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比例是多少
A. 黃金比例具體數值是多少
是一個具體數值,等於(根號五減一)比(二)。這個比例的東西有一種自然的美感。做盒子的話,可以考慮把每個面的長寬之比做得符合或盡量接近黃金比例。
1:0.618
B. 黃金比例是多少
黃金比例是一個定義為
(√5-1)/2的無理數。
所被運用到的層面相當的廣闊,例如:數學、物理、建築、美術甚至是音樂。
黃金比例的獨特性質首先被應用在分割一條線段上。
如果有一條線段的總長度為黃金比例的
分母加分子的單位長,
若我們把他分割為兩半,長的為分母單位長度,短的為分子單位長度
則短線長度與長線長度的比值即為黃金比例。
黃金比例(以下簡稱「黃金比」)約為:
0.618:1
C. 人體黃金比例的計算公式是多少
黃金比例是一種數學上的比例關系。黃金比例具有嚴格的比例性、藝術性、和諧性,蘊藏著豐富的美學價值。應用時一般取0.618 ,就像圓周率在應用時取3.14一樣。
用腳底到肚臍的高度除以自己的身高,看是否接近0.618.如果接近,那麼恭喜你,你的身材就是黃金比例非常完美了。
(3)黃金比例是多少擴展閱讀:
有趣的是,這個數字在自然界和人們生活中到處可見:人們的肚臍是人體總長的黃金分割點,人的膝蓋是肚臍到腳跟的黃金分割點。
大多數門窗的寬長之比也是0.618…,有些植莖上,兩張相鄰葉柄的夾角是137度28',這恰好是把圓周分成1:0.618……的兩條半徑的夾角。據研究發現,這種角度對植物通風和採光效果最佳。
建築師們對數字0.618…特別偏愛,無論是古埃及的金字塔,還是巴黎的聖母院,或者是近世紀的法國埃菲爾鐵塔,都有與0.618…有關的數據。人們還發現,一些名畫、雕塑、攝影作品的主題,大多在畫面的0.618…處。藝術家們認為弦樂器的琴馬放在琴弦的0.618…處,能使琴聲更加柔和甜美。
D. 黃金比例是多少
黃金比例最初是一個數學上的特殊比值0.618比如一條直線上一點把直線分為ab兩部分,a的長度與b的長度的比值為0.618那麼就說a與b的比例為黃金比例,直線上的那一點為黃金分割點,黃金比例能給人很大的美感,在藝術上用處比較大
E. 黃金比例長和寬是多少
黃金比例
黃金比例是一個定義為
(1+√5)/2
的無理數。
所被運用到的層面相當的廣闊:數學、物理、建築、美術甚至是音樂。
黃金比例的獨特性質首先被應用在分割一條直線上。如果有一條直線的總長度為黃金比例的
分母加分子的單位長,若我們把他分割為兩半,長的為分子單位長度,短的為母子單位長度
則長線長度與短線長度的比值即為黃金比例。
黃金分割
黃金分割也叫「黃金律」、「中外比」、「中末比」等。就是把一條已知線段分成兩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另一部分與全部的比例中項,這樣的分割稱為「黃金分割」。從古希臘到19世紀,人們都認為這種分割法在藝術造型中具有美學價值,故稱之為「黃金分割」。
古希臘的畢達格拉斯學派對此已有研究。到中世紀,義大利數學家巴巧利在1509年出版《神聖比例》一書中也論述了中外比,德國刻卜勒稱之為「神聖分割」,是分割蒙上了神秘色彩。
數學家法布蘭斯在13世紀寫了一本書,關於一些奇異數字的組合。這些奇異數字的組合是1、1、2、3、5、8、13、21、34、55、89、144、233┅┅
任何一個數字都是前面兩數字的總和
2=1+1、3=2+1、5=3+2、8=5+3┅┅,如此類推。有人說這些數字是他從研究金字塔所得出。金字塔和上列奇異數字息息相關。金字塔的幾何形狀有五個面,八個邊,總數為十三個層面。由任何一邊看入去,都可以看到三個層面。金字塔的長度為5813寸(5-8-13),而高底和底面百分比率是0.618,那即是上述神秘數字的任何兩個連續的比率,譬如55/89=0.618,89/144=0.618,144/233=0.618。
另外,一個金字塔五角塔的任何一邊長度都等於這個五角型對角線(Diagonal)的0.618。還有,底部四個邊的總數是36524.22寸,這個數字等於光年的一百倍!
F. 黃金比例是多少
G. 人體黃金比例是多少
這是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所發現,後來古希臘美學家柏拉圖將此稱為黃金分割。其數值比為1.618 : 1或1 : 0.618
黃金點:(1)肚臍:頭頂-足底之分割點; 黃金點
(2)咽喉:頭頂-肚臍之分割點;
(3)、(4)膝關節:肚臍-足底之分割點;
(5)、(6)肘關節:肩關節-中指尖之分割點;
(7)、(8)乳頭:軀干乳頭縱軸上之分割點;
(9)眉間點:發際-頦底間距上1/3與中下2/3之分割點;
(10)鼻下點:發際-頦底間距下1/3與上中2/3之分割點;
(11)唇珠點:鼻底-頦底間距上1/3與中下2/3之分割點;
(12)頦唇溝正路點:鼻底-頦底間距下1/3與上中2/3之分割點;
(13)左口角點:口裂水平線左1/3與右2/3之分割點;
(14) 右口角點:口裂水平線右1/3與左2/3之分割點。
面部黃金分割律 面部三庭五眼
黃金矩形:
(1)軀體輪廓:肩寬與臀寬的平均數為寬,肩峰至臀底的高度為長;
(2)面部輪廓:眼水平線的面寬為寬,發際至頦底間距為長;
(3)鼻部輪廓:鼻翼為寬,鼻根至鼻底間距為長;
(4)唇部輪廓:靜止狀態時上下唇峰間距為寬,口角間距為長;
(5)、(6)手部輪廓:手的橫徑為寬,五指並攏時取平均數為長;
(7)、(8)、(9)、(10)、(11)、(12)上頜切牙、側切牙、尖牙(左右各三個)輪廓:最大的近遠中徑為寬,齒齦徑為長。
H. 人的黃金比例是多少
是用數字來表示
人體美,並根據一
定的基準進行比較。用同一人體的
某一部位作為基準,來判定它與人
體的比例關系的方法被稱為同身方
法(見中圖)。分為三組:系數法
,常指頭高身長指數,如畫人體有
坐五、立七,即身高在坐位時為頭
高的五倍、立位時為7或7.5倍;百
分數法,將身長視為100%,身體各
部位在其中的比例;兩分法:即把
人體分成大小兩部分,大的部分從
腳到臍,小的部分為臍到頭頂。
標
準的面型,其長寬比例協調,符合
三停五眼(見右圖)。三停是指臉
型的長度,從頭部發際到下頦的距
離分為三等分,即從發際到眉、眉
到鼻尖、鼻尖到下頦各分為一等分
,各稱一停共三停;五眼是指臉型
的寬度,雙耳間正面投影的長度為
五隻眼裂的長度,除眼裂外、內此
間距為一眼裂長度、兩側外眥角到
耳部各有一眼裂長度。
具體為:
1
、上、下身比例:以肚臍為界,上
下身比例應為5比8,符合「黃金分割
」定律
2、胸圍:由腋下沿胸部的上
方最豐滿處測量胸圍,應為身高的
一半。
3、腰圍:在正常情況下,
量腰的最細部位。腰圍較胸圍小20
厘米。
4、髖圍:在體前恥骨平行
於臀部最大部位。髖圍較胸圍大4厘
米。
5、大腿圍:在大腿的最上部
...是用數字來表示
人體美,並根據一
定的基準進行比較。用同一人體的
某一部位作為基準,來判定它與人
體的比例關系的方法被稱為同身方
法(見中圖)。分為三組:系數法
,常指頭高身長指數,如畫人體有
坐五、立七,即身高在坐位時為頭
高的五倍、立位時為7或7.5倍;百
分數法,將身長視為100%,身體各
部位在其中的比例;兩分法:即把
人體分成大小兩部分,大的部分從
腳到臍,小的部分為臍到頭頂。
標
準的面型,其長寬比例協調,符合
三停五眼(見右圖)。三停是指臉
型的長度,從頭部發際到下頦的距
離分為三等分,即從發際到眉、眉
到鼻尖、鼻尖到下頦各分為一等分
,各稱一停共三停;五眼是指臉型
的寬度,雙耳間正面投影的長度為
五隻眼裂的長度,除眼裂外、內此
間距為一眼裂長度、兩側外眥角到
耳部各有一眼裂長度。
具體為:
1
、上、下身比例:以肚臍為界,上
下身比例應為5比8,符合「黃金分割
」定律
2、胸圍:由腋下沿胸部的上
方最豐滿處測量胸圍,應為身高的
一半。
3、腰圍:在正常情況下,
量腰的最細部位。腰圍較胸圍小20
厘米。
4、髖圍:在體前恥骨平行
於臀部最大部位。髖圍較胸圍大4厘
米。
5、大腿圍:在大腿的最上部
位,臀折線下。大腿圍較腰圍小10
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