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隋朝多少年

隋朝多少年

發布時間: 2020-11-19 23:45:24

㈠ 隋朝從開始到滅亡經過幾年

隋朝(581年—618年)來,中國歷史上的朝代自,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帝位於楊堅,建立隋朝。隋朝是繼西晉後漢族重新建立並統一全國的朝代,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嚴重分裂局面。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南下滅陳後,中國又重新進入大一統時期。隋唐時期也是全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期 。隋朝末年,煬帝(楊廣)過度消耗國力,引發了隋末民變和貴族叛變,最終亡國。

㈡ 隋朝經歷多少

581年—619年,共38年。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於楊堅,北周覆亡。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城(今陝西西安)。

公元589年南下滅陳朝,統一中國,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公元605年,隋煬帝即位後,令宇文愷營建東京,同年下詔遷都洛陽(今河南洛陽)。

隋文帝在位年間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清明,開創了開皇之治繁榮局面。

隋煬帝在位時期修建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但因過度消耗國力,引發隋末民變和貴族叛變。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發動兵變,殺死隋煬帝。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建立唐朝。公元619年,王世充擁立的皇泰主楊侗也被廢,隋朝覆滅,國祚38年。

隋朝滅亡

隋廷在此局勢下迅速的土崩瓦解。早在616年,隋煬帝命越王楊侗留守東都洛陽,自己率眾前往江都(今江蘇揚州)。他下令築丹陽宮,計劃遷都丹陽(今江蘇南京)。

跟隨他的大臣衛士多是關中和中原人,不願意長居江南,加上江都糧盡,人人北逃中原。義寧二年(618年)4月11日,宇文化及、司馬德戡與裴虔通等人發動兵變,殺隋煬帝,擁立隋煬帝侄子楊浩為帝。

不久宇文化及又殺楊浩自行稱帝,國號許。

隔年被唐將李神通與夏王竇建德聯合剿滅。義寧元年(617年)5月,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於晉陽起兵,十一月佔領長安,擁立隋煬帝第三個孫子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即隋恭帝。李淵自任丞相,進封唐王。

義寧二年(618年)6月12日,李淵逼迫隋恭帝禪位,6月18日,李淵正式稱帝,國號唐,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

洛陽都城留守「七貴」在得知隋煬帝死訊後於6月22日擁立隋煬帝次孫越王楊侗為帝,改元皇泰,即隋末帝,次年(619年)5月23日,王世充廢黜楊侗,兩個月後弒之,隋朝亡。

(2)隋朝多少年擴展閱讀:

隋朝成就:

1、開皇之治

開皇之治,是指隋朝建立後隋文帝在北周的基礎上開創的政治穩固、社會安定、百姓富足、文化繁榮的盛世局面。

隋朝開皇時期,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安定。隋文帝楊堅成功地統一了歷經數百年分裂的中國,結束了西魏宇文泰的鮮卑化政策,將被改成鮮卑姓的漢人大臣以及府兵將領(以及其所轄府兵)恢復漢姓。

另外,隋朝在選官上廢除九品中正制,設立分科考試制度選拔官員;在官僚制度上採用五省六曹制,後改稱五省六部制,是為唐代三省六部制之藍圖。

隋文帝建立了一整套規模龐大、組織完備的官僚機構,並且勵精圖治,崇尚節儉,發展生產,對社會各個領域的一系列改革,對削弱地方豪強勢力,加強中央集權起了積極的作用。

因此,社會富足,全國安寧,編戶大增,倉儲豐實,南北民眾得以休息,社會呈現空前繁榮景象,史學家稱之為「開皇之治」。

2、開創科舉制度

南北朝時期為了選拔有用人才已萌生出「舉明經」等科舉制度,但是魏晉以來的九品中正制仍然繼續實施。

開皇七年(587年),隋文帝正式設立分科考試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自此選官不問門第。

科舉制度初期設諸州歲貢,規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選送三人,參加秀才與明經科的考試,大業二年(606年),隋煬帝增設進士科,科舉制度正式形成。當時秀才試方略、進士試時務策、明經試經術,形成一套完整的國家分科選才制度。

當時以明經最為高級,進士試居次。當時選士制度只稱為秀才科,與唐之科舉仍有一段距離。

秀才科可謂科舉的開端,亦為不完善的考試制度,對實際取士作用不大,但已改變了門第壟斷官職的局面。科舉制度順應了歷代庶族地主在政治上得到應有的地位的要求,緩和了他們和朝廷的矛盾,使他們忠心擁戴中央,有利於選拔人才,增強政治效率,對中央集權的鞏固起了積極的作用。

㈢ 隋朝從建立到最後的滅亡經歷了多少年

隋朝(581~618)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個短暫的統一王朝。公元581年由楊堅(隋文帝)建立。隋的統一,結束了自西晉滅亡以來,南北270餘年的分裂局面。

隋朝歷史雖然僅有38年,但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隋文帝統治時期以及隋煬帝楊廣統治前期,隋朝進行了一系列有利於統一和加強中央集權的改革,建立三省六部制、科舉制、中央任命地方官制度,改革府兵制、賦役制和戶籍管理法,並制定《開皇律》和鑄造新五銖錢,對後世王朝產生了巨大影響。

隋朝初年疆域遼闊,經濟繁榮,全國人口增加到4600萬,倉庫充實,手工業、商業發達。隋煬帝即位後,開鑿溝通中國南北的大運河,興建舉世聞名的首都大興城(後為唐代都城長安)。隋代的對外貿易分海陸兩路,西北陸上貿易尤為發達,遠及歐洲東部。海路可通南洋、日本等國,與日本的貿易和友好關系尤為密切。

隋煬帝統治中後期荒淫無度,政治腐敗,對外連年征戰,賦稅繁重,刑罰嚴酷,在隋末農民大起義下滅亡。

隋朝的統一推動了文化科學的發展,哲學、文學、音樂、美術等出現南北交流,共同發展的局面。隋朝工匠李春在趙州河上修建趙州橋,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單孔弧券大石橋,並採用空腔式拱式結構,比歐洲同類橋梁的出現要早700多年,顯示了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能。隋朝是我國歷史上短命但又影響深遠的朝代,隋朝的建立經過了一個曲折的過程

㈣ 隋朝建立了幾年

577年,北周滅北齊,統一北方。581年,楊堅簒北周,改國號隋,北周亡,也
就是北周滅北齊後的第四年

㈤ 隋朝統治多少年!歷經幾任皇帝!

隋朝統治中國三十八年(公元581年 ~ 公元618年),歷經了三任皇帝(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隋恭帝楊侑)。

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帝位於楊堅,楊堅登基為帝,是為隋文帝,定都大興城(今西安),北周覆亡。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城。隨後於589年南下滅陳朝,統一中國,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在位年間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安定,開創了開皇之治的繁榮局面。

605年,隋煬帝即位後,令宇文愷營建東都洛陽,並於606年頒布詔書遷都洛陽。隋煬帝在位時期修建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但因過度消耗國力,引發隋末民變和貴族叛變。

618年宇文化及等人發動兵變,殺隋煬帝;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李淵稱帝,建立唐朝。619年,王世充擁立的皇泰主楊侗也被廢,隋朝滅亡,國祚38年。

隋朝是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繼唐朝的大一統王朝。

(5)隋朝多少年擴展閱讀:

為了鞏固統治,隋朝在政治、經濟、文化及外交等領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1、政治上初創三省六部制,完善於唐朝,鞏固中央集權;正式推行科舉制,選拔優秀人才,弱化世族壟斷仕官的現象;另外建立政事堂議事制、監察制、考績制,這些都強化了政府機制,根據南北朝的經驗而改革政治,興建了隋唐大運河以及馳道改善水陸交通線。

2、在軍事上繼續推行和完善府兵制,經濟上一方面實行均田制並改定賦役,減輕農民生產壓力,另一方面採取大索貌閱和輸籍定樣等清查戶口措施,以增加財政收入。

3、外交方面,隋朝盛世也使得當時周邊國家和境內的少數民族如高昌、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與臣服的東突厥等國皆深受隋朝文化與典章制度的影響,外交以日本的遣隋使最為著名。

㈥ 隋朝存在了多少年

37年

隋朝(581年—618年),中國朝代名。大象三年(581年),北回周大丞相、上柱國 楊堅(隋開國皇帝)以「受禪答」為名,廢北周靜帝而自立,改元「開皇」建立「隋朝」。

因為楊堅原為隨州刺史,但「隨」字的「辶」意思有忽走忽停不穩定之意,於是他便棄了「辶」,創了「隋」這個新字作為王朝之名。

㈦ 隋朝統治中國多少年

享國祚38年。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國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重要朝代,因唐朝與隋朝的文化、制度、社會特點一脈相承,故史學家常將兩朝合稱為隋唐。581年北周靜帝禪讓給楊堅,定國號為「隋」,北周覆亡,定都大興城(今陝西省西安市)。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令宇文愷營建東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並於次年(606年)遷 都洛陽。618年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619年王世充廢隋哀帝,隋朝滅亡,享國38年。

㈧ 隋朝總共存在了多少年

581年,北周外戚楊堅(隋文帝)奪取了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設洛陽為陪都。589年,隋滅陳,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統一了全國。618年,隋煬帝楊廣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政權覆滅了
總共建立了38年,兩個皇帝,雖然李淵立了楊廣的兒子楊侑為皇帝,但史書上並沒有承認!

所以隋朝存在了37年零1個月,從年頭算,是38個年頭。

㈨ 隋朝共存在多少年

隋朝:(公元581年—618年),共存在37年。 2隋朝的滅亡:隋煬帝的統治,激起了人民的強烈不滿。中原各地都燃起了起義的烽火。在短短的幾年間,北至山西、河北,東到山東、江浙,南抵嶺南,西達河西走廊,大大小小的義軍就有數百支。但這些起義軍,沒有統一的口號,力量相差懸殊,彼此之間又缺乏溝通、聯合。這些不足給了隋朝的腐朽統治以苟延殘喘的時間與可能。但與此同時統治集團內部也已不是鐵板一塊,而是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楊玄感、李密、李淵和宇文兄弟。他們舉起了反對隋煬帝的旗幟,並最終導致隋朝的滅亡。 楊玄感是楊素之子,楊素死後,他襲爵楚國公,官至禮部尚書。玄感善文學,好結交賓客,領導瓦崗軍的李密就是他家的常客。楊素晚年已遭到隋煬帝的猜忌,恰在此時楊素病逝,躲過了一劫。而作為楊素後人的楊玄感,已經感到了處境的危險,他害怕煬帝翻楊素弒文帝、害忠良的舊案,致他楊氏一門於死地,為此他遂生殺煬帝之心。大業五年(609年),玄感隨煬帝西征吐谷渾。其間,他就試圖趁警備鬆懈、侍衛疲憊之時,刺殺煬帝。其叔父楊慎認為時機不成熟,玄感才未施行。大業九年(613年),煬帝二次東征高句麗,命玄感在後方督運糧草,當時百姓苦於連年征戰、勞役繁重,怨聲載道,人心思變。玄感認為舉兵討伐煬帝的時機成熟了,遂與所督民夫講:「當今皇帝無道,不顧百姓死活,玄感願與諸位起兵殺無道昏君,救億萬黎民,如何?」聽者無不踴躍相從。這時,李密來到玄感大營,玄感問他下一步該去向哪裡?李密為其獻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入河北,阻斷煬帝歸路;中策是取關中,據險而守;下策是向東都,率軍攻佔,但拖延不得。楊玄感選擇了攻佔東都。 由於東都守備嚴密,又有長安發兵救東都,煬帝又從前線調集部隊回救東都,楊玄感兩面受敵,力不能支,遂戰敗自殺。楊玄感雖然戰敗,但他吹響了討伐隋煬帝的號角,也使得統治集團內部發生了分裂。大批達官子弟投到楊玄感的旗下,參加討伐煬帝的戰爭,隋煬帝不得人心,可見一斑。 李密,父祖皆為周隋顯貴。密少時任東宮千牛備身,侍衛太子楊廣。後辭官,專心讀書。 大業九年(613年),楊玄感起兵反隋,李密曾做過玄感的幕僚,為其獻三策,玄感兵敗之後,李密被捕又設計逃脫。大業十二年(616年)與瓦崗軍首領翟讓相識,二人戳力取得了一系列戰役的勝利。後來,翟讓讓位於李密,李密開始領導瓦崗軍。李密的瓦崗軍對隋朝的統治,構成了極大的威脅,煬帝連年派兵企圖剿滅瓦崗軍,可是直到隋亡,李密的瓦崗軍仍然活躍在河北、河南等地。李密,一個達官之後,竟毅然辭官,後又與草莽英雄結伙,公開站在統治階級的對立面上,說明他已對隋朝失去了信心,他不再用自己的才智改造隋朝,而是用於推翻這個腐朽的王朝。他的想法代表了當時相當一部分官僚知識分子的心聲。 李淵,隋朝宗室,其母與隋朝獨孤皇後是姐妹,所以李淵與隋煬帝是姨表兄弟。隋末,李淵任太原留守。李淵起兵反隋的目的就是稱帝建國,毫無弔民伐罪的意思,可以說,李淵是趁火打劫。從李淵建國的步驟也可明顯看出他起兵的動機。李淵宣布起義後,就直入關中,攻佔了隋朝國都所在地長安,爭取政治上的合法化。然後他擁立尚未成年的代王侑為帝,遙尊遠在江都的煬帝為太上皇,自己獨掌大權。李淵擁立代王,自己挾天子以令諸侯,而煬帝受困江都,四面楚歌,這實質上已經宣布了隋朝的滅亡。待煬帝在江都被殺,李淵就迫不及待地逼迫恭帝楊侑退位,自己黃袍加身,建立了唐朝。 而另一滅隋的關鍵人物是宇文兄弟,宇文兄弟指宇文述的三個兒子: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和宇文士及。宇文述是隋朝開國功臣,是隋煬帝最信任的大臣。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都曾違反煬帝禁令而獲罪。大業十二年(616年),宇文述死後,煬帝方才赦免兩人。當時,宇文兄弟也隨煬帝來到江都。大業十四年(618年),大量跟隨煬帝來到江都的北方兵士,不願久留南方,想設計逃回北方。那時的江都,已人心不穩。一部分下級軍官得知了這個情況,想藉助這些兵士的力量,也逃回北方去。但這兩股勢力都不曾有謀反、弒君的打算。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宇文兄弟正好利用了這兩股力量,實現了弒君、兵變的目的。三月十日,江都兵變發生,次日,煬帝被宇文兄弟縊死,隋朝滅亡。末年的煬帝,滿足於他大國夢想的「實現」,只知吃喝享樂,既無治國之心,又無興國之力,可能他已經預感到自己的窮途末路了。有一天,煬帝自己照著鏡子,摸著自己的頭,自言自語道:「這么好的頭,不知誰來砍它!」面對如此頹廢的煬帝,宇文兄弟遂決定弒煬帝。 隋朝滅亡了,煬帝做夢也不會想到是自己的大臣、宗親、親信會舉起反旗,伴著農民起義的洶涌澎湃的形勢,借機奪取自己的性命、推翻大隋的江山。 隋朝是中國歷史的重要朝代,它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但隋朝又太短命,僅僅38年。它因何而亡呢?它亡於隋文帝的嚴刑峻法、不辨忠奸、聽信讒言、擅行廢立;它亡於隋煬帝的驕奢淫逸、好大喜功、濫用民力、民心喪盡。而統治階級內部分化出的反隋力量,伴隨農民起義的烽火,最終滅亡了隋朝。 3留下的寶貴遺產: 完成祖國統一,結束了自東漢末年長期分裂的局面。從此中國進入了和平、強盛的時代。 修建暢通大運河和東都洛陽。南北大運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豐功偉業這是不可辯駁的歷史事實。美籍漢史學家費正清在《中國:傳統與變遷》中感慨:「在隋文帝和隋煬帝的統治下,中國又迎來了第二個輝煌的的帝國時期。大一統的政權在中國重新建立起來,長城重新得到修繕,政府開鑿了大運河(這為後來幾百年間的繁華提供了可能),建造了宏偉的宮殿,中華帝國終於得以重振雄風。」 親自開拓疆土暢通絲綢之路(西巡張掖)。 重視教育、尋求典籍、開創科舉、修訂法律(改革創新)。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