到水面。另外,也不要使用除草劑。雙季晚稻栽種時,最好採用免耕法,可避免機械損傷泥鰍。
4、坑塘養殖
這種養殖方式是利用房前屋後的小型肥水坑塘養鰍。坑塘面積可大可小.十幾平方米到四五十平方米均可。一般常規魚類在這種坑塘中會因有機質過多、溶氧不足而導致缺氧死亡。泥鰍因具有特殊的呼吸器官而在這種坑塘中生長良好。坑塘養鰍,每千方米可放養120尾左右,其管理方法亦與池塘養殖相同.一般只需投點豬、雞糞一類的有機肥料和農家的殘存剩品,如米糠、菜餅等,即可獲得較高產量。
參考資料:網路-泥鰍人工養殖技術
『捌』 一畝田能養多少泥鰍
一般800到2000不等,看技術和養殖密度吧
『玖』 養一畝地泥鰍能產多少斤
泥鰍畝產量一般在2000斤以上。如果養殖管理得當,每畝產3000至4000斤的也有。
一畝地可投放500公斤5至8厘米大小的泥鰍苗。每公斤約150條,每畝投放苗數為7.5至8.5萬條。
泥鰍養殖條件
棲息環境
泥鰍為底棲魚類,喜生活於有底淤泥的靜水或緩和流水域中,如湖泊、池塘、稻田、溝渠、水庫等,喜中性或偏酸性的黏性土壤,適宜的生活水溫為10至32℃,最適水溫為22至28℃;當水溫在10℃以下或30℃以上時,泥鰍活動明顯減弱;水溫低於5℃或高於35℃以上時,就潛入泥中停止活動。冬季,泥鰍鑽入淤泥20至30厘米處越冬,到第二年春天,水溫達10℃以上時,才出來活動。
生活習性
泥鰍在底泥中或水的底層淤泥中活動,且喜晝伏夜出,長期在黑暗環境使其視力退化。但觸須、側線等卻十分敏感,在避敵和覓食活動中起到關鍵作用。泥鰍除了用鰓呼吸外,還能進行腸呼吸,所以它對低溶氧的忍耐力很強。在缺水的環境中,只要泥土保持濕潤,泥鰍仍可存活很長時間。泥鰍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因而在鰍科100餘種魚類中,唯獨泥鰍數量最多,分布最廣。
攝食淤泥中藻類等底棲生物,也取食浮游動物。人工喂養時,可投喂昆蟲、小型甲殼動物、水蚯蚓、嫩植物莖葉等,也可投喂豆餅、豆渣、糙糠等。
泥鰍是雜食性魚類,體長5厘米以下的鰍苗主要攝食動物性餌料,如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等浮游動物,體長在5至8厘米時,除了攝食小型甲殼動物、昆蟲幼蟲、水蚯蚓外,還攝食高等水生植物、藻類和有機碎屑等,以後逐漸變為雜食性魚類,幾乎無所不食,凡水中和泥中的動植物及有機碎屑,都是泥鰍的天然餌料。泥鰍對動物性餌料最為貪食,特別愛吃魚卵。親鰍產完卵後,如果不及時取走,往往會把自己產的卵吃掉。泥鰍覓食主要是靠口須來完成,它的5對觸須既是「探測器」幫助尋找食物,又是「過濾器」幫助分揀食物,可口的送入口中,不可口的棄掉,邊吃食、邊尋找、邊移動。由於泥鰍取食廣泛,所以與其他魚類混養往往能起到「清潔工」的作用。泥鰍白天大多潛伏在泥中,喜上半夜外出覓食,如果環境安靜,有時白天也出來活動。據養殖戶觀察,泥鰍在一晝夜間有兩個明顯的攝食高峰,上午8至9點和下午3至5點。而早晨5點左右為攝食低潮。在人工養殖條件下,白天投喂是完全可以的。一般情況下,泥鰍腸胃中的食物為其體重的8至10%;在繁殖季節,攝食量則更大些,泥鰍不同生長階段的食物是不完全一樣的。
『拾』 一畝田可以養泥鰍多少斤
你是說可以養殖多少泥鰍苗種,還是養成多少泥鰍?這樣看你的養殖條件,如果是水泥池養殖密度會大一些,土池又分主養泥鰍和套養泥鰍。主養泥鰍也要看池底的土質。正常情況,一畝可以養成400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