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白居易的詩有哪些

白居易的詩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0-11-19 13:41:43

① 白居易的詩有哪些

白居易的詩留傳下來的就有幾千首
這其中包括古體詩和近體詩
近體詩就是格律詩,有五絕、五律、七絕、七律
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② 白居易的詩有哪些

白居易作品如下:

《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賦得古原草送別》、《錢塘湖春行》、《暮江吟》、 《憶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憶元九》、《直中書省》、《長相思》、《題岳陽樓》、《觀刈麥》、《問劉十九》、《買花》、《望月有感》、《放言》、《池上》、《繚綾》

1、《長恨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迴旋宛轉的動人故事,並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詩的主題是「長恨」。該詩對後世諸多文學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琵琶行》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樂府詩之一。作於元和十一年(816年)。此詩通過對琵琶女高超彈奏技藝和她不幸經歷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僚腐敗、民生凋敝、人才埋沒等不合理現象,表達了詩人對她的深切同情,也抒發了詩人對自己無辜被貶的憤懣之情。

3、《賣炭翁》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新樂府》組詩中的一篇。此詩以個別事例來表現普遍狀況,描寫了一個燒木炭的老人謀生的困苦,通過賣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宮市」的腐敗本質,對統治者掠奪人民的罪行給予了有力的鞭撻與抨擊,諷刺了當時腐敗的社會現實,表達了作者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強的社會典型意義。全詩描寫具體生動,歷歷如繪,結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細節的選擇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畫上有獨到之處。

4、《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於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在江州(今九江)廬山上大林寺時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絕。此詩說初夏四月作者來到大林寺,此時山下芳菲已盡,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剛剛盛開的桃花。詩中寫出了作者觸目所見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發現的驚訝與意外的欣喜。全詩把春光描寫得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立意新穎,構思巧妙,趣味橫生,是唐人絕句中一首珍品。

5、《池上二絕》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五言絕句組詩作品。第一首詩寫山僧對弈,第二首詩寫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這組詩也是自己心態的一種反映。詩人以其通俗風格,將兩個小景寫得可愛、可親、可信,富有韻味。

③ 詩人白居易的詩集有哪些

長恨歌 大林寺桃花 琵琶行 憶江南
暮江吟 錢塘湖春行 和楊同州寒食干坑會後聞楊工部欲到 知予與 賦得古原草送別
觀刈麥 長相思 題岳陽樓 憶江南
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早春閑行 采蓮曲 花非花
江南春 歲暮道情二首 同十一醉憶元九 聽琵琶勸殷協律酒
宿西林寺 十二時行孝文 十二時行孝文 同崔十八宿龍門兼寄令狐尚書馮常侍
十二時行孝文 早春即事 十二時行孝文 十二時行孝文
代春贈 答春 賣炭翁 直中書省
邯鄲冬至夜思家 潮 憶江南 櫻桃花下嘆白發
句 句 望江州 浪淘沙
歙州山行懷故山 強酒 句 句
句 句 夏日 牡丹芳
句 贈牛思黯 七夕 句
讀李杜詩集因題卷後 登西山望硤石湖 木芙蓉 懶出
雲門寺 江郎山 贊碎金 三月三日
隔浦蓮 浪淘沙 採石墓 十二時行孝文
題新澗亭 辱牛僕射相公一札兼寄三篇寄懷雅意多興味亦 別後寄美人 閨情
西岩山 醉後題李馬二妓 江樓宴別 池上竹下作
贈隱士 任氏行 任氏行 杭州景緻
春興 同夢得醉後戲贈 十二時行孝文 十二時行孝文
十二時行孝文 行香子 新艷 贊崔氏夫人
題天柱峰 十二時行孝文 南嶽橫龍寺 楊柳枝
游紫霄宮七言八句 會二同年 題法華山天衣寺 戲酬皇甫十再勸酒
重陽日 贊崔氏夫人 任氏行 任氏行
辱牛僕射一札寄詩篇遇物寄懷情 對酒當歌 句 句
句 惜落花贈崔二十四 松樹 南浦別
新婦石 聞裴李二舍人拜綸閣 早夏閑興 寄盧協律
宮詞 登觀音台望城 離別難 母別子
早冬 移山櫻桃 放言五首並序 初到江州
聽崔七妓人箏 中秋月 履道新居二十韻 喜與楊六侍御同宿
詠懷 南湖春早 問劉十九 楊柳枝
竹枝 井底引銀瓶 初入峽有感 花下對酒二首
自詠 池上二絕 池上 謫居
官舍閑題 霓裳羽衣歌和微之 早春聞提壺鳥因題鄰家 庾樓曉望
雨中聽琴者彈別鶴操 嘆春風兼贈李二十侍郎二絕 贈鳥窠和尚詩 雜曲歌辭·憶江南
庭松 讀史五首 早春 楊柳枝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沙 急樂世
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效陶潛體詩十六首 隋堤柳 夜雪
鳥窠和尚贊 尋春題諸家園林 湖亭望水 家園三絕
續古詩十首 寓意詩五首 楊柳枝 竹枝
東坡種花二首 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 自題小草亭 新亭病後獨坐招李侍郎公垂
見紫薇花憶微之 同微之贈別郭虛舟煉師五十韻 予以長慶二年冬十月到杭州明年秋九月始與范 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
長相思 首夏 我身 白牡丹 和錢學士作
垂釣 薔薇花一叢獨死不知其故因有是篇 北亭招客 初到江州寄翰林張李杜三學士
二月二日 清明日登老君閣望洛城贈韓道士 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橋庄綠野堂即事 游寶稱寺
閑游 和錢員外早冬玩禁中新菊 江樓月 東林寺白蓮
秋月 寄唐生 八駿圖 江州雪
竹枝 浪淘沙 楊柳枝 久不見韓侍郎,戲題四韻寄之
宴桃源 宴桃源 訪陶公舊宅 陰山道
和《大嘴烏》 秋思 村夜 木蓮樹生巴峽山谷間巴民亦呼為黃心樹
杭州春望 詠老贈夢得 從同州刺史改授太子少傅分司 裴令公席上贈別夢得
老來生計 白羽扇 木芙蓉花下招客飲 重題
蕭員外寄新蜀茶 望驛台三月三十日 和春深二十首 青氈帳二十韻
答《桐花》 李夫人 澗底松 驪宮高
青石 天可度 春雪 賀雨
宴桃源 竹枝 一七令 秋霽
念金鑾子二首 寄胡餅與楊萬州 西掖早秋直夜書意自此後中書舍人時作。 傷唐衢二首
村居苦寒 夏旱 杜陵叟 陵園妾
和《古社》 酬吳七見寄 贈能七倫 東園玩菊
馬上作 山石榴,寄元九 詠所樂 寄盧少卿
飽食閑坐 晚春登大雲寺南樓贈常禪師 秋晚 石榴樹
孤山寺遇雨 花樓望雪命宴賦詩 自詠五首 題西亭
早春憶蘇州寄夢得 早春題少室東岩 春來頻與李二賓客郭外同游因贈長句 狂吟七言十四韻
看嵩洛有嘆 吳中好風景二首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 江樓晚眺景物鮮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張員外
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 感白蓮花 吟四雖雜言。 裴常侍以題薔薇架十八韻見示因廣為三十韻以
何處難忘酒七首 池鶴二首 江南遇天寶樂叟 香爐峰下新置草堂,即事詠懷,題於石上
答謝家最小偏憐女 冬夜 和《分水嶺》 和《思歸樂》
鹽商婦 諭友 寄王質夫 自覺二首
村居卧病三首 孟夏思渭村舊居寄舍弟 新制布裘 悲哉行
雜興三首 買花 雜感 常樂里閑居偶題十六韻兼寄劉十五公輿、王十
西涼伎 寄李十一建 歸田三首 酬張十八訪宿見贈 自此後詩為贊善大夫時所
泛湓水 秋雨中贈元九 草堂前新開一池,養魚種荷,日有幽趣 截樹
長慶二年七月自中書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藍溪 登商山最高頂 自詠 放旅雁元和十年冬作。
生離別 浩歌行 王夫子 思歸 時初為校書郎。
客 七年元日對酒五首 暮立 江岸梨花
新秋病起 歲假內命酒贈周判官蕭協律 白發 宿竹閣
和薛秀才尋梅花同飲見贈 春日閑居三首 閑卧寄劉同州 將歸渭村先寄舍弟
池上閑吟二首 送毛仙翁江州司馬時作。 偶作寄朗之 歲暮枉衢州張使君書並詩因以長句報之
晚歲 湖亭晚歸 東樓南望八韻 見李蘇州示男阿武詩自感成詠
題州北路傍老柳樹 悲歌 重酬周判官 和新樓北園偶集
和自勸二首 偶作二首 答劉禹錫白太守行 小童薛陽陶吹觱篥歌和浙西李大
山泉煎茶有懷 山枇杷花二首 贈內 清明日送韋侍御貶虔州
山枇杷 寄皇甫七 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五十韻 宿藍橋對月
縣西郊秋寄贈馬造 秋蟲 贈別宣上人 禁中夜作書與元九
村雪夜坐 春眠 贈王山人 秋山
采詩官 夏日獨直,寄蕭侍御 紫毫筆 反鮑明遠《白頭吟》
答《四皓廟》 和《雉媒》 繚綾 紅線毯
凶宅 夢仙 丘中有一士 命首句為題二首 議婚
傷宅 秋槿 夜雨有念 城上對月期友人不至
南賓郡齋即事,寄楊萬州 西樓夜 過昭君村村在歸州東北四十里。 不二門
對酒 夜雨 醉後走筆酬劉五主簿長句之贈,兼簡張大、賈 初到忠州登東樓,寄萬州楊八使君
庭槐 放魚 自此後詩到江州作。 題海圖屏風 元和己丑年作。 二
官牛 歌舞 和《陽城驛》 首夏同諸校正游開元觀,因宿玩月
鄭生嘗隱天台,徵起而仕。今復謝病,隱於此 隱幾 觀稼 詠拙
贈杓直 春夜喜雪有懷王二十二 下(圭阝)庄南桃花 昔與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迨今十年,
將之饒州,江浦夜泊 秋暮西歸途中書情 酬鄭侍御多雨春空過詩三十韻次用本韻 蓮石
贈楊使君 憶杭州梅花因敘舊游寄蕭協律 西湖留別 池上夜境
池上閑詠 短歌行 哭崔常侍晦叔 重陽席上賦白菊
聽幽蘭 晚桃花 橋亭卯飲 醉中對紅葉
江樓夜吟元九律詩成三十韻 山中與元九書因題書後 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 題遺愛寺前溪松
早春 北樓送客歸上都 重到江州感舊游題郡樓十一韻 花前嘆
和送劉道士游天台 夜招周協律兼答所贈 題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諸僧眾 獨行
虛白堂 官俸初罷親故見憂以詩諭之 二年三月五日齋畢開素當食偶吟贈妻弘農郡君 楊六尚書留太湖石在洛下借置庭中因對舉杯寄
殘酌晚餐 又題一絕 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喜見劉同州夢得
香山避暑二絕 三月晦日晚聞鳥聲 喜入新年自詠時年七十一。 寄題餘杭郡樓兼呈裴使君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 哭微之 十二時行孝文 十二時行孝文
雨歇池上 東山寺 醉題候仙亭 東院
餘杭形勝 江樓夕望招客 題清頭陀 和寄樂天
和望曉 別蘇州 卯時酒 喜雨
贈韋處士六年夏大熱旱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並序 寒閨怨 新居早春二首
王昭君二首時年十七。 得錢舍人書問眼疾 欲與元八卜鄰先有是贈 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昭君怨 偶然二首 四月池水滿 和皇甫郎中秋曉同登天宮閣言懷六韻
北窗三友 因夢有悟 夏日作 杭州回舫
池西亭 閑出覓春戲贈諸郎官 泛小(舟侖)二首 春老
紫薇花 松江亭攜樂觀漁宴宿 虎丘寺路去年重開寺路,桃李蓮荷約種數千 秋江送客
婦人苦 清龍寺早夏 勸酒寄元九 宿清源寺
小池二首 晚燕 初領郡政衙退登東樓作 社日關路作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 朝歸書寄元八 答故人 詠意
新構亭台,示諸弟侄 秋遊原上 聞庾七左降因詠所懷 適意兩首
松齋自題 時為翰林學士。 冬夜與錢員外同直禁中 答《箭鏃》 兩朱閣
負冬日 玩松竹二首 湓浦竹 重賦
慈烏夜啼 桐花 早祭風伯,因懷李十一舍人 招蕭處士
栽松二首 早蟬 和夢游春詩一百韻 渭村雨歸
秋夕 白雲泉 夢與李七、庾三十二同訪元九 舟中雨夜
微雨夜行 自江州至忠州 送客回,晚興 東樓竹
郡中春宴,因贈諸客 贈內 放鷹 大水
秋池二首 蝦蟆 和張十六。 寄隱者 羸駿
哭孔戡 嘆魯二首 感時 初除戶曹,喜而言志
養拙 黑潭龍 秦吉了 鴉九劍
閑居 及第後歸覲,留別諸同年 清夜琴興 寄同病者
游藍田山卜居 友人夜訪 送王十八歸山寄題仙游寺 夜惜禁中桃花因懷錢員外
南秦雪 答劉戒之早秋別墅見寄 涼夜有懷 華陽觀桃花時招李六拾遺飲
寄陸補闕前年同等科。 夜雨 和談校書秋夜感懷呈朝中親友 立春後五日
山路偶興 吾雛 食飽 閉關
郭虛舟相訪 冀城北原作 春葺新居 西明寺牡丹花時憶元九
早梳頭 簡簡吟 送張山人歸嵩陽 快活
秋寄微之十二韻 登閶門閑望 夢行簡 別春爐
分司東都寄牛相公十韻 除官赴闕留贈微之 春寒 西行
重修香山寺畢題二十二韻以紀之 思舊 風雪中作 池上有小舟
苦熱 看采蓮 春風 馬上晚吟
小橋柳 白蓮池泛舟 閑吟 山中問月
重贈李大夫 惱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龍昌寺荷池 題郡中荔枝詩十八韻兼寄萬州楊八使君
重寄荔枝與楊使君時聞楊使君欲種植故有落句 題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韻 白牡丹 春末夏初閑游江郭二首
酬嚴十八郎中見示 聞夜砧 板橋路 郡齋旬假命宴呈座客示郡寮自此後在蘇州作
和李勢女 和雨中花 五月十五日夜月 與諸客攜酒尋去年梅花有感
湖上醉中代諸妓寄嚴郎中 送李校書趁寒食歸義興山居 飲後夜醒 因岩亭
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 送沈倉曹赴江西 後宮詞 池邊
奉酬侍中夏中雨後游城南庄見示八韻 秋雨夜眠 即事重題 池上即事
和夢得洛中早春見贈七韻 澗中魚 新沐浴 池上早夏
賣駱馬 春夜宴席上戲贈裴淄州 酬皇甫郎中對新菊花見憶 偶吟
楊柳枝詞八首 閑卧有所思二首 能無愧 哭劉尚書夢得二首
感所見 宴後題府中水堂贈盧尹中丞昔予為尹日創造 夏日閑放 池鶴八絕句
游趙村杏花 後序 閑夜詠懷因招周協律劉薛二秀才 和我年三首
中隱 知足吟和崔十八未貧作。 太湖石 自問行何遲
和微之聽妻彈別鶴操因為解釋其義依韻加四句 和微之四月一日作 重題 新昌新居書事四十韻因寄元郎中張博士
勤政樓西老柳 吟元郎中白須詩兼飲雪水茶因題壁上 寄題忠州小樓桃花 荔枝樓對酒
階下蓮 尋李道士山居兼呈元明府 登郢州白雪樓 開元九詩書卷
陰雨 畫木蓮花圖寄元郎中 李白墓 山居
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詔停歲仗憤然有感率爾成 六年秋重題白蓮 問江南物 嵩陽觀夜奏霓裳
和杜錄事題紅葉 銷暑 酬思黯相公見過弊居戲贈 首夏
詠懷 早夏遊宴 自喜 覽鏡喜老
小台 題天竺南院贈閑元(上日下文)清四上人 愛詠詩 吾廬
病中辱張常侍題集賢院詩因以繼和 香山寺石樓潭夜浴 同諸客攜酒早看櫻桃花 柳絮
題新居呈王尹兼簡府中三掾 春雪過皇甫家 崔侍御以孩子三日示其所生詩見示因以二絕和 洛城東花下作
城東閑行因題尉遲司業水閣 奉和汴州令狐相公二十二韻 眼病二首 六月三日夜聞蟬
清明夜 夜泛陽塢入明月灣即事寄崔湖州 宴散 琴茶
寄通州元侍御、果州崔員外、澧州李舍人、鳳 酬李少府曹長官舍見贈 曉別 禁中秋宿
早秋曲江感懷 鶴 秋霖中過尹縱之仙游山居 寄江南兄弟
秋題牡丹叢 達理二首 望江樓上作 過紫霞蘭若
感舊紗帽 帽即故李侍郎所贈。 晏起 仲夏齋戒月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過劉三十二故宅 亂後過流溝寺 過高將軍墓 微之宅殘牡丹
禁中聞蛩 答騎馬入空台 亞枝花 題施山人野居
題流溝寺古松 問淮水 自吟拙什,因有所懷 渭上偶釣
首夏病間 聞早鶯 讀謝靈運詩 北亭
舟行 江州路上作。 湓浦早冬 見蕭侍御憶舊山草堂詩,因以繼和 病假中南亭閑望
時世妝 讀張籍古樂府 感鶴 傷友 又雲傷苦節士。
薛中丞 鄧魴、張徹落第 送王處士 登城東古台
哭王質夫 東城尋春 病中友人相訪 司馬宅
會昌春連宴即事 禽蟲十二章 寄元九 以鏡贈別
沐浴 有木詩八首 種荔枝 遺愛寺
仙娥峰下作 南湖晚秋 郡中 登龍昌上寺望江南山,懷錢舍人
采地黃者 納粟 杏園中棗樹 秦中吟十首序
文柏床 問友 贈樊著作 折劍頭
立碑 輕肥 仙游寺獨宿 前庭涼夜
官舍小亭閑望 禁中曉卧,因懷王起居 旅次華州,贈袁右丞 禁中
和錢員外禁中夙興見示 題潯陽樓 自此後詩,江州司馬時作。 官舍內新鑿小池 栽杉
晚春沽酒 蘭若寓居 遣懷 自此後詩,在渭村作。 詠慵
閑居 感月悲逝者 曲江早春 江上笛
答山驛夢 酬和元九東川路詩十二首 上巳日恩賜曲江宴會即事 旅次景空寺宿幽上人院
遊仙游山 夜哭李夷道 重到毓材宅有感 留別吳七正字
春中與盧四周諒華陽觀同居 醉歌示妓人商玲瓏。 春題華陽觀觀即華陽公主故宅,有舊內人存 城東閑游
秋蝶 移家入新宅 病中逢秋,招客夜酌 別萱桂
自望秦赴五松驛,馬上偶睡,睡覺成吟 駱生棄官居此二十餘年。 題座隅 山中獨吟
烹葵 贖雞 重到渭上舊居 寄題周至廳前雙松 兩松自仙游山移植縣廳。
贈賣松者 留別 新秋 客中月
送春歸元和十一年三月三十日作。 山鷓鴣 憶洛中所居 醉題劉二十八使君
松齋偶興 和楊郎中賀楊僕射致仕後楊侍郎門生合宴席上 松下琴贈客 聽琵琶妓彈略略
酬裴相公題興化小池見招長句 寄殷協律多敘江南舊游。 對酒五首 聽曹剛琵琶兼示重蓮
贈王山人 小院酒醒 與皇甫庶子同游城東 雲和
早發赴洞庭舟中作 池上早秋 天竺寺七葉堂避暑 席上答微之
早春晚歸 題新居寄宣州崔相公所居南鄰即崔家池。 酬楊八 甬橋舊業
春遊 七月一日作 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員外 箏
酬舒三員外見贈長句 衰荷 把酒 晚歸香山寺因詠所懷
和裴令公一日日一年年雜言見贈 老熱 新秋喜涼因寄兵部楊侍郎 贈晦叔憶夢得
與諸道者同游二室至九龍潭作 履道池上作 雪後早過天津橋偶呈諸客 池上小宴問程秀才
晚起 觀游魚 詠閑 惜落花
尋王道士葯堂因有題贈 香爐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題東壁五首 江亭夕望 潯陽歲晚寄元八郎中庾三十二員外
遣懷 十二年冬江西溫暖喜元八寄金石棱到因題此詩 聞李尚書拜相因以長句寄賀微之 薔薇正開春酒初熟因招劉十九張大崔二十四同
寄微之 醉吟二首 風雨晚泊 感櫻桃花因招飲客
憶元九 還李十一馬 酬盧秘書二十韻時初奉詔除贊善大夫 題盧秘書夏日新栽竹二十韻
逢舊 晏坐閑吟 西樓 房家夜宴喜雪戲贈主人
感春 九日題塗溪 聞雷 巴水
和張十八秘書謝裴相公寄馬 三年別 小曲新詞二首 閨怨詞三首
春憶二林寺舊游因寄朗滿晦三上人 紫薇花 九江北岸遇風雨 秋寒
郢州贈王八使君 雙石 和酬鄭侍御東陽春悶放懷追越游見寄 和祝蒼華蒼華,發神名。
和晨興因報問龜兒 城上 題靈隱寺紅辛夷花戲酬光上人 醉送李協律赴湖南辟命因寄沈八中丞
代賣薪女贈諸妓 樟亭雙櫻樹 答客說 雞贈鶴
病中看經贈諸道侶 游豐樂招提佛光三寺 會昌二年春題池西小樓 首夏南池獨酌
對酒閑吟贈同老者 晚起閑行 池上寓興二絕 雪夜小飲贈夢得
閑居貧活計 和李相公留守題漕上新橋六韻同用黎字。 昨日復今辰 每見呂南二郎中新文輒竊有所嘆惜因成長句以
六年立春日人日作 詠身 雜曲歌辭·竹枝 雜曲歌辭·生別離
問鶴 西街渠中種蓮疊石頗有幽致偶題小樓 春池上戲贈李郎中 初冬早起寄夢得
喜劉蘇州恩賜金紫遙想賀宴以詩慶之 夜宴醉後留獻裴侍中 八月十五日夜同諸客玩月 新秋喜涼
閑適 又和令公新開龍泉晉水二池 久雨閑悶對酒偶吟 池上幽境
小閣閑坐 游平泉宴浥澗宿香山石樓贈座客 春暖 開成大行皇帝輓歌詞四首奉敕撰進
晚池泛舟遇景成詠贈呂處士 和楊尚書罷相後夏日游永安水亭兼招本曹楊侍 池上逐涼二首 晚夏閑居絕無賓客欲尋夢得先寄此詩
閑吟贈皇甫郎中親家翁新與皇甫結姻。 酬夢得貧居詠懷見贈 長洲曲新詞 杪秋獨夜
四年春 白發 書事詠懷 問少年
重戲答 題贈平泉韋徵君拾遺 答皇甫十郎中秋深酒熟見憶 冬初酒熟二首
送姚杭州赴任因思舊游二首 送舒著作重授省郎赴闕 感春 晚春閑居楊工部寄詩楊常州寄茶同到因以長句
宿天竺寺回 贈夢得 洛下閑居寄山南令狐相公 酬夢得霜夜對月見懷
八月三日夜作 南塘暝興 酒熟憶皇甫十 雜曲歌辭·浪淘沙

④ 白居易的古詩有哪些

《長恨歌》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草/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憶江南·江南好》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⑤ 白居易的古詩詞有哪些

1、《龍昌寺荷池》

[ 唐 ] 白居易

冷碧新秋水,殘紅半破蓮。

從來寥落意,不似此池邊。

2、《齊物二首》

[ 唐 ] 白居易

青松高百尺,綠蕙低數寸。

同生大塊間,長短各有分。

長者不可退,短者不可進。

若用此理推,窮通兩無悶。

椿壽八千春,槿花不經宿。

中間復何有,冉冉孤生竹。

竹身三年老,竹色四時綠。

雖謝椿有餘,猶勝槿不足。

3、《鸚鵡》

[ 唐 ] 白居易

隴西鸚鵡到江東,養得經年觜漸紅。

常恐思歸先剪翅,每因餵食暫開籠。

人憐巧語情雖重,鳥憶高飛意不同。

應似朱門歌舞妓,深藏牢閉後房中。

4、《鳥》

[ 唐 ] 白居易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5、《食飽》

[ 唐 ] 白居易

食飽拂枕卧,睡足起閑吟。

淺酌一杯酒,緩彈數弄琴。

既可暢情性,亦足傲光陰。

誰知利名盡,無復長安心。

⑥ 白居易有哪些詩

1、《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2、《錢塘湖春行》

3、《大林寺桃花》

4、《暮江吟》

5、《問劉十九》

⑦ 白居易的古詩有哪些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賦得古原草送別》《錢塘湖春行》《暮江吟》《憶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憶元九》《直中書省》《長相思》《題岳陽樓》《觀刈麥》《宮詞》《問劉十九》《買花》《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等。

1、【錢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雲垂得很低。幾只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築巢銜泥。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2、【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唐代: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長長的原上草是多麼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長長的原上草是多麼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艷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3、【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譯文: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里來。

4、【池上】唐代: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譯文: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他不知道怎麼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5、【寒食野望吟】唐代: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譯文:烏鵲啼叫發出聒噪的聲音,在昏暗的高大樹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食的節日里哭泣?風吹動空曠野外中的紙錢,紙錢飛舞,陳舊的墳墓重重疊疊,上面已經長滿了綠草。海棠花與梨花掩映著白楊樹,這都是生死離別的地方啊。亡者在昏晦的黃泉中聽不到我們的哭聲,來祭奠的人在傍晚蕭蕭的雨聲里回去了。

(7)白居易的詩有哪些擴展閱讀:

詩文賞析

1、【錢塘湖春行】

這首詩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記,從孤山、賈亭開始,到湖東、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綠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詩人飽覽了鶯歌燕舞,陶醉在鳥語花香,最後,才意猶未盡地沿著白沙堤,在楊柳的綠陰底下,一步三回頭,戀戀不舍地離去了。耳畔還回響著由世間萬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贊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瀉出一首飽含著自然融合之趣的優美詩歌來。

前人說「樂天之詩,情致曲盡,入人肝脾,隨物賦形,所在充滿」(王若虛《滹南詩話》),又說「樂天詩極深厚可愛,往往以眼前事為見得語,皆他人所未發」(田雯《古歡堂集》)。這首詩語言平易淺近,清新自然,用白描手法把精心選擇的鏡頭寫入詩中,形象活現,即景寓情,從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中,體現出作者游湖時的喜悅心情,是當得起以上評語的。

2、【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作者並非為寫「古原」而寫古原,同時又安排一個送別的典型環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別在這樣的背景上發生,該是多麼令人惆悵,同時又是多麼富於詩意呵。「王孫」二字借自楚辭成句,泛指行者。「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說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懷思行游未歸的人。

而這里卻變其意而用之,寫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增送別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葉都飽含別情,那真是:「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這是多麼意味深長的結尾啊!詩到此點明「送別」,結清題意,關合全篇,「原」、「草」、「送別」打成一片,意境極渾成。

全詩措語自然流暢而又工整,雖是命題作詩,卻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語語有餘味,不但得體,而且別具一格,故能在「賦得體」中稱為絕唱。

3、【大林寺桃花】

該詩只有短短的四句,從內容到語言都似乎沒有什麼深奧、奇警的地方,只不過是把「山高地深,時節絕晚」 、「與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節候,做了一番紀述和描寫。但細讀之,就會發現這首平淡自然的小詩,卻寫得意境深邃,富於情趣。

詩的開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兩句,是寫詩人登山時已屆孟夏,正屬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 一片始盛的桃花。從緊跟後面的「長恨春歸無覓處」一句可以得知,詩人在登臨之前,就曾為春光的匆匆不駐而怨恨,而惱怒,而失望。因此當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沖入眼簾時,該是使人感到多麼的驚異和欣喜。

詩中第一句的「芳菲盡」,與第二句的「始盛開」 ,是在對比中遙相呼應的。它們字面上是紀事寫景,實際上也是在寫感情和思緒上的跳躍 —— 由一種愁緒滿懷的嘆逝之情,突變到驚異、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開頭,詩人著意用了「人間」 二字,這意味著這一奇遇、這一勝景,給詩人帶來一種特殊的感受,即彷彿從人間的現實世界,突然步入到一個什麼仙境,置身於非人間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這一感受的觸發下,詩人想像的翅膀飛騰起來了。「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詩人想到,自己曾因為惜春、戀春,以至怨恨春去的無情,但誰知卻是錯怪了春,原來春並未歸去,只不過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樣,偷偷地躲到這塊地方來罷了。

⑧ 白居易的詩都有什麼

白居易是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是唐代三大詩人之一,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他擅長諷喻詩,他的敘事詩成就很高,《長恨歌》和《琵琶行》是他最成功的作品。

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詩歌語言優美、通俗、音調和諧,形象鮮明。

白居易詩,一起來領略白居易詩歌的魅力!

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長恨歌》

2.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長恨歌》

3.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錢塘湖春行》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賦得古草原送別》

5.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憶江南·江南好》

6.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行》

7.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琵琶行》

8.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琵琶行》

9.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賣炭翁》

10.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觀刈麥》

11.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暮江吟》

1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大林寺桃花》

13.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望月有感》

14.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問劉十九》

15.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花非花》

16.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夜雪》

17.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8.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放言五首·其三》

19.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夢微之》

20.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

——《南湖早春》

21.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浪淘沙》

⑨ 關於白居易的詩有哪些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稱香山居士,河南鄭州新鄭人,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陝西、出生於河南鄭州新鄭,葬於洛陽。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1,《 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千古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創作背景:《賦得古原草送別》作於公元788年(唐德宗貞元三年),作者當時實齡十六歲。此詩是應考習作,按科考規矩,凡限定的詩題,題目前必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相似。

2,《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千古名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創作背景:唐貞元年間進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書省校書郎,再官至左拾遺,可謂春風得意。誰知幾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諫不諱,冒犯了權貴,受朝廷排斥,被貶為江州司馬。身為江州司馬的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詩中,曾面對琵琶女產生「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滄桑感慨。這種滄桑的感慨,也自然地融入了這首小詩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紀游詩,蒙上了逆旅滄桑的隱喻色彩。

3,《憶江南·江南好》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千古名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創作背景:白居易曾經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兩年,後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餘。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遊江南,旅居蘇杭,他對江南有著相當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後十餘年,寫下了三首《憶江南》,這是其一。

4,《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千古名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創作背景: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為杭州的刺史,唐敬宗寶歷元年(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蘇州刺史,所以這首《錢塘湖春行》寫於長慶三、四年(823、824年)間的春天。

5,《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千古名句: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創作背景:此詩大約是長慶二年(822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寫的。當時朝廷政治昏暗,牛李黨爭激烈,詩人品盡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離開朝廷後心情輕松暢快,因作此詩。

6,《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千古名句: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創作背景:《問劉十九》乃白居易晚年隱居洛陽,「天晚欲雪,思念舊人」時所作。劉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時的朋友,作者另有《劉十九同宿》詩,說他是嵩陽處士。也有人認為此詩作於元和十二年(817年),但詩人時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不可能邀約洛陽故舊對飲。

7,《池上》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千古名句: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創作背景:據《白居易詩集校注》,這首詩作於大和九年(835年),時任太子少傅分司東都洛陽。一日游於池邊,見山僧下棋、小娃撐船而作此組詩。

8,《觀刈麥》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千古名句: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創作背景:《觀刈麥》這首詩大約作於公元805年(唐憲宗元和元年)至806年(元和二年)間,是白居易任陝西盩厔(今陝西省周至縣)縣尉時有感於當地人民勞動艱苦、生活貧困所寫的一首詩。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諷諭詩。縣尉在縣里主管緝捕盜賊、徵收捐稅等事。正因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對勞動人民在這方面所受的災難也知道得最清楚。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