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三山五嶽分別指的是什麼山

三山五嶽分別指的是什麼山

發布時間: 2020-11-19 09:13:50

⑴ 三山五嶽中的三山各是什麼

三山五嶽,成語,泛指名山或各地。五嶽指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恆山,三山指安徽
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盪山。
我的答案你滿意嗎?

⑵ 中國的三山五嶽指哪些

三山是:浙江雁盪山,
江西廬山,安徽黃山。
五嶽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他們是封建時代帝王加封的。

⑶ 三山五嶽分別指的是什麼山

三山五嶽,五嶽指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恆山;
三山是漢族傳說中的蓬萊(蓬壺)、方丈山(方壺)、瀛洲(瀛壺)三座仙山。
也有一種說法認為三山是指旅遊勝地聞名的黃山、廬山、雁盪山。

⑷ 三山五嶽 五湖四海 各指什麼

「三山」一般指傳說中的蓬萊、瀛洲、方丈三山。

五嶽則是泰山、衡山、華山、恆山和嵩山。

五湖:一般指洞庭湖、鄱陽湖、太湖、巢湖、洪澤湖。

四海:指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

三山五嶽分別指中國內的名山。三山五嶽一詞出於清朝人曹寅(曹雪芹的祖父)所寫的《舟中望惠山舉酒調培山》:「三山五嶽渺何許?雲煙汗漫空竛竮。」現在三山五嶽,可泛指在中國的眾多名山、群山或各地。

(4)三山五嶽分別指的是什麼山擴展閱讀:

詳細

三山

不同於五嶽,三山五嶽中的三山,一般為泛指中內的名山。三山具體的名稱,最早見於《史記》的「秦始皇本紀」,傳說是神仙居住之地,令古人神往。

相傳山上有長生不死之葯,宮殿皆用黃金白銀建造:「齊人徐巿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巿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結果徐巿沒有找到三神山,也沒有得長生葯。

據晉朝的王嘉在《拾遺記·高辛》中記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由此可知,「三山」指的是:方壺(方丈)、蓬壺(蓬萊)和瀛壺(瀛洲),但只是傳說,未必實際存在。

另有人以中華歷史文化和地理疆域聞名的天山、昆侖山、長白山為三山,或者道教中三大符法名山即龍虎山、閣山、茅山為三山。 也有一種說法是將廬山、雁盪山、黃山這三座旅遊名山並列為三山,但來源已不可考。

泰山

三山五嶽中的五嶽,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雖然五嶽不是中國最高的山,但由於高聳在平原或盆地上,故在古人眼中格外險峻。加上不少名人雅士的祭祀、修行和到訪,留下遺跡,大大增添了五嶽之名聲。

五嶽始見於《周禮》的「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東漢的鄭玄對此注釋說:「五嶽,東曰岱宗、南嶽曰衡山、西曰華山、北嶽曰恆山、中嶽曰嵩山。」

西漢時期的東方朔在其《封泰山》一文中說:「泰山吞西華,壓南衡,駕中嵩,軼北恆,為五嶽之長。」

由此看來,確定泰山(東岳)、衡山(南嶽)、華山(西嶽)、恆山(北嶽)和嵩山(中嶽)為五嶽,可能早在《周禮》成書的春秋或戰國時期,最晚在東方朔的西漢時期。

但歷史上的北嶽恆山,指的是今天的河北大茂山(古稱恆山),清朝順治年間河北恆山才改為如今的山西恆山。而南嶽衡山,最初是指湖南衡山,但在漢朝時改為安徽的天柱山,至隋文帝時才重新恢復為湖南的衡山。

古代中國一些地方割據政權,也曾封過五嶽,例如三國時代,東吳的孫皓封離縣(現於江蘇宜興縣)為中嶽,又封其南的荊南山為南嶽。

五代十國時期,閩帝王延均封霍童山(現於福建寧德縣)為東岳,高蓋山(現於永泰縣)為西嶽。

唐朝時,南詔則稱雲南境內的蒼山(中嶽)、烏蒙山(東岳)、無量山(南嶽)、高黎貢山(西嶽)和玉龍山(北嶽)。

⑸ 三山五嶽分別指的是什麼山分別在什麼地方

中國名山的三山。傳說中的「三山」因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格外受到古人的神往。《史記》載:「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從此以後三山的名字,便在古代小說、戲曲、筆記中經常出現,然而它是傳說,不存在的。後人為了延續三山五嶽的美麗神話,就在五嶽之外的名山中間選擇新的三山,廣為流傳的三山是: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盪山。然而,另有一說為:安徽黃山、江西廬山、四川峨嵋山。目前國際上大部分認可的是第一種說法,因為峨眉山本身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一般不把它重復列為三山之一。黃山位於中國安徽省南部,橫亘在黃山區、徽州區、歙縣、黟縣和休寧縣之間,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其中精華部分為154平方公里,號稱五百里黃山。廬山又名匡山,或匡廬。位於江西省北部,北臨中國第一大河長江,東瀕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一山獨峙,群峰崢嶸,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以「奇、秀、險、雄」聞名於世,1996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雁盪山又稱北雁盪山,位於浙江溫州樂清境內,屬括蒼山脈。以山水奇秀聞名,號稱「東南第一山」。山頂有湖,秋雁來棲,故稱雁盪。
中國名山的五嶽。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它們以象徵中華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聞天下。以中原為中心,按東、西、南、北、中方位命名,東岳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北嶽恆山之奇,中嶽嵩山之峻,南嶽衡山之秀,早已聞名於世界。 東岳泰山位於山東,巍峨陡峻,氣勢磅礴,被尊為五嶽之首,號稱「天下第一山」,被視為崇高、神聖的象徵,故有「五嶽獨尊」之說。「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千載流傳。 「重於泰山」、「有眼不識泰山」、「泰山北斗」――泰山其實已經作為我們民族文化積淀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嶽華山風景名勝區位於陝西華陰縣,為五嶽之西嶽。西嶽華山,五帝時稱「太華」,夏商時稱「西嶽」,雅稱「華岳」。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華夏」、「中華」皆藉華山而得名。「自古華山一條路」,險居五嶽之首。北瞰黃河,南依秦嶺,雄踞關中平原東部秦晉豫三省交匯處,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北峰雲台、中峰玉女五峰環峙,高擎天空,「遠而望之若花狀」,故有其名。 中嶽嵩山古稱外方,又稱嵩高,屬伏牛山脈,其主體在今河南登封縣境內,東鄰省會鄭州,西鄰九朝古都洛陽。橫卧中原腹地的嵩山,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生息繁衍,炎黃祖源,三代都地。嵩陽書院乃儒家文化聖地;少林寺是禪宗祖庭,少林武術馳名中外。嵩山不同於其他四山者,似乎突出在一個「奧」字上:自然景色奇麗,奧妙無窮。太室如龍眠,少室似鳳舞,三十六峰雄渾奇秀,更有奇特的地質地貌,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層匯聚一處,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質「五世同堂」的「天然地質博物館」。周平王東遷洛陽後,以嵩山位於中央,是為天地之中,故定嵩山為中嶽。嵩山主要由太室、少室二山組成,山體從東至西橫卧,蜿蜒70公里,故有「中嶽如卧」之說。嵩山風景名勝區由少林寺、中嶽廟、嵩陽書院、觀星台、三岳寨、白沙湖六大景區組成。嵩山之頂名曰峻極,海拔1512米,古有「峻極於天」之說。 北嶽恆山,又稱恆岳,位於山西渾源縣。恆山別名常山。恆,常也,萬物伏北方,有常也。歷來稱為北嶽。秦朝時「奉天下名山十二,其二便是恆山」,《爾雅》也稱:「恆山為北嶽」。北嶽恆山則山勢陡峭,溝谷深邃。深山藏寶,如著名的「懸空寺」便隱匿其中。相傳四千年前舜帝巡狩至此,因見其山勢雄偉,遂封為北嶽。泰山之次便是恆山。南嶽衡山位於湖南省衡山縣,是五嶽之南嶽,自古天下聞名,尤以壯美的自然風光和佛、道兩教形成的人文景觀著稱。橫卧中原腹地的嵩山,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生息繁衍,炎黃祖源,三代都地。嵩陽書院乃儒家文化聖地;少林寺是禪宗祖庭,少林武術馳名中外。西嶽華山,五帝時稱「太華」,夏商時稱「西嶽」,雅稱「華岳」。

⑹ 三山五嶽指哪三山五嶽分別在哪裡

三山:蓬萊(蓬壺)、方丈山(方壺)、瀛洲(瀛壺),今有黃山、廬山、雁盪山新三山的說法;

五嶽: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恆山。

三山五嶽在中國雖不是最高的山,但都高聳於平原或盆地之上,這樣也就顯得格外險峻。

1、泰山

泰山是「五嶽」之首,有「中華國山」、「天下第一山」之美譽,又稱東岳,中華十大名山之首,位於山東泰安,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托。

2、華山

華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西安以東120公里歷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華陰市境內,北臨坦盪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黃河,南依秦嶺,是秦嶺支脈分水脊的北側的一座花崗岩山。

3、衡山

衡山是我國五嶽之一,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由於氣候條件較其他四岳為好,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飄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又有「南嶽獨秀」的美稱。

4、恆山

山西恆山,明後期建北嶽廟,清順治被定為北嶽。與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揚名國內外。1982年,恆山以山西恆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5、嵩山

中嶽嵩山,全長60多公里。主體部分在登封境內,分東西兩部分,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太室山主峰為峻極峰,海拔1494米,少室山最高峰為連天峰,海拔1512米,兩山各有36峰,合稱嵩山72峰。

東,西,中三岳位於黃河附近。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這是中國祖先定居的最早的地方,對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新三山位於南部,比中原地區稍遠一些。它在五嶽之後成名,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南擴和中原文化的傳播。

(6)三山五嶽分別指的是什麼山擴展閱讀:

中國名山首推五嶽。五嶽是古代山神崇拜,五行觀念與帝國君主制相結合的產物。他們以象徵中華民族的高尚形象而聞名。

以中原為中心,以東,西,南,北,中三個方向命名。五嶽是中國第一個著名的山脈,具有景觀和文化意義。吳越有自己的特色:東岳泰山雄,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衡山,中嶽山,世界聞名於世

五嶽是封建時代帝王加封的。《史記集解》載:「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帝王們為了「報天之功」,常以雄偉險峻的大山為祥瑞,在峰頂上設壇祭祀,舉行封禪大典。

封禪的理論估計起源於東周春秋戰國時代。而第一個舉行大規模封禪儀式的是秦始皇。秦始皇親自祭祀的地方只有泰山一處。到了唐代和武周武皇武則天,封禪活動在中原中嶽嵩山。經過封建帝王的封禪歷史,五嶽的地位更高了。

中國的世界名山不少,三山黃山、廬山、雁盪山,民間有黃山歸來不看岳之稱,唯獨這五座山尊為「岳」,不是沒有道理。拿東、西、中三岳來說,都位於萬里母親河黃河岸邊,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是華夏祖先最早定居和繁榮的地方。

五嶽在我國雖不是最高峻的山嶺,但都高聳在平原或盆地之上,這樣也就顯得格外險峻了。《詩經》中有「泰山岩岩,魯邦所瞻」、「嵩高維岳,駿極於天」等詩句,可以看出泰山、嵩山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時,由於受到當時一些條件的限制,不可能對天下名山全面考察,當然也就無法「擇優錄取」了。

⑺ 三山五嶽分別指的是什麼山

五嶽:
東岳泰山山東省泰安市
西嶽華山陝西省華陰縣南
北嶽恆山山西省同市渾源縣
南嶽衡山湖南省部衡山縣境內
岳嵩山河南省登封縣北
三山:
傳說三山神仙居住格外受古神往《史記》載:齊徐福等書言海三神山名曰蓬萊、丈、瀛洲三山名字便古代說、戲曲、筆記經現傳說存延續三山五嶽美麗神五嶽外名山間選擇新三山廣流傳三山: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盪山

⑻ 三山五嶽分別是哪幾座山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千載流傳。
「重於泰山」、「有眼不識泰山」,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華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泰山北斗」――泰山其實已經作為我們民族文化積淀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溝谷深邃。深山藏寶,就在五嶽之外的名山中間選擇新的三山,它們以象徵中華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聞天下,這樣也就顯得格外險峻。東、西、中三岳都位於黃河岸邊,東岳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中國名山首推五嶽,這顆星主管人間壽命,魯邦所瞻」。以中原為中心,按東,唯獨衡山雄踞南方。《述異記》稱南嶽系盤古左臂變成的,可以稱量天地的輕重,少室似鳳舞,廣為流傳的三山是:安徽黃山。《詩經》中有「泰山岩岩。「自古華山一條路」,因見其山勢雄偉,險居五嶽之首。五嶽之中、峨嵋山

三山五嶽在中國雖不是最高的山,但都高聳在平原或盆地之上、江西廬山、浙江雁盪山,但是根據目前國際認知以及認可的卻是黃山、廬山,泰山之次便是恆山。橫卧中原腹地的嵩山,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生息繁衍、「中華」皆藉華山而得名,能夠「銓德鈞物」,所以定名叫「衡山」。又因軫星旁有一小星,曰「長沙星」,言海中有三神山。南嶽衡山地臨湘水之濱,林木蒼郁,另有一說為安徽黃山,炎黃祖源,三代都地。嵩陽書院乃儒家文化聖地,便在古代小說、戲曲,南嶽衡山之秀,早已聞名於世界。
「五嶽歸來不看山」。五嶽稱華夏名山之首,有景觀和文化雙重意義、江西廬山、四川峨嵋山。然而,冀近神靈也。後人為了延續三山五嶽的美麗神話,景色幽秀,享有「五嶽獨秀」的美名。
傳說中的「三山」因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格外受到古人的神往。《史記》載:「齊人徐福等上書,然而它是傳說,不存在的,名曰蓬萊、方丈、瀛洲」,自身也融入其中不可分割:自然景色奇麗,奧妙無窮。從此以後三山的名字。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拜,駿極於天」等詩句,可以看出泰山、中方位命名,三十六峰雄渾奇秀,更有奇特的地質地貌,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層匯聚一處,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質「五世同堂」的「天然地質博物館」,遂封為北嶽。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華夏」。南嶽稱為衡山,因它位處星度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度應璣衡」。秦時「奉天下名山十二」。
名山不但成為中華民族成長的見證、筆記中經常出現,北嶽恆山之奇,中嶽嵩山之峻。五嶽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華山險,恆山奇。東岳泰山巍峨陡峻。北嶽恆山則山勢陡峭,其來源就是從這兒借喻的、五行觀念和帝王封禪相結合的產物。西嶽華山,五帝時稱「太華」,像衡器一樣、北,氣勢磅礴,被尊為五嶽之首,號稱「天下第一山」,被視為崇高、神聖的象徵,故有「五嶽獨尊」之說,夏商時稱「西嶽」,雅稱「華岳」;少林寺是禪宗祖庭,少林武術馳名中外,被中國人視為家園的重要部分、嵩山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而衡山古屬長沙。「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南。嵩山不同於其他四山者,似乎突出在一個「奧」字上,時常稱頌為「壽比南山」、「嵩高維岳。太室如龍眠。借名伸義,所以衡山有「壽岳」之稱。後人祝壽,如著名的「懸空寺」便隱匿其中。相傳四千年前舜帝巡狩至此、西。三山處於南方,相對於中原稍遠,繼五嶽之後成名,反映了華夏民族的南向擴展和中原文化的傳播

⑼ 三山五嶽分別指的是什麼山

三山,有三種說法:

1、是指華夏遠古神話傳說中的三條龍脈。喜馬拉雅山脈(盤古開天闢地、共工怒觸不周山)、昆侖山脈(玉帝居庭玉京山、嫦娥奔月)、天山山脈(西王母娘居庭、女媧煉石補天)。

2、是道教傳說中的三座仙山。蓬萊(蓬壺)、方丈山(方壺)、瀛洲(瀛壺)。

3、今人所喜歡的三座旅遊名山。黃山、廬山、雁盪山。

五嶽指的是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恆山。

(9)三山五嶽分別指的是什麼山擴展閱讀:

三山五嶽遍布華夏大地,或綿延千里,或高聳平原盆地之上,格外險峻。其中三山是華夏遠古傳說之地;五嶽是中華文化的興盛之地。三山五嶽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華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發展與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中國名山首推五嶽。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它們以象徵中華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聞天下。以中原為中心,按東、西、南、北、中方位命名。

五嶽稱華夏名山之首,有景觀和文化雙重意義。五嶽各具特色:東岳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南嶽衡山之秀,北嶽恆山之奇,中嶽嵩山之峻,早已聞名於世界。

熱點內容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書 發布:2025-05-09 01:33:48 瀏覽:68
孫子的英語 發布:2025-05-09 01:05:20 瀏覽:26
愛久教育 發布:2025-05-09 01:00:30 瀏覽:446
舞曲動作教學 發布:2025-05-09 00:57:43 瀏覽:572
生日英語怎麼寫的 發布:2025-05-09 00:57:40 瀏覽:741
化學中酸 發布:2025-05-09 00:54:40 瀏覽:557
世界怎麼去 發布:2025-05-09 00:46:50 瀏覽:205
醫生的英語 發布:2025-05-09 00:30:42 瀏覽:273
晏陽初平民教育 發布:2025-05-08 23:53:40 瀏覽:840
如何搭搭訕 發布:2025-05-08 23:47:57 瀏覽: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