嚙怎麼讀
1. 嚙齒目 怎麼讀
嚙齒目讀作niè chǐ mù
相關介紹:
嚙齒目是哺乳綱的一目,上下頜只有1對門齒,喜嚙咬較堅硬的物體;嚙齒目動物一般比較小,多數在夜間或晨昏活動,許多種類的繁殖能力很強。嚙齒動物在進化上獲得成功的原因可能是多樣的,但首先是應歸於個體較小。小的個體,就可去開辟、適應大動物所不適宜的環境,從而建立大的種群。

(1)嚙怎麼讀擴展閱讀
嚙齒動物不但在陸上生活,空中、水中也有他們的成員。空中有滑翔的鼯鼠,水中有水䶄。此外還有荒漠中的跳鼠,森林中的睡鼠,洞穴中的鼢鼠,以及擾亂人類幾萬年的小家鼠。從赤道到極地,甚至高山、海島上,到處都有他們的蹤跡。
最早的嚙齒目成員見於古新世晚期,與松鼠略有些類似,後來嚙齒目迅速繁盛,成為最成功的哺乳動物,其繁盛可能是多瘤齒獸等與其相似的較原始類型滅絕的原因。嚙齒目多為小型的植食性動物,是各地食物鏈的重要構成,但不少種類食性較雜,也有少數主要食昆蟲等小型動物或者食魚,有些種類則體型較大。
參考來源來源:網路-嚙齒目
2. 嚙讀什麼音
嚙 [niè]
[niè] 咬:~齒動物。蟲咬鼠~。~合(a.牙齒咬緊;b.像牙齒那樣咬緊,如「齒輪~~得很好」)。
〈動〉
(1) (會意。從口,從齒。「齒」指牝齒、臼齒,具有缽臼之形,其功能為碾磨食物。「口」與「齒」聯合起來表示「用臼齒碾磨食物」。本義:用臼齒碾磨食物。辨析:上下前排牙的合攏稱為「咬」;上下後排齒的合攏稱為「嚙」)。
(2) 同本義 [gnaw]。
囓,噬也。——《說文》。字亦作嚙。鳥曰啄,獸曰囓。
武卧嚙雪。——《漢書·李廣蘇建傳》
眾蛇競來,嚙索且斷。——《後漢書·費長房傳》
勩感涕,因嚙指流血。——《新唐書·李勩傳》
以嚙人,無御之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3) 又如:嚙指(咬指頭。形容極為痛心);嚙咬(啃咬。比喻折磨);嚙啃(啃咬);嚙齒(咬牙切齒);嚙噬(咬嚼);嚙心(比喻痛苦至極);嚙雪吞氈(比喻為堅持氣節而過艱苦的生活);嚙臂(咬臂出血;以示誠信和堅決)。
(4) 侵蝕 [erode]。
水皆嚙石出。——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漢水嚙古根。——李白《金陵白下亭留別》
3. 嚙怎麼讀
嚙(嚙)
niè
咬:嚙齒動物。蟲咬鼠嚙。嚙合(a.牙齒咬緊;b.像牙齒那樣咬緊,如「齒輪嚙嚙得很好」)。
筆畫數:11;
部首:口;
筆順編號:25121213452
4. 嚙怎麼讀
一、讀:niè
二、嚙的筆順:

二、相關組詞:
1、嚙噬[ niè shì ]
咬,比喻折磨:失子的悲痛,~著母親的心。
引證:《花城》1981年第5期:「那張被病菌嚙噬著的面孔是曲扭著的,醜陋的。」
2、嚙合[ niè hé ]
上下牙齒咬緊;像上下牙齒那樣咬緊:兩個齒輪~得很嚴密。
3、嚙岸[ niè àn ]
水流侵蝕河岸。
4、兔嚙[ tù niè ]
兔子咬過的草。
5、嚙啃[ niè kěn ]
啃咬。比喻破壞或折磨。
引證:艾青《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詩:「那些被烽火所嚙啃著的地域,無數的,土地的墾殖者……擁擠在生活的絕望的污巷裡。」
5. 嚙怎麼讀
嚙讀作:niè,聲母n,韻母ie,聲調四聲
部首:口部,部外筆畫:8畫,總筆畫:11畫
五筆:KHWB,倉頡:XRYMU,鄭碼:JIO
釋義:咬:嚙齒動物。
(5)嚙怎麼讀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嚙氈[niè zhān]
咬吞氈毛充飢常用以比喻堅貞不屈。
2、漂嚙[piāo niè]
沖刷浸蝕。
3、缺嚙[quē niè]
破損。
4、嚙缺[niè quē]
缺口,鋒刃破缺。
5、沖嚙[chōng niè]
水浪侵蝕堤岸。
6. 嚙的讀音是幾聲
注音復:niè
1.
咬:~齒動物。制蟲咬鼠~。~合(a.牙齒咬緊;b.像牙齒那樣咬緊,如「齒輪~~得很好」)。
2.
(1) (會意。從口,從齒。「齒」指牝齒、臼齒,具有缽臼之形,其功能為碾磨食物。「口」與「齒」聯合起來表示「用臼齒碾磨食物」。本義:用臼齒碾磨食物。辨析:上下前排牙的合攏稱為「咬」;上下後排齒的合攏稱為「嚙」)。(2) 同本義 。囓,噬也。——《說文》。字亦作嚙。鳥曰啄,獸曰囓。武卧嚙雪…
7. 嚙齒中的嚙的讀音。
nie 第四聲
8. 嚙怎麼讀音是什麼
嚙的拼音
[讀音][niè]
[解釋]咬:~齒動物。蟲咬鼠~。~合(a.牙齒咬緊;b.像牙齒那樣咬緊,如「齒輪~~得很好」)。
9. 嚙的讀音是什麼
拼音:
niè
簡體部首:
口
解釋:
咬:~齒動物。蟲咬鼠~。~合(a.牙齒咬緊;b.像牙齒那樣咬緊,如「齒輪~~得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