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存收益包括哪些
❶ 國有企業留存收益包括哪些內容
留存收益是企業歷年實現的凈利潤留存於企業的部分,主要包括累計計提的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指定用途的叫盈餘公積,未指定用途的叫未分配利潤。 企業提取的盈餘公積可用於彌補虧損、轉增資本(或股本),在符合規定的條件上也可用於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盈餘公積里還可能會有限定用途的退免稅;未分配利潤通常用於留待以後年度向投資者進行分配。由於未分配利潤相對於盈餘公積而言,屬於未確定用途的留存收益,所以,企業在使用未分配利潤上有較大的自主權,受國家法律法規的限制比較少。
❷ 企業的留存收益都包括哪些
留存收益包含的內容如下:
留存收益來源於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所實現的凈利潤,包括企業的盈餘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兩個部分,其中盈餘公積金是有特定用途的累積盈餘,未分配利潤是沒有指定用途的累積盈餘。
利潤分配是指企業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投資者的決議,對企業當年可供分配的利潤所進行的分配。可供分配的利潤,按下列順序分配:提取法定盈餘公積;提取任意盈餘公積。
可供分配的利潤減去提取的法定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後,為可供投資者分配的利潤。盈餘公積是指企業按照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積累資金,包括法定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等。
法定盈餘公積按照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公積金累計額已達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任意盈餘公積主要是公司制企業按照股東會的決議提取,其他企業也可根據需要提取任意盈餘公積。
盈餘公積用於彌補公司的虧損、擴大公司生產經營或者轉為增加公司資本。但是,資本公積金不得用於彌補公司的虧損。法定盈餘公積轉為資本時,所留存的該項盈餘公積不得少於轉增前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五。
未分配利潤是指企業實現的凈利潤經過彌補虧損、提取盈餘公積和向投資者分配利潤後留存在企業的、歷年結存的利潤。是企業所有者權益的組成部分。

(2)留存收益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留存收益的特點
1、不用發生籌資費用。企業從外界籌集長期資本,與普通股籌資相比較,留存收益籌資不需要發生籌資費用,資本成本較低。
2、維持公司的控制權分布。利用留存收益籌資,不用對外發行新股或吸收新投資者,由此增加的權益資本不會改變公司的股權結構,不會稀釋原有股東的控制權。
3、籌資數額有限。留存收益的最大數額是企業到期的凈利潤和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潤之和,不像外部籌資一次性可以籌集大量資金。如果企業發生虧損,那麼當年就沒有利潤留存。另外,股東和投資者從自身期望出發,往往希望企業每年發放一定的利潤,保持一定的利潤分配比例。
❸ 留存收益包括那些科目,急
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❹ 留存收益的核算內容包括哪些
企業應設置「盈餘公積」科目,核算盈餘公積的提取和使用等增版減變動情況,並在「權盈餘公積」科目下設置「法定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和「法定公益金」三個明細科目,分別核算企業從凈利潤中提取的各項盈餘公積及其使用情況。
企業未分配利潤應通過「利潤分配」科目進行核算。年度終了,企業應將全年實現的凈利潤,自「本年利潤」科目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並將「利潤分配」科目下的其他有關明細科目的余額,轉入「未分配利潤」明細科目。
結轉後,「未分配利潤」明細科目的貸方余額,就是累積未分配的利潤數額。如出現借方余額,則表示累積未彌補的虧損數額。對於未彌補虧損可以用以後年度實現的稅前利潤進行彌補,但彌補期限不得超過五年。

(4)留存收益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盈餘公積用於彌補公司的虧損、擴大公司生產經營或者轉為增加公司資本。但是,資本公積金不得用於彌補公司的虧損。
法定盈餘公積轉為資本時,所留存的該項盈餘公積不得少於轉增前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五。
未分配利潤是指企業實現的凈利潤經過彌補虧損、提取盈餘公積和向投資者分配利潤後留存在企業的、歷年結存的利潤。是企業所有者權益的組成部分。
❺ 請問留存收益主要包括什麼那麼提取盈餘公積不會影響它嗎,請問分配現金股利的會計分錄如何做
一、留存收益包括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因為盈餘公積屬於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它的提前不會影響留存收益整體的變化,只是內部轉換而已。
現金股利分配方案經股東會批准後
借: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
貸:應付股利宣告發放時
借:應付股利
貸:銀行存款
二、包括企業的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兩個部分:留存收益的內容「」
利潤分配是指企業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投資者的決議,對企業當年可供分配的利潤所進行的分配。可供分配的利潤,按下列順序分配:
(1)提取法定公積金;
(2)提取任意公積金。
可供分配的利潤減去提取的法定盈餘公積金、任意公積金後,為可供投資者分配的利潤。
公積金用於彌補公司的虧損、擴大公司生產經營或者轉為增加公司資本。但是,資本公積金不得用於彌補公司的虧損。
法定公積金轉為資本時,所留存的該項公積金不得少於轉增前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五。

(5)留存收益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利潤分配的順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等有關法規的規定,企業當年實現的凈利潤,一般應按照下列內容、順序和金額進行分配:
1、計算可供分配的利潤
將本年凈利潤(或虧損)與年初未分配利潤(或虧損)合並,計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潤。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潤為負數(即虧損),則不能進行後續分配;如果可供分配利潤為正數(即本年累計盈利),則進行後續分配。
2、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
在不存在年初累計虧損的前提下,法定盈餘公積金按照稅後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已達注冊資本的50%時可不再提取。提取的法定盈餘公積金用於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或轉增資本金。但轉增資本金後留存的法定盈餘公積金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25%。
3、提取任意盈餘公積金
任意盈餘公積金計提標准由股東大會確定,如確因需要,經股東大會同意後,也可用於分配。
4、向股東(投資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潤)
企業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潤,可以並入本年度分配。
公司股東會或董事會違反上述利潤分配順序,在抵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必須將違反規定發放的利潤退還公司。
❻ 留存收益包括哪些內容盈餘公積的提取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留存收益包括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結轉本年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提取法定盈餘公積
借:利潤分配——提取 法定/任意 盈餘公積
貸:盈餘公積
同時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利潤分配——提取
法定/任意
盈餘公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