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荒本草是哪個朝代的
1. 和開工天物同一朝代產生的偉大著作還有哪些
1376俞宗本著《種樹書》(記載了多種樹木的嫁接方法,如桃、李、杏的近緣嫁接和桑、梨的遠緣嫁接等)
1406年,朱橚《救荒本草》問世(收集四百一十四種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資料,載明產地、形態、性味及其可食部分和食法,並繪有精細圖譜)
1547年馬一龍著《農說》(記載了水稻的精耕細耘、密植、育苗、移栽等的種植經驗,是我國第一部運用哲學觀點來闡述農業技術的著作。 )
1596年 屠本畯(jun)著中國現存最早的海洋生物專著《閩中海錯疏》(記載了沿海一帶以海生無脊椎動物和魚類為主的二百多種水族生物的形態和生活習性等。)
1608年,喻仁(喻本元)、喻傑(喻本亨)合著《元亨療馬集》(著名的獸醫學著作,內容包括對馬、牛和駱駝的治療經驗,至今仍有實用價值。)
1617年趙蛹著(有關西紅柿的種植技術等)
:⒈ 出身皇族的科學巨星——明代科學家朱載堉
⒉ 中國近代科學的先驅——明代科學家徐光啟
⒊ 注重實學的大科學家——明代科學家宋應星
⒋ 珠算宗師——明代數學家程大位
⒌ 淹貫百家 「好譚經濟」——明代農學家、地理學家黃省曾
⒍ 喻氏兩兄弟 一部《療馬集》——明代獸醫學家喻仁、喻傑
⒎ 葯物學界的「王子」——明代醫學家李時珍
⒏ 游山不問徑 歷險自攀躋——明代外科學家陳實功
⒐ 創立疫病新說的人——明代傳染病學家吳又可
⒑ 七下西洋成壯舉——明代航海家鄭和
⒒ 世界最早系統論述岩溶和洞穴的人——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
⒓ 尋找救荒良方的皇子——明代植物學家朱
⒔ 海洋動物研究的開拓者——明代生物學家屠本峻畯
⒕ 中國第一本漆工專著的作者——明代油漆匠師黃成
⒖ 束水攻沙治黃河——明代水利專家潘季馴
⒗ 一心治水 壯志未酬——明代水利專家徐貞明
⒘ 專於軍事技術的文官——明代火器研製家趙士楨
⒙ 園林學第一人——明代園林學家計成
⒚ 文韜武略的愛國將領——明代火器專家茅元儀
2. 救荒本草是哪個朝代的
《救荒本草》是明代早期(公元十五世紀初葉)的一部植物圖譜,作者是朱橚。
它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以救荒為宗旨的農學、植物學專著書·中對植物資源的利用、加工炮製等方面也作了全面的總結。對我國植物學、農學、醫葯學等科學的發展都有一定影響。
《救荒本草》版本很多,國內現存有十五六種。《救荒本草》原書兩卷,永樂四年(公元1406)由作者刊行於開封,該版本已亡佚。嘉靖四年(公元1525)山西太原第二次刊刻,即今流行最古刻本,傳刻時分為四卷。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開封人陸東又根據第二次刻本重刻,然誤認為此書為周憲王即朱()之子朱有燉所著。
徐光啟曾把本書合文收入他的《農政全書》荒政部分。在本書影響下,明清兩代先後有十部救荒著作問世,如王西樓《野菜譜》、周覆靖《茹草編》、鮑山《野菜博錄》等,《救荒本草》的內容被大量摘引。本書對今天野生植物的開發利用也有一定參考價值。1959年中華書局據嘉靖四年刻本影印出版。
日本享保三年(公元1716)和寬正十一年(公元1799)兩次重刻。美國植物學家李德(A.S.Lead)在《植物學簡史》(1972)中贊譽《救荒本草》繪圖精細,超過當時歐洲的水平。英國葯物學家伊博恩(Bernard E.Read)將本書譯成英文。本世紀40年代日本出版的食用植物書籍仍在引用本書。

3. 中國歷史上有哪個朝代編輯農書指導生產
西漢 氾勝之《氾勝之書》
東漢 崔寔《四民月令》
東魏 賈思勰《齊民要術》專
南宋·陳旉《農書》
元代中央政府官屬方編撰《農桑輯要》
元 王禎《農書》
明 徐光啟《農政全書》
清代中期官方修撰一部綜合性農書《授時通考》
4. 《救荒本草》一書出自哪個朝代
《救荒本草》一書出自明代早期。它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以救荒為宗旨的農學、植物學專著書·中對植物資源的利用、加工炮製等方面也作了全面的總結。對我國植物學、農學、醫葯學等科學的發展都有一定影響。

《救荒本草》版本很多,國內現存有十五六種。《救荒本草》原書兩卷,永樂四年(公元1406)由作者刊行於開封,該版本已亡佚。
嘉靖四年(公元1525)山西太原第二次刊刻,即今流行最古刻本,傳刻時分為四卷。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開封人陸東又根據第二次刻本重刻,然誤認為此書為周憲王即朱()之子朱有燉所著。
(4)救荒本草是哪個朝代的擴展閱讀:
朱橚無疑在中國本草研究上是首位注意到救荒問題,以民生為本來研究野菜的植物學家。在朱之後的幾十年,另一位叫王磐的也開始尋找可食用的野菜,其《野菜譜》中記錄了野菜六十種,不僅做了解釋還編成了詩歌,配了插圖。
在王磐之後不到一百年時,又有一位叫周履靖的也開始研究野菜,同樣是為了救荒做研究,他寫成了《野菜博錄》。
明末時,徐光啟編修《農政全書》,收錄了朱橚的《救荒本草》,在總結先人經驗的基礎上又得野菜六十餘種。到了明末婺源人鮑山深入黃山搭室而居,用了七年時間寫成《野菜博錄》。
關於野菜救荒研究,可以說貫穿了整個明代歷史。隨著這些研究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野菜這個平時沒人搭理,難時挺身而出的物種得到了廣泛推廣,而且幾乎家家都掌握了幾種野菜的採集和食用。
5. 救荒本草是哪個時期的誰編撰的
《救荒本草》是明朝朱橚撰寫的。
朱橚(sù),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胞弟。這樣的身份應該是衣食無憂,養尊處優的,可是他卻跋山涉水,翻山越嶺地採集野草,還把它們都種在自己的王府中,還親自品嘗各種野菜,把那些能吃的野菜畫出來、寫出來,編成《救荒本草》,為的是給老百姓在飢荒年做個指南。
作為一個皇子,卻關注種野菜,這是因為在歷史上,明代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朝代,可以說是曠古未有之。根據《明史》《明實錄》等記載,明代的主要災害有洪澇、旱災、地震、雹災、蝗災、風沙、疫災、霜雪八大類,這八類自然災害發生的總數達到6199次。
這其中有些災害涉及兩個或多個省區,如果減去重復計算的災害次數,明代這八種災害的發生次數也不少於5700次至5800次。明代276年的歷史中,洪澇、旱災、地震三種災害均超過了1000次,而洪澇災害更是達到2000次之多,平均每年發生洪澇災害7次之多。
明代的中國是一個傳統農業社會,農業是國民經濟的主要產業,自然災害無疑直接摧殘了農業的發展。農田被沖毀,莊稼被淹沒,蝗災更是讓人們顆粒無收。根據記載,明洪武、永樂年間黃河流域一帶的水災、旱災、蝗災都很嚴重。
明代之前的元代,民族壓迫極其嚴重,戰亂頻繁,人們無法安定生活。到明初戰亂剛停時,人民尚未得到休養生息,生活更苦,卻頻繁有各種自然災難降臨,朱橚就生活在這樣的年代。

(5)救荒本草是哪個朝代的擴展閱讀
朱橚無疑在中國本草研究上是首位注意到救荒問題,以民生為本來研究野菜的植物學家。在朱之後的幾十年,另一位叫王磐的也開始尋找可食用的野菜,其《野菜譜》中記錄了野菜六十種,不僅做了解釋還編成了詩歌,配了插圖。
在王磐之後不到一百年時,又有一位叫周履靖的也開始研究野菜,同樣是為了救荒做研究,他寫成了《野菜博錄》。明末時,徐光啟編修《農政全書》,收錄了朱橚的《救荒本草》,在總結先人經驗的基礎上又得野菜六十餘種。到了明末婺源人鮑山深入黃山搭室而居,用了七年時間寫成《野菜博錄》。
關於野菜救荒研究,可以說貫穿了整個明代歷史。隨著這些研究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野菜這個平時沒人搭理,難時挺身而出的物種得到了廣泛推廣,而且幾乎家家都掌握了幾種野菜的採集和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