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魚有哪些
⑴ 常吃的海魚有哪些
常吃的海魚有:帶魚、黃魚、鮁魚、馬面魚、鯧魚、三文魚。
1、帶魚屬於脊索動物門下脊椎動物亞門中的硬骨魚綱鱸形目帶魚科。又叫刀魚、裙帶、肥帶、油帶、牙帶魚等,性兇猛。體型側扁如帶,呈銀灰色,背鰭及胸鰭淺灰色,帶有很細小的斑點,尾巴呈黑色,帶魚頭尖口大,至尾部逐 漸變細,身高為頭長的2倍,全長1米左右。性兇猛,主要以毛蝦、烏賊為食。
分布於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在中國的黃海、東海、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布,和大黃魚、小黃魚及烏賊並稱為中國的四大海產。
2、黃魚,有大小黃魚之分,又名黃花魚。屬魚綱、石首魚科。魚頭中有兩顆堅硬的石頭,叫魚腦石,故義名「石首魚」。魚腹中的白色魚鰾可作魚膠,有止血之效,能防止出血性紫癜。黃魚食性較雜,主要以魚蝦為食。以我國舟山漁場產大黃魚最出名。
3、鮁魚也叫藍點馬鮫(學名),硬骨魚綱,鱸形目,鮁科。牙齒鋒利,游泳迅速、性情兇狠,最長可達1米,重20公斤,分布於北太平洋西部,我國渤海、黃海、東海均有,屬暖性上層魚,以中上層小魚為食,夏秋季結群洄遊,部分進入渤海產卵,秋汛常成群索餌於沿岸島嶼及岩礁附近,為北方經濟魚之一。
4、馬面魚學名為綠鰭馬面魨,隸屬於魨形目、革魨科,俗名橡皮魚、剝皮魚,是外海暖溫性底層魚類,雜食性,魚肉的蛋白質含量較高,是一種營養豐富的大眾化食品。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煙台。分布於朝鮮、日本、印度洋非洲東岸以及中國東海、黃海、上海地區見於長江口等海域,屬於外海近底層魚類。
5、三文魚是部分鮭科魚類的俗稱,也叫撒蒙魚或薩門魚,是西餐中較常用的魚類原料之一。大馬哈魚一般指鮭形目鮭科太平洋鮭屬的魚類,有很多種,如我國東北產大馬哈魚和駝背大馬哈魚等。
6、鯧魚,別名有鏡魚、平魚,白昌,叉片魚等。體短而高,極側扁,略呈菱形。頭較小,吻圓,口小,牙細。成魚腹鰭消失。尾鰭分叉頗深,下葉較長。體銀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以甲殼類等動物為食。鯧魚是熱帶和亞熱帶的食用和觀賞兼備的大型魚類。
⑵ 海魚的種類有哪些
一三文魚
帶魚同樣也是家常的海鮮,味道特別鮮美,通常為選擇清蒸或者紅燒帶魚,清蒸則是能體現帶魚本身的鮮味,吃到自然的味道,而紅燒則讓帶魚更有食慾感,同時非常下飯又不失原本的鮮味,有些人還喜歡干煎帶魚,帶魚經過油煎之後,會非常香,很容易勾起人的食慾,同時表皮較脆,肉質鮮嫩,也非常適合人們食用。
⑶ 常見可食用的深海魚都有哪些
我從小生活在海邊,我們這座北方的沿海城市,一直都以盛產各種海魚和海鮮而聞名。因為海魚對我來說屬於從小吃到大的,自然對於魚的品種比較了解。常見可食用的深海魚都有哪些近幾年近海的漁業資源已經有些枯竭,現在市場上擺攤售賣的,基本都是離岸邊很遠的地方捕撈的。比較常見的有很多,我來簡單的介紹一下:老闆魚:這種魚也叫「華子魚」或「羊魚」,現在在市場上很常見而且有些個頭也很大。這種魚全身都是軟骨,肉呈一絲絲的,可以燉著吃,也可以曬干後油炸或蒸著吃。不新鮮的有股氨水味,不過屬於比較常見的深海魚。
⑷ 常吃的海魚有哪些
常吃海魚有綠鰭馬面魨、帶魚、沙尖、鯧魚、龍頭魚
1、綠鰭馬面魨
綠鰭馬面魨,硬骨魚綱,單角魨科。,俗名橡皮魚、剝皮魚、豬魚、皮匠魚。分布於朝鮮、日本、印度洋非洲東岸以及中國東海、黃海、渤海、上海地區見於長江口等海域,屬於外海近底層魚類。其常生活於棲息水深50-120米。
2、帶魚
帶魚 屬於脊索動物門下脊椎動物亞門中的硬骨魚綱鱸形目帶魚科。又叫刀魚、裙帶、肥帶、油帶、牙帶魚等,性兇猛。青島、日照黃海沿岸城市稱魛魚。
3、沙尖
沙尖,俗名沙鑽魚(防城港)、沙尖魚、沙鑽仔、沙腸仔、起士、沙梭,鱚科鱚屬的一種魚類。分布在南方沿海。
4、鯧魚
鯧魚,別名有鏡魚、平魚(《黃渤海魚類調查報告》),叉片魚(江蘇、浙江)等。體短而高,極側扁,略呈菱形。頭較小,吻圓,口小,牙細。成魚腹鰭消失。尾鰭分叉頗深,下葉較長。體銀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以甲殼類等動物為食。鯧魚是熱帶和亞熱帶的食用和觀賞兼備的大型魚類。
5、龍頭魚
龍頭魚(Bombay ck),九肚魚,仙女魚目,龍頭魚科龍頭魚屬的一種魚類。分布於太平洋、印度北部的河口,為沿海中、下層魚類,是中國沿海常見食用魚類。
⑸ 深海魚都有什麼魚
常見的深海魚有:寬咽魚、大馬哈魚、金槍魚、圓鰭魚、燈籠魚、犁頭鰩、遮目魚、鰕虎魚、鰳魚、雷達魚、多寶魚、老虎斑、刺尾魚、神仙魚、劍魚等,其中可以食用的有:黃花魚、秋刀魚、帶魚、鮁魚、鯛魚、銀鱈魚、三文魚、大馬哈魚、金槍魚、鱈魚、海鰻、石斑魚等。
深海魚一般是生活在百米以下深海區域,捕撈方式是遠洋深海拖網,或者勾釣捕撈。捕撈上船後,要及時速凍。由於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所以在零下18攝氏度的保存狀態下並不會導致營養流失,且相比淡水魚和近海魚,深海魚被當代工業污染的可能性會更低。由於深海魚含有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和礦物質。如鈣,鐵,鋅等微量元素,對人體也有益處。
⑹ 常見的深海魚有哪些品種
1、深海鮟鱇
深海鮟鱇這種魚屬於鮟鱇魚目,正式的中文名稱是深海鮟鱇魚,但很多人俗稱它燈籠魚。鮟鱇頭部上方形似小燈籠的肉狀突出,是由鮟鱇魚的第一背鰭逐漸向上延伸形成的。鮟鱇是熱帶及亞熱帶深海生活的種類,棲息水深275~4475m,絕大多數在2100m以內。
2、豹紋鯊
豹紋鯊,又稱大尾虎鮫。是豹紋鯊科又稱虎鮫科(軟骨魚綱板鰓亞綱須鯊目的其中一科)僅有的1屬(豹紋鯊屬)1種。多分布於太平洋西部熱帶海域,大堡礁、印度洋西北部海域及我國東海、南海。
3、老虎斑
老虎斑魚屬鰭科、石斑魚屬,是暖水性近海底層名貴魚類。老虎斑是石斑中的普通品種,身體黃色至淺褐色,以金黃色最靚,有五塊不規則的深褐色斑紋垂直排列,全身布滿密集的細小褐色斑點,在斑紋上的斑點顏色較深,尾柄的後半部有黑色鞍形小斑紋,魚皮厚,頭腩豐滿,多肉爽脆。
4、多寶魚
多寶魚是大菱鮃的英譯名兼商品名, 又叫歐洲比目魚,大菱鮃屬於鰈形目、鮃科、菱鮃屬,主要產區位於大西洋東側沿岸,是東北大西洋沿岸的特有名貴低溫經濟魚種之一。
5、馬鮫魚
馬鮫魚,體形狹長,頭及體背部藍黑色。體長為25~50厘米、體重300~1000克。分布於北太平洋西部,中國產於東海、黃海和渤海。在夏秋季常結群作遠程洄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