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低是什麼原因
A. 血常規檢查白細胞偏低什麼原因
當白細胞數量低於4×10^9/L時被稱為白細胞減少,但其臨界值往往設定為(內2.5~4)×10^9/L,也就是容說低於2.5時肯定考慮為異常。
長期接觸放射線、各種理化因素導致的中毒、腫瘤的化療和放療、脾功能亢進、自身免疫病、再生障礙性貧血、造血功能障礙等都會導致白細胞特別是中性粒細胞減少,當然這些疾病的診斷還要依靠其他的檢查手段才能確定。
建議您去三甲醫院免疫科,做全面檢查確診什麼病引起的白細胞低,再有針對性的治療。
B. 白細胞一直偏低,請教大家是怎麼回事
您好,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原因有病毒感染,傷寒,副傷寒,瘧疾,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進,再障,粒細胞減少症,X線照射,長期服用氯黴素,磺胺類葯物和腫瘤化療葯物.如有上述原因引起,建議您積極治療原發病,如無建議平時注意飲食,多吃含蛋白豐富的食物,如瘦肉,雞蛋鮮奶,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增強身體抵抗力.
C. 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偏低是什麼原因
病情分析:您好;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過低的病因可能是病毒感染,免疫因素引起,血液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等,接觸發射線,服用抗甲狀腺素葯物等,一般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過低可以引起免疫力降低,引起容易感冒等。
D. 血常規化驗白細胞數目偏低是什麼原因
你好。有時候服用葯物可以引起白細胞偏低,葯物停止服用後會逐漸恢復正常,再有就是白細胞減少症會出現這種情況,但大多有易感染的症狀。綜合你的血常規提供的這幾項來看,暫時沒什麼問題,淋巴偏高,建議均衡飲食,多喝水,復查血常規。
E. 白細胞偏低是什麼意思呢
白細胞(英文名: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簡稱:WBC)是無色、球形、有核的血細胞。正常成人總數為(4.0~10.0) x10^9/L,可因每日不同時間、機體的功能狀態而在一定范圍內變化。白細胞偏低是白細胞檢測值低於正常范圍。

(5)白細胞低是什麼原因擴展閱讀:
1、白細胞在臨床上的醫學意義:
升高:各種細胞感染,炎症,嚴重燒傷。明顯升高時應除外白血病。
降低:白細胞減少症,脾功能亢進,造血功能障礙,放射線,葯物,化學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瘧疾,傷寒,病毒感染,副傷寒。
2、白細胞的正常值范圍:
- 成人:4.0-10.0×10^9個/L
- 新生兒:15-20×10^9個/L
- 6個月到2歲:11-12×10^9個/L
- 4到14歲:8×10^9個/L
- 兒童:5.0-12.0×10^9/L
F. 白細胞偏低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求解!
什麼原因引起白細胞減少症
粒細胞減少可有遺傳性,家族性,獲得性等.其中獲得性佔多數.葯物,放射回線,感染,毒素等均可使粒答細胞減少,葯物引起者最常見.
白細胞減少症有什麼症狀
病人可無症狀或有非特異性症狀,如乏力,納差,體力減退,並有易感染傾向.是否合並感染視粒細胞減少程度.感染部位以肺,尿路,皮膚等多見.
白細胞減少症需要做哪些檢查
一,血象:白細胞計數多在2-4×109/L,中性粒細胞絕對值減低.血紅蛋白和血小板正常.
二,骨髓象:一般正常,典型患者呈粒系增生不良或成熟障礙.有的粒細胞有空泡,中毒顆粒及核固縮等退行性變.骨髓象除了解粒細胞增殖分化情況外,還可明確有無腫瘤細胞轉移.
三,粒細胞邊緣池的檢查:方法有幾種,如用同位素DF32P標記自身中性粒細胞進行檢查,結果確切.
四,粒細胞儲備的檢查:方法是通過注射或口服促骨髓釋放粒細胞的製品,如內毒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
五,白細胞凝集試驗和血溶菌霉及溶菌酶指數:是檢測是否有粒細胞破壞過多的方法,但有假陽性出現.
G. 人體血液里白細胞偏低吃什麼能補
血液中的白細胞是人體防禦細菌入侵的巡邏兵。當細菌等異物入侵時,白細胞便進入被入侵部位,將細菌包圍、吞噬、消滅,故白細胞有人體「白色衛士」之稱。可見白細胞數減少,就會削弱人體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不過,白細胞減少並不一定要治療,一要看減少程度;二要看減少原因。
1、白細胞數嚴重減少需要緊急治療。白細胞是由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組成。一般所說的白細胞減少最常見最主要的是指粒細胞減少,如果減少程度過於明顯,則細菌很可能在機體完全或基本喪失抵抗力的狀態下迅速擴散,甚至進入血液引發敗血症,嚴重威脅生命。
2、有原因可尋的白細胞減少應針對原因治療。常見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原因一般有三類:一是葯物,如服用解熱鎮痛葯、磺胺類葯等,此時如白細胞減少過於明顯,則應停服或換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時一方面應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細胞的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統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此時也應作同樣干預,選服能增加白細胞的葯物。
3、同時有紅細胞和(或)血小板減少時需要進一步診治。當出現白細胞減少時,如果血液中其他兩種細胞即紅細胞和血小板有異常變化,問題就比較復雜,首先要進一步檢查,最常做的是骨髓檢查,以排除有無其他血液病,然後再決定治療方案。
4、白細胞低說明你的抵抗力不是很好,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海鮮、雞蛋、牛奶等,增加營養,多運動
臨床上常用升高白細胞葯物有:維生素B4、利血生、鯊肝醇、輔酶A等,一般無任何副作用。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酌情選用。
1.西醫葯治療
(1)升白細胞葯物,如利血生或維生素B410mg,每日 3次;或碳酸鋰0.25克,每日3次。
(2)用G--CSF和GM-CSF促進細胞生成。
2.中醫葯治療
氣血虧虛:氣短乏力,頭暈,四肢酸軟,食慾減退,失眠多夢,或極度衰弱,經常發生感冒或其他感染症群,舌淡苔白,脈細無力。
治法:補益氣血。
方葯:黨參、黃芪各30克,黃精、陳皮、白術、生地、熟地、當歸、白芍、丹參各10克,甘草6克,大棗5枚。
中成葯:峰齡膠囊、百令膠囊、施普瑞螺旋藻。
H. 引起白細胞低的原因是什麼
什麼原因引起白細胞減少症
粒細胞減少可有遺傳性,家族性,獲得性等.其中獲得性佔多數.葯物,放射線,感染,毒素等均可使粒細胞減少,葯物引起者最常見.
白細胞減少症有什麼症狀
病人可無症狀或有非特異性症狀,如乏力,納差,體力減退,並有易感染傾向.是否合並感染視粒細胞減少程度.感染部位以肺,尿路,皮膚等多見.
白細胞減少症需要做哪些檢查
一,血象:白細胞計數多在2-4×109/L,中性粒細胞絕對值減低.血紅蛋白和血小板正常.
二,骨髓象:一般正常,典型患者呈粒系增生不良或成熟障礙.有的粒細胞有空泡,中毒顆粒及核固縮等退行性變.骨髓象除了解粒細胞增殖分化情況外,還可明確有無腫瘤細胞轉移.
三,粒細胞邊緣池的檢查:方法有幾種,如用同位素DF32P標記自身中性粒細胞進行檢查,結果確切.
四,粒細胞儲備的檢查:方法是通過注射或口服促骨髓釋放粒細胞的製品,如內毒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
五,白細胞凝集試驗和血溶菌霉及溶菌酶指數:是檢測是否有粒細胞破壞過多的方法,但有假陽性出現.
你好,白細胞低考慮有兩種原因,一種是放化療後引起的毒副反應,一種是可能出現了淋巴轉移,因此這種情況建議到醫院做個復查,如果排除淋巴瘤的可能,多考慮是放化療的毒副作用影響骨髓造血,機體免疫力低下所致,針對這種請款給葯配合中醫治療.中醫中葯有扶正固本,補氣養血,軟堅散結的功效,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循環,緩解放化療毒副作用,減輕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質量.
血液中的白細胞是人體防禦細菌入侵的巡邏兵.當細菌等異物入侵時,白細胞便進入被入侵部位,將細菌包圍,吞噬,消滅,故白細胞有人體「白色衛士」之稱.可見白細胞數減少,就會削弱人體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不過,白細胞減少並不一定要治療,一要看減少程度;二要看減少原因.
正常白細胞數為(4~10)×10的九次方/升,通俗說就是每立方毫米4000~10000個,平均值則為7000個.如果介於4000~7000表示正常偏低,不需治療;如果低於4000個,就可診斷為白細胞減少症.即使如此,也不一定就需要治療,比如說,僅僅是輕度減少或一過性減少,復查時未繼續下降,又毫無症狀或不適,那就不必緊張,也無需治療.當然,下列情況下的白細胞需要關注,並在醫生指導下,採取干預措施.
1,白細胞數嚴重減少需要緊急治療.白細胞是由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組成.一般所說的白細胞減少最常見最主要的是指粒細胞減少,如果減少程度過於明顯,則細菌很可能在機體完全或基本喪失抵抗力的狀態下迅速擴散,甚至進入血液引發敗血症,嚴重威脅生命.
2,有原因可尋的白細胞減少應針對原因治療.常見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原因一般有三類:一是葯物,如服用解熱鎮痛葯,磺胺類葯等,此時如白細胞減少過於明顯,則應停服或換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時一方面應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細胞的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統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此時也應作同樣干預,選服能增加白細胞的葯物.
3,同時有紅細胞和(或)血小板減少時需要進一步診治.當出現白細胞減少時,如果血液中其他兩種細胞即紅細胞和血小板有異常變化,問題就比較復雜,首先要進一步檢查,最常做的是骨髓檢查,以排除有無其他血液病,然後再決定治療方案.
臨床上常用升高白細胞葯物有:維生素B4,利血生,鯊肝醇,輔酶A等,一般無任何副作用.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酌情選用.
1.西醫葯治療
(1)升白細胞葯物,如利血生或維生素B410mg,每日 3次;或碳酸鋰0.25克,每日3次.
(2)用G--CSF和GM-CSF促進細胞生成.
2.中醫葯治療
氣血虧虛:氣短乏力,頭暈,四肢酸軟,食慾減退,失眠多夢,或極度衰弱,經常發生感冒或其他感染症群,舌淡苔白,脈細無力.
治法:補益氣血.
方葯:黨參,黃芪各30克,黃精,陳皮,白術,生地,熟地,當歸,白芍,丹參各10克,甘草6克,大棗5枚.
中成葯:峰齡膠囊,百令膠囊,施普瑞螺旋藻.
預防與調養
1.注意飲食:避免生冷及不潔飲食以免消化系統感染.
2.盡量避免去公共場所,以防止呼吸道感染.
3.避免服用造成骨髓損害或白細胞減少的葯物.
4.避免接觸造成骨髓損害的化學物質及放射性物質.
白細胞是一類有核的血細胞.正常人的血細胞數目是4000-10000/μL(微升),每日不同的時間和機體不同的功能狀態下,白細胞在血液中的數目是有較大范圍變化的.當每微升超過10000個時,稱為白細胞增多;而每微升少於4000個時,則稱為白細胞減少.機體有炎症(即發炎)時會出現白細胞增多;白細胞減少可有遺傳性,家族性,獲得性等.其中獲得性佔多數.葯物,放射線,感染,毒素等均可使粒細胞減少,葯物引起者最常見.避免用葯是要避免因為葯而產生的白細胞減少.白細胞減少症,是指周圍白細胞計數持續下降所引起的一組症狀.典型表現為頭暈,乏力,肢體酸軟,食慾減退,精神萎靡,低熱.一般白細胞少的原因有;病毒感染,傷寒等,也有因為葯物引起的.如系葯物等引起的粒細胞減少,應立即停葯,適當應用生白葯物,如集落刺激因子(CsF),碳酸鋰,茜草雙酯,多抗甲素等.停止接觸放射線或其他化學毒物.由脾功能亢進引起的,易發生反復,嚴重感染,可做脾切除術.
血液中的白細胞是人體防禦細菌入侵的巡邏兵.當細菌等異物入侵時,白細胞便進入被入侵部位,將細菌包圍,吞噬,消滅,故白細胞有人
體「白色衛士」之稱.可見白細胞數減少,就會削弱人體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不過,白細胞減少並不一定要治療,一要看減少程度;二
要看減少原因.
正常白細胞數為(4~10)×109/升,通俗說就是每立方毫米4000~10000個,平均值則為7000個.如果介於4000~7000表示正常偏
低,不需治療;如果低於4000個,就可診斷為白細胞減少症.即使如此,也不一定就需要治療,比如說,僅僅是輕度減少或一過性減少,復
查時未繼續下降,又毫無症狀或不適,那就不必緊張,也無需治療.當然,下列情況下的白細胞需要關注,並在醫生指導下,採取干預措
施.
1,白細胞數嚴重減少需要緊急治療.白細胞是由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組成.一般所說的白細胞減少最常見最主要的是指粒
細胞減少,如果減少程度過於明顯,則細菌很可能在機體完全或基本喪失抵抗力的狀態下迅速擴散,甚至進入血液引發敗血症,嚴重威脅生
命.
2,有原因可尋的白細胞減少應針對原因治療.常見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原因一般有三類:一是葯物,如服用解熱鎮痛葯,磺胺類葯等,
此時如白細胞減少過於明顯,則應停服或換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時一方面應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另方面
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細胞的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統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此時也應作同樣干預,選服能增加白細胞的葯物.
3,同時有紅細胞和(或)血小板減少時需要進一步診治.當出現白細胞減少時,如果血液中其他兩種細胞即紅細胞和血小板有異常變
化,問題就比較復雜,首先要進一步檢查,最常做的是骨髓檢查,以排除有無其他血液病,然後再決定治療方案.
臨床上常用升高白細胞葯物有:維生素B4,利血生,鯊肝醇,輔酶A等,一般無任何副作用.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酌情選用.
1.西醫葯治療
(1)升白細胞葯物,如利血生或維生素B410mg,每日 3次;或碳酸鋰0.25克,每日3次.
(2)用G--CSF和GM-CSF促進細胞生成.
2.中醫葯治療
氣血虧虛:氣短乏力,頭暈,四肢酸軟,食慾減退,失眠多夢,或極度衰弱,經常發生感冒或其他感染症群,舌淡苔白,脈細無力.
治法:補益氣血.
方葯:黨參,黃芪各30克,黃精,陳皮,白術,生地,熟地,當歸,白芍,丹參各10克,甘草6克,大棗5枚.
中成葯:峰齡膠囊,百令膠囊,施普瑞螺旋藻.
[預防與調養]
1.注意飲食:避免生冷及不潔飲食以免消化系統感染.
2.盡量避免去公共場所,以防止呼吸道感染.
3.避免服用造成骨髓損害或白細胞減少的葯物.
4.避免接觸造成骨髓損害的化學物質及放射性物質.
(1)宜多樣化平衡飲食:平衡膳食是保持正常體重的最好辦法.平衡膳食包括粗糧與雜糧搭配,富含熱能,適量蛋白,富含纖維素,高無
機鹽及富含維生素A,C,E,K,葉酸等易於消化吸收的食物.如玉米,糙米,全麥面,植物油,蜂蜜,蔗糖,蜂王漿,瘦肉,蛋類,豆
類,鮮奶,菌菇類,胡蘿卜,竹筍,南瓜,黃瓜,菜花,菠菜,白菜,芹菜,黃花菜,西紅柿,大蒜,海帶,紫菜,海魚,動物肝,腎,以
及人參,枸杞子,山葯,靈芝,冬蟲夏草及新鮮水果等.宜低脂肪,低鹽,低糖膳食,適當減少脂肪的攝入量,如少食肥肉,乳酪,奶油
等.
(2)忌食生蔥蒜,豬肉,南瓜,醇酒以及辛溫,煎炒,油膩,葷腥厚味,陳腐,發霉等助火生痰有礙脾動的食物.宜食海帶,海藻,紫
菜,牡蠣,蘆筍,鮮獼猴桃等具有化痰軟堅散結功能的食物.
(3)可給予益氣養血,理氣散結之品,鞏固療效,以利康復.如山葯粉,糯米,菠菜,絲瓜,海帶,鯽魚,泥鰍,大棗,橘子,山楂,玫
瑰花等.
(4)若出現消化道反應及骨髓抑制現象,可食和胃降逆,益氣養血之品,如鮮薑汁,甘蔗汁,鮮果汁,佛手,番茄,生薏米,粳米,白扁
豆,靈芝,黑木耳,向日葵子等.
白細胞減少常見的原因有1是感染,某些病毒性感染常常會引起白細胞的減少如流感病毒,肝炎性病毒,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等,某些革蘭氏陰性細菌感染如傷寒,副傷寒等白細胞也是減少的,某些原蟲感染,如瘧疾,黑熱病等.2是血液系統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巨紅細胞性貧血,非白血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骨髓轉移癌等,常常伴有紅細胞和血小板的減少.3是理化損傷,是引起白細胞減少最常見的原因.如抗腫瘤和免疫抑制劑的葯物,抗糖尿病葯物,氯黴素等.化學物質如苯,鉛,汞中毒等,放射線的損傷也能導致白細胞的減少,因為放射線物質可以直接損害造血幹細胞和骨髓微環境.4是單核-巨嗜細胞功能亢進,如脾功能亢進,門脈行肝硬化,淋巴瘤等疾病,單核-巨嗜細胞系統吞噬破壞血細胞增強.5是免疫性破壞,如新生兒同種免疫,自身免疫疾病,葯物性免疫等,其中由葯物所導致的變態反應性粒細胞缺乏最常見.
白細胞減少患者應該注意飲食,避免食用生冷及不潔食物以免消化道感染,盡量避免去公共場所,防止呼吸道感染,避免服用造成骨髓損害或者白細胞減少的葯物,避免接觸造成骨髓損害的化學物質及放射性物質.
鑒於您的情況,因為白細胞是比正常界限稍微低一點,只要其他檢查結果正常就不會有太大的原因,也可能是你在抽血檢查的當天感染了什麼細菌什麼的,都有可能會引起白細胞的降低.
主要有白細胞減少症:由各種原因導致外周血白細胞數低於4.Oxll09/L.兒童 的標准為10-14歲低於4.5x109/L,5—9歲低於5.0x 109/L,小於5歲低於5.5x 109/L. 2.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和粒細胞缺乏症: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在成人低於2.0x109/L時稱中性粒細胞減少症;低於0.5xl09/L時稱為中性粒細胞缺乏症.僅僅是輕度減少或一過性減少,復查時未繼續下降,又毫無症狀或不適,那就不必緊張,也無需治療白細胞是由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組成.一般所說的白細胞減少最常見最主要的是指粒細胞減少,如果減少程度過於明顯,則細菌很可能在機體完全或基本喪失抵抗力的狀態下迅速擴散,甚至進入血液引發敗血症,嚴重威脅生命.
I. 白細胞太低會有什麼後果
典型表現為頭暈、乏力,肢體酸軟,食慾減退,精神萎靡、低熱,屬祖國醫學「虛勞」范疇。
白細胞是一類有核的血細胞。正常人的血細胞數目是4000-10000/UL(微升),每日不同的時間和機體不同的功能狀態下,白細胞在血液中的數目是有較大范圍變化的。當每微升超過10000個時,稱為白細胞增多;而每微升少於4000個時,則稱為白細胞減少。
機體有炎症(即發炎)時會出現白細胞增多;白細胞減少可有遺傳性、家族性、獲得性等。其中獲得性佔多數。葯物、放射線、感染、毒素等均可使粒細胞減少,葯物引起者最常見。避免用葯是要避免因為葯而產生的白細胞減少。

(9)白細胞低是什麼原因擴展閱讀:
預防措施:
1、對密切接觸放射線或苯的人群(高危人群)應作定期檢查。
2、對服用有可能引起粒細胞減少的葯物的患者,要嚴密隨訪。
3、慢性白細胞減少患者,長期隨訪若血象穩定可不必服葯。對白細胞數較低而有症狀者可選用利血生、沙肝醇、維生素B4等葯物中的1-2種。
4、對起病急驟的粒細胞減少症或缺乏症,應送血液科搶救。
5、避免過度勞累;注意氣候的變化,及時增減衣被,防止感受外邪而發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