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全身酸痛無力是什麼病

全身酸痛無力是什麼病

發布時間: 2020-11-19 09:29:23

Ⅰ 各位網友,我得了一種怪病,全身關節酸疼伴有全身無力,達到走不了路

我和你一樣,全身關節疼痛,包括腳底板走路都疼,走不了路,手上使不了力氣,查過各科,也住院了8天,掛的消炎水,但是一回家毛病又來了,這到底怎麼回事,醫院臨床說反應性關節炎,

Ⅱ 全身酸痛無力是怎麼回事

由於你長期泡水,而且全身酸痛,還是關節酸痛,很有可能是風濕性關節炎。一定要馬上上醫院看,風濕很難治療,而且到嚴重了比癱瘓也強不了多少,失去行動能力,什麼都做不了了,所以要盡快就醫。這是我對您全身酸痛無力的一點看法。

Ⅲ 渾身酸痛無力是怎麼回事

全身乏力酸痛是怎麼回事

1、長時間的熬夜或者是生活工作當中的壓力太大,引起睡眠不足,導致起床之後容易產生心情不愉快的症狀,出現頭昏腦脹,甚至還有起床氣,有時還會頭暈坐立不安。在睡前太過疲勞,經過一夜的休息疲勞沒有得到改善,也會引起肌肉酸痛或者是四肢無力,如果出現打呼嚕或者是患有呼吸系統的疾病,早上起來也容易出現氣短胸悶,手腳無力。

2、起床之後如果感到手臂,腿或者是臉部麻木乏力,這可能是中風的前兆,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只有一側身體出現這種現象,更應該提高警惕,中風前兆還會出現頭昏行動不靈活,身體失去平衡。

6、皮肌炎也一樣是自身免疫性的疾病,孩子和成人都會發生是特別典型的肌肉無力,並可能會伴隨著活動會受到限制,關節炎關節腫脹,有時還會連累到肺部,心臟,肝臟和皮膚必然容易出現氣短,咳嗽,心力衰竭,皮膚丘疹等症狀。

Ⅳ 全身無力,肌肉酸痛是怎麼回事

要觀察是否患有感冒症狀,是否平時太過勞累導致的。
若血脂高,建議您調整自己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不吃油膩的食物,如動物內臟、紅燒肉等,少用各種食用油。
平時增加一些鍛煉有助於降低血脂。若血脂水平很高,建議您服用葯物。

Ⅳ 老年人渾身無力四肢酸痛怎麼回事

你爸爸到更年期了,腎氣虧損,免疫力下降了,如果沒有其他問題,這不是病.
這時,大量給你爸補充天然的食物營養,不光是補充鈣,相信會很快恢復的.
祝你父親身體健康.

Ⅵ 全身無力.肌肉酸痛.是什麼病症

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或者突眼性甲狀腺腫所致
頭暈乃是由於皮膚血管擴張,血流增多而造成腦部血液減少的現象。
這種現象的產生,可能因為暴露於烈日下過久,泡熱水澡的時間太長,或是緊張、生氣等。
除了以上的原因外,缺乏維他命、荷爾蒙分泌異常、更年期或自律神經失調也都是造成頭暈的因素。依原因的不同,頭暈也分為以下幾種。
只有臉部發燙,而手腳冰冷——最常出現在50歲左右的女性身上。大多是因為更年期荷爾蒙分泌失調之故。人體內各內分泌腺及荷爾蒙,能夠應付身體的活動狀態及外在的氣溫,而具有使身體能順暢運作的調節功能。更年期時,性荷爾蒙的分泌日減乃至停止,身體產生許多變化,除了肩膀僵硬、頭痛外,還有頭暈及手腳冰冷等症狀。
突然發作的頭暈:乃自律神經失調的毛病。也可稱為血管運動神經的一種。大多是出現在女性身上,同時伴有頭痛、目眩、倦怠感及下半身寒冷等症狀。
經常全身發熱的狀態下頭暈:若伴有激烈的心悸及身體顫抖,則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現象,這是由於甲狀腺素分泌過量使得新陳代謝旺盛,隨時感到全身發熱且頭暈。
另外,也可能是高血壓,若血壓高居不下,頭暈的狀態一直持續且同時出現頭痛症狀,就有腦中風的危險,要特別注意。
頭暈若有伴隨其它任何症狀,一定要請教醫師。
若非疾病所引起的頭暈,不必就醫即可獲得改善;平日注意要有適度的運動,多吃含維他命、蛋白質及鐵質的食物也是很重要的。

Ⅶ 渾身無力,肌肉酸痛,是什麼病

不是病。只是缺少運動而已。我也和你一樣。我體育中考後就沒再運動。全身沒力氣。肌肉酸痛。晚上睡覺都不舒服。這幾天我都有去跑步。就沒像之前那樣了。你可以多做點運動。。

Ⅷ 整天全身酸痛無力是怎麼回事

您這個是乏力,乏力是一種非特異性的症狀,可以是肝病的早期症狀;也可以是其他一些疾病的預警信號,如腫瘤;甚至是生理性的,如過度勞累。 意見建議:如果自己感覺經常毫無原因(如過勞、睡眠不足、天氣悶熱、飢餓等)的軟弱無力時,一方面要及時就診,把乏力的感覺及其它不適無遺漏地告訴醫生。另一方面不要過於緊張,因為病態的乏力,必然伴有其它的不適。重要的是需與醫生很好地合作,做各種必要的血液化驗及其它檢查,以及早查明病情,及時治療。勞累過度。 之餘還可以買一款按摩產品來給自己推拿按摩。緩解酸痛,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Ⅸ 全身無力,肌肉酸痛是怎麼回事

肌肉酸痛分為兩種: 一種是運動後疼痛立即出現,但其消失得也快,這種叫做急性肌肉酸痛。 另一種是在運動後幾小時或一夜之後才出現,並伴有疲倦乏力,甚至會出現肌肉痙攣、僵硬等症狀。這種肌肉疼痛消失得比較緩慢,常常3~4天甚至6~7天之後才能完全恢復,這種症狀則稱為延遲性肌肉酸痛或運動後疲勞。 我們常說的肌肉酸痛主要是指後一種,即延遲性肌肉酸痛。 肌肉酸痛與拉傷是有明顯區別的。實際上,肌肉酸痛是一種正常的、積極的生理表現。人們往往在力量訓練或一個不太適應(運動量偏大或新的運動項目等)的運動練習後,產生明顯的肌肉酸痛和不適。而這些症狀在休息一段時間後會自然消失,當再次進行同樣的運動時肌肉酸痛症狀會明顯減輕或不產生。而運動導致的肌肉拉傷就不同了,肌肉或韌帶拉傷會造成骨骼肌大面積的病理性改變,如細胞變性、細胞壞死等等,不僅影響繼續運動或訓練,還可能會帶來較嚴重的後果。 拉傷和肌肉酸痛的自我鑒別 肌肉和韌帶拉傷,會因一個損傷性動作而突然出現,而肌肉酸痛則是逐漸加重的。有一個辦法可以鑒別二者:肌肉酸痛通過牽拉能得到緩解,而如果是運動損傷,牽拉反而會使疼痛加重。 總之,運動後肌肉酸痛和肌肉(或韌帶)的損傷性質完全不同。肌肉酸痛可以通過休息、牽拉、按摩等得到緩解。而肌肉(或韌帶)損傷,就必須用醫學手段解決了。 為何肌肉會酸痛 肌肉酸痛產生的機制較復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乳酸堆積。 ②肌肉痙攣。 ③肌纖維或結締組織損傷。 ④其他因素。如組織間滲透壓產生變化或急性發炎等,也可造成肌肉酸痛。 乳酸是怎樣產生的 人體運動是需要能量的,如果能量來自細胞內的有氧代謝,就是有氧運動;但若能量來自無氧酵解,就是無氧運動。有氧運動時葡萄糖代謝後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通過呼吸很容易被排出體外,對人體無害。而無氧運動時葡萄糖酵解產生大量乳酸等中間代謝產物,不能通過呼吸排除,就形成了乳酸堆積。 肌肉酸痛的自我處理 休息 休息能減緩肌肉酸痛的現象,並可慢慢促進血液循環,能加速代謝產物的排除,並能消除肌肉酸痛部位營養的供給與修復,使之恢復正常。 靜態伸展 牽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鬆和拮抗肌的緩解,有助於痙攣肌肉的恢復。對酸痛局部進行靜態牽張練習,保持伸展狀態2分鍾,然後休息1分鍾,重復進行,每天做幾次這種伸展練習有助緩解痙攣。 拍打按摩 對酸痛局部進行按摩,使肌肉放鬆,促進肌肉血液循環,有助損傷修復及痙攣緩解。當然也可以進行自我放鬆治療,一般以頸背、四肢為主,頭部和胸腹為輔,具體手法是: 1.捶打腰背:雙手握成空拳,輕捶肩背和腰部。也可以使用拍打棒依次交替拍打雙肩、後背、腰部和下肢等部位。拍打時,注意背部宜輕,下肢可偏重。 2.推拿腿部:從上至下在大腿的前內側及前外側反復推拿。 3.抖動雙腿:站或坐位,腿部肌肉放鬆並抖動,同時可進行踝關節的上下左右環形活動。 4.分推印堂:用雙手拇指從印堂穴(眉心)向左右分推至太陽穴,反復8~10次,每次之間停頓5~10秒鍾,然後五指分開,由前額發際推擦至百會穴5~6次,反復操作30次,每次間隔5~10秒鍾。 5.按揉胸腹:從上而下依次按揉前胸,反復20次;並從左至右環形推揉腹部,反復做20次。 熱敷 是最有效的一種方式,對酸痛的局部肌肉進行熱敷,可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加速肌肉酸痛的緩解和恢復,尤其是配合輕微的伸展運動或按摩,將更能加速消除延遲性肌肉酸痛,促其恢復正常。 怎樣避免運動後腰酸腿痛 熱身運動 運動前做好充分的准備活動,就像是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或低負荷的重量訓練,將能使肌肉活動部位的關節放鬆,加速血液循環,並要適當地伸展活動肌群。 循序漸進 運動的負荷、運動的時間要採用漸進式的方式逐漸增加,不要超過個人的能力范圍。 避免離心性收縮 從事不熟悉或不常從事的運動型態,特別是從事反復離心肌肉收縮運動時,更容易發生肌肉酸痛的現象,所以應該避免離心性收縮的運動。 避免陌生運動 中老年人對於不熟悉的運動項目,應盡量避免參與,除非有教練指導,否則易出現肌肉酸痛或運動傷害。 避免過度運動 不少人平時很少運動,偶爾運動一次,要把自己累得不行才覺得「過癮」,這樣難免第二天腰酸腿疼,所以不常運動的人要注意運動時適可而止。因為一次大量運動不但不能達到鍛煉的目的,反而對身體有害。 放鬆運動 從事激烈運動後的放鬆運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配合活動部位的伸展,可促進循環,可有助於減緩甚至避免肌肉酸痛的發生。 規律性運動 運動貴在長期堅持,且有規律性,如此不僅能鍛煉身體,還可以提高身體耐受性,減少肌肉酸痛的發生。

Ⅹ 渾身酸痛無力是怎麼回事

病症:乏力
體力勞動者飲食太淡易致疲勞,是因為鹽中的鈉能加強神經肌肉的興奮性。
睡眠不足可使人感到乏力,但神經衰弱者如長期服用安眠葯,也會感到軟弱無力,引起疲乏的葯物還有苯海拉明等抗組織胺葯物。
嗜好飲酒者常有疲倦感;飢餓的人因缺乏蛋白質和缺鉀也感乏力;疲乏軟弱有時是維生素B1缺乏症者的前驅症狀,嗜酒者易患此病。
體力或腦力勞動者的疲乏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在稍微勞動後即感疲乏則需重視。
頻繁吐瀉和大量用利尿劑者因血鉀低而致全身無力;但血鉀過高患者也感軟弱,故需驗血鑒別。
糖尿病是最常導致乏力的疾病。患者由於糖代謝失常,高能磷酸鍵減少,負氮平衡,失水及電解質失衡等原因,故易疲乏、虛弱無力,且有口渴、消瘦、多食、多尿等症狀。
貧血也常引起疲乏,嚴重的有慢性貧血、起病較驟的缺鐵性貧血、急性失血性貧血、急性溶血性貧血等,這些患者均有乏力的現象。
慢性腎炎患者也常感疲倦和乏力,而且因他們需長期吃低鹽或無鹽飲食,又容易缺鉀,故乏力、失眠、腰酸常是他們就醫的主訴。
患了感冒和各種感染性疾病的人幾乎都有疲乏無力的體驗。心衰病人因進食少、鎂攝入少,提供能量的ATP不能被激活,故有乏力現象。
很多內分泌疾病都有乏力的表現。乏力是甲狀腺機能減弱病人的起初症狀,也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病人的常見症狀。
產後大出血引起休克而致的席漢氏綜合征,主要表現就是易疲乏、閉經、消瘦,這是因為腦垂體前葉機能減退所致;腦垂體前葉機能亢進所致的肢端肥大症患者也常感疲乏和四肢無力。
最明顯的疲乏無力見於重症肌無力患者,由於患者的神經肌肉間傳導障礙,故其橫紋肌極易疲乏,稍經活動,即迅速呈現無力狀態,持續而迅速的動作更易引起疲乏,疲乏感往往晨輕晚重,補充氯化鉀後乏力可減輕。
白血病病人因同時存在貧血,故亦常感乏力。除白血病外很多惡性腫瘤的早期常表現為乏力症狀,但同時伴有其它該腫瘤的常症狀,如肺癌常有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狀。
如果自己感覺經常毫無原因(如過勞、睡眠不足、天氣悶熱、飢餓等)的軟弱無力時,一方面要及時就診,把乏力的感覺及其它不適無遺漏地告訴醫生。另一方面不要過於緊張,因為病態的乏力,必然伴有其它的不適。重要的是需與醫生很好地合作,做各種必要的血液化驗及其它檢查,以及早查明病情,及時治療。

熱點內容
月光族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09 06:25:19 瀏覽:807
天地源生物 發布:2025-05-09 06:18:14 瀏覽:496
怎麼解除老師電腦控制 發布:2025-05-09 06:16:45 瀏覽:585
小學教師班主任總結 發布:2025-05-09 05:58:41 瀏覽:580
坦克世界怎麼打字 發布:2025-05-09 05:19:03 瀏覽:652
陶器的歷史 發布:2025-05-09 04:25:53 瀏覽:286
中三基本步教學 發布:2025-05-09 04:18:41 瀏覽:170
高考物理考前輔導 發布:2025-05-09 03:53:36 瀏覽:610
愛唱歌的小杜鵑教學反思 發布:2025-05-09 03:38:02 瀏覽:684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書 發布:2025-05-09 01:33:48 瀏覽: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