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會是哪裡
⑴ 青海市屬於哪個省
青海就是一個省,省會是西寧,也叫夏都!
青海省簡稱青,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專地,被譽屬為「江河源頭」、「中華水塔」。
因境內有全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而得省名。

(1)青海省會是哪裡擴展閱讀:
名稱由來
因境內有國內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簡稱青。
唐、宋屬吐蕃;元朝其土地屬宣政院管轄;明朝屬朵甘都司等;清朝初為衛藏地,後分設西寧辦事大臣,又稱青海辦事大臣,為青海得名之始。
民國初設青海辦事長官,後屬甘邊寧海鎮守使,之後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青海
⑵ 青海省會是哪裡
青海省會是西寧。
西寧是青海省的省會,古稱西平郡、青唐城,取」西陲安寧「之意,是整個青藏高原最大的城市。是青海省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教、交通和通訊中心,是國務院確定的內陸開放城市。
西寧位於青海省東部,湟水中遊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東方門戶,古「絲綢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軍事重地,素有」西海鎖鑰「、「海藏咽喉」之稱,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
西寧歷史文化淵源流長,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絢麗多彩的民俗風情,是青藏高原一顆璀璨的明珠。先後榮獲全國衛生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等榮譽稱號。
⑶ 中國各省的省會城市
省級名稱 市級
北京市 北京市
天津市 天津市
河北省 石家莊市
山西省 太原市
內蒙古 呼和浩特市
遼寧省 沈陽市
吉林省 長春市
黑龍江省 哈爾濱市
上海市 上海市
江蘇省 南京市
浙江省 杭州市
安徽省 合肥市
福建省 福州市
江西省 南昌市
山東省 濟南市
河南省 鄭州市
湖北省 武漢市
湖南省 長沙市
廣東省 廣州市
廣西省 南寧市
海南省 海口市
重慶市 重慶市
四川省 成都市
貴州省 貴陽市
雲南省 昆明市
西藏 拉薩市
陝西省 西安市
甘肅省 蘭州市
青海省 西寧市
寧夏 銀川市
新疆 烏魯木齊市
(參考於人教版八年級地理書)
⑷ 青海省的省會在哪裡
西寧是青海省的省會,古稱西平郡、青唐城,取」西陲安寧「之意,是青海省第一大城市,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教、交通和通訊中心,是國務院確定的內陸開放城市。[1]
西寧位於青海省東部,湟水中遊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東方門戶,古「絲綢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軍事重地,素有」西海鎖鑰「、「海藏咽喉」之稱,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2]
西寧歷史文化淵源流長,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絢麗多彩的民俗風情,是青藏高原一顆璀璨的明珠。先後榮獲全國衛生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等榮譽稱號。
⑸ 青海屬於哪個省份
青海就來是一個省份。青自海,簡稱「青」,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青海省省會西寧,位於中國西北內陸,青海北部和東部同甘肅相接,西北部與新疆相鄰,南部和西南部與西藏毗連,東南部與四川接壤,青海省總面積72.23萬平方千米。
截至2017年底,青海省下轄2個省轄市,6個自治州,4個縣級市,27個縣,7個自治縣,6個市轄區。

(5)青海省會是哪裡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清雍正初年,清朝在青海設置青海辦事大臣,統轄蒙古29旗和青南玉樹地區、果洛地區及環湖地區的藏族部落。青海東北部西寧衛改為西寧府,仍沿襲明朝的土司制度,屬甘肅省管轄。
民國十七年(1928年)9月5日,南京國民政府決定新建青海省,治設西寧。民國十八年(1929年)1月,青海省正式建制。
1949年9月5日,西寧解放。
1949年9月26日,青海省人民軍政委員會宣告成立。
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組成,以西寧為省會。
⑹ 青海的省會是哪個城市
青海的省會是西寧。西寧位於青海省東部,湟水中遊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東方門戶,古「絲綢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軍事重地,素有」西海鎖鑰「、海藏咽喉之稱,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
⑺ 西寧是哪個省的省會
西寧市是青海省的省會。
⑻ 青海屬於那個地區
青海本身就是省級行政區,簡稱青,省會西寧,位於中國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東北部,是中國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
青海省有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43個少數民族,2017年常住人口598.38萬。青海有著「世界屋脊」的美稱。青海東部素有「天河鎖鑰」、「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沖」和「玉塞咽喉」等稱謂。

(8)青海省會是哪裡擴展閱讀:
青海省東西長約1200公里,南北寬800公里,面積為72.10萬平方公里。境內山脈高聳,地形多樣,河流縱橫,湖泊棋布。
昆侖山橫貫中部,唐古拉山峙立於南,祁連山矗立於北,茫茫草原起伏綿延,柴達木盆地浩瀚無限。長江、黃河之源頭在青海,中國最大的內陸高原鹹水湖也在青海,因此而得名「青海」。
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被譽為「三江源」、「江河源頭」、「中華水塔」。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的地形大勢是盆地、高山和河谷相間分布的高原。
⑼ 青海省省會是
青海[1][2]古稱西海、鮮水海、卑禾羌海,自十六國時期稱青海。藏語稱錯溫波,蒙古語稱庫庫諾爾,均意為青色的湖。古為西戎地,漢 青海風光
為西羌地。西漢後期曾於湖北岸置西海郡,隋朝時北部是中國領土,1242年全部並入蒙古大汗國,蒙古大汗國後成為元朝,從元朝開始時全部是中國領土,其土地屬宣政院管轄;明屬朵甘都司等;清朝初為衛藏地,後分設西寧辦事大臣,又稱青海辦事大臣,為青海得名的開始;中華民國初設青海辦事長官,後屬甘邊寧海鎮守使,之後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變。 1928年設青海省,省會西寧,位於我國西北地區,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面積72.23萬平方公里,東西長1200多公里,南北寬800多公里,轄6州、1地、1市、51個縣級行政單位,與甘肅、四川、西藏、新疆接壤。青海東部素有「天河鎖鑰」、「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沖」和「玉塞咽喉」等稱謂, 可見地理位置之重要。200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54.3萬人,有漢、藏、回、撒拉、蒙古、哈薩克等民族。 青海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西高東低,西北高中間低,地形復雜多樣,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高原大陸性氣候,日照時間長,空氣稀薄,大部分地區海拔在3000—5000米之間,為長江、黃河、瀾滄江等大河的發源地。 青海的宗教主要有藏傳佛教(喇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藏族、蒙古族、土族信仰藏傳佛教,回族、撒拉族信仰伊斯蘭教。 青海屬大陸性高原氣候,溫差大、日照長、降水少。農業以小麥、青稞、蠶豆、馬鈴薯、油菜為主。日月山以西為牧業區,屬高原牧區,牧區內草原廣袤,牧草豐美,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牧區之一。 該省還是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有野生動物250多種,其中屬國家[3]一類保護動物有野駱駝、野氂牛、野驢、藏羚、盤羊、白唇鹿、雪豹、黑頸鶴、蘇門羚、黑鸛等10種,有氂牛500多萬頭。 境內山脈高聳,地形多樣,河流縱橫,湖泊棋布。巍巍昆侖山橫貫中部,唐古拉山峙立於南,祁連山矗立於北,茫茫草原起伏綿延,柴達木盆地浩瀚無垠。長江、黃河之源頭在青海,中國最大的內陸高原鹹水湖也在青海。 三江源地區位於我國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為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 青海省政區圖
源頭匯水區。地理位置為北緯31°39'~36°12'東經89°45'~102°23',行政區域涉及包括玉樹、果洛、海南、黃南四個藏族自治州的16個縣和格爾木市的唐古拉鄉,總面積為30.25萬K㎡,約占青海省總面積的43% 遠看是高山,近看似平川——遊客如此勾勒青藏地貌,那是從飛機上鳥瞰所得印象。飛機飛近橫亘於甘肅與青海間的祁連山時,看到這千尺絕壁的高山會感到驚訝;飛機越過界山後的起伏山地,卻見大片的青海湖,以及遼闊的柴達木盆地(面積大約二十七萬平方公里),使人難於置信這是高原上的平川。再往南飛,昆侖山脈、巴顏喀拉山脈、唐古拉山脈自西逶迤,看似高出地面不過五百至一千公尺之間的緩坡,起伏於高原之上。山腳谷地是一片草原景色,要不是高達雪線(海拔四千公尺)以上的雪峰,像大海上的白頭浪花漫卷在高原之上,也許會把那片草原當作沿海平原上的低矮丘陵地。 高原上的山嶺雖然不見高聳千仞,卻是雪線以上的冰川雪峰,冰雪融化成的雪水,長年滲進草甸下漫流,聚成沼澤,匯成溪流,再匯百川而成黃河、長江。黃河水像搖籃似的撫育中華民族;長江水則滋潤中原大地。 清真寺
青海資源十分豐富,許多礦藏儲量在全國居於首位。已發現礦產120餘種,探明儲量的有110種,鉀、鈉、鎂、鋰、溴、芒硝、石棉、化工灰岩和硅儲量居全國第一位,其中許多礦產是屬於國內外急需的資源。聞名遐邇的柴達木盆地,山川藏珍、戈壁埋礦,素有「聚寶盆」之美譽。其中鹽湖有30多個,已探明總儲量700億噸,單是察爾汗湖的鹽就可以從地球到月亮架起一座6米厚,12米寬的鹽橋。水能資源是青海能源最大優勢,蘊藏量達2165萬千瓦,可開發利用的為1800萬千瓦,年發電量770億度。青海天然草原遼闊,是我國五大牧區之一,可利用草場面積5億畝,發展畜牧業物質基礎雄厚。全省有經濟動物400多種,野生植物1000餘種,具有貯藏量大、種類多、用途廣、高原特色顯著的特點。大部分可開發利用,葯用價值極高。旅遊資源也相當豐富,有「百鳥的王國」的青海湖鳥島,「高原的西雙版納」孟達自然保護區,藏傳佛教著名寺院湟中塔爾寺,伊斯蘭教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的東關大寺,阿尼瑪卿大雪山等,是登山、旅遊的好去處。「海藏咽喉」的日月山和全國最大的人工水庫龍羊峽、都蘭國際狩獵場、坎布拉森林公園等旅遊景點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青海省先後設立了以資源開發和綜合利用為重點的格爾木經濟開發區,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重點的西寧橋頭經濟開發區和民和民族經濟改革試驗區,並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