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什麼事變
① 1937年發動什麼事變
1937年7月7日日軍再盧溝橋發動盧溝橋事變,從此進入長達8年的全民抗戰時期。
1937年7月回29日北平、天津淪答陷,1937年9月22日中國共產黨發布國共合作宣言,1937年12月13日日軍在南京展開為期六個星期的南京大屠殺,共計30萬同胞被殺害,南京三分之一建築被燒毀,8萬婦女遭到強奸。

(1)1937年什麼事變擴展閱讀: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
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② 1937發動什麼事變
1.7月來7日——晚上10時,日源軍向盧溝橋上中國守軍開槍,並炮轟宛平縣城,製造了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發動侵華戰爭開始。中國全面抗日戰爭開始。
2.9月25日——八路軍115師在平型關伏擊日軍,共擊斃日軍1000餘人,擊毀汽車100餘輛,馬車200餘輛,繳獲步槍1000餘支,機槍20餘挺,火炮一門,以及大批軍用物資,取得了全國抗戰開始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個大勝利。史稱平型關大捷
3.12月13日——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淪陷後,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數月的大規模屠殺。其中日軍戰爭罪行包括搶掠、強奸、對大量平民及戰俘進行屠殺等。屠殺的規模、死傷人數等沒有世界共同認可的數字,但一般認為死亡人數超過30萬。史稱南京大屠殺。
③ 1937年發動什麼事變,開始大規模侵略中國。中國人民奮起反抗,於哪年哪月哪日取得勝利大神們幫幫忙
1937年發動七七事變,開始大規模侵略中國,中國人民奮起反抗,於1945年8月15日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④ 1931-1937年中國進入什麼抗戰階段
局部抗戰抄階段
對於抗爭階段劃分有不同觀點,這是普遍觀點:
1931年九一八事變,標志著局部抗戰的爆發,1937年七七事變,抗戰全面爆發。
1937.7-1938年10月,武漢失守,戰略防禦階段。
1938年10月-1945年8月進入相持階段
1945年8月-9月 反攻階段
另外的觀點:
局部抗戰的6年應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九一八事變到1932年12月,為日軍侵佔東北的階段;第二階段從1933年1月至1935年7月,為日軍侵入華北的階段;第三階段從1935年8月1日《八一宣言》發表到七七事變爆發,為全國抗日救亡高漲的時期。全面抗戰的八年總的可按毛澤東《論持久戰》中的三階段來劃分,但為敘述方便,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七七事變爆發到1938年10月武漢失守,為戰略防禦階段;第二階段從武漢失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為戰略相持階段前期;第三階段從太平洋戰爭爆發到1945年8月上旬,為戰略相持階段後期;第四階段從1945年8月10日到最後勝利,為大反攻階段。
⑤ 1937年日軍製造了什麼又稱為盧溝橋事變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鬼子謊稱一名士兵失蹤,強行進入中國守軍內搜查,就這樣,它們製造了七七事變,事發蘆溝橋,所以也稱蘆溝橋事變。
⑥ 1937年有什麼事發生
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發生於1937年7月7日,為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起點。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
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6)1937年什麼事變擴展閱讀:
「盧溝橋事變」標志著中華全民族抗日戰爭的開始。中國人民經過流血犧牲、艱苦抗戰,終於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贏得了民族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
使中國戰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一個重要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⑦ 1937年至1945年 中國發生了哪些大事
1、七七事變
1937年7月7日至1937年7月31日。又稱盧溝橋事變,發生於1937年7月7日。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借一個士兵失蹤借口,要進入北平(今天的北京市)西南的宛平縣城搜查。
中國守軍拒絕了這一無理的要求。日軍開槍開炮猛轟盧溝橋,向城內的中國守軍進攻。中國守軍第29軍吉星文團奮起還擊。掀開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
起因:
日本帝國主義為了佔領中國,發動了蓄謀已久的全面侵華戰爭。1937年7月7日,日軍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橋頭的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的拒絕。當晚日寇突然向盧溝橋發動進攻,中國守軍忍無可忍,奮起自衛,中國人民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抗日戰爭,從此開始了。
2、台兒庄大捷
1938年3月,距離日軍全面侵華戰爭還不到一年,日軍的氣焰極度囂張,全國人民的抗日情緒異常高漲,在此契機之下發動了著名的台兒庄戰役。這是我們在抗戰以來取得的第一場勝利,在當時雙方的實力差距非常明顯的狀況下能夠打贏這場戰役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情。
極大的鼓舞了軍民的士氣。在和日軍的激烈交手之下,王銘章節節敗退,不得以被逼迫到了藤縣東關附近,而在此刻他依然沒有選擇放棄,而是和日軍展開了激烈的迂迴戰。
但是在一次戰斗當中不幸被敵人的機槍掃中,以身殉國,在他壯烈殉國之後他的部下還是堅持和日軍展開纏斗,最終壯烈犧牲,沒有一人後退。
台兒庄大捷背後慘烈代價:苦戰四晝夜全軍覆沒,蔣介石為其落淚。
3、百團大戰
1940年7月22日,日本為盡快結束侵華戰爭,採取威逼利誘的方式拉攏蔣介石、汪精衛政權。同時,在華北地區實施「囚籠政策」,通過建立據點、碉堡等,把抗日根據地與其它地區隔離開來。八路軍被日軍封鎖在各個窮鄉僻壤,生存和發展極其艱難。
為了減少蔣介石政權投降的可能性,同時打破日軍的「囚籠政策」,八路軍副總指揮彭德懷認為,必須打一場大的戰役。從1940年7月22日發布預備命令到8月20日下達行動命令,八路軍總部部署的都是20來個團參加的正太戰役。
直到8月22日八路軍總部首次綜合戰情時,彭德懷才意外地發現,竟有105個團參加了這次戰役。也就是說,其中有85個團「沒打招呼」就直接投入戰鬥了。
4、皖南事變
1940年10月19日,蔣介石強令黃河以南堅持抗戰的八路軍、新四軍在一個月內撤到黃河以北。中國共產黨為維護抗日大局,同意將安徽南部的新四軍調到江北。
新四軍軍部及所屬的一個支隊9000多人由雲嶺出發北移,當部隊行至皖南涇縣茂林地區時,遭到國民黨軍8萬多人的伏擊。新四軍奮戰七晝夜,彈盡糧絕,除約有2000人突圍外,大部分壯烈犧牲。軍長葉挺與國民黨軍隊談判時被扣押,副軍長項英、參謀長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國平犧牲。

5、日本投降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日本把美國這個世界第一強國提前拉進了戰爭中。
1942年年底,美軍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隨後,日本方面開始節節敗退,日本海軍幾乎喪失殆盡。1944年下半年,美軍開始染指菲律賓,並最後收復了菲律賓。
⑧ 1937年什麼事變爆發全面抗戰由此開始
1937年七七事變(也稱盧溝橋事變)爆發,全面抗戰由此開始。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 。
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8)1937年什麼事變擴展閱讀
盧溝橋事變的起因:
1936年,日本華北駐屯軍以卑鄙的手段佔領豐台,將下一個目標定在了盧溝橋。
七七事變爆發前夕,北平的北、東、南三面已經被日軍控制:北面,是部署於熱河和察東的關東軍一部;西北面,有關東軍控制的偽蒙軍8個師約4萬人;東面,是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及其所統轄的約17000人的偽保安隊;南面,日軍已強占豐台,逼迫中國軍隊撤走。
這樣,盧溝橋就成為北平對外的唯一通道,其戰略地位更加重要。為了佔領這一戰略要地,截斷北平與南方各地的來往,進而控制冀察當局,使華北完全脫離中國中央政府,日軍不斷在盧溝橋附近進行挑釁性軍事演習,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⑨ 1937年什麼事變爆發全面抗戰由此開始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也稱七七事變)爆發,全面抗戰由此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