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可羅雀是什麼意思
⑴ 門可羅雀是什麼意思
汲黯是武帝時的一位名臣。他當官時,每天拜訪他的客人很多。後來他辭去官職,回內家靜養。 清晨,他打掃容庭院。中午,他打開大門,總見門前許多麻雀在尋覓食物,在那裡嬉戲跳躍。他感慨地說:「從前我當官,賓客盈門,現在不當官,我可以張網捉鳥了。」 不久,皇帝又下詔請他回去做官。 過去常來的客人又紛紛來拜訪他了。 汲黯經過一場貧賤富貴的交替,看清了世態的炎涼。 成語「門可羅雀」是說大門外可以張網捕鳥,形容門庭冷落。
⑵ 門可羅雀是什麼意思,指的是什麼動物
門可羅雀 一個成語,讀音是mén kě luó què,原指門外可張網捕雀。後形容為官者休官失勢後,門庭冷落車馬稀少;或形容事業由盛而衰,賓客稀少之況。指的不是動物。
一、出處
「僮奴婢媼皆散,不半載,門可羅雀矣。」(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十一)
「門堪羅雀仍未害,釜欲生魚當奈何?」(金·元好問《寄西溪相禪師》詩)
1、當年他富貴時,朋友進進出出很熱鬧,貧窮就門可羅雀了。
2、超級市場盛行的今日,雜貨店就門可羅雀,生意清淡了。
3、自從汽車線路改道, 這家店面生意便大受影響, 由門庭若巿轉為門可羅雀, 幾乎要關門大吉了。
4、這家商店以前是很熱鬧的,可不知道為什麼,如今變得門可羅雀,沒有幾個人來買東西。
【辨析】:「門可羅雀」和「門庭冷落」:都形容來的人極少。但門可羅雀強調門庭冷落得可以張網捕雀, 語義較「門庭冷落」重,且較形象。
二、成語故事
1、開封的翟公曾經當過廷尉。他在任上的時候、登他家門拜訪的賓客十分擁擠,塞滿了門庭。後來他被罷了官,就沒有賓客再登門了。結果門口冷落得可以張起網來捕捉鳥雀了。
2、官場多變,過了一個時期,翟公官復原職。於是,那班賓客又想登門拜訪他。程公感慨萬千,在門上寫了幾句話:「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2)門可羅雀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成語典故
一、門可羅雀原文
太史公曰:夫以汲、鄭①之賢,有勢則賓客十倍,無勢則否,況眾人乎!下邽翟公②有言,始翟公為廷尉③,賓客闐門④;及廢,門外可設雀羅。翟公復為廷尉,賓客欲往,翟公乃大署⑤其門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汲、鄭亦雲,悲夫!
二、門可羅雀譯文
1、太史公說:憑著汲黯、鄭庄當時為人那樣賢德,有權勢時賓客十倍,無權勢時情形就全然相反,他們尚且如此,更何況一般人呢!下邽(guī,龜)縣翟公曾說過,起初他做廷尉,家中賓客盈門;待到一丟官,門外便冷清得可以張羅捕雀。
2、他復官後,賓客們又想往見,翟公就在大門上寫道:「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能夠生死往來,才能知道交情的深淺。貧窮之時與富貴之時,可以看到大家和你交往的態度行為。地位高貴與地位低賤,足可以見證人際交往的真諦。)」汲黯、鄭庄也有此不幸,可悲啊!
三、注釋
1、汲、鄭:汲,汲黯,漢景帝時任太子洗馬,武帝時出任東海太守,後又被召為主爵都尉:鄭,鄭庄,漢景帝時先任太子舍人,後遷為大農令。
2、下邽翟公:下邽,大約在陝西省渭南縣下邽鎮;翟公,漢武帝時的大臣。
3、廷尉:官職名,掌刑獄。
4、闐門:充塞在門前。
5、署:寫
6、髀:大腿
7、吊:慰問
⑶ 門可羅雀和門庭冷落的區別
「門可羅雀」和「門庭冷落」:都形容來的人極少,無人拜訪,版無人出現,一般可來形容凄權清的環境。兩者是近義詞,但是門可羅雀較之門庭冷落程度更深一些,並且寓意更加生動。
門可羅雀:原指門外可張網捕雀。後形容為官者休官失勢後,門庭冷落車馬稀少;或形容事業由盛而衰,賓客稀少之況。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汲鄭列傳》:「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門庭冷清 。
門庭冷落:形容十分冷落,賓客稀少。門:宮門,家門;庭:朝廷,庭院。
出處:白居易的琵琶行: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用於家庭、商業、服務場所。

(3)門可羅雀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門可羅雀造句:
1、當年他富貴時,朋友進進出出很熱鬧,貧窮就門可羅雀了。
2、超級市場盛行的今日,雜貨店就門可羅雀,生意清淡了。
3、自從汽車線路改道, 這家店面生意便大受影響, 由門庭若巿轉為門可羅雀, 幾乎要關門大吉了。
4、這家商店以前是很熱鬧的,可不知道為什麼,如今變得門可羅雀,沒有幾個人來買東西。
⑷ 『門可羅雀』和『門庭若市』的解釋和區別
門可羅雀(發音:mén
kě
luó
què)
【出處】(《史記•卷一二零•汲鄭列傳第六十》):「太史公曰:夫以汲、鄭之賢,有勢則賓客十倍,無勢則否,況眾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翟公復為廷尉,賓客欲往,翟公乃人署其門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汲、鄭亦雲,悲夫!」
門庭若市
出處:
《戰國策·齊策》齊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子市朝,闖寡人之開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豫,門庭若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