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子葉植物有哪些
① 單子葉植物綱包括哪些
現代系統學家克朗奎斯特(A.Cronquist,1981)將單子葉植物綱其分為澤瀉亞綱 、檳榔亞綱 、鴨跖草亞綱 、姜亞綱 和百合亞綱 等5個亞綱,共19目65科約60000種。
澤瀉亞綱
澤瀉亞綱 Alismatidae,水深或濕生草本,或菌根營養而無葉綠素。單葉,常互生,平行脈,通常基部具鞘。
花常大而顯著,整齊或不整齊,兩性或單性,花序種種:花被3數2輪,異被,或退化或無;雄蕊1~多數,花粉粒全具3核,單槽而無萌發孔;雄蕊具1至多個分離或近分離的心皮,偶結合,每個心皮或每個室具1至多枚胚珠,通常具雙珠被及厚珠心。
胚乳無或不為澱粉狀。 有人認為本亞綱作為一個整體是單子葉被子植物中最古老的類群。澤瀉Alisma orientale和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為常見水草。
檳榔亞綱
檳榔亞綱 Arecidae,多為高大棕櫚型喬木。葉寬大,互生,常摺扇狀平行脈,基部擴大成鞘。花多數,小型,常集聲程巨佛焰苞包裹的肉穗花序,雌花常由3心皮組成,常結合,子房上位。種子內的胚乳常非澱粉狀。多屬熱帶分布。
鴨跖草亞綱
鴨跖草亞綱 Commelinidae,常草本。葉互生或基生,單葉,全緣,基部常具葉鞘。 花兩性或單性,常無蜜腺;花被常顯著,異被,分離,或退化成膜狀、鱗片狀或無;雄蕊常3或6,花粉常單萌發孔;子房上位。胚乳多為澱粉。果實為乾果。廣布溫帶。
姜亞綱
姜亞綱 Zinggiberidae,僅2目:姜目Zingiberales包括姜科Zingiberaceae、美人蕉科Cann,姜目多為草本植物,具根狀莖及纖維狀或塊狀根。莖很短至伸長,或為葉柄下部的葉鞘重疊而成。
百合亞綱
百合亞綱 Liliidae,草本,稀木本。單葉互生,常全緣,線形或寬大。花常兩性,花序非肉穗花序狀,花被常3數2輪,全為花冠狀;雄蕊數常1、3和6;雌蕊常3心皮結合,中軸胎座或側膜胎座;具蜜腺;常無胚乳。分布於溫帶。

(1)單子葉植物有哪些擴展閱讀:
單子葉植物類植物葉脈常為平行脈,花葉基本上為3數,種子的胚具1片子葉,植物多為草本,稀為木本(龍血樹);莖中維管束星散排列,無形成層,不能次生加粗;葉具平行脈或弧形脈;花部通常為3的基數;多成須根系。按恩格勒系統分為三大類,即萼花區、冠花區和穎花區。
② 單子葉植物一般有哪些雙子葉植物一般有哪些
常見單子葉植物的科1.禾本科:小麥、水稻2.百合科:百合、韭常見雙子葉植物的科1.十字花科:青菜、薺菜2.豆科:大豆、蠶豆3.薔薇科:梅4.桑科:桑、構樹5.葫蘆科:南瓜、絲瓜6.菊科:蒲公英、向日葵
單子葉植物有玉米、水稻、小麥等,雙子葉植物有棉花、花生、綠豆、蠶豆等。單子葉植物的根系是須根系,葉脈是平行脈,種子有子葉一片、有胚乳;雙子葉植物的根系是直根系,葉脈是網狀脈,種子有子葉兩片,無胚乳。
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的基本區別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進化最高級、種類最多、適應性最強的類群。全世界約有20—25萬種,超過植物界總種數的一半。我國被子植物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約近3萬種。被子植物通常分為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兩個主要類群。根據粗略的估計,已描述的雙子葉植物大約有165000種,單子葉植物55000種。在中學植物學教材中曾多次講到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所謂雙子葉植物就是種子具有兩片子葉的植物;單子葉植物就是種子具有一片子葉的植物。除此之外,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還有哪些基本區別呢? 在自然界,我們可以根據葉片的脈序、根系的類型和花的形態特徵來區別這兩類植物。一般來說象蘋果樹、楊樹、榆樹、洋槐、棉花、向日葵等雙子葉植物,它們的葉片具有網狀脈序;而小麥、水稻、竹子、鳶尾等單子葉植物的葉片為平行脈序或弧形脈序,這種特徵用肉眼即可觀察,若把葉片對著陽光來看,可以觀察得更清楚。在根的形態上,雙子葉植物一般主根發達,故多為直根系,如棉花、月見草、榆樹等;而單子葉植物一般主根不發達,由多數不定根形成須根系,如小麥、蔥、水稻等。雙子葉植物的花基數通常為5或4,花萼和花冠的形態也多不相同,如蘋果花、油菜花等;而單子葉植物的花基數通常為3,且花萼和花冠非常相似,不易區分,如百合花、萱草花等。 如果在實驗室內作進一步觀察,可藉助於解剖鏡和顯微鏡來區分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在解剖結構上的區別。雙子葉植物的支脈末梢是不封閉的,故有自由支脈末梢;而單子葉植物的支脈末梢是封閉的,故無自由支脈末梢。雙子葉植物種子的胚通常有兩片子葉,如大豆、花生、南瓜等;而單子葉植物種子的胚僅有一片子葉,如水稻、洋蔥、玉米等。雙子葉植物莖中的維管束成環狀排列,即排列成圈,且有形成層,能夠產生次生木質部和次生韌皮部,屬無限維管束(開放維管束),因此雙子葉植物的莖能不斷增粗;而單子葉植物莖中的維管束是散生的,不排列成圈。若排列成圈,則排列成兩圈或兩圈以上,且無形成層,故不能產生次生木質部和次生韌皮部,屬有限維管束(封閉維管束),因此單子葉植物的莖不能任意增粗。雙子葉植物葉片上的氣孔,排列的不規則,多為散生,如天竺葵、棉花等;單子葉植物葉片上的氣孔,排列的比較規則,多排列成行,如玉米等。雙子葉植物的花粉,多具3個萌發孔,如油菜等;單子葉植物的花粉,多具單個萌發孔,如玉米。為方便讀者現列表比較(見下表): 以上是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在形態結構上的基本區別,也是它們的典型特徵,據此可以將二者區別開來。但是這些特徵並不是絕對的、固定的和一成不變的。特殊的例子還是有的。如雙子葉植物中可以作中葯用的柴胡,它的葉片就具有平行脈序;而單子葉植物中的山葯的葉片就具有網狀脈序。在子葉的數目上也有例外,如雙子葉植物的睡蓮、白屈菜種子的胚具一片子葉;而單子葉植物的天南星科海芋屬等種子的胚具兩片子葉。花基數的例外更多,如雙子葉植物中的樟科、木蘭科等有3基數的花;而單子葉植物眼子菜等有4基數的花。其他的例外也不少,如雙子葉植物毛茛科、車前科有須根系;雙子葉植物毛茛科、石竹科中有星散維管束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有許多基本區別,但它們之間的關系還是很密切的。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單子葉植物的須根系、缺乏形成層和平行脈序等性狀,都是次生的,它的單萌發孔的花粉,卻保留了比大多數雙子葉植物還要原始的特點。在原始的雙子葉植物中,也有單萌發孔的花粉,故有人斷定單子葉植物是由雙子葉植物進化來的,雙子葉植物是單子葉植物的祖先
③ 常見單子葉,雙子葉植物有哪些
看其種子能否人為地分成兩半. 如:花生大豆能分成兩半,則為雙子葉.玉米則不能,則為單子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